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总书记的讲话,言简意赅,内涵深刻,从总结党永葆先进性的历史经验中,概括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努力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否拥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关系着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90年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矢志不渝。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考验,跨越坎坷艰险,在思想上、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睿智、更加坚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指引着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道路前进。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9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凝聚起战胜各种风雨艰险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冲破重重艰难坎坷,不断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历史上我们曾经犯过错误遇到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固守本本、漠视实践,不是马克思主义;空洞、僵硬、刻板,也与马克思主义相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党在长期的实践道路上,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才得出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难题。我们既要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又要坚决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理论,我们要倍加珍视,要在实践中主动运用这一强大精神武器,真正发挥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应对实践提出的新挑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旺盛势头。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前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宣传和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光明日报》2011年7月4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及实践主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根本利益,过上幸福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既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点,也是新时期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三件大事,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诉求,实现人民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力量所在。
90年的艰辛历程、60余年的建设经验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就失去了生存土壤和发展根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法宝。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的基本保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环境的严峻考验。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和更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90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人民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根本考验。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增强群众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的本领,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光明日报》2011年7月5日)
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科学把握和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直面现实考验、勇担历史使命的成熟和自信。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办好“池州大讲堂”,健全制度性学习机制,促进党员干部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集聚优秀人才。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池州崛起,需要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可靠的智力支持。我们要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制度,让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要在干事创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考察、识别干部,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按贡献排座次,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仰观使命之大,我们满怀豪情;俯察任务之重,我们充满自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坚定的行动、更加坚实的步伐,更好担当起党的历史使命,永葆政治本色,走在时代前列,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
建市以来,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无私奉献、成就卓著的模范不断涌现,为池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总体上来说,我们的人才数量上还远远不够,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人才选拔和使用的机制办法还有待改进,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有待拓展。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更多的措施、更快的步伐、更大的作为,把更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到我们的事业中来,才能适应今天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需要,才能够满足池州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把优秀人才汇聚到事业中来,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产业转移的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我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不断抢占人才资源制高点,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把优秀人才汇聚到事业中来,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市各个领域的人才队伍中,既有本地培养成长起来的人才,又有返乡创业的人才,还有从外地引进的人才。因此,对待人才,一定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而不能以人划线、任人唯亲,不能带任何偏见,更不可心胸狭窄,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选贤任能之路,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特别要把德放在选人用人的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和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我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储备人才、蓄足后劲。
把优秀人才汇聚到事业中来,要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人才工作,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要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发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优秀人才的创造力扫清障碍,为我市人才事业发展增添蓬勃活力和强大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让更多的“千里马”脱颖而出,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池州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市富民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可靠的智力支持。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