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雨帘玢霏 发表于 2013-9-5 00:30:03

我是如何写好调研文章的:选题、构思、写作与提升

<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作为研究室主任出身的我,对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办案水平,而且已成为**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检察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也使我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使我的检察职业生涯变得丰富和精彩。从检二十三年来,我先后发表法学论文和调研文章<span lang="EN-US">40</span>余篇,其中获国家、省、市级奖<span lang="EN-US">10</span>篇(次),入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span lang="EN-US">4</span>篇;主持省、市级检察研究课题<span lang="EN-US">4</span>个,出版专著<span lang="EN-US">1</span>本。调研成果分别被《检察理论研究集粹》、《中国检察》、《人民检察》、《检察日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等收录刊载,有的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结合自己的一些感悟,就如何写好调研文章,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应当说,写调研文章不难,难的是写出高质量、有理论参考价值或者实践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需要精心选题、缜密思维和论证(写出提纲)、大量收集资料并开展适度调研(掌握翔实资料特别是第一手材料,甄别选题价值)、文字材料组织(初稿、修改、加工、整理)、定稿。在上述诸多环节和步骤中,我个人认为选题一步至关重要,选好题、选准题、选适合自己的题有时比真正动手写作还要费神、费时、费力;其次是构思,如何做到构思新颖、独特,内容切题、合体,层次清晰、合理,最考量作者的功底和能力;再次是写作,文章不在大小,而在质量;最后是提升,要用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是核心期刊的标准和规格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不断修改、充实、完善,提升作品的品味和档次。<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黑体; ">一、如何选题?<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我的感受是:一靠工作积累,二靠书本启发,三靠思维联想。应该说,法律类调研文章相较而言很死、灵活性不大,不可能突破现行法律制度、法理精神、法律规范选题,这一特点决定了靠工作积累(包括学习积累)的选题占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特别是办案中多积累、多总结、多留心、多捕捉,从中发现和选出一些可供分析、可以论证、可作比较、可以交流的课题来。</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调研选题要面向基层,面向实践,</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在这一点上没有别的捷径可走。我个人的大量调研文章就是来自于工作和办案实践的真实感悟和真切理解。六年的民行工作,我写出了像《对民事检察制度若干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再论我国民事检察制度的完善》、《民事行政抗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及其选择》等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并获奖的调研文章,并成就了我的第一次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之梦;四年的研究室工作,我写出了如《检察机关刑事赔偿实务问题探讨》、《检察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对策探讨》、《改进和加强检委会工作之我见——对玉溪两级检察机关检委会工作的专题调研》等优秀调研文章,并促成了我的第二次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之行;十三年的公诉工作,我写出了《对当前公诉工作的几点思考》、《死缓制度的适用与执行标准探析——以故意杀人罪为视角》、《关于出庭公诉工作的四点主张》等精品文章,并最终出版了首部个人法律专著《公诉意见书写作与优秀范例研究》。二靠书本启发。书本是永远的老师。个人的思维毕竟有限,个人的实践也有限,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目光会更深远、思路会更开阔。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多看书、看好书、看新书,通过别人的挖掘、提炼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开启我们的心智,从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题材。我所撰写的《公正执法是检察权的灵魂》、《秦朝“吏治”的现实借鉴》、《由法院、法官引发的思考——读贺卫方的〈司法的理念与制度〉有感》等文章就是书本启发而来。三是思维联想——即灵感。我个人很相信灵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灵感,写文章也不例外。很多新颖、灵活、出奇制胜的文章就是灵光一现的奇思妙想。有的文章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有了灵感就能一气呵成。灵感并非神奇,灵感有时就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或者是一种超常的思维。作出别人不敢作出的合理假设,打破常规思维或者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就会有灵感。比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现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rgb(51, 51, 51);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未赋予死刑犯选择执行方法的权利。你作一个大胆的假设,赋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死刑犯可以选择执行方法”。建议立法增加这一“温情条款”,就可能写出一篇新颖的小论文。又如,学习十七大报告,你会发现一个词不仅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语境和内涵也较为丰富,这就是公平正义。由公平正义很容易联想到司法公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论题。</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o:p></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黑体; ">二、如何构思?<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一篇好的调研文章必然有其取胜之处,或者说有其独到的地方。我始终认为,有特色的文章、有自己东西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多费心思、下足功夫:一是立意新。主题新颖,论点独到,有参考实用价值或者对司法实践有指导意义。提出别人提不出的论题,发现别人未发现的观点,得出别人得不出的结论。但是切忌为标新立异而凭空构想、空穴来风。二是素材好。如果提不出新颖的主题,不妨选取重大、典型或者新鲜的素材来写。事实真实、选材典型的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三是结构巧。无论是编者还是读者,评价文章的好坏不完全看文章的选题和素材,还要看如何有序而巧妙地组织和运用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四是文字精。有的文章无论立意、选材还是结构都不出彩,但文字精细,文风严谨,看得出经过了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像艺术品一样。充分注意以上四个方面或者其中一、二个方面,写出的文章就不会平庸乏味、落入俗套。<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黑体; ">三、如何写作?<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 Hidden Message *****<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黑体; ">四、如何提升?<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8p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文章定稿后,最后还要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提升档次。要用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是核心期刊的标准和规格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不断修改、充实、完善,提升作品的品味和档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你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思考和选择,无论是文章的主题、结构、素材还是立意、观点、文字甚至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注释等。所以,文章定稿后,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再经过一定的时间积淀、听听别人的意见、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选准定位后再投稿,这样也许采用率会更高。<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p style="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nullem; 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text-indent: 28pt; font-size: 14pt; ">&nbsp; &nbsp; 写调研文章最痛苦的两件事:一是命题作文,不写不行,事倍功半;二是无的放矢,无感而发,无病呻吟。所以,</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text-indent: 28pt; font-size: 14pt;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写作。</span><font size="4">作者:<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color: rgb(0, 0, 0); ">柏利民</span></font></p>

老猫 发表于 2013-9-7 08:28:13

一靠工作积累,二靠书本启发,三靠思维联想,很好的提炼。老猫对写调研文章也是情有独钟,曾经写过一篇老秘笔谈,建议刚到新工作岗位的朋友,可以从撰写调研报告开始。调研的过程,是了解情况的过程,是发现问题与差距的过程,也是思考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的过程。

LWJ147789 发表于 2013-9-7 11:00:16

对刚入职场的朋友来说,调研文章写作还是有一定难度,有了楼主的以验介绍,以后调研文章会有很大提高!

天道 发表于 2013-9-8 16:49:40

有心多积累,有恒多练习,自信多模仿,提高多总结,精品多锤炼,谦逊多借鉴

国之小李 发表于 2013-10-2 14:48:38

正在准备去做一个调研,这篇文章真是雪中送炭了!

孙传超 发表于 2014-3-2 17:33:11

好文章啊,学习一下,很有用啊

凤舞九天 发表于 2014-3-12 09:46:22

学习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方法。

江苏省委秘书 发表于 2014-6-1 18:33:40

调研材料不好写主要是不好落实

我的小叶子 发表于 2014-6-25 15:11:33

一篇好的文章,关键还是要在标题和内容上着眼,在内容上下功夫,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确保报告的质量。

小狗钱钱 发表于 2014-7-24 13:32:25

正在构思写调研文章,如此重要的经验总结很值得学习。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如何写好调研文章的:选题、构思、写作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