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处理文章要素方法之四:怎样进行社会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12-3-15 08:37
标题:
处理文章要素方法之四:怎样进行社会调查
随着社会文化的深入发展,人们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里,我们介绍一些从事一般性社会调查的常识。
2 K# Z7 Q' Q, i/ A( ], l$ G
# b* S2 {/ Q" T. i2 m
一、调查社会研究的作用
+ j9 }/ W' x. L
( s ~$ m/ z/ A' E
调查研究是影响社会生产的方式和途径,是参与进行社会管理、改造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
* h* p) R! k2 J/ q5 G. ^
$ }3 |9 Q! o/ | W/ ? Q# m/ I
调查研究可以为人们提供可行的经验和方法,能为领导机构提供现实的材料、数据和情况,从而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凭据。
4 R2 ^4 u8 F& x; \% A( l/ k7 |" e
0 m8 \4 |& w4 W5 s3 Z
调查研究可以反映社会、生产、经济、教育等各行各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公诸于世后,就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以便各行各业调整结构,考虑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
+ h- Y& _( ~5 b) s5 X7 J
; q( b; k ?% r, I, B
调查研究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系统控制,加速控制人员的知识化进程,优化专业人员的智能结构。
7 W9 n) P' C e ?8 T' u; i
, X& |# V \: I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加强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以便根据发展的趋势,采取有关的措施,这样就会克服信息不灵的盲目性,增强走向未来的自觉性。
5 N, U& P: Z+ D& G
) X, G( r$ I' |5 {1 B
二、社会调查需要的学科知识
) ?* y- h3 b8 } V* r6 R! [
& W1 f; P+ \& Q) p, z, s$ L, @
社会学知识:调查在社会中进行,调查的对象反映为一定的社会内容。包括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等。对人口的调查,同样涉及到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 A) l, x6 g3 y# _- u: S C
+ W1 S3 D( ^; y. B2 H$ ]9 J) y
横断学科知识。横断学科是指方法论意义上的学科,主要包括老三论和新三论。老三论是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是指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横断学科提供了有关目的、程序、反馈、调节的常识,也提供了定质定量、定性定向的方式方法。
4 b8 C1 e3 l ~% F* t" M
9 \" E& V4 w' ?
心理学知识。在社会调查过程中,找人、谈话、采访、询问、取证等等,都涉及特定对象的心理。只有了解特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取得理想的调查效果。这就需要从心理学常识出发,了解有关人员的情绪、意识、思想和言行。
3 a4 [% q: j2 z' y( j) H" _2 T, Y
) ?+ x! \, @2 @' s- z. ^3 l/ V3 G' F
经济学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问题已成为社会调查的中心内容。其它社会问题的调查,也包含了经济问题的因素。例如思想问题,不能截然和经济问题分开。
, m( i% N1 ~' K
- F! C5 y) d2 Q
统计学、社会计量学知识。调查研究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数据计算。有些计算还需要复杂的统计和计量方法。这就需要学习和了解统计学、社会计量学。而今,概率论、模糊数学等,已用于社会问题的统计和计量。
6 ^. F K$ w# Y. p. |
# v, Y$ T3 z' v5 y" G; y5 z8 H& ^
三、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 L& J( w; q+ B) p$ y
7 r. m2 _ w, z
真实性原则。调查的目的就是获得真实的情况。真实性是社会调查的首要条件和本质要求。倘若调查得来的材料不真实,不准确,那么,不仅调查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会带来误导和危害。因此,在社会调查中,一定要注意弄清实际情况,防止片面、疵漏和疏忽,特别是要防止作假、伪造、欺骗现象。
9 Z% s B4 d$ u) A4 D
6 d9 S, C9 x% Z8 N" N
本质性原则。社会调查要抓本质的东西。某种现象的真实还不等于本质的真实。外在的偶然的现象会掩蔽内存的必然的真实性本质。这就需要调查者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特别是在推导结论的时候,要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现象。
/ F0 y2 q- V r' x( S
( N" R7 z5 @/ R/ ~
社会性原则。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调查要从人的社会出发来看待问题。只见物不见人的观点不利于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 }! {, \& E& y1 U
. ^9 _$ n3 J7 p, t: D
综合性原则。社会调查的范围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但在调查的有限时空范围内,都应体现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就是在特定范围、特定意义上进行多方位的了解,既做静态的考察,也做动态的考察,既做宏观的考察,也做微观的考察,既做纵向的考察,也做横向的考察,力求立体式地、网络式地把握对象,从而使调查全面、深入。
% _8 T: N7 Y$ B7 a( a% t0 |
, Z& O; R8 i& l, ?7 {( I: O
继承性原则。调查一般是针对现状而言,但对现状的调查中不能排除历史的因素。现状和历史有一种因果的联结。推而广之,在社会调查中,还需要认识自己的国情,了解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为正确认识调查对象奠定思想基础。
% r0 k9 F. y& Y# w- c) I
, N( s$ N+ \) `
移植性原则。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趋势十分明显。社会调查尽管立足于国内情况,但同时不能无视于世界的发展潮流。结合具体的调查,可以参照和介绍外国的做法、经验、方法、措施。
6 y! L' ?- }8 h7 c A: W
+ ?5 d3 `; _* C( N6 I/ B& ^
创新性原则。社会调查立足于现状而不株守于现状。在正确认识现状的同时,要积极预测未来,创造未来。在社会调查中,特别需要发现一些有创造性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以便对有关行业、部门提供启示。
- R9 b7 p0 [6 x
% l! Q* E( \" ? a: x" H- K# {8 g
四、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 b8 w' w/ ? J% S% y' Y. y# A" {; K5 G
; ?3 ]3 S. }" Q# [# Q
一是有关资料的准备工作。资料准备是调查活动前期工作的一环。资料工作包括查询与本次调查相关的文件、规定,掌握政策依据;调阅有关档案记载,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查阅有关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方面的材料,有关报刊报道文章,有关文字、音像记录等等。
+ k M5 K N9 c5 e9 l
7 @% g" @5 ]( D, t% A8 ~
二是调查提纲的编写工作。一个重点突出而又切合实际的调查提纲,对于做调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调查提纲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内容、调查对象的有关情况来编写。常见的调查提纲有两种:一种是问卷式提纲。这种提纲将调查内容预设成几种情况,提供给调查对象,由调查对象选择和填写。一种是提要式提纲。就是把调查的内容按要点分列出来,起一种提示和依据的作用,防止在调查时由于事情杂乱而出现“走题”现象。调查提纲中除说明需要了解的重点内容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列入目的、意义,调查对象概述,调查的重点突破口,已知的情况和悬存的疑问,调查的时间进度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等。
+ G+ \% g& Z$ D- g
! ^5 R+ y. P( Y3 E* M6 H
三是物质和人员准备工作。调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要在准备阶段就能安排就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必要的技术设备,如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等。规模较大的调查,有许多工作要做,谁负责什么,在准备阶段就应安排好。其中包括联络工作,交通工具,生活安排等等。
) S( \/ d- m0 y
. G7 E: P' C& U" s- |
五、调查中要做的一些工作
8 G) b+ I+ @2 L8 `3 R
% T, M& z- t: e+ y
1.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综合调查反映广度问题,人们平常称为“面”上的调查。例如,围绕一个主题,调查一个地区的情况。专题调查则反映个别问题,称为“点”上的调查,如对一个单位情况的调查。必要的时候,“点”、“面”可以结合起来。
) O2 h$ l+ p" C
. [: Z' n" e4 g! X+ A
2.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事实调查就是弄清本真的情况,它不受人的主观好恶的左右。征询意见的调查则是要求人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它受特定观念、情感、立场、价值标准的影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用意见和看法代替事实。
- i1 `3 z1 U) ?" [
t5 G) {" F& @& ~
3.调查常用的方式有:(1)开调查会。即召集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主持人应在开场白中交待调查的意图,了解的重点。调查人员要善于引导,态度亲切自然,并尽量适应彼时彼地的情况,让与会者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交谈和发言。避免使用不着边际的抽象的发问。(2)个别访问。就是找具体的、单个的人采访,谈话。个别访问要看对象,注意被访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等特征。访问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常须从拉家常入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调查的问题上。采访者要掌握询问技巧,注意被访人的心理变化,不要陷入单调呆板的谈话形式。(3)现场采访。就是身临所调查的环境、场所,将视、听、问结合起来了解情况。现场采访可以获得第一手材料,也可获得表象感受和背景材料。
" O! ?: ~; P$ o
4 H; [' I4 W. P3 r7 T. l5 m
4.调查的主要方法有:(1)直接调查法。就是直接接触调查对象,或找人谈话,或串家走户,或亲临现场。(2)间接调查法。不和调查对象直接见面,而是通过信件、电话、电脑网络等通讯工具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和问题。(3)资料检索法。即通过文献、年鉴、档案材料、电脑信息库来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随着当代信息库存手段的不断完善,资料检索将成为社会调查的重要途径。(4)典型调查法。就是选定典型对象,然后进行全面的调查,为社会提供某类典型的范例。(5)追踪调查法。选定稳固的调查对象,然后跟踪了解,以便弄清其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这种调查,持续的时间相应要长一些。每一阶段的调查要做好记录,保存好有关的资料。(6)抽样调查法。按随机性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样本对总体做估计、推测和评价。抽样中会出现误差,因而对抽样调查做出的结论只能提供参考。必要的时候,要随时补充和修正。(7)个案分析法。选出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重点的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研究,“解剖一个麻雀”,从而达到对同类事物的了解和认识。(8)问卷调查法。这种调查,主要在有文化的群体中进行。要事先设置好问卷。问卷中的问题可以灵活多样,如有选择的问题,有意见征求,有填写数据的栏目等等。
: k2 }) D2 W5 b6 e5 \7 f9 P) w
$ Y! J& W% s$ V% U/ K) X1 t) C! r
六、对材料进行整理研究
3 t! B7 g& o* a
8 ]1 ^3 s, l3 y+ [
调查结束后,得到的“成果”就是各式各样的材料。紧接而来的问题是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鉴别、研究。
8 @4 a6 k5 K" L9 w5 r
: @) U- t! p: y9 D. F& m6 E9 Y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检查。
作者:
山在那里
时间:
2012-8-22 14:39
好好学习,天天上网…………
作者:
冯晓斌
时间:
2012-9-21 15:40
。紧接而来的问题是对材料进行分类
作者:
qjgdjbgs
时间:
2012-9-28 11:29
好文,深受教育,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251101108
时间:
2012-11-12 21:47
谢谢楼主分享!赶紧拖回去,学习一下
作者:
舒和532
时间:
2012-11-20 21:14
收藏了!谢谢!!!!1!!
作者:
daimeng
时间:
2017-2-10 13:12
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