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2011年1月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专家点评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老秘    时间: 2011-1-17 12:15
标题: 2011年1月四川公务员考试面试题专家点评汇总
 今天的这三道面试题,应该来说还是遵循了四川公务员面试的特点,第一道题目是名言警句类变形题;第二道题为社会现象类题;第三道题为社会现象类分析及突发型计划组织类题。建议采取通读的方式大致了解题型,然后逐一对每道题进行作答,写出提纲。控制思考时间,同时结合此段时间的学习。按照老师给出的思路,及自己熟悉的个性化语言进行作答。 / ]5 {- i: [4 u6 z$ s8 J

  第一题、人在社会上经常需要作出承诺,有的承诺实现了,有的承诺却没有实现------你如何看待承诺?

5 ?" Z: g' _! H, y- @

  出题思路:通过变形的方式考察名言警句,考查考生对名言警句的分析能力。

0 q ~' s9 b1 Q5 x6 Z6 y: X

  (百川点评)答题思路分析:对名言警句“承诺是金”的理解,主要遵循名言警句的三步曲的答题思路:

2 _; |1 @( |! o! A8 W, \7 S* Y% m% L

  一、【是什么】承诺是金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一旦承诺某件事,就一定要去尽力的实现。因为此时的承诺比黄金还要珍贵。

& f2 \/ y0 `( M; }2 [

  二、【为什么】1、恪守自己的承诺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则不立”;2、恪守自己的承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此时可以穿插一些例子:如《乔家大院》中的乔家在自己的银号倒闭后的三十年间,多次寻找曾记的客户,将钱交还给客户的后人。只是为了一句当初的承诺;3、恪守承诺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在。我们现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中就提出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 z; R8 ]2 e7 r2 {

  三、【怎么办?】此时可以结合自己所报考的职位,或者以当代年轻人的角度,如何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如何在这些方面,去恪守自己的承诺。

: T8 A% b& c. ?- c

  四、最后辩证的看待在承诺失约的问题,如果我在实现自己承诺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如:金融危机的冲击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此时应当向对方解释清楚。待客观阻碍消失后,尽快履行自己的承诺。如果别人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兑现对自己的承诺,我们应当充分的理解,如果别人是主观的原因而失约,我们则应当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并且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他。这样才能为建立人人讲诚信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 z9 G0 d7 @$ c! ]( D

  2、有车族、大学教授、甚至在国企、外企有着固定工作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金领”和有的公务员纷纷自称为“弱势群体”。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 g$ ]% u' X' F' p

  出题思路:通过对今年的社会现象的分析,考查考生对自称“弱势群体”的这类现象的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处理的能力考查

$ r' C4 b) s7 F+ P4 ^6 E

  (百川点评)答题思路:首先、对于当下这类现象提出,确实客观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还存在蔓延的趋势;然后具体分析原因:

" P9 G) I# r- @7 b3 }# E) G; g

  二、由于目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高薪的白领、金领及公务员,所面临的压力较大,因此感觉到竞争过程中的压力,让这些人自愿的“甘当”弱势群体;希望得到社会的一种同情,因此,我们需要对这部分人的心理进行一些正确的疏导,通过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对这类人群的心理进行疏导,使他们回归到正常的心理轨道;

: ]4 W# v: B5 @3 V+ a3 B

  三、目前的对于这类人群的考核的制度相对较严格,只是这类人群在工作的时候,总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同时面对的监督等压力也是非常的大,这时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在制定考核制度的同时,既要遵循严格的原则,同时适当性的添加一些人性化的规定。

& I. k4 ~7 X; e2 D1 G8 N& k7 N

  四、相关的媒体的扩大化的报道,将这种“弱势群体”化的影响进行了放大,加剧了这类心理的蔓延。因此,舆论更应站在公共情怀、公共关怀的高度,关注那些真正的弱势群体的新闻,多宣传对真正弱势群体的关注,而不是简单从某一单一的现象,来宣传那些“假弱势群体”的“无奈”,将我们整个新闻导向引上健康有序的轨道。

( W, F9 c" k( L6 K- T7 n

  五、最后,我想,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无论是哪个群体,他都需要我们社会的关爱。我们各个群体之间也应该形成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氛围。这样我们的这个大家庭就会处处洋溢着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氛围。

6 @, P% U6 v, s1 i/ W: G

  3、某市出租车司机要求减低税费等而发生罢运事件。出租车行业协议辞退了参与罢运的46名司机,并永久禁入。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如果你负责这件事情,你会如何处理?

5 C8 \2 q# ~. j/ O* w

  出题思路:此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目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突发性的协调问题处理能力。

, F! U; {; I* M

  (百川点评):【请各位考生注意,如果第三题非题本的题目,采取读题的方式进行的,一定要听清题目的内容。有二问。必须分别作答】

+ _# o& H; _* w# J. d9 Z2 I* k6 B

  答题思路:首先将题干的内容简单陈述一下。然后进行表态,这样的做法有点欠妥,具体分析如下:

2 ]9 E- g ?; T0 e

  一、合理性的角度:出租车司机由于目前油价飞涨,各类费用的增加,提出降低费用的要求应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只是由于采取罢运这种方式欠妥,出租车协会直接采取辞退的方式,这无疑与剥夺了这些人的谋生手段,特别是有的出租车司机就是依靠出租车养家糊口,采取这种辞退的方式也会给这些家庭乃至社会的增加不稳定的因素;

$ A; K( M5 n7 Z" ~7 A' G8 s

  二、合法性的角度;出租车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其辞退相关出租车司机,并且采取永久禁入的方式。实质上是行使了具体的行政行为,该协会作为处罚主体,是否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 Y8 A- Z) b! ^3 ^% ]( c3 b6 `

  三、合乎程序性的问题: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吊销行政相对人的相关资质,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必须在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严办程序这道关;

8 a1 J* y H+ d( S- A1 q

  四、同时对这些出租车司机的这些过激行为也提出一些看法,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出租车作为城市的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的正常运转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如遇到需要政府协调处理的问题,可以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不能采取罢运这种对抗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损害的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的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和谐发展。

, [ \& U* g- q/ r3 R# k

  第二问:

( f" Q: r0 F) s9 o0 }6 V

  首先,以冷静破题,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避免将矛盾升级。具体做法如下:

6 X" ^! O, y# t3 C; ]3 s- I

  一、请参与罢运的司机选出代表进行谈判,同时承诺政府会尽最大能力将出租车司机提出的要求进行解决,同时要求谈判与恢复营业二不误,不要再谈判期间影响城市的交通秩序,影响百姓的出行;

, a0 S' E6 Y7 E- m3 M7 {

  二、对罢运司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合法、合理,应当及时同相关领导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 W& ^8 b4 O' f

  三、如提出的问题合理但不合法,或者现有的相关规定无法及时解决,可以告知出租车司机,这样的问题将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且在合理期限内答复;

/ K: G! i8 G# n4 L z8 w0 C

  四、如提出的问题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纯粹是无理取闹,那么,对于这部分人也要区别对待,对受部分聚众罢运的领头分子蛊惑、煽动的不明真相的出租车司机进行教育。对于为首的分子也要进行严厉的法制教育,向其阐述法律的严肃性。

- v/ F( X3 F1 m

  五、待这件事情处理结束后,迅速的将此事处理的相关报告形成文字材料,报相关领导,同时对目前我们

% p# W* r1 M" x& y) d

  最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与一些规定相比,存在了一些滞后性,同时一些出现的新型突发事件处理,又没有相关规定进行规范。一方面我们的相关规定要制定和完善,而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的国家公务员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用前瞻性的眼光,发现那些可能存在的矛盾,尽最大能力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我们和谐城市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 {. L& s% Z. J; X4 O! n O

 

! c) F4 H) f* w, s& z. v

今天村官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的三道面试题,都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题目类型就两类:社会热点、组织计划类,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协调组织的能力。题本所给材料较长,考生要快速浏览题目,审题时重点注意问题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回答中做到有的放矢。

9 ?* ^" r. k; }( K5 D4 p% s

  第一题:近日媒体报道称,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行动正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行。拆迁并镇,无数村庄正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消失,无数农民正在“被上楼”。而此举的背后,是政府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的指标。其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此报道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纷纷对各地从农民手中“抢土地”的做法表示极大不满。

: d L2 J6 W8 g( `6 U$ K, m, h

  问题: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并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提出你的建议?

3 T; i: g, \* j& U

  出题思路:考察考生的全面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A' o$ k- ~' w

  答题思路分析:此题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这个大课题,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建议,作为村官定向招录的考生,建议从乡镇公务员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

3 X$ a) S2 ~/ E4 y0 {

  看法: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切实对推动我国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意义,然而如今一些地方打着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是把农村建设用地倒过来给城镇用,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显然是不受农民所欢迎的。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我想是政府相关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没切实从农民和农村的角度、实际、利益出发,采取了不恰当的工作方法,引起农民的反感。

; C- r& }1 g7 [, v8 y

  建议:

2 J8 ?" M% r' {2 u; D6 l: D' ~8 j9 F

  一、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人员要将“替民做主”回归到“为民做主”上来,开展工作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听取农民的意见。

$ E: K+ P3 K) I1 ?( p# ^9 U

  二、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农村实情、农民实际出发。做到立足于自然村,重点突出、分类指导、分类实施,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社会环境、观念意识等等,握好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进度,要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相一致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才能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相一致。

) H* O1 J6 |! u. g; ^

  三、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让农民真正受益,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提出的“生活宽裕”的要求,就是要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过上好日子,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被上楼”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续接问题和发展问题,只有顺应“农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才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4 r5 ^# c: Z- v1 q; K( \9 Z

  四、城乡统筹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政策协调和制度设计,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在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配置作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 |# G; m/ n9 b% c2 i

  第二题:县政府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重点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精神,要求各乡镇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和启动工作。假如你是某乡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干部,你将怎样理解和完成这项工作任务?

$ I. k- g+ f2 z3 |# m

  出题思路:考察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 f6 c! j; Z8 {; r

  答题思路分析:组织类的题。考生要注意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负责具体工作的干部。值得注意的是题本中 “关于重点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要求,是基于对本乡镇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摸底和掌握,所以此项环节必不可少。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 x% o. n2 T, ~( ?- d# g

  破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的重要性。

( `" l: w# s6 @9 d+ v7 R" L5 U! X

  一、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有关要求、相关政策等。

* I! o; E$ G5 f3 K

  二、大力宣传。在村支两委的配合下,通过广播、墙报等形式,在全镇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活动,让村民充分了解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好处,让这项利民工程深入人心,获得村民的支持。

( X" Q3 s d, |% ^ s+ _) [

  三、实地调研。邀请县上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对我镇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听取村民意见,摸清家底,写出调研报告报送分管领导,对我镇水利设施建设提出初步的意见。

5 T; j4 \% {; i7 P; w) f5 @% R

  四、制定建设方案。在调研工作基础之上,按照会议精神的要求,针对我镇实际,充分听取专家和村民意见,制定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报领导及县上相关部门审批。

* e$ s2 ^- m& S: S' N A

  五、筹措资金。按照批准后的方案,除积极申请划拔资金外,还可依法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引导农民筹资,确保资金到位。

8 G3 e# K$ k( k e! G$ |

  七、正式启动。按照上级安排和我镇建设方案的规划,按时启动该项工作。

y W0 v% f+ _# Y* x

  第三题:县政府将召开“立足现实,实现本县教育跨越式发展”专题会议,要求各乡镇在会上交流本乡镇的教育发展情况和未来打算。你是某乡镇负责教育方面工作的干部,领导要求你提出一个发展本乡镇教育的建议方案,你准备怎样去获得相关信息,以提出有价值的方案?

6 R# A `# I7 @

  出题思路:考察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 w) g D% W. \' E

  答题思路分析:仍然是组织类的题。此题的重点是落在“怎样去获得相关信息”这个点上,所以这个题和我们的组织开展调查类的题有些类似。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8 y: Z( D8 k; g4 V9 u

  一、学习文件精神,


作者: weiguomei    时间: 2011-5-28 20:14
辛苦了
作者: 江西老秘    时间: 2011-5-29 09:04
标题: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5 P4 z3 `. \5 V' M

5月14日上午第一题:有人说有理想的人是快乐的,请问你的理想是什么?(模拟题目中: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谈考生的求职动机以及职业理想)

+ w9 q7 n& H* k% r

5月14日上午第三题:你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在上班的时间经常织微博,你作为他的同事,应该怎么做?(理论课讲授中例题讲解,单位同事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作为行政效能监督员的你该怎么办?)

X9 X6 [( D; a- |: k

5月14日下午第五题:在廉租房、保障房的申请过程中,有老百姓情绪激动,质疑程序的公正性,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帖进行抨击,遇到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VIP班全真模拟第四轮上半场第四题,企业员工反应本企业的改制问题,问考生如何处理,现场模拟)

8 M+ L2 A4 l; p: F2 ?
2011年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 - 福建三明0598人才网 -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网★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 G, `8 _& q. m$ K

 5月14日下午第四题:你的调查报告,在一次会议受到领导的批评,你会怎么做?(VIP班场外模拟题目第三套第八题,都是在考察考生如何正确面对领导的批评)

$ G3 Y- ?+ b! ~8 a

5月14日上午第三题:你办公室的一个同事,在上班的时间经常织微博,你作为他的同事,应该怎么做?

2 n: j& S5 g% o! s# s# ^

5月14日下午第三题:针对现在的住房紧张问题,有人建议将一些闲置的商品房专程保证房,让你做一个论证,你会怎么做?

& D: H6 c# C% F: H, A9 N

5月15日下午第三题:小区内经常因为占用车位等问题发生矛盾,请你对此设计个调查方案。

1 L9 H; A- R- ?

5月16日上午第三题:如何组织队伍去调查地方食品添加抗生素、违法药剂等,形成调查报告。

5 u8 o6 J9 W9 u7 Z$ \7 ]% j4 ?/ H

(我们在理论讲授过程中重点讲授调研调查的答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 }3 R1 D+ d6 x! [2 \# L6 K* J
2011年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汇总 - 福建三明0598人才网 -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网★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4 g( s7 x! L' f- [( s/ @

 5月15日上午第一题: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请结合经历谈谈你的志向。(VIP班综合分析专项模拟题第十题,毛竹厚积薄发,目的明确,坚持理想的精神)

% C0 C* {3 y0 Q5 d

5月15日上午第四题:在某街道大部分居民都没有做到将垃圾放入分类垃圾桶中,作为工作人员,你会怎样开展宣传工作。

% i2 _( Y# A, G

5月17日下午第三题:上海出台了犬类饲养条例,请你组织在街道内进行宣传。(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重点讲解了宣传的注意事项和答题要点)

5 H' y/ C/ t j

5月16日上午第四题:居民楼里一户人家家里养了很多鸡,扰民,但居委会协调未果,你作为街道工作人员怎么做?(VIP班情景应变专项训练中第七题:某小区比较乱,东西乱摆放,你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怎么处理?)

! H" M6 x2 V b3 c+ @% \* i+ f

5月17日下午第三题:辖区内的美食一条街上有饭店售卖珍惜动物,由你来负责整治这一现象。(VIP班场外模拟第二套第五题:接待外商的菜肴名字是野生动物,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处理?)


作者: fjfjfj    时间: 2011-5-29 16:57

作者: meiyin    时间: 2011-6-27 21:04
看一看
作者: cuitao0604    时间: 2012-6-13 16:22
好帖子,好帖子,好帖子,好帖子,好帖子。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6-28 08:04
看一看,看一看,还不行吗?
作者: atwoodking    时间: 2013-7-5 15:46
想起了当年自己的面试,如果能有一次系统的训练应该会好的多,学习了。
作者: 清啸    时间: 2013-7-8 08:14
很有用处,多学习学习。。。。。。。。
作者: LWJ147789    时间: 2013-7-11 20:22
很有用处,多学习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