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军
发表于 2017-4-26 16:43:10
个第一”的增加,使得原稿增加了实质性内容,在笔墨上得到了增粗和加浓,由此,使全文有了明显的侧重点,展示出较为鲜明的表达意图。
从低到高。由于公文是传达“公意”的“遵命写作”,在立意上一般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体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的眼界高度,而有一个看齐的问题。向谁看齐?一是相关文件,二是领导要求,三是形势发展。同时,这里的高度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不能“言必扣帽子,行必加套子”,搞得官话满天飞,口号到处飘。例如:
侯爱军
发表于 2017-4-26 16:56:55
个第一”的增加,使得原稿增加了实质性内容,在笔墨上得到了增粗和加浓,由此,使全文有了明显的侧重点,展示出较为鲜明的表达意图。
从低到高。由于公文是传达“公意”的“遵命写作”,在立意上一般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体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的眼界高度,而有一个看齐的问题。向谁看齐?一是相关文件,二是领导要求,三是形势发展。同时,这里的高度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不能“言必扣帽子,行必加套子”,搞得官话满天飞,口号到处飘。例如:
山东小秘书
发表于 2017-4-28 16:30:37
窃以为公文,言为声,思于前,立意为心,主题为神,标题为骨,事务为身
泛舟罗布泊
发表于 2017-5-8 16:51:40
这里面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犯
风在发边
发表于 2017-5-24 14:51:38
改立意?从未试过。难道这不是在拟文前就应该确定的吗?
羽时俱进
发表于 2017-6-1 15:00:09
由于公文是传达“公意”的“遵命写作”,在立意上一般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体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的眼界高度,而有一个看齐的问题。向谁看齐?一是相关文件,二是领导要求,三是形势发展。同时,这里的高度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不能“言必扣帽子,行必加套子”,搞得官话满天飞,口号到处飘。
weichilu
发表于 2017-6-21 15:22:47
从无到有,从偏到正,从隐到显,从低到高
一笔成篇
发表于 2017-7-1 10:49:06
由于公文是传达“公意”的“遵命写作”,在立意上一般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体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的眼界高度,而有一个看齐的问题。向谁看齐?一是相关文件,二是领导要求,三是形势发展。同时,这里的高度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不能“言必扣帽子,行必加套子”,搞得官话满天飞,口号到处飘。
行文流水
发表于 2017-7-4 09:25:31
向谁看齐?一是相关文件,二是领导要求,三是形势发展
笑看风云2016
发表于 2017-7-4 17:33:57
又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文章,角度好,思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