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秘书
发表于 2016-1-19 09:38:07
所谓功夫下在平时,写好一份材料一要非常熟悉情况,二要博览群书,三要尽可能地占有素材。
文剑偏峰
发表于 2016-1-19 09:59:07
好材料,值得学习;好方法,值得总结
empyrium
发表于 2016-1-19 15:04:33
好材料是“积”出来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少成多,积多则神。她的一篇千字文居然准备了20万字的资料,那么一个一万字的工作报告该有多少储备呢?她的资料摘抄本、写作随想本、写作备忘本,实际就是资料库、思想库、思考库。只有库存足,才能笔头硬。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没有丰厚的内存,哪有厚积薄发的文章?
xwbzf
发表于 2016-1-19 15:54:18
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投入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要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并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我们要抓紧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开展排污权、水权、矿业权等交易试点,努力盘活生态资产。要探索建立市级评先评优奖惩办法,调动各方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晨捱螺钉
发表于 2016-1-20 16:20:20
在谈了作文经过后,作者进一步延伸思考。她说,材料工作者应该实施三大工程,即公文模板工程、资料建库工程、方法思路工程(有了模板,就能应付一般性的、常规性的材料;有了资料库,胸中有素材,就不怕材料来得急;有了方法、思路、技巧,就能启发思路,从容撰文)。她说,材料工作者应具备三个本:资料摘抄本、写作随想本、写作备忘本。她说,材料贵在“三度”:高度,战略的高度、认识的高度;深度,理性的深度、辩证的深度;新度,创新的维度、文风的新颖。她还说,写材料与改材料的不同,写材料的三部曲:钻进去——沉下来——走出去;改材料的三步骤:改角度——改逻辑——改语句。如此等等,无不是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BOSS
发表于 2016-1-21 10:00:42
改材料的三步骤:改角度——改逻辑——改语句。
幺爱三思
发表于 2016-1-21 19:25:18
的资料摘抄本、写作随想本、写作备忘本,实际就是资料库、思想库、思考库。只有库存足,才能笔头硬。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没有丰厚的内存,哪有厚积薄发的文章?
sjm
发表于 2016-1-21 19:39:41
好东西,收下了,谢谢楼主!
sjm
发表于 2016-1-21 19:40:46
好东西,收下了,谢谢楼主!这样的过文章多多已然!
sjm
发表于 2016-1-21 19:41:53
听觉的优势,封闭了其中一处,集中于另一处,就能使力量加强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