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作技巧大全:如何写好干部考察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人大办    时间: 2012-4-19 16:17
标题: 写作技巧大全:如何写好干部考察材料?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要力求五个“突出”严把五个“切忌”
8 c5 x8 m5 U8 y: u* K+ ~$ l  A9 M4 s  ~4 p- e
   干部考察材料,是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的真实反映,是组织部门对干部一个时期以来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形成的综合评价,是党组织研究决定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 g3 Y- m; P# b0 A$ s8 A. C. Z) d5 T* U/ X
    一、提高认识,挖掘不足,是写好干部考察材料的根本
3 M! b( f9 ?/ G. F8 r6 w2 V
( f7 `+ H) g0 r9 s+ K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在干部考察材料撰写的实际中,可以说人人都能写,人人都会写,但在质量上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 X9 F. v) ^3 O0 y' x0 e$ x9 w" ^3 Y" k/ p3 k
    特征不够突出,“千人一面”。主要是特点不鲜明,所描述的干部不像考察对象,所勾画出的‘人’似曾相识,谁都像又谁都不像”,特别是缺点和不足往往集中在政治理论学习不系统、工作方法不灵活、脾气急躁等方面。6 X8 M% v5 k  Q% Y% r! G

. ^$ t' I: e7 @; \  M, @- l    材料和观点不够统一,“南辕北辙”。概念化的叙述较多,量化分析和典型事例等写实性表述比较少,有的仅罗列一些事实和数据;有的只有观点,缺乏说明观点的事实,或是观点和事实不一致。尤其是,频频出现内容前后重复,前面写了工作能力强,后面又写组织领导能力如何等。7 V4 R- d! i- a6 v
. {+ b- F0 p6 }- c" A) |) A
    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用词不当。有的评价过高,“组织领导能力很强”、“有很高的专业造诣”、35岁以下干部用“善于、精于、敏于”,与其身份不符;有的引用事例不够准确,把一个乡镇或一个县直部门所做的工作,说成是某个单位副职或者中层干部的政绩;有的语言缺乏推敲,如“比较民主、不用命令压人”,“脾气随和”,“配合意识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等。
; m4 [1 t* `1 G& A+ l- `" L' y) l8 W* A  A8 {7 f& W5 ?4 ]2 L. P) R
    二、客观准确,彰显个性,是写好干部考察材料的关键1 z4 b4 p  X& k0 }. C, G8 {; M
* z# x3 c& T/ o" l( d( U
    在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针对干部考察材料撰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写好干部考察材料。
: C1 U; C$ ^" D  s" Z. d( z6 A. j/ s7 w
    突出个性特征,切忌千篇一律。干部考察材料中概念化、公式化的表述,导致考察材料所描述出的“人”似曾相识、千人一面。实质上,虽然大多数干部可能共同具有某种优缺点,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方法、程度等各有不同,考察人员应深入挖掘并准确把握考察对象的个性化信息。如“工作业务能力强”是许多干部的共同特点,但“能力”实际上可以分为突发事件处理、做群众思想工作、前瞻性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又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每个干部则可表现为说话富有感染力,层次清晰、条理性强,善于运用形象化语言等不同特征。考察人员应从不同角度予以个性化描述,使考察对象各具特色、形象鲜明。) h0 n- ?; @3 o. t; X- H

0 a5 A  p6 [; q6 S    突出评价分析,切忌空洞无物。有的考察者在撰写考察材料时,对干部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简单地以集体政绩代替个人能力,或把阶段性的成绩看成是一贯的表现,写虚的多,写实的少,导致考察材料空洞无物。对干部的评价,应通过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手段,依据确切的事实和群众的合理意见,客观公正、深入具体地评价分析干部的功过是非;应着重突出实绩分析,以领导班子集体的工作实绩为基础,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分析干部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以此评定干部个人的工作实绩。对干部存在的问题也应深入分析,弄清是偶然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增强干部考察材料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 N! }% E+ \! r8 }4 j! m. k& ^3 T2 T
    突出典型重点,切忌流于形式。目前,干部考察材料一般按德、能、勤、绩、廉的顺序撰写,在材料的分布上,往往是面面俱到,只强调材料框架的完整性,平均用力,工作简历、奖惩情况、学习情况等都占有一定的篇幅,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干部考察材料应注重全面体现干部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全面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从人的因素分析,干部也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和才能。因此,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时要把有限的笔墨落在干部的“闪光点”上,对干部在关键时期的工作表现,以及最具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典型事例,应浓墨重彩,保证对人物的描述充实饱满,对共性的内容、干部表现不是很突出的方面以及其他辅助性工作,则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次结构,为干部勾勒出一幅清晰丰满的人物“素描像”。
! K' K) ~% Y( W3 B) k  V
" ?9 P' c  S# A! p. S    突出形象描述,切忌语言乏味。受思维定式影响或语言文字驾驭能力限制,有些考察材料语言生硬死板,表述手法机械僵化,整篇材料给人索然无味的感觉。随着干部考察内容的逐渐丰富,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在表达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语言表述应生动鲜明,讲究语法修辞,多用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文字。对考察中收集到的统计报表、荣誉证书等反映干部重要情况的资料,可以以表格、图表、照片、声像等形式直接表现,发挥其与文字材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使干部考察材料化平淡为生动。
4 R0 ~- {/ Q( ~7 k- ?' B7 P7 C7 ]& Z8 D, S9 u$ i
    突出定性明确,切忌结论模糊。考察结论与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考察材料的点睛之笔,而大多数材料缺乏具体明确的建议。在对干部的问题和不足的定位上,有些考察人员顾虑重重,担心写重了影响干部提拔,写轻了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质,因此含混不清或避重就轻。为此,对考察中掌握的大量第一手材料,考察人员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干部,避免形成“一俊遮百丑”或“一无是处”的错误评价。要结合班子情况、岗位职能要求和干部特点,提出明确的建议。比如,有的干部理论水平较高,但基层实践经验不足,可以明确建议将其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有的干部综合素质比较高,但工作中和班子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合拍,考察材料可以明确建议将其交流提拔到外单位使用。这些明确的考察建议将为用人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对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上纲上线,也不能淡化弱化,而要适当列举一些事例予以说明和解释。7 V2 _8 P8 M* y' v0 |( J5 u* W
& D) v6 H8 A+ {- q) D& F. x
    三、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是写好干部考察材料的保证; f! j9 n4 B4 _7 s- g

! n6 ?0 v+ p5 u' `# O# d    在干部考察实践中,增强考察主体的业务能力是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的重要保障。工作中,可以推行考察材料讲析制度,邀请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业务讲解,研究分析不同职级、岗位、类型的干部考察材料的写作特点,选读一些大家熟悉的干部考察材料,对其结构、特点、语言等多种要素进行讨论评议。建立考察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坚持责任导向,不断增强考察主体的责任意识。把考察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个考察人员身上,对业务能力较弱、考察不准或不敢坚持原则讲真话的,应及时取消其考察资格;对因责任心不强而导致考察材料失真失实,甚至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的,要追究考察人员的责任。干部考察材料是考察结果的表现形式,要撰写好考察材料,应通过个别谈话、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函询评议等手段,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考察材料的准确度、可信度和说服力。
) M9 D' e0 ~0 o* s, `" Z0 g
3 `8 S. W2 D7 Q" C
& \$ F, B" S# R: _! w组工干部怎样写好考察材料3 `- s2 Y/ x5 I! E* u$ a

  F% }$ F3 R  ^- }  {; l
2 L4 ?" K3 a% @9 N3 B- [
0 `( \& N) m0 I* K写好干部考察材料,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考察材料直接体现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成果,是党组织决定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从某种程度上说,考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干部的使用。因此,组工干部必须练好基本功,撰写好考察材料。
8 F# w) d! M: S4 ~  (一)基本要求 * ^9 U/ M7 w$ \% f4 o4 x
  1.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 t+ c4 L7 O# b- T0 K: N  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地将干部考察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入考察材料中,既是组工干部党性强不强,职业道德好不好的表现,也是考察材料的生命线。考察材料写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必须做到:一是事实准确,引用的每一事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数字和原话等都要经过认真核实,准确无误;二是评价准确,对被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分析要中肯,定性分析要客观,定量分析要适度,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干部的本质特征;三是表达准确,切忌使用描绘、渲染、夸张等文学创作上的表现手法,应该平铺直叙,用词得当。要做到这一条,必须建立在对干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
1 Z9 m0 |- a8 @/ z! t  L  2.全面具体,重点突出 8 K! n8 J, ^" l( b
  考察材料既要全面地、历史地反映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又要看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关键时刻是对干部的严峻考验,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干部的政治素质、党性观念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譬如,在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和在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面前持何立场;在自己负责的工作的关键时期,能不能抓住机遇,正确决策;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何选择;在某种错误东西出现时,能不能加以识别并坚决斗争;在工作调动、职务安排不合自己意愿时,能否服从组织需要;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诱惑面前,能否坚决抵制,保持革命气节等等。对这些情况都应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其一贯表现作全面分析。 + J7 ]/ r" \' |! L6 B
  考察材料要求比较全面具体地反映一个干部的表现情况,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记流水账。而应该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既比较全面,又重点突出,写出此干部与彼干部的不同之处来。
, l  c6 k2 Z/ ?" |2 z7 N7 U  3.长短适宜,详略得当
6 v" C4 _9 s% A. G0 \8 W  考察材料一般不超过1500字,过长过短都不好。在1500字的容量内要反映干部的方方面面,需要扎实的写作基础,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有的问题该概括的概括,有的问题该展开的展开。整篇材料既有整体的均衡又有局部的突出。 , y9 s! _* `+ K( W9 k. R+ q
  如遇有必须说明的问题,因受篇幅的限制,在考察材料中不易说清楚的,应另附专门材料进行说明。   C! O+ K* }& j& F* x- ^
  4.内修外练,相得益彰 ( s; T' H/ p6 Q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单从考察材料来谈考察材料的撰写问题,未免失之偏颇、失之片面。考察材料写得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察者自身素质高不高。因此,组工干部应刻苦学习,努力实践,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真正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二是要认真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对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一些重要会议的文件,一些重要的社论,都应及时学习领会;三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以及管理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察人识人本领,提高撰写考察材料的水平。
8 F6 x+ K7 v) d6 j0 v  B- f  (二)主要内容考察材料主要应该反映干部的德、能、勤、绩方面的表现情况: ; d( e4 _9 H' q$ ~- x8 J8 |; |
  1.德
" H% C. k! S2 D' y/ [/ h& M  德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政治上,是否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作风上,是否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思想上,是否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纪律上,是否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品质上,是否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作风民主,顾全大局,胸怀坦荡,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等等。
: u$ J: q; k$ h- L" V5 d4 c* l* r0 B  2.能 - |# Q+ v( J; q, `9 L! ~" ]/ Q
  能主要指干部的智力和能力素质,包括学识水平、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具体要反映干部是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是否具有广阔的视野,统筹全局的能力,是否善于掌握和驾驭全局的发展规律;是否具有多谋善断的决策能力,即选择方案的能力、风险决策的能力、当机立断的魄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工作是否指挥调度得体,使各级组织和工作人员目的明确,行动协调,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益;是否具有知人善任的组织才能,是否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求才之渴、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举才之德、让才之贤;是否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条理是否清楚,逻辑性强不强,等等。 . R' ]5 n5 c% m7 x0 I
  3.勤
0 G6 q8 [( L; E; x  勤主要指干部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具体要反映干部是否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是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否具有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是否勇于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敢于开创工作新局面;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等等。 2 X+ J/ T- X9 z/ H" L' |! t
  4.绩 . L; C: h5 [6 J$ S% a+ z2 {. b
  绩主要是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岗位职责,实现任期目标的实践中所取得的绩效。 6 b7 E& E* E' s) w# F8 _
  它是德、能、勤的综合反映。《关于加强和完善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中对实绩考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实绩考核分经济总量、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三大类,其中,经济建设一类中又分为经济总量,国家税收和地方政府财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交通、能源、通信、城镇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等考核指标体系。评价的档次为:实绩突出、实绩比较突出、实绩一般、实绩较差等四档。撰写县(市)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察材料时,应当遵循这个原则,撰写其他干部的考察材料时,也应有所遵循,并准确评价。 - z0 G8 ^4 K3 ~1 M" A" e; M
  (三)问题及对策
) o! O3 v& t1 w& u: @; U7 a* O& c  实践中,我们发现干部考察材料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0 h. I  E7 v! X# J. c+ X9 x
  一是空洞无物。概念性的话多,千人一面,只有观点,没有具体事例,不能反映干部的真实面目。有的把干部任职期间提出的思路等列上一大段,至于落实的情况怎样,效果如何却未提及。 + x; m7 L/ E7 i2 J/ J
  二是文题不符,观点和例子不一致。如观点是"组织领导能力强",事例是工作能吃苦,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很少休息等。
- \1 ?, A% R, A5 l  三是对政绩的表述不确切。干部的政绩是突出、比较突出,还是政绩不明显,含混不清,缺乏说服力。在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中,干部是起何作用,也没有说明白。有的把众人的成绩记在个人的账上,列上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许多数据,但干部与这些数据的关系没有准确定位。
! _3 f8 o) B  f1 E0 I3 Z* y! [  四是逻辑混乱,语法不通。有的对素材不加选择,缺乏提炼,表达混乱,堆砌重复;有的前后自相矛盾,前面说"工作有魄力,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后面说"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大。"
* e( n+ q8 X0 a5 v  v  五是缺点和不足简单化、公式化。缺点和不足都是那么几条--"有时批评人不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气"有时抓工作过于具体"等等。
# T+ K0 ^& E5 x9 x7 U) H; t0 D$ R  撰写考察材料入门易,但真正要写好并非易事,即使是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也容易犯上述毛病。因此,不论是"新手",还是"老手",在撰写每一份考察材料时,都应该聚精会神、严肃认真。考察材料怎么写,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写实、写像、写准,力戒千人一面。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6 S: N! U' f+ k# \  1.要按规范的格式写多年来,干部考察材料大体上已形成约定俗成的格式,应该按这个格式写。
' G2 m8 O0 @% g' w+ C; a  首先,干部考察材料应有标题,标题应为"×××同志考察材料",不能写成"关于×××同志的考察材料"。考察材料不再写本人的自然情况和简历。 ! X1 x# G0 t4 ~8 o) ^3 O$ [3 o* ]
  其次,正文内容一般从政治素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思想作风等方面来写。每小段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辅以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 B. N, P4 V9 m1 P9 R+ T  对缺点和不足,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对群众反映但又未经核实的问题可不写入,但应另附材料说明。 7 u2 |0 u8 _" X  m# `3 N
  民主推荐情况,包括时间、推荐职务、参加人、被推荐干部得票多少、排序等,一般在考察材料最后另起一段进行表述。格式是:×年×月民主推荐×(职务),×级以上干部×人参加,他(她)得票×张,占×%,排×名;在此次考察中,谈话×人,他得票×张,占×%,排×名。 $ y; u; z7 j3 H% S' X
  最后,考察材料一定要落款,落款一律为呈报单位党委并加盖党委印章。 $ f4 c3 x$ x8 w, d( i; b; J6 x
  2.要抓住本人的个性特点写 " `  s( t9 d( z# i  V# _( L5 F8 |8 B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兼备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现代心理学将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多血质属活泼型,表现为活泼好动,机智灵活,亲切开朗,为人热情,精力充沛,但感情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幻想,行动轻率,缺乏耐心和毅力;胆汁质特征是急躁型,主要表现是性情直爽,情感深刻,精力充沛,工作积极热情,勇于进取,但急躁、任性,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多变,有时傲慢不恭;粘液质的特征是胶滞型,主要表现是注意力稳定,情绪坚毅持久,善于克制忍让,处事谨慎,严肃认真,但反应迟缓,缺乏热情,个性固执,情绪不易外露;抑郁质的特征是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稳定沉静,体验深刻,感情细腻,办事稳妥可靠,处事谨慎,观察敏锐,富于想象,但孤僻多疑,多愁善感,缺乏自信,行动缓慢,经不起挫折,进取性不强。有的人以一种性格气质为主,还兼有其他特点。这种分类是否科学,还可进一步研究,但它给我们有力的启示:人与人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都会打上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的烙印,从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撰写考察材料时,就要善于把握人的这种个性特征,探幽烛微,把像画像。 - R( x& f5 V3 q1 A( c
  3.要扣住本人的工作经历、岗位和取得成绩写
% W- ~8 t* j% q( a0 \, ]  不同经历的人,不同工作岗位的人,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气质、性格、业务专长和工作绩效,都为考察材料的撰写提供了廓大的写作空间。干部分布在各行各业,从层次上看,有县级、地市级、省部级;从类别上看,有的是"京官",有的是"地方官","地方官"中有的是发达地区的,有的是欠发达地区的;从分工上看,有党务、经济、政法,经济中又有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即使是同一级别、职位的干部,情况也不尽相同。如同是副省长,有的分管农业,有的分管外经外贸,有的分管财政金融,有的分管民族宗教事务,还有的是分管科教文卫。由于分工的不同,他们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付出努力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的表现形态都各不同。如担任过区县、地市领导职务的同志很可能全面领导经验相对丰富一些;担任过专业职能部门领导职务的同志可能对某行业的情况更内行一些。写作者应该注重和善于把握这种显著的或者是细微的差别,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 - }8 t8 ~' R9 t& C6 \* ^/ H
  撰写考察材料时,在不忽视其过去任职经历的同时,更要重视其在现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用最新鲜、最生动的材料勾勒干部的特质。对干部所取得工作实绩进行表述,是考察材料的难点和重点,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具体分析:一是要体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两手硬的精神,既要看发展速度和规模,又要看效益和后劲。既要看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也要看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二是要分析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的关系。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原有工作基础和不可抗力破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看其主观努力程度及其成效。要注意将那些工作努力,但由于客观条件过于困难,工作一时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同工作不努力、无所作为区别开来,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标准。特别是对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勤奋工作的干部,应给予充分肯定。三是要分析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个人作用。客观分析每个成员在班子集体决策,以及开展工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防止成绩人人有份,在实绩上"吃大锅饭"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摆正个人在领导集体和群众中的位置,不能把集体的成绩都算到个人身上。四是要分析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以及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不仅要看本地区取得的局部效益,还必须看对全局利益的贡献。对那种忽视全局利益,甚至无视党纪国法而取得的局部效益,不能视为工作实绩。既要看工作的现实成果,又要看为下一步打下的基础。对那些重视积累后劲而眼前效益一时不太明显的,同样应视为工作实绩。对那种不顾长远发展和客观可能性,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或者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而取得的某些物质成果,不能视为实绩写入考察材料。
6 n* A6 a. w; d+ `  4.要联系本人拟任职务写 9 r1 a. n% h+ y. H' _: O/ v
  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尽可能地根据干部的拟使用方向,有侧重地反映其特点。如拟任分管财政金融副省长人选的,要侧重反映其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否熟悉这方面工作;拟作秘书长人选的要侧重反映其综合协调和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拟作政法机关领导人选的,要注意看他有无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是否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教育,具不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拟作宣传部长人选的,要注意看他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敏锐性以及文学艺术修养、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熟悉情况等等。 ( t' H9 b; |3 \: O& c# J
  此外,对拟作"一把手"的人选,除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应重点反映其能否驾驭全盘工作;作风是否民主,能否广纳诤言,能否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乃至错误的意见;胸襟是否宽阔,能不能团结同志,发挥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道做好工作。
" q7 n( \. I. e  5.要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写
0 d4 {) h3 ]& z) j  对干部的缺点和不足,要实事求是地予以反映。当然,不是所有的缺点和不足都要反映,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应该反映出来。写缺点一要敢写,不能回避粉饰;二要客观公正,不能贬低抹黑。对干部的缺点和失误要认真地加以分析,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是偶发的还是一贯的;是缺乏经验造成的还是渎职失职造成的;是思想品质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是出以公心还是图谋私利;是知错就改还是屡错屡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组织负责,对同志负责,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 t& m1 q5 \& e6 V  6.要精雕细刻地写 3 j. h" Z& U+ `5 u2 N) g
  这主要要求写作者在收集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要舍得下功夫,做到精益求精。 % u, ^9 {5 G6 ~) o  a& i$ x
  首先,要广选精用材料。材料主要有四种:一是典型材料,即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集中、生动地反映被考察者表现情况的材料;二是概括性的材料,如经济数据等;三是背景材料,即指那些反映考察者进行某项工作时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情况的材料;四是前景材料,即指那些对考察者所进行工作取得成效的科学预计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直接材料,有的是间接材料,都应注意收集。如考察一名市委书记时,除广泛听取意见外,还应对其讲话稿、工作报告、学习心得、理论文章、民主评议材料以及市委常委会记录、党代会工作报告、全委会工作报告等进行收集、调阅。选材以十当一,越多越好;取材时则应以一当十,越精越好。对收集到的材料,要做艰苦细致的分析整理工作,披沙拣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选取最能反映干部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例写到材料中去,同时精选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加以印证。选用前景材料时要慎之又慎。总之,要注意克服材料贫乏,不能说明观点或者材料纷乱,淹没了观点的问题。 / C1 ?. Q( D; y" V. V
  其次,要逻辑严密,层次清楚。每个材料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应该心中有底,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 g2 B) Q) d$ j. r+ c  反映干部的表现情况,提出几个观点,观点和观点之间应该互相照应,但不能重复交叉。观点应该能够统帅材料,材料能够很好地烘托观点。 7 i/ S. d/ ?; g- ?6 [. K, n$ I
  第三,要语句通顺,言简意明。前面所述,干部考察材料要求准确严密。要在这个基础上,力求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力戒华而不实的文风。除此以外,语言表述上要注意几点:一是"文化大革命"中如果犯有错误(以组织结论为准),需要在考察材料中反映的,其表述要符合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不要使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不合适语言,不要沿用老观点。例如:不要使用"造反派"、"保守派"或"造反组织"、"保守组织"和各种"战斗队"的名字,可一律称之为群众组织。不要使用"受审查"、"受批判",应统称为"受冲击"或"受迫害"。不要使用"对文革不理解"的词句。不要使用对受到迫害"能正确对待"一类的语言。不要说"没有打砸抢行为"、"没有迫害老干部"、"参加过群众组织,没有参加派性活动"、"文革中无问题"、"文革中表现好"等等。有些非用不可的词句,可加引号。例如:"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清队"等。二是不要使用别人不清楚的省略语(如"三右一风","1.2.3工程"等),不要过多地使用专业性词语。三是对干部历史上受过审查的表述要符合落实政策的情况。有些干部历史上受过审查,当时也作了结论,但现已查明是错案,对这类问题的表述要特别慎重,不要只写过去的结论,不写纠正的情况。对"反右倾"、"反右派"中受到错误处理的同志要用"错定为‘右倾’分子"、"错划为‘右派’",并注明已于何时予以改正。四是对民主人士的历史和现实表现的表述要符合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如对参加过国民党及其外围组织并任某种职务的,对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对解放前在西方国家取得学位、学衔的,原则上应作客观表述,除中央有明确结论的以外,不要轻易定为"反动"性质或使用贬义词语表述。 : Q( \# x2 @0 W) c4 L, `/ p
  文章越改越好,考察材料也是一样。一份考察材料写出来后,不要急着上报,在不误时间的前提下,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多次修改,这样才能出"成品",出"精品"反之,如果舍不得下功夫,搞出来的只能是毛坯、半成品、大路货。
: _7 ^7 j; @) v7 L& Q  7.要勇于创新地写 8 m, W: d. v2 t' M% @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考察材料作为干部工作中一种特定的文体,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我们要求考察材料要按规范的格式写,并不意味着这个格式就是一成不变的。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应该注意观察积累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事物、新气象以及在干部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深入研究有可能对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产生的影响。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而慎审地,务实而创新地赋予考察材料以新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考察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1 q- n- ]" ^1 w: R# g3 n  v
作者: 人大办    时间: 2012-4-19 16:18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活动。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材料。随着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干部管理权限的调整,一大批原来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下放到有关部门和基层党政组织自行管理,这样,考察干部和起草考察材料也就成了文字工作者经常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起草考察材料对于堪称“笔杆子、老师傅”的资深文字工作者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容易掌控。但对一些刚刚涉及公文写作的初写者来说可以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2 f2 v: y* a; O$ f( D5 K
8 k- J5 J8 n; g: K4 o. F" A  干部考察材料写作模式框架大致基本一致。一般是,第一部分反映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表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反映其的组织领导能力、熟悉哪方面工作以及工作实绩、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最后一部分是其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写好考察材料重点要注意“三忌”并做到“三要”。5 g" v; }8 n) l  r6 Q( K# l* f

5 V. h5 |. D3 T) Z8 @" z* y  一、对考察对象政治表现的叙述切忌“模式化”
, x2 o& Y4 u) Q9 U7 |- I0 p & \! Z$ ?9 y  j% ]' x# g5 N6 o# A$ f/ i
  对于急着交差的文字撰写者往往对考察对象政治水平的考核采用照抄照搬的方式,人云亦云,对一些思想觉悟上的评价可谓千篇一律。譬如,某人写到:“该同志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与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泛泛而谈,空发议论的评价犹如“无病呻吟”。这种评价太笼统、太抽象、太陈旧,变成了人人头上都可以“套”的套话。看一个干部能不能任用,政治表现当然是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一个满脑充满封建狭隘思想的人是很难胜任一些具有创造性工作的。但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不一样,对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应做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种模式化的表述方法,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来有针对性的表述,比如“该同志政治上坚定、可靠”,“该同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党风性观念较强,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这样的话,就既避免了千人一面地说套话,又简明扼要,而且政治表现也表述得更为清晰和具体。
) K( c$ k5 ?$ M( @, D   a3 e' P* A: l! m' ^: Y0 H5 T
  二、对考察对象整体素质的评价切忌“失准化”' M' p( b) m  S1 X
   
6 ~+ _4 V7 o: @9 F. L7 E: Z  评价一位干部,除了他的政治表现之外,还要涉及到廉洁、守纪、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为人处事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综合素质高低与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但写法上我们也应该有所讲究,这方面常见的毛病有如下三种:其一,没有相应例子支撑观点,说服力差。如这样的评价:“该同志能认真履行职责,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能团结同志,助人为乐,热心为群众办好事。”然后下面再另谈其他,这方面的内容就草率的结束了,这等于只给该同志脸上张贴了标签,一一对照。我们知道,论据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也是证明论点的依据,有些文字人员只是泛泛而谈,空发议论,这样的话,怎么叫人由衷信服?其次,肆意乱撒胡椒面,忽视重点。从唯物辩证矛盾观点来说,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写的太具体,太琐碎,还聪明的自认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欠妥的。俗话说的好“事无巨细”我们要做到的是抓住最能表现他水平的观点和论据,与众不同的优点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比如“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候还主动加班加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还多着呢,难道就该这同志一个够资格提拔?又如“待人和气,平易近人,基层的同志来办事、群众来材夜思,他都能做到笑脸相迎,让坐、敬烟、倒茶水……”看来该同志确实是一个好人,世上好人其实多的很,是不是好人都能当领导?写考察材料绝不是单纯记录好人好事,而主要是他的素质与拟任的职务是否相适应,比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对这方面的评价应有所侧重,其他无关紧要只稍微一笔带过就行。其三,用词欠推敲,以致产生歧义。有些人用词不经过大脑思考,随手拈来,譬如说该同志“比较成熟、老练”,“成熟”、“老练”两词语值得推敲,按当今较流行的说法,实际上是“圆滑世故”的同义词,如果视圆滑世故为优点,岂不糟糕嘛?值得提出的是,当今文字工作者,习惯用“成熟不成熟、稳重不稳重”来看一个干部,这是旧的用人观念的表现,当今社会,我们要绝对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6 U1 k5 L7 x" E" C7 H' k  r  Q# e0 j

) M+ }* O; T# _; S9 N# Z# |4 a  三、对考察对象的不足表述切忌“模糊化”
3 q  \" z2 N$ f% O9 i$ l' d: K 3 t- f* [5 R" k1 H; S  L/ y, M
  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文字工作者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这一部分,要恰如其分找准其问题之所在,也不要避重就轻,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对缺点也不要轻描淡写,更不应该忽略这部分的存在,可有些文字工作者干脆不写这部分,全文尽是洋溢着赞美的言辞,“人无癖则进痴,水至清则无鱼”。这不是为国家找有用的人才,而是找“圣人”、找“神仙”。另一方面,文字工作者对考察对象的不足用词不够准确,欠推敲,窥探到很多的干部材料都这样写到:“该同志学习不够、下基层较少,有时候工作也不够大胆,不够注意工作方法”,有的还甚至写到:“该同志性子比较急,脾气比较暴躁,批评人不注意方式、方法”这好像大家都吃了炸药似的,一天到晚都在那里吹胡子瞪眼睛似的。性子急说缺点也是缺点,但这是不痛不痒的缺点,有时候这还可能是优点,性子急有性子急的好处,有些工作不急一点、快一点,怎么能搞上去呢?难道凡事慢吞吞、懒洋洋,左请示、右汇报反倒是优点吗?当然,性子急并不都好,它有不同的表现:工作节奏、办事效率是一种“急”,这当然很好;盲目冲动,有勇无谋也是一种“急”,这肯定不好。同样的道理,某文字工作者的干部考察材料写到:“该同志有时候会产生骄傲情绪……”,这也要看是哪一份骄傲?骄傲没有死认理为贬义词,如果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骄傲,固然是很严重的缺点;如果是那种很有主见、有骨气、有创造性精神、不落俗套、不唯书、不唯上的“骄傲”,那当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优点,而恰恰这些优点被烙下了“冤案”的痕迹。
$ C5 R" w+ U3 K3 J. {
- ]" s3 ^; W5 ?$ Z" s+ o! l! O  以上是撰写考察报告材料容易犯得毛病,对症下药,这需要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者做到“三要”。
0 g; f* f  e6 f4 d1 P% X+ f2 L 2 y0 k, B5 W" a9 ~/ v9 E9 M1 I/ G
  第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写好干部考察材料,这对撰写者本身的理论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认识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综合检验。写出一份被领导和群众认可的干部考察材料,首先撰写者要在自己身上下好功夫,所谓“树人先树己”,用自己的良心、正直心写,未必“正气凛然”,但要“开诚布公、使人心悦诚服”。是一就是一,不能随便出卖自己的私欲,要坚持一个文字工作者最起码的做人基本原则,要做到心里坦荡汤、问心无愧。撰写者本人的综合素质都不怎么够,领导决策机构难道还奢望他能写出一份公平、客观的干部考察材料出来?撰写者要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写出一份“宜理不宜情、宜实不宜虚、宜事不宜人”确实可靠的干部考察材料出来。其次,撰写考察报告材料的时候某些模凌两可的词语要少用。即使要用,也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为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场合下具有不同的表达意思,譬如上面所说的“急”、“骄傲”等词语。撰写者可以通过相关典型的实例进行佐证和补充,意思把握不准的词语最好不要用,因为一些词语自我认为是这样的意思,其实与本意相隔十万八千里;这就要求文字工作者具有缜密的思维和表述能力,需要把握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平时多多训练基本功,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现代优秀的文字秘书工作者典范。
# q8 P0 b1 ~" t: J4 R $ |+ n6 b7 L$ h3 y4 |
  第二,要聚焦考察对象本人。首先,撰写干部考察材料最重要的是要对考察对象有一个最为透彻、最为详细的了解,需要掌握大量相关被考察对象的材料,所以撰写者要亲自走访当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同事、朋友等,对于一些他们提供的第一手材料还需要不断反复验证,以证明此材料的真伪;最后,对考察对象的不足评价要客观、公正。要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写,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反映出来,但要分清本质主次,既不求全责备,又不避重就轻;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要防止公式化地认定干部的缺点。将德、能、勤、绩、廉和不足有机融合于整个材料之中,真正达到“瑕不掩玉“的目的。
& s% M$ Q) i) S- i3 W$ u0 j6 D
& y8 |9 }4 D- }  [/ `4 p/ [% m1 t7 S6 C  第三,要凸显“闪光点”。一篇上乘的干部考察材料文章,不是“千人一面“的副产品,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或见长之处;或者内容上比较深入,有真知灼见;或者运用的材料比较新颖;或者运笔行文、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文字秘书人员的知识、理论修养或文字修养超出一般。所谓“见文如见人”就是这个道理,摆脱干部考察材料撰写的基本模式,在固有模式基础之上要有所创新,因为撰写干部考察材料的文字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历史赋予了他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行文不必拘泥于原有的固定框架,虽然考察报告撰写的模式大致相同,但是我们要抓好考察对象本人与他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工作性质来写,掌握这些细小的差别。克服撰写干部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众人共用”的弊端,使其写出新意来。
  t3 E% y0 A% l+ |, P6 Z* |   c3 Y( }, J/ t( Z+ F
  干部考察材料是上级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鞭策教育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干部考察材料写得好不好,不只是写作水平的问题,还是对考察看的准不准的问题,所以撰写干部考察材料要力忌上面上说的三个弊病,重点凸显上面所述的三个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份真正管用、有参考价值的干部考察材料出来。( v7 {. g+ a+ G( s+ e& d

作者: ckz    时间: 2012-9-20 09:40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