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浅谈从事材料工作的几点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材大用    时间: 2012-3-22 11:39
标题: 浅谈从事材料工作的几点体会
不知不觉间,从事材料工作已 4 年有余,依稀多少孤灯寒夜,搜肠刮肚爬格子,酸甜苦辣寸心知。作为办公室核心工作之一,撰写材料虽然最清苦,但也最锻炼人,一旦适应角色、找到感觉,便会在寂寞的苦趣中体会到成长的乐趣。笔者兹赘浅薄,借《老秘网》这一平台,简要谈谈从事材料工作的几点体会。
) @  v6 I1 K. F3 ]
$ P( M8 b& s7 ]5 V3 T/ {, x材料若要言之有物,必须在上下求索中疏浚源头活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文作诗必先有引发创作冲动的原始素材,支撑立论基础的事实骨架,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材料最终目的是要阐述事实、表达观点、澄清思想、指导实践,尤其要注重有的放矢、力戒空谈。任何材料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突显固有的时效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原创性。这就需要不断积累感性认知,强化理性思考,切实掌握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了解情势演变的前前后后,清楚领导关注的点点滴滴,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删繁就简、理出头绪、道明原委,避免临时抱佛脚,徒做“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厚积薄发做起来委实不易,需要忍耐“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孤独,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做一个研读历史、关心时事、博览百科、体认万物、勤于调研、精于思考的“杂家”,这是材料秘书入室登堂、修无止境的基本功。/ W  p3 E  S* ]& ^0 Q, l* I! Q

0 X4 n4 P6 ?3 u材料若要言之有理,材料若要言之有味,必须在反复推敲中提炼精粹辞章。千锤万凿,百炼成金。如果把一篇材料比作一座雄伟壮观的高楼大厦,那么素材就是构建墙体的砖石,思想就是黏合砖石的泥浆,而语言则是装点墙体的饰物。没有砖石,高楼无从拔地而起;没有泥浆,高楼便会轰然倒塌;而没有饰物,高楼定然丑陋不堪。一篇好的材料应该是一件清约典雅、朗朗上口的文学力作。靠干瘪词汇、拖沓语句堆砌而成的材料,非但令读者味同嚼蜡,即便作者本人,也会兴趣索然。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炼字锻句的功夫可见一斑。一篇材料在事例丰满、思想贯通后,还要不厌其烦地对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力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呈现出鲜活灵动的自然美、起承转合的跌宕美、行云流水的和谐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诚然,如何撰写出好的材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但素材丰富确凿——言之有物,思想深刻厚重——言之有理,语句凝练隽永——言之有味,永远是上乘材料必备的关键要素,而这只能在上下求索、相互碰撞、反复推敲中萃取提纯。文/穆贵发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2-3-22 15:16
我也补充几点,参加工作以来写材料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3 U5 v2 k$ I; K7 n
1 ^$ z! l3 j6 I5 @ 1、不可因文害意,要平实准确。刚写材料的新手,首先碰到的有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刚从学校出来,文章匠气重,喜欢咬文嚼字;二是经验不足,历练太少。因经验不足,了解的情况不多,故又加剧了第一个问题,常常以华丽的辞藻凑字数,以工整的句子造气势。这种文章,让人初看很漂亮,看过没印象。该表达的没有表达清楚,该提升高度没有提升,只是个空壳子罢了。
8 d- N2 i% o8 ]/ z
/ B1 O  _; p% Q: E2、不可人云亦云,要有新思考。人才的标志是有新想法,而好文章的标志是有创新点。一般来讲,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无创新,有四个方面:一是有无新的观点;二是有无新的素材;三是有无新的表述方式;四是有无新的框架结构。第一条最重要,二者次之,三者更次之,四者次次之。当前,写材料的人一大弊端是,过分依赖网络,大段抄袭,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 H3 I8 |7 }. N. U7 `* H$ I* r" t2 k' ^# T/ j
3、不可天马行空,要深入调研。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话甚有道理。公文写作其最重要目的有二:一是提供信息,供领导参阅,或供其他地方学习;二是阐明工作思路。简单地说,文章是“总结”出来的、能“应用”,能“推广”,归根结底在于能“用”。有些人写材料,整日文字来文字去,搬搬写写抄抄。小处来说,自己的文字表述能力不能提升,最终影响的是自己的发展前途;大处来讲,提供的信息,写的总结是虚假的信息,贻误领导的决策,危害甚深。
作者: 范文轩    时间: 2012-5-11 17:45
入公门以来,一直是干这个活。这个活基本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类。为什么这么说?细说之。比上不足,你比不上那些处长,甚至比不上权威处室的干事。比下有余,至少有一点,你能经常见到领导,相对于其他同事,领导可能更熟悉你,这意味着你的机会比别人要多那么一点点——虽然这不是绝对的。( Y# K' u8 G% _: T6 i" G
            写材料绝对是个苦活累活。这个事可能很多人干不来,尤其是写一些大材料,比如说领导讲话、向中央汇报的材料等等。这不仅是套路问题,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的。有很多初入公门的人以为写材料只是套路而已,这大错特错。我觉得,写材料必须有三方面的准备,7 o' L$ S- C$ M! K
            一是对工作要熟悉,没有这个基础,可能就会乱写。
5 T/ M5 i: N; l/ N! N           二是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放前,哪个放后,语句之间的搭配,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5 i( O- Q* a& P2 E% N+ X
          三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有些人写材料写得很顺畅,有些人的材料读起来很别扭,这实际上就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写材料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日夜操练之外,还必须阅读大量的东西,比如自己单位的历年总结,经典领导讲话、《中央办公厅通讯》《人民日报》之类。必须要有所积累,才能写出好东西。这几年,我曾经看到许多很能“写”的人,一到我们单位,就被我们领导“呛”死,主要就是因为功底不够。不是工作不熟,就是逻辑不清,自然不能过关。" m/ K6 _7 J! F6 E. T0 V: O
        写材料是个充满委屈的事业。那些权威处室的一些人,自己写不好材料,但却经常认为写材料不过如此。就是有些领导,也会充满误解。认为写材料的人,不过玩文字而已。但是你付出的,肯定要比其他处室的人多得多。别人的夜晚是属于家人的,属于朋友的,但你的夜晚是属于办公室的。即使如此,你还会经常遭到领导的骂詈。我就刚从办公室出来,也刚刚受到一顿莫名其妙的责骂。可我们又能怎么样呢。2 F. ^$ f, Z* e4 M! Q% t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龙总要找到大海,鹰决要冲向天空。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底层的人,一步步走到现在,所维系自己的,就是这一己信念。这不是偏执。有次在北京,有幸与一位部委的领导深谈。他说:“志向要高远,做人要低调。”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回首这些走过的路,有多少骂过你的人已经被抛在了身后?所以,一定要坚守。即使不胜利,我们总生活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就像里尔克那俗气而实用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v! H7 A8 r1 H. }0 K& }  a
/ ?+ r: J' M. U  m* t: I& Q: G
  思路决定出路。写材料,尤其是写信息类材料,思路第一位,没有好的思路,即便是有再华丽的辞藻,再有气势的句子都是枉然。公文不是散文,更不是美文。什么是好的思路,概而言之就是把好脉。公文顾名思义,为公之文,政治永远是挂帅。敏锐地嗅到领导或上级的需要,按需“供给”,“对症”下笔。比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立即动笔写基层有什么反响。又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颁布了一年多,写基层如何运用改革成果。此类文章,一般都能被采用。记住:要准、要快,把好脉,要抢抓时机。一旦时机错过,同类跟风的文章大量涌起,那么你的文章就只能石沉大海了。
! c6 s! r' H* a: S' d, v- {, y               
! X* n3 k( {" h$ c$ w5 v$ [  运作终成正果。由于长期参与编辑修改材料之故,看过太多平庸的文章,由于种种因素,也能采用。对此,左岸学人不想多做解释,想必各位自能心领神会。& Q2 ]* a1 S1 a- t6 ]( k; l

作者: (り.尐瑋彁ㄨ    时间: 2012-5-14 09:22
今天一早我认真学习了
作者: 人淡如菊alice    时间: 2012-5-14 09:50
认真学习{:soso_e100:}
作者: lifanghua    时间: 2012-5-14 09:55
写的真好学习中
作者: Lee    时间: 2012-5-14 13:52
{:soso__12581814603535396430_1:}
作者: chenmo3810    时间: 2012-5-14 14:16
努力学习,虚心请教,增长知识,充实自长。
作者: 临沂秘书    时间: 2012-5-14 21:18
见解精彩独到,显现了一位老文秘的深厚功底
作者: 湖南小秘书    时间: 2012-5-14 23:05
学习学习再学习{:soso_e112:}
作者: 福州综合    时间: 2012-6-7 17:09
认真学习一下,谢谢大家的辛苦努力
作者: 银河之星    时间: 2012-10-30 14:23
很有意思,很想看下去。
作者: 阿诗玛她哥    时间: 2014-6-25 21:18
很实用,我正在写一篇短论,拿来借鉴一下
作者: 山人    时间: 2014-6-26 15:38
公文顾名思义,为公之文,政治永远是挂帅。敏锐地嗅到领导或上级的需要,按需“供给”,“对症”下笔。--讲得太好!
作者: 路人张    时间: 2014-7-8 22:46
也就是说写作无捷径,可言
作者: 史伟综    时间: 2014-7-9 22:41
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删繁就简、理出头绪、道明原委,避免临时抱佛脚,徒做“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
作者: 茶山缘    时间: 2014-8-24 18:44
老兄为文功底极深,写得有文气,有高度,有深度!
作者: 龙行江上    时间: 2014-9-7 16:46
好文笔,好体验,值得一读!
作者: 清风    时间: 2014-9-26 22:54
好文章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 下路秘书    时间: 2015-1-7 11:31
和谐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诚然,如何撰写出好的材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但素材丰富确凿——言之有物,思想深刻厚重——言之有理,语句凝练隽永——言之有味,永远是上乘材料必备的关键要素,而这只能在上下求索、相互碰撞、反复推敲中萃取提纯。文/穆贵发
作者: SYMYP00    时间: 2015-8-14 10:14
有深度,值得借鉴学习,感谢楼主。
作者: changrong    时间: 2015-11-25 20:20
材料若要言之有物,必须在上下求索中疏浚源头活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文作诗必先有引发创作冲动的原始素材,支撑立论基础的事实骨架,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材料最终目的是要阐述事实、表达观点、澄清思想、指导实践,尤其要注重有的放矢、力戒空谈。任何材料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突显固有的时效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原创性。这就需要不断积累感性认知,强化理性思考,切实掌握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了解情势演变的前前后后,清楚领导关注的点点滴滴,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删繁就简、理出头绪、道明原委,避免临时抱佛脚,徒做“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厚积薄发做起来委实不易,需要忍耐“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孤独,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做一个研读历史、关心时事、博览百科、体认万物、勤于调研、精于思考的“杂家”,这是材料秘书入室登堂、修无止境的基本功。
: Q! J# ?; i+ A) P3 ^
作者: jiujiedexiaoniu    时间: 2017-3-20 11:55
写的很好,看看别人是怎么认识的。
作者: 三木森    时间: 2017-3-20 16:46
制宜,突显固有的时效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原创性。这就需要不断积累感性认知,强化理性思考,切实掌握工作涉及的方方
作者: wangping    时间: 2017-7-13 18:06
突显固有的时效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原创性。这就需要不断积累感性认知,强化理性思考,切实掌握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了解情势演变的前前后后,清楚领导关注的点点滴滴,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删繁就简、理出头绪、道明原委,避免临时抱佛脚,徒做“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厚积薄发做起来委实不易,需要忍耐“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孤独,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做一个研读历史、关心时事、博览百科、体认万物、勤于调研、精于思考的“杂家”,这是材料秘书入室登堂、修无止境的基本功。$ f, w(
作者: ャ锋..﹖    时间: 2017-7-26 10:35
7 f  B# t  A! g3 K' g
一旦领受任务,便能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删繁就简、理出头绪、道明原委,避免临时抱佛脚,徒做“洋洋洒洒千万言,空话套话不着边”的无用功
作者: 路过地球    时间: 2018-3-10 17:38
好的,思想的上的碰撞
作者: 月上无风    时间: 2020-9-23 21:27
然。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炼字锻句的功夫可见一斑。一篇材料在事例丰满、思想贯通后,还要不厌其烦
作者: 18764367696    时间: 2021-6-19 21:19
材料若要言之有味,必须在反复推敲中提炼精粹辞章。千锤万凿,百炼成金。如果把一篇材料比作一座雄伟壮观的高楼大厦,那么素材就是构建墙体的砖石,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