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江湖传说秘书如何“写材料”的五字真经 [打印本页]

作者: 办公室秘书    时间: 2012-2-19 08:38
标题: 江湖传说秘书如何“写材料”的五字真经
     “写材料”是文字秘书的重要职能之一。我所在的中原油田局长(总经理)办公室,承担着企业主要领导的讲话、汇报和经验介绍等重要文稿的撰写工作,以文辅政的任务十分繁重。踏上笔耕生涯十年来,我对“爬格子”的酸甜苦辣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如何“写材料”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h# H/ _! t1 `: Z0 U! [    第一,勤于“学”。从事文字工作,我感到要始终怀着对知识的恐慌感、危机感和饥渴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把学习作为工作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一部分、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不断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 L! F+ H; n5 s: n
    一是在调查研究中学。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更是写好材料的基础。作为文字秘书,光坐在办公室看资料、写材料,闭门造车想当然是不行的。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看别人筛过的信息容易失真,凭想象杜撰情况更是失职。在调查研究中吸取营养。注重学习一线职工生动、鲜活的语言,把他们的口头语、地方话记录下来,着力形成明快、质朴的表达风格,使材料富有“乡土气息”;注重学习生产干部简短、有力的语言,把他们的常用词、关键词记录下来,着力形成务实、高效的写作风格,使材料富有“现场气氛”;注重学习技术人员严谨、规范的语言,把他们的专业名词、岗位素语记录下来,着力形成精确、周密的文章风格,使材料富有“技术含量”。几年来,在“走出去”、“走下去”开展调研时,我先后记下职工群众、各级领导的好词好句1000多条,每当搜肠刮肚、难得一字时,翻开查看,总能带来很多启发。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差距。向基层职工虚心请教、不懂就问,查找自身存在的“短板”,加强针对性学习。几年来,系统学习了采油、地质、石油工程、法律财会等知识,为增强岗位技能、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储备。在调查研究中服务决策。坚持把搞好调研与发现问题相结合,与职工期盼相结合,与提炼经验相结合,围绕油田重点工作,总结提炼有内涵、有价值的典型材料。近年来,在干中学、学中干,先后参与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在中国石化会议和报刊杂志交流发表,得到了领导肯定和广泛好评。
- y& ]- |; C9 E5 c    二是在资料积累中学。积累的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常讲“厚积薄发”,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要善于当“收藏家”,脑子里装的东西越多、肚子里的货越多,下笔才会“如有神”。搞好网络文章的收集学习。坚持每天上网,浏览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河南日报、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报等网络版,在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能源战略发展等情况的同时,及时收集有特点、有价值、有启示的文章,分门别类建立了勘探开发、市场开拓、社区服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26个电子文件夹,收集各类网络文章1600多篇,形成了查找准确化、利用便捷化的个人资料库、信息库。搞好精品讲话的收集学习。认真收集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收编成册后体会其精髓;及时收集徐光春、卢展工等省部级领导的讲话,编辑成册后领会其精神;把中石化、中石油领导的讲话整理成册,悉心研究框架结构、主要观点和精彩句章。搞好有关数据的收集学习。收集国民经济、能源化工、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经营管理等6000多个数据,随时更新,随用随查,十分方便。坚持“一二三四”诀:一阅读,二标注,三思考,四温习,不少资料在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汇报中得到较好应用。5 O8 E. m1 C9 n! W
    三是在交流共享中学。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老秘网认为写材料要善于交流、懂得分享、搞好共享,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与领导交流、获得点拨,与同事交流、获得启发,与朋友交流、获得灵感。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到写作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方方面面,敞开心扉、畅谈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分享的过程中共享各自积累的知识点、创新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碰撞,“碰”出写作灵感,“撞”出思想火花。我与办公室同事坚持每天记一个好词、一条好句,每周记一个好段、一篇好文,及时交流、互动共享,并通过电脑发给对方,随时翻看、强化记忆,熟记了30多种典型段式和600多个好词好句,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 m7 z: ]6 d3 D& p9 t2 e, ?    第二,善于“悟”。写材料要有悟性,悟性不是天生的。我认为悟性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境界,非偶然得之、非一日之功。悟性来自细致入微的观察、来自持之以恒的学习、来自专心致志的思考、来自科学有益的总结,特别是要提高学习思辨的本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文章要有思想,首先写文章的人要有思想。作为文秘人员要把学习和思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习中思辨,在思辨中学习,在学习和思辨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感悟、启迪心智、增长智慧、拓展视野,形成独到的思考习惯,提高哲学的思想水平,努力在材料上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A- o9 K  B& J) ~7 T0 N: }9 C
好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悟”出来的,写材料要先悟思路。那么,思路从那里来呢?我感到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宏观形势里找方向。善于分析判断形势,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宏观走向,把深层次问题找出来,把最本质的东西抓住。二是从实际工作中找亮点。写任何材料,都离不开本单位的具体实践,要在实际工作中找优点、挖特点,抓住独到之处。三是从上级精神内找空间。在做好上级“规定动作”的前提下,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不画地为牢、不照猫画虎,活写、写活“自选动作”。四是在表达形式上找特色。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别人“三段式”,我也“三段式”;更不能别人咋写,我也咋写。“水无常形,文无常式”。要敢于在格式上、段式上、句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尽可能与别人写的不一样,与自己过去写的不一样,避免“千文一面”的现象,力求每篇文章都有新意、都有创意。特别是在起草大材料前,最好把文秘、管理、技术等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吹思路”,“一起吹”的过程就是“共同悟”的过程,悟上级精神、悟领导意图、悟文章结构、悟大小标题,给材料定好调子、找准主线,避免走弯路、“翻烧饼”。5 w) a2 ~; l* B  s. i+ K0 }
    第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关建要看会不会“抄”,能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变他人之语为自家之言,“抄”得不留痕迹,“抄”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更愿意把“抄”说成“借”,要巧于“借”。特别是写时间紧的“急材料”、写不熟悉的“生材料”,更需要“巧抄妙借”。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但也要倡导开放思维,写材料要想广开思路、“拿来主义”,常借它山之石,巧用他人之语,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要多读书,从书上“借”;要多看报,从报上“借”;要多上网,从网上“借”;要多参会,从会上“借”;要多交流,从兄弟单位“借”。通过“借”,启发思路,借鉴好做法、好提法、好段式或好字眼,为材料增光添彩。记得在基层当秘书时,单位在油田工人技术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要在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我采用了把工厂当学校、把岗位当课堂、把工作当作业、把奖金当助学金的“他人骨架”,充进“自身血肉”。发言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的好评。这一提法,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从报刊上借鉴演化而来的老秘网

作者: xuelichen    时间: 2012-2-21 21:45
对于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很有用,值得借鉴
作者: 172098339    时间: 2012-2-21 23:44
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就是思想升华的过程。感谢楼主精彩的文章!
9 ~& m$ M9 J# ~: l
作者: amateur    时间: 2012-2-22 10:34
楼主心得之言,好好学习
作者: 晓斌    时间: 2012-2-22 12:13
写的太精典了。dy vb bn
作者: jingzhengqun    时间: 2012-2-22 14:35
在老秘网中学习成长阶段,希望有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作者: 东东2222    时间: 2012-2-22 15:09
很适合我学习
作者: PurePleasureRet    时间: 2012-2-22 23:35
对于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很有用,值得借鉴
作者: 橄榄树    时间: 2012-2-23 09:17
里面的话确实不错,受益菲浅) ], I& ]3 q, X) b/ g) ^% f3 o

: a1 S+ H1 g' }  M  w+ S, t+ k  y& t" E  {/ l9 S  G. P, i# e5 J& p

作者: dangdang    时间: 2012-2-23 17:25
学习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kkk9106    时间: 2012-2-24 13:14
很不错啊,要认真学习啊,需要这样的资料。
作者: Leadguy    时间: 2012-2-24 15:08
里面的话确实不错,受益菲浅!!!
作者: 余天辉    时间: 2012-3-11 15:21
很好啊!{:soso_e100:}
作者: 呱呱密友    时间: 2012-3-11 20:43
分门别类建立资料库,定期回顾;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作者: cnchess    时间: 2012-3-11 21:43
精彩之至,经验难得,精神可贵。
作者: cnchess    时间: 2012-3-11 21:45
精彩之至,经验难得,精神可贵。
作者: vanpiao    时间: 2012-3-13 21:59
很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之谈
作者: icepoint772003    时间: 2012-3-17 16:19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中,谢谢
作者: 孤独小秘    时间: 2012-3-28 20:27
{:soso_e100:} 不错啊,学习 了
" Q9 E6 ~0 e1 j. j. L4 C
作者: xcbgxgc    时间: 2012-3-30 15:35
学习了~~~~~~~~~~~~~~~~~~~
作者: 仙达龙血树    时间: 2012-4-14 16:57
经验、积累、技巧胜于一切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2-4-16 08:13
感谢楼主无私的奉献,争取将这五字真经学到!!
作者: nickhy    时间: 2012-5-29 09:22
看标题很有实际体会啊
作者: 荆门秘书    时间: 2012-6-25 22:43
佩服作者的学习热情。
作者: 苏州金阊秘书    时间: 2012-7-18 13:20
写的真好,谢谢版主了,写的真好,谢谢版主了,写的真好,谢谢版主了,
作者: jhf5945    时间: 2012-7-19 17:59
好东西                                                  
作者: zlxyjsyh    时间: 2012-7-20 22:14
   江湖传说秘书如何“写材料”的五字真经
作者: 興興嚮茸    时间: 2012-7-23 15:49
对于提高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谢谢楼主
作者: jiuyueren    时间: 2012-7-23 18:02
写材料是不容易的差事啊
作者: zyz_jsnt    时间: 2012-10-14 16:39
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就是思想升华的过程。
" r! ^& ?+ r; L. h. r同感!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2-10-25 16:04
经验之谈,值得学习& M' f& y8 r3 o/ z
: M- ~! I! i/ y) @( f- F) z( s

' y# s6 g7 ?7 }0 v2 w. u6 i2 E# b. C/ r
作者: 清啸    时间: 2012-12-27 13:45
很好很好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政治秘书    时间: 2013-2-7 10:33
好好看看这篇武林秘籍
作者: 塞北老秘    时间: 2013-2-8 09:19
学习一下
作者: 张家口秘书    时间: 2013-2-15 08:37
作者分析得对。学习了
作者: 张家口秘书    时间: 2013-2-15 08:38
作者分析得对。学习了
作者: QQ_A4168D    时间: 2013-2-21 00:11
好,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作者: horsen_007    时间: 2013-2-21 14:34
学习学习~!
作者: 阜康人    时间: 2013-2-21 16:29
的的得得得得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小虫嗡嗡    时间: 2013-3-9 17:59
很实用,很受用,谢谢。
作者: 大庆龙凤秘书    时间: 2013-3-25 16:12
拜读,好好好,长见识了
作者: 山东潍坊秘书    时间: 2013-3-25 20:18
写的不错,学习了,专门学了这一篇文章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4-10 15:13
五字真经?!提法好
作者: 嘤鸣求友    时间: 2013-5-30 14:16
不错 不错 学习了
5 X/ C* J( p4 Y作者深刻体会
作者: 给力人生    时间: 2013-7-30 18:13
多年经验多年体会值得学习
作者: 煤炭    时间: 2014-5-6 17:12
说得好,说得好,说得好。
作者: 到处走走    时间: 2014-5-9 10:05
江湖传说秘书如何“写材料”的五字真经,实际也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如何达到,学习之。
作者: 三毛723    时间: 2015-7-16 10:39
材料写得好,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不可或缺的心灵鸡汤,感慨颇深!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7-16 12:01
材料工作者的武功秘籍,且来学学
作者: 文秘人    时间: 2015-7-16 14:54
作者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一笑大哥    时间: 2015-7-16 15:04
好文章,很有借鉴性,值得学习。
作者: 虔城    时间: 2015-7-16 15:31
字字真经啊 ,得此宝典好好研习,他日必定有所成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5-7-16 15:44
一阅读,二标注,三思考,四温习。好方法。
作者: 禾乍    时间: 2015-7-16 16:06
看了一遍能看到的内容,很多都有共鸣,回复后继续看下去继续学习下去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7-16 16:38
第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关建要看会不会“抄”,能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变他人之语为自家之言,“抄”得不留痕迹,“抄”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更愿意把“抄”说成“借”,要巧于“借”。特别是写时间紧的“急材料”、写不熟悉的“生材料”,更需要“巧抄妙借”。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但也要倡导开放思维,写材料要想广开思路、“拿来主义”,常借它山之石,巧用他人之语,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要多读书,从书上“借”;要多看报,从报上“借”;要多上网,从网上“借”;要多参会,从会上“借”;要多交流,从兄弟单位“借”。通过“借”,启发思路,借鉴好做法、好提法、好段式或好字眼,为材料增光添彩。记得在基层当秘书时,单位在油田工人技术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要在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我采用了把工厂当学校、把岗位当课堂、把工作当作业、把奖金当助学金的“他人骨架”,充进“自身血肉”。发言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的好评。这一提法,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从报刊上借鉴演化而来的老秘网
作者: 品茶论道    时间: 2015-7-16 16:45
最近也在考虑精进公文写作水平的问题,看到此文还是颇有心得,很多观点也契合自己的想法。
作者: yuedp    时间: 2015-7-16 16:47
借来学习学习,以至于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 花事了    时间: 2015-7-16 16:49
这个文章真是不错,很有借鉴意义,我得好好学学。
作者: snowsilver214    时间: 2015-7-16 17:23
写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果果妞妞    时间: 2015-7-16 17:36
写写写写…………………………
作者: 恬意    时间: 2015-7-17 10:57
值得借鉴,写的真好,
作者: 侣伴    时间: 2015-7-17 11:25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很有道理
作者: 徐海海    时间: 2015-7-17 11:42
善学能学,能学会用,学以致用。
作者: kst    时间: 2015-7-17 15:52
体会深刻,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 胡晓华    时间: 2015-7-17 18:12
讲得很好,我认真看了以上部分。
作者: li8636    时间: 2015-7-17 20:34
写材料”是文字秘书的重要职能之一。我所在的中原油田局长(总经理)办公室,承担着企业主要领导的讲话、汇报和经验介绍等重要文稿的撰写工作,以文辅政的任务十分繁重。踏上笔耕生涯十年来,我对“爬格子”的酸甜苦辣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如何“写材料”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 i( O  u' d: M5 w3 E5 z. B    第一,勤于“学”。从
作者: klaniey86    时间: 2015-7-18 01:07
学习了~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留香帅    时间: 2015-10-6 17:07
要敢于在格式上、段式上、句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尽可能与别人写的不一样,与自己过去写的不一样,避免“千文一面”的现象,力求每篇文章都有新意、都有创意。特别是在起草大材料前,最好把文秘、管理、技术等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吹思路”,“一起吹”的过程就是“共同悟”的过程,悟上级精神、悟领导意图、悟文章结构、悟大小标题,给材料定好调子、找准主线,避免走弯路、“翻烧饼”。
作者: 静水踏浪    时间: 2015-11-23 21:09
第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关建要看会不会“抄”,能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变他人之语为自家之言,“抄”得不留痕迹,“抄”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更愿意把“抄”说成“借”,要巧于“借”。特别是写时间紧的“急材料”、写不熟悉的“生材料”,更需要“巧抄妙借”。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但也要倡导开放思维,写材料要想广开思路、“拿来主义”,常借它山之石,巧用他人之语,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要多读书,从书上“借”;要多看报,从报上“借”;要多上网,从网上“借”;要多参会,从会上“借”;要多交流,从兄弟单位
作者: 落寞山人    时间: 2015-11-23 22:17
贵在积累,难在坚持;枪杆子出政权,笔杆子出地位。
作者: tianzhijiaozi    时间: 2015-11-26 10:01
文一面”的现象,力求每篇文章都有新意、都有创意。特别是在起草大材料前,最好把文秘、管理、技术等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吹思路”,“一起吹”的过程就是“共同悟”的过程,悟上级精神、悟领导意图、悟文章结构、悟大小标题,给材料定
作者: 携笔从戎    时间: 2015-12-2 19:36
经验之谈!谢谢分享
作者: swimng2000    时间: 2015-12-2 23:12
学会借鉴学会积累真的很重要,学习。
作者: 令狐少侠    时间: 2016-1-15 21:55
果然经典,认真学习················
作者: 零度线    时间: 2016-1-18 09:45
经验之谈,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作者: 坚盾清风    时间: 2016-1-18 09:57
新秘上路,多跟老司机学学,辛苦了
作者: ideal    时间: 2016-1-18 10:31
谢谢分享,一定学而不思则罔消化吸收。
作者: littleboy    时间: 2016-1-18 10:58
我对“爬格子”的酸甜苦辣有了更深的体会
作者: xhtrj    时间: 2016-1-18 11:33
非常好,很到位。句句实用。66666
作者: 冷桂芝    时间: 2016-1-19 13:35
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
作者: 大壮妈妈    时间: 2016-1-19 14:17
第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关建要看会不会“抄”,能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变他人之语为自家之言,“抄”得不留痕迹,“抄”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更愿意把“抄”说成“借”,要巧于“借”。
作者: 云水自在山    时间: 2016-1-19 14:24
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
作者: 云水自在山    时间: 2016-1-19 14:25
三,巧于“借”。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
作者: 龙迷    时间: 2016-1-19 14:29
的确是一篇经验文章,值得偶等新手用来借鉴学习,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变么给力的佳文,辛苦了,支持!
作者: 陈功    时间: 2016-1-19 15:19
看完此文,感觉写材料重积累,多思考,才能应对急材料不慌,生材料不怕的境况
7 ]- I) z  C, t# E
作者: kxy3999    时间: 2016-1-19 16:16
这句话我非常赞同,悟性来自细致入微的观察、来自持之以恒的学习、来自专心致志的思考、来自科学有益的总结,特别是要提高学习思辨的本领。
作者: 南海鸿鹄    时间: 2016-1-19 16:17
写得很不错。不过每天记一个好词、一条好句,这个真的是非要有大毅力才能完成的啊。我自觉真的很难做到,常常做不久就搁下了,惭愧。
作者: gouzhiyong    时间: 2018-3-16 17:57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写材料不可能不“抄”,“抄”是一种学习、一种启迪、一种借鉴。因为写文章不可能不引用格言警句、不传达上级精神、不学习典型经验,关建要看会不会“抄”,能不能随手拈来、为我所用,变他人之语为自家之言,“抄”得不留痕迹,“抄”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更愿意把“抄”说成“借”,要巧于“借”。特别是写时间紧的“急材料”、写不熟悉的“生材料”,更需要“巧抄妙借”。我们提倡独立思考,但也要倡导开放思维,写材料要想广开思路、“拿来主义”,常借它山之石,巧用他人之语,搞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要多读书,从书上“借”;要多看报,从报上“借”;要多上网,从网上“借”;要多参会,从会上“借”;要多交流,从兄弟单位“借”。通过“借”,启发思路,借鉴好做法、好提法、好段式或好字眼,为材料增光添彩。记得在基层当秘书时,单位在油田工人技术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要在表彰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我采用了把工厂当学校、把岗位当课堂、把工作当作业、把奖金当助学金的“他人骨架”,充进“自身血肉”。发言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职工的好评。这一提法,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从报刊上借鉴演化而来的老秘网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