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机关文字工作再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1-5-22 08:29 标题: 机关文字工作再认识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何新国 ' i' Y4 e! n0 z; ]/ J & a( B3 n. n$ X X. s! ]' \7 |按:这篇短文成稿于2010年4月2日,今应杂志社约请予以修改,因修改之处较多,故重新公布。4 t% w' x: I2 G f
. F* S, i; X8 b5 L+ e如何认识机关文字工作?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的机关文字工作者说,机关文字工作不是人干的活,机关文字工作者干的不是人活。有的分管机关文字工作的领导说,机关文字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干,干得好的就不一般。前者侧重于机关文字工作的艰苦性,后者侧重于机关文字工作者的成长性,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讲的都只是一个方面。- @* z) Z6 g# S- a! i
9 G7 r4 U% |3 c
机关文稿起草,包括写作公文,其实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写文章。在我国古代典籍里,古人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生等谈论文章的作用,思想观点非常丰富,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机关文字工作具有借鉴意义。这里,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些说明。, w1 B" G9 v* S5 x
' b P, Y% D6 Z, s: d% f; q一是孔子"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意思是,诗可以感发意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会讽刺。近可以用来奉事父母,远可以用来奉事君主。今天的机关文稿,回顾过去、肯定成绩,这就是感发意志;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这就是提高人们的观察力;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这就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揭露矛盾、批判丑恶,这就是讽刺;从事机关文稿写作并取得成绩,从近处来讲不就是让父母放心吗?从远处来讲就是为高层领导贡献智慧力量嘛。所以,孔子这些话虽然只是讲诗歌的作用,实际上完全可以推广到文章的作用,也完全可以用来指机关文稿包括公文的作用。, c. b/ D4 j5 R f# v
1 e! S( E: n5 }. M" F" v& s
二是左丘明"三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废弃,这叫做三不朽。左丘明在这里讲的是文章对于个人的作用。道德修养、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等三个方面都是可以名垂青史的不朽事业。这里所讲的立言,就是写文章著书立说,包括今天在机关工作起草的文稿。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提出的治国方略,或以文章问世,或以专著存世,都是立言的范畴,无不凝聚着身边谋士即机关工作人员的智慧。/ P! T# q. D Q0 X
+ _! W4 [9 P' ~. G0 n! m8 }# t3 Q
三是曹丕"经国大业"说。《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经国,治国。止乎其身,限于自己一身。二者,指年寿和荣乐。常期,一定的期限。翰墨,笔墨,言辞的代称。见,同"现",表达。篇籍,篇章书籍。飞驰,指处高位之人。)曹丕在这里着重讲到文章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作用,他的认识是有高度的。文章是历代文人参与政治的必然选择,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治家同时也是辞章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蒋介石以"经国"为长子命名,不能说没有受到曹丕思想的影响;而毛泽东则把笔杆子与枪杆子相提并论,可谓将文章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X' S$ F7 t0 X& f' v. x0 W
$ B- z4 v7 v! \4 B' ^1 J四是韩愈"文以载道"说。《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他认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用"道"来充实内容,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韩愈所讲的"道",其内涵就是仁义。韩愈对于文章的作用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已经触及到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要问题。联系我们所处的当代现实,今天所讲的"道",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前机关文稿写作必须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3 @" j: L2 v* J- [.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