四海秘书 发表于 2012-10-13 07:44:30

做好群众工作的五大法宝

目前,正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如何沉下身子到群众中,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掌握农村社情民意,是各级领导干部当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水平。本人生于贫困的山区农村,且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近20年,深知群众的苦与累,更知道如何才能融入群众中,说得上话、交得上心、获取得了情况。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总结提炼了做好群众工作五要法宝。

一要沉下身子懂得民风民俗。每到一个地方必须首先沉下身子到群众中去,了解、熟知各族群众的民风民俗,学会说一些方言土语与群众交谈。牢记哪个民族禁忌什么、喜欢什么,有些什么风俗习惯,要一清二楚,特别是回族、苗族和彝族的风俗要谨记,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犯忌,不但交不了朋友,还会成为当地群众不受欢迎的人。

二要放下身份攀“穷”亲戚。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盘根错节,只要你想攀,总能找到“结”成亲戚的根源,特别是象我这种土生土长的,一入群众家里“攀”起来,一通远亲近戚、家族家门姨妈老表叔叔舅舅一大窜,加之受尊敬的国家工作人员,很快就会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要放下“架子”交“穷”朋友。在与群众交往中,不能老以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自居,让人感觉你高高在上难交往。要与各族群众平等相处,善于与各族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穷”群众交朋友,你把群众当朋友,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首先就会想到你,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做,毫不设防地向你反映你想知道的情况。

**** Hidden Message *****
当然,以上五要法宝,要做到依法有度,不能违背工作原则和工作纪律,要在自己的控制之内实施,否则无益还有害。文/ 罗昌俊

陶李芬芳 发表于 2012-11-21 08:53:33

做好群众工作的五大法宝

hnly7079 发表于 2014-7-8 15:28:39

做好群众工作的五大法宝,实用

(^o^) 发表于 2014-7-9 15:38:18

工作有决心,才有突破。有决心才能有信心。基层组织工作有无地位,关键取决于“一把手”的重视,取决于组织委员的决心。一要任务面前敢闯敢试。知责负重是检验组工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必须充满向前“站”的勇气,拥有向上“冒”的品质,甩得开膀子、一马当先干事,动得了脑子、开拓创新工作,既善于将任务向下传递,凝聚村、社区和企业的内生力量,又善于将任务向上传递,争取领导对任务分量和迫切程度的重视了解,创造条件,攻坚克难。二要问题面前敢抓敢管。“事不避难,难也不难。”面对影响发展和稳定的矛盾问题,面对工作创新和突破遇到的风险考验,不绕道、不低头,敢于承责,冲锋最前,敢动“老大难”、敢啃“硬骨头”,破解久改不革的“顽疾”,推动久推不转的工作,做到心中有全局、作为不作乱,工作有抓手、尽职不失职。三要机遇面前敢作敢为。善识机遇者,识全局;善抓机遇者,赢全局。组织委员必须善于捕捉、抓住和利用好各种机会,敏锐识别,当机立断,争取扶贫工作队、本地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外来帮助,在宏观环境中抢抓机遇,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以决心坚定信心,以实干赢得实绩。

加米聪聪 发表于 2015-6-15 20:56:29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重视群众工作,注重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得到了最广泛群众的真心拥护。毛泽东对党的群众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独到的群众工作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严肃红军纪律,搞好军民关系。1927年秋,工农革命军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目睹了部队中一些战士随便拔取老百姓红薯充饥的情形,一路上思考着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10 月24日早晨,毛泽东在井冈山荆竹山村前的“雷打石”向工农革命军作上山动员,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的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随即,毛泽东习惯性地扳着指头向大家宣布三条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这就是工农革命军最初颁布的“三大纪律”。1928年初,当工农革命军进攻遂川县城时,又出现了部队将小商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还错借去睡觉的门板以及将铺草弄得遍地都是等新情况。毛泽东听到反映后十分重视,随即召开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禾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打烂东西要赔。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湖南桂东沙田圩,将以上两者合一,向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又亲自起草并由解放军总部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我军重要的行动原则,确保了人民军队政治任务的完成和革命战争的胜利。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证明,一支有铁的纪律并被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关心群众生活,坚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就是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就是要为群众办急事、难事、小事、麻烦事。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上山后,毛泽东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于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就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广泛动员农民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各县先后都分了田,平均每人分配到3亩。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解放后,井冈山农民自然而然地发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呼声。为此,1929 年4 月5日毛泽东在写给中央的信中说:“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定会很快地消灭。在将来的形势下,什么党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

   毛泽东在开辟中央苏区时就提出,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问题,他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在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

   历史已经证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处在非常严酷、非常艰苦的斗争环境里,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能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困,从而建立稳固的红色革命政权?其原因就在于党能和人民在一起,关心老百姓的困苦,与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谋利益。

   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一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每到一地,都要首先做调查研究。从1927年初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后来的《永新调查》、《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通过扎实细致的农村调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农村的阶级阶层状况和政治态度、土地占有情况和工商业发展状况等有了比较切实的了解,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了依据。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井冈山斗争及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政干部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改进群众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因此,井冈山革命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中央苏区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革命和从事群众工作宝贵历史经验的总结。

   坚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井冈山斗争初期 , 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注重启发群众的革命觉悟。毛泽东在1928 年10月《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专门就“宣传问题”作出规定,指出“共产党是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强调“苏维埃、土地革命、共产主义、红军、暴动队,都须制定专门宣传纲要,加紧宣传,深入到群众的脑海中”。
毛泽东还规定做群众工作是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1927 年12 月29日,毛泽东在砻市首次宣布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任务”的制定和颁布,明确了军队政治与军事的关系,说明工农革命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还要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还要筹粮筹款,自己解决给养,不过多增加地方负担,从而使部队的政治工作、军事斗争都有了明确目标。

   在井冈山斗争及中央苏区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除了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外, 还建立健全了广泛的群众组织,当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革命群众团体,如共青团、工会、妇女会、贫农团、反帝拥苏大同盟、互济会等;二是革命群众武装组织,如赤卫队、暴动队、少年先锋队等。由于广泛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因此,建立了巩固的苏维埃政权,发展了苏区经济,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

   树立良好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良好的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取得成功的法宝。1928 年5 月4日,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万余湘南农军上山,吃饭问题成为军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毛泽东和边界党在断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号召全体官兵勒紧裤带,节约开支,渡过难关。毛泽东、朱德率先垂范,带头吃野菜。“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是当时在井冈山上广泛流传的一首红色歌谣,也是当时井冈山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然而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没有谁抱怨什么,因为这种艰难困苦已经是习以为常;因为这种艰难困苦苦在人人平等和没有任何人搞特殊化之中。毛泽东当年曾感叹道:“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虽得了棉花,还缺少布,竟不知何日才能解决。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一律四角……”有一副反映官兵平等的对联这样写道:红军中官兵夫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毛泽东时刻想着贫苦农民,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送给农民;为了节省一滴油,只用一根灯芯办公和写作。毛泽东的率先垂范,像无声的命令,鼓舞着工农革命军战士和边界人民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使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凡是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一定解决不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定严重受损。毛泽东切齿痛恨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中央苏区时期,汀州市的领导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不倾听群众呼声,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他们只会用行政命令,靠强迫摊派的方法开展工作,群众不买账。结果,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均未领导好、组织好。因此,毛泽东号召大家“要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毛泽东称赞长冈乡、才溪乡“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是“模范工作者”。

   做好群众工作,要注意研究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做好群众工作,要注意研究工作方法。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不注意扩大红军的领导,不讲究扩大红军的方法,尽管把扩大红军念一千遍,结果还是不能成功。”“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他提出要像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那样“有很好的创造”,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

   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至今仍然具有时代性和指导性,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精神财富。新形势下,面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积极借鉴,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回到传统,挖掘毛泽东的群众工作方法的“精髓”,赋予时代特征。

(作者:颜清阳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教授)

远航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6-4-20 23:07:57

民俗。每到一个地方必须首先沉下身子到群众中去,了解、熟知各族群众的民风民俗,学会说一些方言土语与群众交谈。牢记哪个民族禁忌什么、喜欢什么,有些什么风俗习

黎平舒阳 发表于 2016-4-21 09:37:52

农村工作,要做到重心前移,与群众水乳交融,但更应做到依法有度,不能违背工作原则和工作纪律,要在自己的控制之内实施,否则无益还有害。

起点小兵 发表于 2016-7-19 09:57:39

能老以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自居,让人感觉你高高在上难交往

陶淘 发表于 2016-12-16 13:53:37

身份攀“穷”亲戚。中国人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群众工作的五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