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tl527 发表于 2025-2-21 14:03:52

瞒报,欺骗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个别支部“三会一课”坚持得不够好,班子成员很少参加支部活动;

壹米阳光 发表于 2025-3-31 17:14:50

一是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具体表现在:规矩意识差,比如,个别党员干部做事没原则、没底线,“不知敬畏、不知荣辱、不知轻重”;有的干部习惯当“三不干部”,工作不守纪、落实不操心、大事不担当;有的干部随心所欲,甚至组织的会议也不按时参加,随意找人替会;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不按规矩、不按程序办事,私自外出不请假、不报备,办事随意,存在越规办事、事后补程序现象;一些干部经常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务正业,看电影、玩游戏、逛淘宝等。遵守政治纪律不严肃,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党章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报告工作情况需要多次催促。同时,个别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不及时、不主动,甚至漏报、瞒报,欺骗组织。

xhj 发表于 2025-4-15 09:47:37

学习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努力提升自我

麻麻小鱼哥 发表于 2025-5-6 14:59:02

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当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现状与新形势新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danielcl 发表于 3 天前

纵观清廉云南建设暨全省正风肃纪警示大会警示片中的主人公,他们从曾经的掌权决策者变成今天的违纪违法者,从曾经的“看片人”变成今天的“片中人”,角色的演变、形象的反差,让我们警醒,值得我们深思。
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纪律要求、不知晓法律规定、不明白破纪破法后果,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是他们“三观”不正、理想信念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生蔓延的结果,是贪欲心理作祟、侥幸心理作怪、从众心理作梗、攀比心理作乱、看客心理作茧,最终留给他们的只有悔恨心理。广大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坚决破除“五种心理”、破除“心中贼”,守住内心,正心明德、怀德自重,守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坚决破除贪欲心理,常思“贪欲害”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片中的他们曾经位高权重,在一次次推杯换盏中放纵自己,在一次次利益输送中迷失自我,从吃一顿饭、喝一次酒、收一包烟到收取红包、礼金,再到以各种名义收受他人贿赂几十万、百万、千万,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再也不能合拢,最终成为欲望的牺牲品。党员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同样生活在欲望之中。要从正面把握和控制欲望,正确对待权力、地位、金钱、名利和荣誉,把权力当责任,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把金钱、名利视为身外之物,不义之财莫要,懂得知足常乐。要把欲望作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动力,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忠诚履职。

坚决破除侥幸心理,常破“心中贼”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片中的他们自诩权力大、能力强、摆得平,面对老板、商人的讨好、承诺,自认为安全可靠,不会出卖自己,不会出问题,企图自欺欺人,蒙混过关,可以逃脱惩罚。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纸包不住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从一念之差变成一墙之隔。党员领导干部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权力,必然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围猎”,如果心存侥幸,就很容易陷入不廉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要做到心有戒尺,敬畏权力,始终保持高度的警醒,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增强防微杜渐的自觉性,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搞特殊,真正守住“第一次”。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主动向组织说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争取得到组织的宽大处理,莫再犹豫徘徊、等待观望。

坚决破除从众心理,常守“跟风门”
片中的他们奉行上行下效、法不责众、“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的心理,讲人情、攀高枝、搞圈子、拉山头、接天线,冲淡了政治意识,扭曲了组织观念。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不必忌讳对金钱的追求,帮老板做事理应得到回报,这是市场“潜gz”。他们对“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人为亦为”的诱惑性、渐变性认识不足,导致在“随大流”“依旧规”中迷失方向,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党员干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观,自觉增强辨别能力,明辨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不盲目跟从,始终做到兼听则明。要警惕“跟风效应”,不从众、不盲从,做到“心不痒、眼不红、手不伸”,严格自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坚决破除攀比心理,常算“得失账”
片中的他们,自认为为党的事业打拼多年,作出过贡献,看到老板一掷千金、开豪车、座洋房,经不住金钱、物欲的诱惑,心理扭曲失衡,灵魂受到侵蚀,背弃了初心使命,陷入追求感观刺激、攀比享乐的怪圈,不择手段动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腐敛财,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攀比”心理,以先进模范为镜子,找差距,找问题,找准自身定位 ,不比阔气,要比正气,不比奢靡享乐,要比廉洁自律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崇尚简单而自由的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告诫,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知足常乐。

坚决破除看客心理,常省“己身病”
片中的他们,把警示教育当形式,走形不走身,不以“案中人”对照检视、反躬自省,存在局外人、旁观者心态,不把别人的惨痛教训当作“故事”来看,反而以猎奇心态看热闹,对“片中人”的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最终成为了“片中人”。党员干部要把警示教育作为照镜子、正衣冠、洗澡治病的机会,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把自己摆进去,时刻自警自省,透过案例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要以案为鉴、以事为鉴、以人为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任何时候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切莫从“看片人”变成“片中人”。
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查看完整版本: 在全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