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2-2 09:53:17

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摘要

 编者按:11月15日,“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副校长李书磊、张伯里、徐伟新、黄浩涛,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罗宗毅、黄宪起、梁言顺、王东京出席了会议。何毅亭在会上作了主题讲话,张伯里作了会议总结。中央党校、全国各省级副省级党校、三个科研基地党校及部分媒体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28位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各级党校还就如何加强学习向中央党校提交了建议。这里是部分代表的发言摘要。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作者:张恒山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787
张恒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深入阐释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
  在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性。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作为根本法,对于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具有统帅作用,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党的事业、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宪法确立的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坚持依宪治国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具体表现就是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党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宪法实施工作。
  贯彻实施宪法,意味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以上论述,是对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关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的推进和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宪法、法治的讲话精神,对我们深化对宪法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自觉性有着重要的启迪、指导意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
作者:陶良虎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808
陶良虎(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述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学习。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是对我们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生态文明理论发展到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从理论构成的维度来看,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是他系列讲话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包括很多重要的论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关系上,深刻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在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的关系上,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在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上,他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在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说到底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
  在生态环境和民生的关系上,他提出了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生态保护的策略上,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节约资源。他指出,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在生态文明制度上,他提出了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障的论断。他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目标就是要实现生态充满活力、环境质量优良、社会事业发达。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把总书记的论述付诸实践,指导工作。


中国梦多维语境下的语义分析
作者:董振华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005
董振华(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里,笔者试图从政治、时代、空间、实践等不同的语境下对中国梦进行多维语义分析。
  政治语境下的中国梦。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一个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在内的多维命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梦主要还是一个政治命题。政治命题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命题,不能把严肃的政治命题简单学术化,要树立大众意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简单、贴近生活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和认同。
  时代语境下的中国梦。从中国梦的文化渊源来看,面向未来的中国梦是不同历史时期多种渊源汇聚、融合的结果。而从时代语境下理解中国梦,则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不但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命题。也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空间语境下的中国梦。从空间语境下来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中国梦之所以是人民的梦,因为它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它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在中国梦的宣传中,我们必须深刻地阐明这样的道理,将中国梦准确定位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上,从而实现对中国梦从观念到理念直至信仰的思想跨越。
  实践语境下的中国梦。中国梦作为一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政治宣言和奋斗目标,如何得以实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以这句话作为结尾的,“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在于落实在现实实践中,这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开放发展 和平发展合作发展 共赢发展
作者:韩保江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899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世情和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战略思想和外交策略,成功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为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外交的新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讲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因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崛起,必然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围堵甚至“攻击”。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需要,是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且需要更大程度地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和自然资源。
  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放发展,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和平发展,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要合作发展,即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要共赢发展,即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我赢你输的发展,对他国、对世界绝不是挑战和威胁。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策略。积极构建新兴大国关系。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关于发展中俄传统友谊,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时强调,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关于发展周边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关于拓展非洲传统友好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非洲时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发展中非关系的四字方针。关于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唐秀玲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888
唐秀玲(广西自治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必须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典型范本。首先,系列讲话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对中国道路的坚持,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深刻阐释“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次,系列讲话是在强烈的文化自觉中对中国精神的重塑。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大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技术的崛起,更是文化的崛起。再次,系列讲话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对中国力量的高度凝聚。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只要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就能形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党校必须把学习、研究和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党校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是总书记在“8 19”讲话中给党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而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必须要深入思考和切实把握的。如果用一棵树来作比喻,学习就好比是树根,通过扎根泥土和延伸拓展,不断吸纳有益的“养分”,持续提供给大树的各个部分;研究就好比是树干,通过对各种“养分”的聚集和转化,然后输送出去,在不断壮大中提供有力支撑;宣传就好比是枝叶,将“养分”和生命传播开来,净化空气,带来清凉。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学习、研究和宣传有机统一,做到三位一体、深度融合,使理论之树“根深、干粗、叶茂”,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夯实理论根基,就是要开展全员学习,把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全面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将研究成果自觉运用于实际,就得深入揭示系列讲话内涵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前瞻性,为教育人和说服人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并在研究中深化学习和促进宣传;要在深入扎实的学习和研究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让科学理论真正成为强大的精神武器,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力量。
自觉学习 深入研究 全面贯彻
作者:肖新岳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590
肖新岳(无锡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勾画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党校姓党,党校系统更应率先强化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增强学习研究宣传贯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先学先行、立学立行。
  提高认识,自觉系统学习讲话精神。坚持党校姓党,增强政治意识,自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坚持服务中心,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从党的工作大局及工作实际来深化认识;坚持守土有责,增强阵地意识,自觉从发挥好党校重要阵地作用的角度来深化认识;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意识,积极探索加强干部培训的新举措新方法、各级党校思想库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自觉从推进党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深化认识。
  结合实际,全面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在前一阶段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本次座谈会和上级党委的要求,立足党校实际,在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方面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积极发挥全市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作用,将学习研究讲话精神的成果迅速转化到教育培训中,使讲话精神迅速有效进课堂进头脑,增进学员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思想智慧的宝库营养力量的源泉
作者:王民忠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885
王民忠(北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给我的最大冲击是扑面而来的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把党90多年的奋斗比喻为对三个问题的回答:新中国的成立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是能打仗的;改革开放的推进与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也能够搞建设;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回答的是第三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都可以看作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并对交上合格答卷充满自信,我理解这个自信来自于讲话中明确揭示出的两大战略:党的自身建设及和人民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抓到底”“久久为功”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在新的起点上“接力”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博大胸怀,体现的是坚守中的开拓、接续中的进取。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梦的表述,是我们党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问题的一个经典范例,在国际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很好地传播了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和突出的方法论意义,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更是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的金钥匙。比如“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论述把我们对“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两个历史时期不能互相否定”的论断,在一定意义上终结了不同流派争论不休的逻辑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体现出理想与现实高度统一的科学思想方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已经成为经典广为流传;“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所创造的”,既肯定了人民的历史功勋,又指明只有劳动才能成就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伴随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社会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横冲直撞的特权车不见了;泛滥成灾的各种仪式、节庆活动销声匿迹了;公款支撑的高档会所、美酒佳酿、名山秀水不见了往日的“繁荣”……这些变化,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
作者:戴焰军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000
戴焰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
  要选好用好干部,首先是选人用人的标准要正确、科学。中国共产党讲的德才兼备,其内涵与党的基本性质、根本宗旨,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相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体现自己基本性质的具体形式不同,落实自己根本宗旨的具体途径不同,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任务不同,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具体要求方面必然会有所侧重和有所不同。对于当前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德才标准的具体含义,习近平总书记把它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体现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
  我们党当前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环境的变化、任务的变化,必然带来对干部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道德操守等各方面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很难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站稳党性立场,坚持正确方向,不为各种乱象所迷惑,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坚定不移地带领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很难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的新形势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头等位置,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缺乏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就很难抵抗追名逐利、浮夸躁动的社会风气影响,很难抵抗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形式主义带来的功利诱惑,就有可能去干那些劳民伤财的蠢事;缺乏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就很难担起领导群众锐意改革的重任,就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推诿拖拉、放弃原则、明哲保身,在大是大非面前糊里糊涂,在危机当头时退却畏缩,在工作失误情况下百般推卸,在歪风邪气盛行时丧失立场,在矛盾突出时以“好人”自居;缺乏清正廉洁的品格,作为执政党的干部,那就危害更大,会导致滥用权力、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等现象。试想,如果我们在选用干部的问题上如果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坚持严格的标准,我们党的事业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好干部的时代内涵,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它反映的是党处于这一时代特定历史方位的客观要求,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队伍整体状况的期望,同时它也是党完成自己所肩负历史任务的基本条件。所以,对这样的时代内涵,我们必须通过健全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来体现,必须用制度来保证我们把合乎时代要求的好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保证党在执政中的先进性。


治党务必从严
作者:王玉玲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562
王玉玲(哈尔滨市委党校副校长)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新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
  治好党才能应对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问题、考验、挑战前所未有,治党不严、治不好党,不仅解决不了面对的问题,在考验和挑战面前还有可能败下阵来。
  治好党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任何执政的党都想长期执政,并且具有可能性。若把可能变为现实,唯一的条件就是执政党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
  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说,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要从严教育,对于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从严管理,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将从严治党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既把好党员入口关,又按规定处理不合格党员,同时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让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约束成为每位干部的自觉遵循;从严约束和监督,严格按党章、党规办事,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惩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座谈会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