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以民为本的苏东坡 [打印本页]

作者: 秘园老董    时间: 2009-6-30 15:16
标题: 以民为本的苏东坡

以民为本的苏东坡

% _" k6 c& l/ o+ _- R

 

, M: |# |. g$ G+ b% z5 ~

 

a0 T4 T: ^; H6 `4 h

 

$ a1 D0 [4 W4 I; \; Y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确实,苏东坡从政40年,不论是在朝廷任职,还是在地方做官,甚至被贬于蛮荒之地,他都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 B- p/ [1 G) c" S4 }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东坡任颍州(现安徽阜阳)太守。上任不久,就接到朝廷命令,要在颍州与有关官员召开协调会,商议开挖“八丈沟”问题。有的官员认为可以开挖“八丈沟”,以解京城开封和附近州、县被洪水淹没的隐患;有的官员认为不可开挖“八丈沟”,认为开挖“八丈沟”既解决不了京城开封的水患,又增加了颍州大地被水淹的危险。在这个问题上,苏东坡认为开挖与不开挖都缺少科学依据,他建议朝廷暂不动工开挖,待他进一步搞清楚实情以后,再作决定。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

) I- n0 J" L: k8 X O+ k

  在苏东坡到任之前,陈州知州就已经上报朝廷,并同意计划从陈州境内开挖一条人工河,直通淮河,以免除陈州水患。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东坡任颍州知州时,这一工程已于6处分段动工。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苏东坡对这项工程的利弊进行了重新审查。他组织本州各县官吏和水利专家,实地调查和测量水文情况。他们利用竹竿和水平尺进行测量,每25步立一根竹竿,总共立了5811根,测了400多里的距离,掌握了与“八丈沟”有关的地面彼此之间的高低、各条水沟的深浅、淮河涨水的水位等详细的数据资料。经过2个多月的实地测量和考察,苏轼摸清了淮河汛期水位要比新开的“八丈沟”高出近一丈的情况。他由此得出结论,“八丈沟”若开,大汛时,不仅起不到排水作用,反而必遭淮河逆灌,颍州将遭到八丈沟上下游洪水的双重袭击,颍州将加倍受害。于是苏东坡三次上书朝廷,阐述开八丈沟弊大于利,劳民伤财的道理,终于说服了朝廷,停止了对八丈沟的开挖,从而避免了一场重大的决策失误。

& o+ ?. p& l/ f4 w' y

  八丈沟停工后,当年颍州就免除18万人服劳役,节省钱米37万贯。颍州人民至今提起这件事,仍然十分动情地感谢苏东坡为他们做了一件好事,他们说:“苏轼对得起颍州人民,但是我们对不起苏轼,至今未给他修建纪念馆”。

, x0 Z: ^* Z; c! S/ o) P

  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有人看到西湖淤泥堵塞,主张将其填平。而苏东坡在给朝廷奏章中明确指出,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如“人之眉目”,不能废除,并请求朝廷拨款疏浚。在得到允许后,多方筹集资金,组织动员20万民工,奋战了7个月,终于疏浚了西湖,并筑了一道“苏堤”。如今,苏堤已成为西湖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杭州,他还创办了安乐坊,即医院,为百姓解决了就医问题。

: l* O4 X2 ?. w. W

  在徐州,更是流传着苏东坡抗洪抢险的佳话。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七月十七日,黄河上游决口,滔滔黄河水在齐鲁大地横冲直撞,蔓延几百里,徐州危在旦夕。当时,城里富人已经准备外逃。苏东坡沉着冷静,组织徐州军民英勇抗洪。他身先士卒,住在大堤上,坐镇指挥,加固、加高、加厚城墙和大堤,和军民奋战了45天,死扛硬守,硬是把洪水挡在了徐州城外。他还利用皇帝给他的奖赏三万贯钱、千八百担粮食和7200个民工指标,在城东南建造了一座全长984丈的防洪长堤。他还在徐州找到煤炭,为百姓解决了燃料和炼铁问题。

) b/ Z, I8 ~: L

  在诸城(密州),他收养弃婴,挽救了这些孩子的生命。在惠州,他提出用竹管引水,解决了百姓的饮水问题;还推广秧马,减轻了农民的劳作之苦。在定州,他推广水稻技术,使当地百姓吃上了大米;他创酿的松醪酒,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流传至今,成为名酒。在儋州,他兴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使那里产生了第一位进士。在扬州,他改革漕运,允许百姓运输官方粮食时,适当搭载部分土特产,以弥补生活不足。

# y) b! H$ c8 |1 O% d0 y6 ]+ h

  总之,苏东坡为官一生,每到一地,不管3年五年,35月,还是35天,他都为百姓的事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至今为当地百姓所传颂。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登州府(蓬莱)当了5天太守,做了两件实事——改革盐税,加强海防。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了“苏公祠”,至今被誉为“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

- N* y3 W* o' v+ U) R2 ~# _

     (作者系眉山市政协主席、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