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梁衡:写文章的秘诀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3-16 11:41
标题: 梁衡:写文章的秘诀
  写文章的秘诀(一)人为什么要看文章 3 {7 q5 B% ^$ G$ K3 U4 B( c1 p
$ C% ?, }1 C2 O: J+ l* K3 \# ^" h
我跟中学生是很有缘分的。缘分之一不说大家也知道——我也是从学生时期过来的,所以有跟大家相同的经历。缘分之二是我的几篇文章被收入了中学课本,大家可能都读过,比如1982年我的散文《晋祠》,被选入了当年的初中课本,一直到现在还在用,入选的其他文章还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夏盛》、《把栏杆拍遍》等。缘分之三是我现在到了《人民日报》,而在《人民日报》又是管教育报道的,所以和中学生更近了;我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顾问,大家知道,你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有的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还有一点缘分是我曾经写过一套书《数理化通俗演义》,不知在座的各位读没读过这套书。这套书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数理化的东西都是非常枯燥的,许多人不愿意学,我在这套书中把数理化写成文学的东西,让学生能轻轻松松就学这些知识,不用死记硬背那么累。
- n/ H9 H! }( ?1 [* n  y7 U( H1 z, S/ t& A$ ]# R  }
虽然我与中学生有缘分,但是与中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却是第一次。所以,今天到这里来和同学们谈谈写作,我感到很紧张,昨天晚上一直想到半夜。给孩子们讲课,以前没有讲过,到底讲得好不好,很难说。5 i% D* @9 i' t; E  Q+ T  q# j# h

# H# U7 m: w' q( U我今天想总的讲一讲文章写作。
1 M( D6 V0 l- _' q+ V" S2 }! f
1 U3 w5 y4 f9 K3 A/ K" Y# ?* O我也当过中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学的是程式化的东西。从小就开始认字,背好多词,背好多的句子。从字词句开始,然后学语法,学怎么造句,然后写文章,然后学结构。老师教作文,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写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文章是干什么的,文章怎么才美?今天,我就从大的方面来讲一讲这些问题。
  \; b) l9 C6 P& L% W$ N# d0 c
, U1 w4 l0 v7 q8 B5 h# Y& A
8 `" M( X* b5 j" ]' {6 s- R4 b6 |$ c$ `- p8 S

6 ~3 Z8 {- N0 p0 z6 C% [9 t) J( u' N* Y- M/ Q  H( a8 K6 T
人为什么要看文章4 f! S& X0 k% u- \2 T9 J$ d

9 k( P4 s6 s- v, Q) O
! J! A, d3 B) L# P
6 Q$ }& z& m1 z/ E; d研究怎样写文章之前我先反过来问一下,人为什么要看文章?
# p3 {( o" h1 u' U) q* H( s
; Q7 o: \2 A/ L2 ]1 P' g0 z种菜肯定先研究一下买菜,买白菜的人多就多种一点白菜,没有人买白菜,你就要想是不是改种萝卜。我们拼死拼活研究写作,那么你先得知道人为什么要阅读。
, Z8 l; b! L, @
7 C% Z3 e4 d0 {3 f# S7 U人为什么要阅读呢,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个需要:  O6 {2 C0 z* W, C3 g/ p

+ l! p2 L$ j+ ]; c& y2 j5 x8 P第一满足好奇,我把它叫做刺激的需要。
0 ~* ~$ }8 e' K: j8 a5 u# p1 P' H; d7 j/ |5 M: s
人是由动物变来的。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是猴子变来的,人身上有一些动物本能的东西,比如好奇。街上撞车了,马上就有一堆人在那儿看。就是狗打架也有人看。为什么?就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生活得太平静了,他就想刺激一下。
2 m8 o  @- a- ^* j) ?# v
0 t  [" Z2 m1 E6 N为了满足人的刺激心理,就会有一些相应的作品产生。大家最熟悉的武打片、武打小说,就是属于这一类。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很刺激。
# ]* n5 V  t* ?3 ?: X& f3 m0 L- C4 m% w' d" N' r# ~7 {
我看的第一个武打片,现在还印象特别深。片子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拍的。镜头是,楼上一排人拿着弓箭射一个人,那个人眼看就要被乱箭穿心,在这关键的时刻过来一个高手,飞过来的,很英勇,一扫把朝他射过来的箭撸走了。这个镜头就很刺激。
$ A: Z2 s  l& N6 y# }
. ?0 n0 ^7 U4 w! j5 l0 H2 u- m) @3 \  a我们的前任总理朱镕基,很爱看武打片。他有一次到深圳休息,叫宾馆给他准备一些武打片。服务员好奇,第二天给总理打扫房间的时候,特意看了看那些碟片,发现包装都打开了。总理真的看了这些片子。' m& I. d2 }7 @4 ]$ J
" Y0 p3 @) w6 A& @$ {( ?
现在看电视会发现广告非常多,实际上,广告的原理就是刺激,让你印象很深,记住它。电视上整天播的一种保健品“脑白金”的广告,两个动画小人在那里蹦呀蹦,天天刺激,所以大家都记住了。
8 m: U1 H6 V  |5 r3 [$ h# Y; L
阅读的第二个需求是休闲。很多传奇著作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休闲的需要。( U" A) D4 D6 l% T
% @0 H  Y: E' S$ z* j4 O+ e/ ]& p
现代人工作很忙,工作一天回家了,干什么呢?看看动画片,哈哈一笑,轻松轻松。有些女性还看看打毛衣的书、养花的书、养宠物的书,这些都属于休闲。像《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2 K$ W: l$ ?) d2 j% u. Q/ d

6 C1 s8 Y. ^3 n. M9 e, e: b第三个需要为了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得到信息靠阅读。现在在座的各位都是学生,你们会关注有什么好的辅导班,有什么好老师。如果年龄再大一点,你要高考了,你就很关注怎么才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再大一点,大学毕业了,你就要关注求职信息,关注哪个公司招人。这些都要通过阅读才能实现。
6 j- s" l# w" r3 X4 s1 S. A9 r6 _( T* O$ |  Z8 \
信息的需要构成了一个产业,就是新闻产业,就是我现在从事的这个产业。在座的大家考上大学很可能考上新闻系,新闻系是干什么的,就是专门给人传递信息的。. P5 s" @3 K" X: Y! i, o/ f
- M6 o4 s( t! i! {
第四个需要就是知识的需要。
# F* X2 `: |3 f% e8 X) v; w4 _* T" G8 Q; _" ~, y6 z
你在学校里面看得最多的是教科书,教科书里面讲物理知识,讲化学知识,九年义务教育把社会上需要的基本知识都告诉你了。但是到了社会上,你还要学习很多别的知识。比如历史、地理、天文等等,这时候你仍需要阅读这方面的书。
1 h6 j: I; F& |% V$ }1 ]0 k  r& D: h/ P/ `* v7 I
第五个需要是思想的需要。( j3 O# T( G& a; h! [2 i4 H# Z2 j

- z. f1 G: f: }" K) L8 d我仍要思考世界,思考人生,思考历史。唐朝那么兴旺,后来为什么又垮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思想,要分析问题。很多文学大家本身就是思想家。梁启超是思想家;马克思是最大的思想家。$ l& |1 i1 L3 Q7 F+ w

: h* f- ~3 Y7 C* R# s3 Z第六个叫做审美的需要。
" E" x0 d: h7 l) r6 W
8 d$ Z: y$ F" R* J. q3 t大家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得很美。大家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好奇?休闲?获取信息?吸收知识?获得思想?都不是。那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美。
% H. W# X: L8 n  N. ^
, t; P+ D& G  \+ s人,除了吃喝等动物性的需要,除了工作,他还要享受。大家相互看一下今天在座的,你找不到两个穿同样衣服的人。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一样。
$ ?0 N* k8 D) i% T; B' I/ V" q5 i/ \# g6 t9 i
审美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景色很美的时候,你能感到一种诗意;听听音乐,心灵都会受到震撼;绘画有绘画的美,思想还有思想的美。北大有一个荷花池,就在季羡林老先生门口,他就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人人都有美的需要。3 v3 Z) W+ H1 g& ^$ H& Z! B& _/ G

9 Q* L" E2 H8 i/ n8 }: s1 ^好,我们总结一下,人为什么要阅读呢?第一个是刺激,第二个是休闲,第三个是信息,第四个是知识,第五个是思想,第六个是审美。大概就这六个。
* @* |  |& g% L1 c" _5 F' K5 F. R1 U) {
这六个是普遍意义上的。那么落实到我们自己身上,你的阅读是为了满足什么呢?我在北师大给大学生讲课时说,学生最好阅读从知识以上这几个层次开始。要读高层次的书,看打打闹闹的东西,还不如看电视。真正的好文章要给人以知识、思想和审美。- K1 X/ b2 J1 Z' ~
8 F$ c$ i$ W  k1 y; J+ [  d. o; b
有一次在江西讲课。有人说,你的作品有广大的读者。我说,您这是客气,我的作品读者有限,因为我的作品一般针对的是最后两个层次,就是思想和审美的层次。我的作品没有金庸、三毛的读者多——当然金庸的作品也很了不起,里面也有思想,也有审美。7 m  c1 G. a* J& e' e( }6 X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3-16 11:41
      写文章的秘诀(二)什么是文章 " A1 J* V/ L' ]4 H

- T, u6 q+ }! ^3 X我们需要弄懂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文章。
6 p9 M; C, a( J0 p2 i
: P; u4 }$ ?! y% O知道了人为什么要读文章,然后我们来谈谈什么是文章。; e+ ~5 R4 f7 r, T; J5 M( y

7 L- n/ n6 v1 s7 z4 w广义的文章有很多种,小说、诗歌、散文等等。每一种文体还有更细的划分,比如小说又分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等。但是不管是那种文章,都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必须有思想内容,同时又有美感。' ~6 u6 m9 E: Y

" f; ]* `! Y  {" i文章必须有内容,说了半天,别人不知道你说了什么,这不行。不管你说什么事,必须明白地在你的文章中反映出来。有了内容才能有思想。; U) @" F- u  P% K: t2 g2 o
. X, X4 j* p0 k- ]. L8 W
不但要有思想,文章还要有美的形式,还必须是让人感到美。" D6 R: B- y% J7 u* K7 ^
6 K- f. m( b/ o/ n: y8 i7 q4 R
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文章的两个素质。一个叫做思想性,一个叫做欣赏性。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Q( p, j; O: `7 ?; {' Y
4 D$ V1 q; @6 D) S2 o# o! S
曲子加上词才叫歌,如果没有词那只是曲子。比如我们的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曲子加上词,它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都得到了加强。同样的道理,文章的思想内容加上美的写作形式,文章的感染力就会有一个飞跃。3 W5 p5 v8 j) F/ |6 ~* E/ C+ S
& r' C3 `$ Q' q3 ^; W
你可能会问,只有思想性没有欣赏性,或者只有欣赏性没有思想性的文章有没有价值?有。* q' @. B  ]5 @; w& \" K* b

! C% v% A2 R3 Z# b比如中学课本里选的《滕王阁序》。随着历史的变化,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二十几岁的王勃,当着很多人发了很多牢骚,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的形式很美,它的句子、意境都很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读了都有一种美的感受。
' L8 x2 T% V$ n+ U* {& b% W8 I1 J. B# w. M' [( w1 G: }( q  h
对于今天在座的大家来说,要求你们把文章写得多么有思想深度,显然是强人所难的。你们可以先从形式练起,先把你的文章写美。因为美是有独立存在价值的。
0 ?+ r6 c% b3 s. `' F( ^; x6 H3 r7 Y1 M
道理很简单,一个女孩子,没上过学,但是人长得漂亮,那么她是不愁嫁不出去的。原因就是她自身的美赋予了她相当的价值。
! @/ c: E+ j* h$ W9 c, @: x8 W. N5 S
北京有一个饭馆叫“天然居”,这个饭馆有一幅对联,上联叫:“客上天然居”——客人到天然居来吃饭;下联叫:“居然天上客”——往这儿一坐,就像天上的人一样。这副对联上没有多少实际内容,但是它很美,利用文字游戏产生一种美感,所以人们把它记住了。
- G- w, v4 k) c$ q$ v+ m
) s* D' K- N& |) K有一次我到四川,看到一家饭馆门前的对联也很有意思,一下就记住了。它的上联是:“百菜还是白菜好”——一百种菜,吃来吃去还是白菜好;下联是:“诸肉还是猪肉香”——吃了那么多种肉,最后发现还是猪肉最香。是利用修辞上的谐音。
  H; w# I7 V2 B+ W6 A1 V: k. Z0 r& a7 j8 G* s% ]0 h3 ~1 U0 a3 n
所以,形式是有独立存在的价值的。
# C. `3 B, \# A. W: i) T# x# C# \
文章的美是很重要的。“文化”的“文”,“文章”的“文”,本来是和“花纹”的“纹”通用的,“花纹”的“纹”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交错的颜色,红绿黄蓝交错着,就美。) l0 u- D* B2 p/ y! Y. N/ K% u0 ^' Y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3-16 11:41
    写文章的秘诀(三)人为什么要写文章 * T! r7 |6 @, x3 c7 t6 E

5 ?# R; h. R; ^( A4 s我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写文章?
( n0 e6 I+ ?7 A* L: h" Z5 j8 I  E) u1 a& M% I4 j
人为什么要写文章呢?大概是这么几个原因:
/ U% e  {6 x! g3 N
4 {/ b) R8 W! N  r: a3 o第一,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写作能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C' E. @6 N& G& Z1 S1 P2 f6 [
3 T+ ^% N- I0 v4 H2 [! W
写作首先提高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人一生下来就具备一种表达能力,那就是说话。通过说话,实现了和别人的交流,最早是同自己的父母、家人交流,后来和自己的朋友以及身边的人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是有局限的,因为这种交流必须是面对面的。如果两个人不在一起,这种语言交流就难以实现了,这时候就必须借助于文字。所以,老师教给你怎样写信,用文字来表达语言交流所不能办到的事情。& q: l# X- o; D6 R7 D" a0 \6 ]) M- n

& `; ?; \! v/ a/ H写作不仅提高了人的表达、交流的能力,还能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写文章的时候,你需要调动起你所有的知识和记忆,还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还要选择一个好的写作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等,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 h6 f& H( ~7 \, v* g, j$ {$ v. _0 B  ^# W1 g
写作本身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竞争能力,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尤其重要。假如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学毕业了,要找工作了,你就需要给你想去的公司写求职信;工作了以后,你还需要写各种各样的策划书、计划、总结、业务报告等等。假如你不会写,或者写不好,这可能影响你个人的发展。
3 O* G% B1 [; z* F  j. a
- ]. b2 S5 l( `: I0 K! `' U第二,写文章是贡献社会的需要。) W4 \4 z7 Q) m, l7 u8 G1 D
, \- b) L; Z# [) a$ ?& r$ V' j0 Z
一个人有了知识,有了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会的思想和观念以后,要想把它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明白、理解,主要是靠写文章,靠文字传播。当然也可以去讲课,但真正能够长久保留的还是文字。( y9 b7 t, C6 V+ F8 |

& t' A4 u% Z" U. r7 \0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知道先秦的事,知道汉、唐、明、清的事,是因为我们的先人用文字书写了历史,我们通过古人留下的文字,知道了那个朝代发生的事。
  H- t3 p! n  h7 i
3 f8 E* [+ @# K7 E( b' a/ R. D我们非常自豪,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我们的历史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唐僧取经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唐朝和尚玄奘,从唐朝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历了无数坎坷终于从印度取回了佛经。在我们的历史上,这件事是有明确记载的。但是玄奘取回经书的国家——印度,对这段历史却几乎没有记载,所以印度的学者,要研究这段历史还要到我国来寻找资料,要看我们的史书才能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
7 B/ \* E; z1 G3 Q
& U* G0 g& g) s) v) s9 p9 M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也靠写文章,靠文字。
/ j9 V; H3 j; q! \, g
! x( L" q; t( e7 r$ @抗日战争时,毛泽东坐在延安的窑洞里,连续多日,静静地思考,最后写了一部小册子,就是改变战争命运的《论持久战》。在这本书里,毛泽东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不要妄图几个月就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要想取得胜利,唯一的方法就是持久地打,打持久战,照此思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同学们注意,毛泽东是通过写文章,把自己打持久战的思想传播出去的。
/ ~. T( ]2 X+ ^" o
; }: v: k" L- I! D很多人正是受到一些文字的启发,实现了人生的转变。1975年,报纸上有一则报道——美国人埃德罗伯茨成动地组装了全世界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这条简短的报道激发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就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当时正在哈佛大学读法律的盖茨很快退学,专心于软件的开发,最后他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D+ b+ W# N1 I( M. m

9 U5 l. I; l0 A# B0 p: T4 Z所以不管你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把你的研究所得传播开来,你就必须依靠文字,必须会写文章,不会写文章,你的能力和影响力就变得十分有限了。
0 d) Y& {' ?. i3 v. I( u" {' C* u8 }9 t  O( T! F
第三,写文章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的——成名成家。
, N/ y3 P2 i) W- e% w6 j0 O7 B7 F( T. d1 u6 z/ k& n
写作也是一项工作,也是一个行当。你专门干这一行,干得好了,你就可以成名成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木匠都可以出一个鲁班。写文章也可以成为作家,成家以后名满天下,那有什么不好?成名是你成就的标志。
: L% g% T4 j1 V9 x* M
8 E- X* B2 P/ t, N0 ]* n说得再俗一点,写文章也能够谋生赚钱。这既然是一个行当,自然是能够让人养家糊口的。记者就靠写文章养活自己,专业作家的一日三餐也需要靠写文章实现,文学大家巴金老先生一生都是靠稿费生活。一篇文章究竟值多少钱?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字千金的价格。司马相如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非常有名的才子,文章写得非常好。陈皇后因为失宠很苦闷,她找到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文章,如果皇帝看了这篇文章能够回心转意,就送他一千两黄金。司马相如接受了这项任务,写了一篇文章,汉武帝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深被陈皇后的真情所感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门赋》。" l; \( s/ }5 [- i8 J
' f( {. D; Y! Y* h/ Z5 b- W5 E0 |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为什么写文章的原因。
( x& ^, U* O: B2 N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3-16 11:42
——兼评梁衡先生的有关文章
0 B+ A6 v; [% f! k2 M* ]' I前段时间我在《强国博客》上见到梁衡先生谈作文的“诀窍”和“秘诀”的几篇文章,当时我一看题目,首先对文章标题中的“诀窍”和“秘诀”措辞感到不以为然。因为文无定法,神而明之,功到自成,哪有什么神乎其神的“诀窍”和“秘诀”。记得,鲁迅先生也曾有过从不相信什么“写作入门”之类的秘籍伪作的言论。不过,当我陆续看完梁先生的几篇文章,方才发现他在文中的论述,其实并非我原先反感的那样,而是一般为人们公认的作文之道,这才消除了我的误会。然而,我还是建议梁先生最好给您几篇文章标题中的“诀窍”和“秘诀”这两个词加上引号,以免其他读者在浏览博文标题时产生和我一样的误会。2 ~" V8 w' U3 l0 M6 w9 B% m: M
        梁先生漫话作文之道的几篇佳作,对于广大习作者以及勤于笔耕的博客作者深化对作文之道的认识,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美中不足的,是题为《写文章的秘诀》三篇连载博文,说的是阅读的裨益,作文的目的,以及阅读的方法和要领。窃以为,这三篇文章的论述虽为有理有据的经验之谈,但尚止于泛泛而论的层面,对读者的帮助尚不够直接,对习作者文章中常见的问题缺乏指导的针对性。而题为《写文章的诀窍》一文,对于读者提高写作水平的启发和帮助更为具体,更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因为文中所强调的,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是写作的文字功底和相关知识的积累。这文字功底就是工于字斟句酌的素养和善于遣词造句的能力,这相关知识就是写好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或缺的语法、修辞、逻辑,以及谋篇布局方面的常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理,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就是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相关知识的正确应用,就是要从学习字词、句起步,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没有省事省力的捷径可行。一篇好文章,无非就是好在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虽说内容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但相对于要“写好”一篇文章而言,“表达”便是决定文章优劣的关键。以上所说的文字功底和相关知识均属“表达”范畴。再好的文章内容,如果没有相应完美的表达形式,也会黯然失色的。很难想像,一篇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病句累累,语言烦琐,条理不清的文章,能表现什么好的主题。, y8 i% [+ N6 ^& h
        总而言之,本文开头所说的“文无定法,神而明之,功到自然成”。写文章从来就没有什么“诀窍”和“秘诀”,全靠熟能生巧的文字功底,以及对相关基本知识的悟性和应用。功夫到位了,好文章自然会应运而生。
6 U$ H; Z" l4 o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3-16 11:43
   梁衡:下面讲一下文学的规律,大家从初中开始甚至于小学高年纪就有作文,作文做了一辈子,到大学还要作文,直到最后还要写论文,写文章到底有什么规律。我先把这个稍微扩大一点讲,写文章的规律我总结了几个公式,一个就是二为,文章是为什么写的,文章就是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这篇文章里面有没有思想,有思想才能传下去,没有思想这个文章就没有必要。第二个为美而写,这个文章意境很美,闭着眼睛想想我们学过的文章是不是这样,可能有些文章的思想已经过时了,但是语言非常美,大家还在北。4 ~3 k. G# N! @% Q! v0 ]+ z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三意”,一个是文章的立意,一个是文章的意境,一个是文章的意象。还有“三境”,就是三个境界,刚才王国维讲了三个境界,这个文章必须一层一层达到三个境界,第一个就是很形象,第二个就是抒情的美,情境,第三个里面有思想我们叫哲理。“五诀”就是写文章的五个诀窍,在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大家记住“二为”“三意”“三境”“五诀”,如果掌握这个文章基本上可以打70分,如果用的好可以打90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