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U% w3 {9 c& p7 T"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 W0 N7 k5 Y& P; l. \3 O) k ( N9 Q1 a# g- V' P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6 o8 l" P2 U K1 n1 v+ x9 R. G0 ?! \, [# c" B9 X/ d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3 e# J. z" i$ B- ^( b9 I! z& [# k5 b" p8 L9 A8 b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 Q) o7 Q- K4 g# K' @& q" m * {5 J9 F7 c" Q% U) G8 V; z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7 L* b1 G9 e! l/ O$ `
5 B4 l! q: C& o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c- Q+ T; v2 J/ J* @% H$ O# m# O3 j* z% k; t, K9 ]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3 [4 x6 j( b% U9 @. H6 Y6 l' Z1 R4 R % W1 c. K. _. n/ s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K |' s" Q/ |" l
+ o; v& {% X: o; H0 A2 A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6 h/ Z; r2 |- B; E% D- B
; X& e% z; N# o
1、 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一。+ b$ i7 m) I3 d& }* z: B
: L& D6 \8 t( ?5 S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 ,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2 N% z8 j* W8 L5 A, U3 T. U$ c( B
4 Q: m2 H7 }1 u; y% s% w+ H
2、 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H( H! @; b8 v, O' y
$ c) U/ z3 p Y+ Y& h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3 V. i! B+ s3 B# u9 n$ U# d# }0 X1 u
5 P. U. b4 z$ R2 Y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 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只要认真,有耐心,写公文也不难的! 9 u: Y- U* K" f- [* W) B. z+ @% G 9 z1 W" h. B, E/ z. L3 _4 n9 R 1 z$ V1 ]2 _# Z J4 _; R
( K* \, q3 j9 h% I0 m5 k! U- U: s8 s0 P% y
# U1 a) a" [. x6 t
- j7 o) H6 j5 }6 {0 V- K' m) g* t/ G8 x2 ^5 z3 i% x p+ c3 X 作者: kelvin 时间: 2012-2-5 14:00
鼓励原创,感谢分享{:soso_e179:}作者: 172098339 时间: 2012-2-22 10:34
谢谢心得分享!谢谢了 $ r6 c) g$ t! c q) ^! p0 E作者: lianchenggege 时间: 2012-3-23 07:47
分享 作者: 有木有 时间: 2012-4-13 15:12
四、努力深化公文主题2 C' P# n. g: f T
0 Q8 t6 T( Z. ^0 X
公文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和行文目的的具体体现。有些文种的公文明显地呈现着旨意性、直白性、具体性,并不存在多少深化主题问题。但也有许多公文确实需要深化主题。所谓公文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7 ]! k+ s! W1 C/ r' A$ U# o
9 M" G* ~! i# U& O) a
(一)公文深化主题的重点 * C* p1 L2 c! @/ z. Z0 S5 k; h6 _5 K: b+ _7 t/ l
1、深化领导意图。公文的主题是制发主体行为意志的体现,承载着领导集团(班子)旨意的传达。剖析并表现领导意图对表达行文目的有积极作用。领导意图最初表现的形式的比较复杂的。有的十分明确,有的仅是个倾向,有的比较零碎,个别情况下还有意见分歧的态势。因此,对其要进行提炼、深化处理,形成一个正确的领导集团(班子)的旨意。这个深化过程,一是补充完善。领导人的新思想刚刚产生时,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很难完全正确,这就要调动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把它系统起来,成为完整、严谨、系统的领导思想。二是凝炼提高。要经过智囊组织的熔炉加工、优化、磨砺,再送入领导思想体系。三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领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按着这个趋势拓展思路,延伸思维。这种伸延不是随意的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有所突破和创新,使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对工作的最佳导向力。深化、完善领导思想意图,是一项富于开拓性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 % H( v- R6 I" S3 ?" P ' s9 b6 f4 v% p" f \; l+ R5 w 2、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公文主题是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支持、丰富和完善的。各种材料与主题内在联系的关联度高低,对表现主题有很大影响。材料是客观事物现象反映的一种客观搜集。不同的材料,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也不同。一般来说,材料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规律常常是蕴含在深层次里。事物的本质最能揭示主题。因此对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处开掘,尽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对事物要着力探求其思想意义,要在事物所显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这个过程就是对主题的深化的处理。$ u& t- _- J5 C. r( u) Y( a' K' P: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