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 [ t5 L# R我们生活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班子里,各种人都有。有的人经常心里暗暗评判自己的领导,评判周围同事,不过有的时候不说出来而已,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这个领导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不行啊,没能力、没水平,等等。尤其发现有的人在某一方面同自己的长处相比存在明显反差,例如,自己学历比较高,自己专业比较强,而这又恰恰是对方的弱项时,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强烈。$ A ]" N, Y i5 v1 S" u* F1 f
5 p# |! m! v' V1 i$ p$ a9 b
这个题目不是我出的。有一次在工商银行总行机关召开的青年员工座谈会上,一位刚刚毕业进入总行机关的年轻同志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的领导的水平能力比自己低,我该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大家哄堂大笑。大多数人可能都在暗暗批评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我的看法是,何止年轻人有时有这种感觉,就拿我们这些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的同志们来说,有时也可能产生这种想法,对周边的同志和自己的领导,有时会有这种感觉。8 K }5 [# C( |# \3 J3 Y6 H
S% Y! e7 {( x* s& k$ C9 N有了这样的感觉怎么办?第一就是要冷静地问问自己,这种判断是不是准确?是不是这个同志真的比你差?在思考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的时候,一定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简单地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是很难比出个长短,比出个高低来的,自己的这种判断往往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的。所以,有了这种想法之后,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要冷静地、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实际上,每个同志都有他的长处。再说直白一点,他能干到这个程度,能和你在一个班子里,甚至能成为你的领导,也不是一日之功,必有他的长处所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 I6 k8 Y- Z; t! t/ }
F2 u; L o1 a
即使这个同志确实比你差,水平不行,能力不行,我们也要坚持基本的处事和为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尊重他人、遵守纪律、服从领导、出于公心、讲究方法、积极补台。即使别人确实比自已差,比自己弱,但比自己弱的人并不就是不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尊重他人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现在不是讲和谐社会吗?和谐社会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讲伦理道德。大国学家梁漱溟曾言:“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对方。”更何况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受党多年教育的领导干部。即使别人真的比你差,你也要尊重别人,同时要遵守纪律。班子里是有规矩的,上下之间也是有规矩的,遵守纪律非常重要。同时要出于公心,要讲究方法,有的时候他这个事情可能办得不好,你怎样积极补台?绝对不能搞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记住一句老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一个团队里,看到好的,我们要跟他学,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对的地方我们要改,不去学,不善者而改之。正如《论语》里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就是看到好的,就向他看齐,向他学习;见不贤而内自省,就是看到不好的、不对的,则自省,提醒和对照检查自己。 3 t6 y! X2 d( |4 ?5 {3 i 4 Z& i1 l) g$ K0 B6 f第二,作为班子成员,甚至主要领导,有的时候会遇到你的部下、中层干部或者班子成员,到你面前来议论班子另一成员的不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3 D+ M/ c* K5 l& W: P8 T - b1 _+ U9 V. ^8 r' Z; h首先就是不要随声附和,尤其是在两种情况下更不能随声附和。一种是这两名同志之间本身就存在矛盾。张三和李四有矛盾,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的不是,你不能随声附和,相反要替李四做一些解释,“不会吧,你是不是误会了,我想他不是这个意思”。另一种情况是你本来对李四就有点看法,或者说你对他的批评、指责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的不是,你也不能随声附和,不能觉得正合你意,一起议论。这种做法不利于班子团结,同时也有损自己的威信,特别是主要领导,更不能这样做。; q3 t& u% a- [1 l' c1 ~' ~
. f) o# W1 m T- C, g( c) K
道理好讲,但处理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一个人到你面前反映班子其他成员有什么事情、做得怎么样时,你可能一下子非常生气,就附和了他,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甚至话讲得很重,这是经常碰到的事情。那说了以后怎么处理?一定要设法弥补,要找在张三、李四,最好还有几个人在场的时候,公开把你的意见说一说。当然,一定要注意方法。 * ?. v1 T! E* C 0 h! q* F4 _6 x4 W7 a: n L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一定要让张三知道你在李四背后说的话,也可以当着李四的面,甚至当着大家的面说。一定要做到这一点,这是维护班子团结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切忌张三到你面前说李四,你们两个关着门说得很热闹。过几天,张三推门正好看见你和李四两个人在屋里说得也很热闹。你说张三会怎么想?“这是不是在说我呢?”今天他怀疑说我,明天我怀疑说他,整个班子就搞散了。“一把手”绝不能以为,你对他有意见,我就在你面前说说他迎合你,这样可以调动你的积极性;他和你有意见,我在他面前又说说你的不是,又调动了他的积极性。这是最不正派的做法,也是最愚蠢、最无效的做法。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坦诚而言,放在脸上;只有小人才经常背后琢磨人,嘀嘀咕咕。 4 ^% A) B& b8 u+ u . {1 O N+ h9 U0 r1 c; E所以,班子成员在一起不要互相议论,你的部下、中层干部到你面前议论其他班子成员,你更不能随声附和,要做解释、说服工作,甚至还要批评这些同志,表明你的态度。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更是思想方法的问题。当领导的站在明处,其他人在暗处。我们有时会担心别人议论自己,被议论总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你不议论别人,别人议论你的事情就会少一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例如严于律已,做到没什么事情别人可以议论。人和人之间要坦诚以待,班子成员走到一起不容易,应当把这个氛围搞好。 % ]2 W' M3 n3 A6 Q T4 b4 Y2 J $ R# z6 w0 ?8 S- P2 ^第三,作为领导干部,自已发现讲话讲错了,拍板拍错了,甚至失误了,怎么办# b# l$ t* |9 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