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重温“实事求是”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建老秘    时间: 2011-1-22 13:24
标题: 重温“实事求是”
   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事业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要化解各类矛盾,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必须重温实事求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最终必须要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来体现。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和组织,既有可能囿于体制、机制和环境的束缚,而不敢实事求是;也有可能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原因,主观上不愿实事求是;还有可能由于自身素质和水平的制约,不会实事求是。要把“不敢”变为“敢”、把“不愿”化为“愿”、把“不会”转为“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首先,“实事求是”需要勇气、决心和奉献精神。“求”需要付出努力、艰辛甚至生命,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真”是宇宙中“真善美”三大价值和范畴之一,实事求是就是追求“真”,因此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也要追求世间和人类的最高价值。要把“不敢”实事求是变为“敢”,需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无私无畏,无欲则刚。领导干部带头喜欢听真话、敢于讲真话,对于变“不敢”为“敢”作用显著。周恩来总理曾讲:“实事求是,也就是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习近平同志也说:坚持实事求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敢于道实情。社会上要形成鼓励实事求是的氛围、建立鼓励实事求是的制度。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工作时提出的“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的“四不”政策,就是有利于实事求是的好制度,有推广的价值和必要。
    其次,不愿“实事求是”,既可能是没有认识到其危害,也可能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列宁说:“过去一切灭亡了的革命政党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它们骄傲自大,不善于看到自己力量的所在,怕说出自己的弱点。”一个政党或组织如果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那就岌岌可危了。因此中央一再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居安思危。不坚持实事求是,不认清环境和自身,不对症下药,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受到威胁。对于少部分顽固不愿、不想实事求是的人,影响到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必须将其清除出健康肌体。
    最后,“实事”纷繁复杂、变化多端,要正确认识、“求”到真理,并不容易,必须要善于实事求是,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实事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实事求是,就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因人制策。要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我们对实事求是的认识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方法更加有效。要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和水平。要调研、学习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相关实际情况,“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只有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路线,做到发现真理与完善自我的统一,善于把认识世界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才能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能驾驭新形势、解决复杂问题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通达,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