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L9 O6 Q8 L/ P “汇报提纲”的最后表现形式虽然多数是书面的,但常常是与口头汇报同在的。而且“汇报”与“请示”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无论是对上级汇报还是对群众汇报,用语都应特别注意。关于这方面的要求,原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阎毓祖有很精辟的5点概括。就是:4 _1 i, O( [( x
4 F' U; i4 t& k% ]; e3 t+ t$ P5 l 1.面对上级的口头请示、汇报,语气上要谦虚谨慎,不拘谨,不做作,自然大方,;语调要亲切、自然、诚恳;语汇要简洁、精练、准确。 + t0 }3 Y5 P; Y a" j+ n6 r: N( h
2.汇报内容要实事求是,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汇报成绩要留有余地,汇报缺点要实实在在,一针见血。对领导了解的或不关注的情况不说或一带而过,对领导不了解或关注的问题要说细一点。1 H6 L! G P. t* q( l n
! T! C+ B6 a1 ?
3.请求领导指示、批准或支持解决的问题,要说清问题的实质,主动提出几种解决方案,说明每种方案的优点、不足及方案的可行性,对自己倾向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把理由说得充足一点,前提是科学、合理、有可行性,以有助于领导拍板时参考。 8 T3 V1 H; ~. u9 r4 R3 H- h* R% \, n% f5 ~9 c$ q2 N
4.对领导在汇报、请示过程中的插话、提问、结论,都应认真记录。对重大问题的汇报请示,事先要和有关部门汇报,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谅解。汇报后要形成纪要或文件,作为实施的依据。 ; A6 {$ t g% c' u% N, L* k2 W7 X( L( U
5.重要事项的请示、汇报应当有书面材料,在口头汇报前呈送领导及有关部门。 6 b% E. C- ^7 i6 t- @: n2 I- T* ?2 U& k W2 j G, `& I
8 s1 e1 T( I* r5 a3 l: X - A0 G( D- J4 A4 K- e9 K 六、“汇报提纲”与“报告”主要的区别 s3 D( n% c& s ~5 V5 |% A" Z# |0 g/ N
1. “汇报提纲”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报告”,两者都是向上级报告有关事项,共同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但两者毕竟有很大的不同。9 U# b: `: l% {, R
3 V$ H% P4 k5 i* D% H0 q# C 2. “汇报”不是法定公文,可以上行,也可以下行,既可以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也可以用于机关、单位向群众报告情况。这在政府机关,叫“政务公开”;在企业,叫“厂务公开”。而“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是法定公文,只能上行。此其一。' J7 \! p8 ^8 L+ \% {) A
1 {( |* z" U& K* O 3. “汇报”经常与请示事项结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在口头汇报时更是常见。而“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那是“请示”的功能),也不可以像以往“报告”那样“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现在是“意见”的功能)。此其二。; ^, E- F; V" }3 R9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