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k3 D- E. `4 v+ E( p5 P( D2 p& I
上例中,“我们怎么办”、“怎么对付农民”、“如何把农民的负担减轻”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几个句子单独来看,的确都是疑问句,后面应该使用“?”。但在整个句子中,有一个谓语“想”,这几个疑问句在整个句子中都是“想”的宾语,整个句子是“我们想××”的陈述语气,因此这时它们的后面不能用“?”。正确的标点法是在“怎么办”和“负担减轻”的后面用“,”停顿,而因为整个句子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所以在转折处“怎么对付农民”之后用“;”而不是“,”停顿,整个句子最后用“。”作结。如下:" m' k; n# Q5 a3 m- ]/ Z- K- a
5 l) e& C6 U4 Z* \) q& U
7 x! b2 I1 j' i; [9 Y. t % z x* n1 ^0 @% L
7 n* ?6 a2 A! o7 h* ]
1 ?( ~+ G9 w( h" M
我们总在想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后我们怎么办,怎么对付农民;而不是想如何把农民的负担减轻,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i" r1 P) C; E # a; L, ]+ W' t; V6 |7 h6 X6 h# B2 [/ ~) h# c
0 @; U/ K: s! |; y, y 5 \, `: ?% P0 j4 Z9 F' R$ P# f; h- N- _9 ] d. W7 P
成段小标题句尾使用“。”。* y8 o; ? C# ?0 |& H& g/ Z% i
, w! ~7 G. q) V. P1 Z7 X8 s
* z" H+ V) p1 n & z7 k7 h% u) m9 r
4 d! b. A1 I" {* O' N
& p# P- G- D6 U: m8 g; x& [1 y
独立成段的小标题一般句尾不加标点,但经常有画蛇添足加“。’者。例5:一、进一步明确“转变作风年”应抓好的主要工作。- L) C) j6 A. p+ L! T6 Z) ]5 s
- _2 |5 F& G. J9 G, o! Z $ g! P( `5 i) b0 X" c8 {3 |( k % l! t4 v. X4 B" W' l, m
8 [; u3 X: N5 w% p' V* X" E 3 B$ d3 E: k8 v" `" g- G# W8 w" Q 抓好“转变作风年”活动,主要是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根本要求,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 e" {+ a7 p) V6 a7 z: e n! v" f8 ~; o2 x& r) A& n, Z8 o ! a4 ?9 I1 T% a. }, b7 d) B9 w# y 4 m3 H& X/ v! E$ M0 W' |- T S h4 S' [/ v9 ], ~
4 _) G9 L. [, k $ g' ~ A# B" D, [
3 @$ k0 O: ]2 p, y" D. `, z
4 T. k) E+ t# E4 c 1、请示中的结语“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或“妥否,请批复”后要加标点符号“。”或“!”;如单独使用“专此请示”或“盼复”作结语,则其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6 [! H6 D! [( @: H! R
; }6 j& f1 r- H4 D; T
5 \% j5 G* E9 g W
' k& w( z! z0 I 5 F+ L# ~9 b6 [6 Z 6 q* _/ D1 w; h7 T" g! y 2、批复中的结语“此复”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或“!”。 0 G, _5 F* y& A + W2 ^" M/ a( B" w& w# Z# H+ V / q5 @+ D, E7 C5 \$ }- h) Q 3 D1 ^" W' v* c6 H3 h/ \ 0 ]! G( h0 k$ J7 h : B- \1 r0 ~5 m, Q3 a- D2 b0 v2 M 3、意见、规定、指示等下行文的正文绪言部分末尾一般使用“:”表示引出下文,但少数公文中在此处错误使用了“。”。& o3 A' H/ O# X% _/ S. F
: ?; A2 Z, q; |8 W' E0 @9 u/ }& w
6 p9 R/ x* {' G, i3 S)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