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zzb317 发表于 2017-1-4 15:32:00
真赞不错 文章值得学而不思则罔,好好领会曾经童话 发表于 2017-1-4 15:44:25
任重道远,压力山大,心存敬畏,踏实学习longyi_850523 发表于 2017-1-4 15:53:23
这是一篇好文章,非常适合向我这种刚刚进入研究室工作的新人476833354 发表于 2017-1-4 15:54:26
写稿不易,成文更难!只有不断用心,用时去慢慢体验!scbzhm123456 发表于 2017-1-4 16:02:20
我这么多年,我就是通过看抄思,感悟了一些,但是还不能胜任领导赋予的任务,真是个难干的活。sunshine_2656 发表于 2017-1-4 16:10:19
经验之谈,受教了,学习学习无穷大 发表于 2017-1-4 16:16:56
要避免官腔和书生腔,在一些大家都懂的道理里绕来绕去,就要有“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追求,讲新话、讲管用的话。怎样才能做到,就是要有写博士论文的劲头,不弄出点创新创造不罢休。首先是广泛搜集材料,拿出做科研论文找资料的功夫。用一位老领导的话就是“写5页纸,必须看50页纸”。要做到“三看”:一看上级领导、外省市领导、过去领导是怎么讲的,关键点在哪;二看学者们对这件事怎么阐述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相关理论;三看实务部门怎样说的,好的在哪,要改进的在哪,有相关的调研报告最好。然后是消化吸收。消化材料三重境界,“用眼”:就是把别人的材料东抄一段,西搬一段,理理顺;“用脑”,把看过材料,自己想一遍,想明白了,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把它表述出来;“用心”,不仅是看懂了、想明白了,还带有真情实感,由衷的阐发开来。最后形成文字。这样的文字,有独特、准确、鲜明的见解和观点;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或者领导的要求,或者学者的成熟理论,或者源于现实的反映;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定量的、定性的、比较的、比例的;有大量的案例佐证——古今中外,远的近的。风采依旧 发表于 2017-1-4 16:18:11
#在这里快速回复#怎样才能做到,就是要有写博士论文的劲头,不弄出点创新创造不罢休。首先是广泛搜集材料,拿出做科研论文找资料的功夫。用一位老领导的话就是“写5页纸,必须看50页纸”。要做到“三看”:一看上级领导、外省市领导786068975 发表于 2017-1-4 16:25:58
一种是理工腔,或者说是技术腔,逻辑严丝合缝、结构完美无瑕,听了“烧脑”。这样的讲话,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别人不要听的讲话稿。领导在上面讲,下面人在玩手机、开小会、打盹、走神,全程尿点无数。shx 发表于 2017-1-4 16:32:06
要避免官腔和书生腔,在一些大家都懂的道理里绕来绕去,就要有“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