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走下墙来
如今很多单位都实行了制度上墙的措施,有的单位一间办公室里的三面墙,全被各种制度占满。制度订出来,且上了墙,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不少制度一经上墙,就再也走不下来,变成了“墙上君子”。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从单位领导来说,他们觉得,制度订好、上了墙,对上级下级、对左邻右舍,都好交待,就像穿了体面的衣裳一样,谁看了都觉得赏心悦目。从群众来讲,有些人也觉得制度上墙,整整齐齐、花花绿绿、看着舒服,下得墙来,反倒约束自己,不如就在墙上供着,敬也罢,拜也行,只是别来真格的。再者,有些制度也的确只能挂在写在墙上,让人看,那措辞之美妙,口气之夸大,意思之绝对,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中看不中用,群众做不到,领导也做不来。制度上墙的初衷是为了督促人们切实增强制度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其生命力就在于“落实”二字。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是抓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这就不仅需要好的制度,还要有好的执行,只有让形式和内容一致起来,统一起来,让制度走下墙来,成为大家共同的守则,并时时用墙上的制度检查对照自己的行为,墙上的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当务之急,让制度走下墙来,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加强对制度内容的宣传与学习,通过学习,使人们形成制度意识,营造“一切按制度办事”的浓厚氛围。二是上级机关和领导在检查时要求真务实,不仅要看制度是否出台,是否“上墙”,更重要的是要看制度的实际执行、落实情况。三是对于违反制度者要按照制度严肃处理,不循私情,真正做到令出必行,令行禁止,维护制度应有的权威。四是要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使其尽可能合理化、科学化,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制度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了,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地规范,效率才能不断地提高,群众才能满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