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R. q/ {6 [) p+ [ P“发”代“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函”则代“国务院函”“国务院办公厅函”。 $ V" r8 |$ E" j+ x7 { ' b) D8 f5 q9 ]# t⑶一个层次是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的代字。# o6 ?2 D% w* K# N
7 _- I5 x$ b, k+ [& N. p: ~* `# y. C' w如“国人字”中的“人”字就代主办国务院这份文件的人事部门。“字”字无任何实质意义,可有可无。5 A4 s) E- @ ]1 R5 ^; G) A
9 X3 N. j+ i5 W% x) \2 V y& @
2.有的文件机关代字还要多一些,或者标识形式的形式各有不同。 # M6 e5 S7 x7 K' o: [0 c) r! m, u5 k% n* }
在笔者所翻查这111件公文引述来文的发文字号机关代字中,有如下几种形式。 8 X' Y7 P+ L7 j' K9 p; Z5 M3 T @. M
⑴只有一个层次的,即仅标识发文机关代字。 # C3 m9 n: h& O- D4 G1 y 4 n7 Y, T; ^5 v" ^1 l9 U. @如陕西省政府“陕政字”、海南省政府“琼府”、湖北省政府“冀政”、银监会“银监字”等均如此。8 o5 Z0 K3 r! `( d7 P6 X! @/ t
8 E8 `( y; \( r: s2 {; [( v# A7 V
至少要标识发文机关的代字,这是拟订发文字号的最起码的要求。1 @( Y$ J6 c: L, w2 _0 D0 v
2 v) g( F) |9 J. {% R. x⑵有两个层次的。% R$ v$ }7 J+ D( M0 B/ ~+ F
$ X r5 m0 t! t& l或为“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形式”。如福建省政府“闽政文”、重庆市政府“渝政文”、江苏省政府“苏政发”、云南省政府“云政文”、山东省政府“鲁政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新政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政发”、人口计生委“国人口发”、环保总局“环发”、证监会“证监发”、中国人民银行“银发”等。其中“文”与“发”字等同,均代表发文形式是公文通行格式。* w; `' y* X* F$ G: v1 W0 H {+ w
3 }9 N; A1 ~+ Z9 j' ]7 ?
或者是“发文机关代字+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的代字”。如发展改革委“发改运行”,水利部“水汛”、“水规计”,财政部“财关税”,国家出版局“国权”,体育总局“体竞字”等。其中的“运行”“汛”“规计”“关税”“竞”分别代该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 & M6 N" b* b: G: E2 d' I q3 T. R. _0 j E0 i; [5 `: {* a
⑶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层次的。 - C9 |* h8 Z5 W5 n, s9 }3 L$ F) E! {% g9 \: z
如司法部“司发请”三个字依次代发文机关(司法部)、发文形式(“发”是采用公文的通行格式)、行文方向(“请”示上行文)三个层次。卫生部“卫报疾控发”则有四个层次,依次是发文机关(“卫”)、行文方向(上“报”请示上行文)、该发文机关主办文件的部门(由分管“疾控”即疾病控制的部门拟文)、发文形式(“发”是采用公文的通行格式)。 ) x ]& O8 J0 f: e ) ?/ y8 }/ g8 P/ y. S. A9 y" A以上列举的发文字号的机关代字无论或多或少,每个字都有其所代的层次。但字数、层次都尽量宜少、宜简化为好。一般说来,通过机关代字能显示出发文机关、主办部门或者加上发文形式便可以了。2 W2 l7 y; P6 z5 ^( O4 t$ T8 c
( Q8 @4 |0 O, ]6 i, W# c众所周知,公文的内涵素质,要求公文语言除了要准确、庄重、严谨和平实以外,还特别要讲究简明。同样,公文的外在形式,要求公文格式设计除了力求实用、科学以外,还特别要讲究美观。公文外在形式美观追求要与公文内在质量要求和谐统一。如果机关代字过长,使发文字号体态庞大,若遇上行文,按规定,要在红色反线之上居右空1字加上签发人的姓名,发文字号则要平移居左空1字,就必然会使眉首与公文主体的分界线红色反线之上拥挤不堪,又何来公文纸面美观?没有了庄重感,公文的法定效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更何况,机关代字过长还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印制排版困难,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文书部门登记费事,层次太多的机关代字也可能会使人读不大懂,等等。2 }5 P S) g }4 @; v& W2 `5 }
# w! V' c6 q8 V5 n. m3 [4 d一是以“通知”下行文文种作复的。& E, @( v* F! L3 B: u \
! c. n+ ~8 ]3 L& l" M# r这9件通知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 u3 W8 Z8 ~8 o# W% [; o. x* i % m" Y% d. f- T2 C8 w& L: F请示事项只涉及一个省或一个部委的。如请求批准黑龙江鹤岗市、安徽淮北市、湖南衡阳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请求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只分别涉及黑龙江、安徽、湖南3省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7 c' ~8 F1 C! L g4 R2 v$ W' A
$ r$ ^6 p5 Z1 l. V* `7 T* _, P, Z请示事项虽涉及几个省或几个部委的。如同意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辽宁、江苏、四川3省级政府和环保总局,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涉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做好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建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则涉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1 r# t' J! Q3 k1 J* e ' y h+ g+ k5 a) Z; s! p: v4 R4 I可见,对下级机关请求批准的事项,上级机关认为重要,带有普遍性,就不用批复回应,而使用“批转通知”告诉所属机关遵照执行。《办法》规定,“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由部门行文,文中应注明经政府同意”。上述国办正式行文均注明了“经国务院同意(或批准)”的字样。鉴于国务院这些下级机关请求批准的事项也只涉及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以国务院“批转通知”下行文也就以信函格式下发了。7 X, u, e+ B1 J6 H' P
3 t0 ?% j$ i1 k% L4 h二是以“函”平行文文种作复的。 ' b% l; ]* ?( H, @+ p# ^' n7 y9 Q% ~
这12件函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9 } r. {4 ?9 X! K" ^ + J$ H; R, D! s+ a请批事项只涉及一个省或一个部委的。如同意增补和调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计生委)、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监狱体制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司法部)的成员单位及成员,同意增加福州、厦门对台直接往来口岸查验单位人员编制(福建省政府),同意南昌市承办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体育总局),同意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冠名问题(江苏省政府)。 ; ]' L% x) d/ n+ G# _2 e % V3 p* \* u3 J请批事项虽涉及几个省或几个部委的。如同意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同意调整天津、苏州高新区、郴州出口加工区规划范围,分别涉及江西、天津、江苏、湖南4个省市政府和海关总署,同意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专用码头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涉及广东省政府和发改委、公安部、交通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5个部委局。 2 ~+ E) _2 _$ D1 Y/ f . C0 a: g% k# g5 {这一类复函批复的来文虽然绝大部分也是省级政府或国务院部委局上报国务院的请示(只有中央军委外事办公室综合办公楼悬挂国徽一事来文属于请批函,是函来函往),但相对比较起来,请示的属于一般性的具体的一些事项,故而以函作复。需要说明的是,《办法》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因为同时规定,“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国务院办公厅与各省级政府或国务院部委局之间是不相隶属的关系,它们之间只能以函的形式行文。鉴于来文请示的事项又必须经国务院审批,所以这些复函统统注明了“经国务院同意(或批准)”的字样。0 I+ _' {% {% e" a) n$ i+ a3 K3 q+ O
" i1 g, D8 B$ G
三、归纳1 {' \" h% N2 j8 y4 O( g. p
; f Z& b3 X% T! v8 D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函”的涵义有以下两种。+ Z5 L, f2 M# `" E- H( l
3 B: z+ _7 a9 S! ]3 W3 M G) y2 h: t
1.“函”字是标识文种的。 1 K3 v1 e& C* B* J1 _# d5 L0 o& @% S/ s5 y4 E
其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表明所制发的文件文种是“函”,是党政机关18种法定公文文种中唯一的纯粹的平行文,其行文方向是平行的,只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或互无职权范围管辖关系的机关或部门之间。当然,此时“函”字同时也是其发文的形式的标识,表明其发文采用了公文三种特定格式(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中的一种,即信函形式。 6 s ^8 G" q3 m0 t- K 5 P& ~# j. ~& ~, {2.“函”字仅仅是标识其发文形式的。* \0 T! M3 l. R8 c7 ]
& |; p& `9 m; `0 Z5 X# }3 L8 v与其行文所选择的文种无干。表明其所制发的文件没有采用公文的通行格式(包括上行文格式和用于平行文、下行文的一般公文格式),而是采用了信函形式。它常见于互相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或有职权范围管辖关系的机关或部门之间制发的文件。所以,尽管其发文字号的机关代字中“嵌”有“函”字,所制发的文件(如命令、决定、批复、通知、意见)却并不是“函”这一文种,不是平行文,因而其行文方向也并不是平行的。( W) W( j; \7 `/ c
评论这张 9 H9 m) l4 d& s7 `6 [, S 转发至微博 ' j, `6 b2 k7 p6 k* \, I! y- ?% P 转发至微博 : ]% j- `, b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