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芳 发表于 2012-12-26 18:47:06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达成四种共识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群众材夜思一度呈攀升之势,加强群众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认为,群众材夜思固然有的夹杂着无理取闹的因素,但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是在干部身上。要切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达成四种共识。

一、不是群众不讲理,而是有些干部没有讲清道理。现在一些干部总在一味埋怨群众蛮不讲理,群众工作难做,总觉得做起群众工作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事实上,一些基层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没有把政策道理讲清讲准讲透。有的缺乏政策水平、工作艺术和表达能力,政策说不清道不明;有的遇到问题三言两语、只言片语甚至冷言冷语;有的因怕群众掌握政策而隐瞒截留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甚至讲歪理、谈缪误,使群众产生误解,引起思想混乱。一些群众有话无处说,有理没处讲,有气冒处泄,材夜思找“大机关、大领导”便成了他们的自然选择。讲透政策道理,是群众的愿望,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讲透道理需要广大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智慧,更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只要我们把该讲的政策讲明,该讲的道理讲透,绝大多数群众还是认理的。

二、不是群众不守法,而是有些干部没有严格依法行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扩大,依法维权的自觉性逐渐提高。这些变化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有些同志做群众工作仍在沿用过去的老观念、旧方法,习惯于发号召、下命令,习惯于凭经验、想当然,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想问题,办事情从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的狭隘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部门利益至上,“三乱”行为屡禁不止;有的推进工作靠“霸蛮”,动不动就是强征强拆,强处强罚,不但加大了工作难度,也侵犯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激化了干群矛盾。我们当干部的唯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政策办事,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三、不是群众不服管,而是有些干部没有管好自己。有的基层干部反映“群众难管”,“越来越不听话”,叫做“有田有土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一有事情就找你,解决不了要骂你,出了问题要告你。”总寄希望于上级出台硬政策、硬措施,为他们提供管理群众的“尚方宝剑”。群众难管固然有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一些干部首先没有管好自己,自我约束不严,自身形象不佳。有的官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价值观念错位,“老爷”作风十足,对待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拒人于千里之外;有的玩物丧志,打牌赌博成瘾,追逐奢靡之风,变着法子吃吃喝喝;有的为群众办事,利用职权索拿卡要;有的作风飘浮,当“葫芦式”干部,对群众的事情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如此一来,干部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群众自然不会买干部的帐。我们干部只有先管好自己,树立起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服、拥护和支持。

**** Hidden Message *****

留芳 发表于 2012-12-26 18:48:31

大浦镇为提高乡镇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立足镇情,创新方法,做好“三个一”,取得明显实效。

民情走访,一户不漏。大浦镇党委为全镇47名干部统一配发了“四件宝”(单车、手电筒、草帽、雨鞋),全镇39个村被划分成5个片区小组,各片长为民情走访摸底负责人,民情走访到户必须一个月完成。再由片长带领该片所有驻村干部携带“便民卡”到村分组进行走访,每名脱产干部民情走访要做到三件事:填好民情台账,记好民情日记,开好片区小组汇报会。从9月份起,我镇共走访群众1329户,记录各项民情诉求237件,发放便民卡12380张。

现场点评,一个不少。我镇每个月召开一次民情汇报会。10月15日,召开首次全镇民情汇报会,从每个村邀请了2-3名村民代表参加会议。汇报会上,所有蹲点干部逐一发言,汇报驻村时间、走访户数、为民解决困难等具体情况,当场发言“亮底”。然后,由党委书记全面点评、片长着重点评、群众参与点评的多角度点评方式,帮助干部细查不足。

整改落实,一件不忘。针对点评查找出来的不足和没有解决的事项,分门别类整理成台账,并实行台账销号制。镇党委在镇内大坪竖立了一块整改落实进度栏,指定各片长督促蹲点干部限时整改。蹲点干部为完成整改事项,纷纷利用晚上值班时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9月份以来,我镇党员干部共为群众筹资10余万元,接待来访72起,化解各类群众纠纷63起,为群众办实事70多件。

留芳 发表于 2012-12-26 18:49:06

今年来,针对新时期社会稳定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县司法局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创新群众工作理念为先导,以理情绪、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用群众工作统揽司法行政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路子。截止到10月,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民间纠纷3400余起,排查化解治安隐患745处,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在实践中,主要是实行“四前工作法”。

第一,群众工作理念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我老秘网县也面临这一难题,社会稳定形势一度比较严峻。如何适应新形势,我们对司法行政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要做好新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突破“就稳定抓稳定,就调解抓调解”的惯性思维,站在做好群众工作的高度,用群众工作统揽司法行政工作,整合行政资源,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从根本上破解维护稳定的难题。

第二,法制宣传教育在前。我们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以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为载体,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县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热潮。先后组织开展“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月农村法制宣传月、9月青少年法制宣传月等主题宣讲活动,组织宣传车270台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发放农村普法读本8000余册,干部普法读本9000余册。在普法形式上,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组建了一支女子法制宣传队,开办了《衡东普法网》,开通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法律解决各类矛盾,一些多年积累的矛盾得到了解决,到县材夜思、到市赴省进京材夜思人员均大幅度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第三,人民调解靠前。近几年,全县每年发生纠纷近4000件,90%以上均是由各级人民调解组织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化解。一是调解网络靠前,努力做到调解网络全覆盖。县委作出建设“五员”队伍的决定,把调解的重心下移,调解的阵地前移,全县561个行政村、20个社区和24个乡镇均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按照统一文书、统一印章、统一标识等要求进行了规范化建设。今年,对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进行了整顿,调整村级调解员32名,其中村调委会主任2人。县司法局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6人充实到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二是信息预警超前,努力做到苗头问题早发现。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台帐、零报告、情况通报、考核督察等各项制度,做到每月必查、敏感时期必查、突出性矛盾必查、普遍性问题必查。县司法局确定4月和9月为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攻坚月,组织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掌握动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工作预案,实行主动调解,避免矛盾激化。三是调解工作提前,努力做到矛盾纠纷早处理。以县、乡二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前移关口。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抓早、抓小,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县司法局成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应急小分队,专门负责调处县内发生的各种急、难、险矛盾纠纷,小分队活跃在全县城乡,被群众誉为人民调解的“飞虎队”。1至10月份,全县共发生纠纷3432起,调处3432起,调处率100%,调结3389起,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也没有因矛盾纠纷引起非正常死亡。在调解中注重调解协议的履行,注重调解中的回访,使各类矛盾得到妥善的处置。如县城今年建设较多,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相应增多,由于我们及时介入,及时调解,及时督促履行调解协议,及时回访,使得各项建设工程都较好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各项建设均进展顺利。

第四,法律服务上前。在工作中,注重借智借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特殊作用。县司法局开设了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安排资深律师免费接待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对重大疑难纠纷实行多部门联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共同参加,形成“人民矛盾人民调,社会纠纷社会疏”的良好氛围。县法律援助中心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拓展法律援助思路,成立青少年维权、反家庭暴力救助协作网络和残疾人维权等专门组织,全面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广大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从业人员以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jeffrey113 发表于 2017-2-28 23:36:47

不是群众不服管,而是有些干部没有管好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达成四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