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眭达明:好秘书的榜样力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范 时间: 2012-4-13 07:19 标题: 眭达明:好秘书的榜样力量 学吴融办文. q. U, P# g% s9 s# Z
/ O+ W! }/ ~+ \9 g# F* ?
唐昭宗继位不久,即任命宰相韦昭度兼任中书令,充当西川行营招讨使。新科进士、诗人吴融被韦昭度聘为掌书记(秘书)。 ) B3 T0 [$ N u. ?: L8 S & A( l2 {; d# B 吴融一出道就能到“使相”(宰相兼节度使或招讨使在当时被称为“使相”)手下做事,成为他的秘书,自然感到异常荣幸。他本来就喜欢写东西,所以工作热情非常高,不仅主动抢活干,而且每当写好一篇文稿,就马上送给韦昭度过目修改。开头,韦昭度还会认真翻翻他写的东西,后来便有些不耐烦了,常常看都不看就弃置一边。吴融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心里感到万分苦恼。他很想当面请韦昭度指点迷津,但韦昭度总是一副很威严的样子,想接近他都心里发毛,哪敢开口问他事情。 , m$ N. \3 d7 q" } x. v0 J) [; `' { G9 T1 c. T8 b5 H
吴融实在无法,就找了一个与韦昭度关系密切并能说上话的人,请他在韦大人面前说几句好话,并转达自己的一片诚意:“我能够有幸成为韦宰相的秘书,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用自己出色的工作博得宰相的青睐,报答宰相的厚恩。我虽然才疏学浅,常常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但对待工作还是认真负责,很卖力气的。我很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最终却还是不能让宰相满意,所以我现在十分苦恼和害怕,不知道今后该朝哪方面努力。”听了传话后,韦昭度这才明白自己的做法和态度对吴融造成了伤害,于是笑着对那人说:“吴秘书诚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每次起草文稿,他都是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口气,似乎与我老夫毫不相干,这样的文字我哪里看得下去?”吴融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于是狠下决心改正。从此以后,他受命起草文件报告,不仅与领导同步思考,善于通观全局,而且在文字语气上尽量模仿韦昭度的风格,果然得到他的赞赏和喜爱。/ X) m* G! O: `! ?( `5 d8 C9 V
+ [) _* d @& ~! q5 c
【点评】: ~, y" b) Q/ `
: H# T5 {! d+ W( ?9 Q
秘书为领导捉刀代笔,?* r1 ~; S# y$ G6 \, T) ~
% p! Z# K; w4 x& j( \ 学孙处约办事 ' H t' u1 u$ T- ]7 X+ C, h# \; o1 }/ K9 u2 Y4 W
9 `$ C. _6 y. W8 _ 唐太宗贞观年间,孙处约、高智周、郝处俊、来济四人共同依附江都石仲览。石仲览有器识,知道这四个青年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于是倾财相助。有一天,石仲览请他们四人谈谈各自的理想和抱负。郝处俊说:“丈夫惟无仕,仕至宰相乃可。”高智周和来济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只有孙处约出言谨慎,说:“得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可也。”也就是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名中书舍人,在金銮殿为朝廷起草公务文书。 % w6 q3 {& L; B g3 E, U2 N! _7 f: R4 Z( m- D
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来济已官至中书令(宰相)、检校吏部尚书(吏部是古代中央主管干部人事工作的部门),而孙处约这时才以瀛州书佐的身份调入朝廷工作。在安排孙处约的工作岗位时,来济在他的调令上批了“如志”二字,也就是根据他本人多年前的愿望,安排他到中书省工作,担任中书舍人。据史书记载,后来不但来济、高智周和郝处俊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愿望,当上了宰相,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孙处约也被任命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当上了宰相,于是史书上说他们“后皆至公辅矣”。" l) ~, w- f- H/ V&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