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浅谈公文标题中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2-4-23 11:42
标题:
浅谈公文标题中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公文阅读者最先接触的部分。为确保公文阅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应当规范制作公文的标题。要保证公文标题的规范化,就必须规范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 |, Y: k$ ]! b+ [
2 C2 e- \1 k. c8 d% r. I& p/ ?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公文标题使用标点符号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则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此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标题的简洁,便于对公文的阅读、理解和处理。但是,应当注意规定中的“一般”二字,对这个要求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否则,就会出现因为省略标题中不该省略的标点符号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公文标题中究竟用不用标点符号,主要应看能否更好地揭示公文的中心内容。由于目前对公文标题中如何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尚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公文处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因此,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X: ^0 P3 S. z @& u; e
" E1 c% {) b9 X7 R1 `
一、书名号的使用
, S- ?. J/ \& {/ l
. Q; F- W% F/ {% O6 S
在公文标题中,书名号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惟一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标点符号。但有一点需要加以说明,这就是法规、规章名称之外是否可以使用书名号的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这个表述并未排除其他情况下也可使用书名号的可能性。除法规、规章名称外,在公文标题中出现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时,也应当使用书名号。如在《×××关于做好〈××日报〉发行工作的通知》中,将“××日报”外的书名号去掉显然不妥。
. ^3 ?8 Q) L& U! d" v
3 ~7 u+ K! S! `% C- ^, G2 _
二、顿号的使用
`2 s! t+ ]0 J$ i! i
L0 a9 k) F) S2 e1 r& m( y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 v& z# l' o8 r, U) S# e( u- C: @1 l
' L0 R# L% O' g( \. f# Z0 ]- h5 E L
三、括号的使用
! ~: {: W! I: _/ e c
. l% h% a' D6 u8 l5 ^( d5 g! [3 ?
在公文标题中使用括号,主要用于解释或补充说明,
- d5 u4 Y5 o4 r9 N4 G8 Y
除上述几类常用的标点号外,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偶尔见到的,如连接号、逗号、间隔号等。此外,公文处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一个标题中使用多种标点符号的情况,要在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不能随意省去标点符号。(摘自《秘书工作》)
& W) S! E! u& c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2-4-23 11:44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其实在公文处理的实际中,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技巧。
6 b- C/ `8 b$ S9 u# ?1 r( H
# c7 X! c# ]) A, h5 q5 V
一、书名号
3 D. F' x9 J8 W. r
: G. G( A: g7 y4 H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例如:“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村费改税试点工作报告的通知”、“商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科技厅关于科学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农业厅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福建省志·政府志》组稿工作的通知”,其中的“《福建省志·政府志》”就得使用书名号。
' ?7 v' ]; z, r8 A! ^3 @, U2 o
6 u! i4 B6 d& `' D' a' p4 K
; N: U0 I( |. @+ v
1 T1 B, ^' G2 [2 y T' A
二、引号
1 s4 H% D) U' |1 g
# k9 f5 A1 x# C8 z0 k& G. S; T
正如有些书名号在标题中必须使用一样,有时引号也是不得不用的。
7 ]! v/ U5 C R6 G9 u& X% R
, s1 B6 x9 Y2 C- }7 ?* i+ b G K
例1:关于开展“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
0 ^7 h+ B: x3 B& _8 H) D3 a, I
0 V; B5 I5 [4 ~$ Z4 N* Y
例2: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报告
: |! Z3 j. p9 V$ L. z$ R# [9 X
( g" z1 W+ r, H/ {4 z- }
“两基”有特定的内涵,是对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高度概括,属于特指,必须加注引号,以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绿色证书工程”则是根据农村家庭技术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形象化概括,内容丰富,因此也必须使用引号。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863”计划、“三·八”妇女节、“9·8”投洽会、“ 一控双达标”、“双增双提”、“两个确保”等等。使用引号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对一个特殊 的概念或缩略语进行标注,以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引号也要慎重,因为引号在标题中要比其它标点符号更显眼,如果可能,还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
o2 I- l) A: m( G& ^+ `' {( [
o( w% v. l @* s% @, [
2 w. }/ r! g2 N7 g% K# Q
1 b/ |! u; Y2 }: Q6 t
$ F. I; O( U6 n4 C: Y% J
三、顿号
) U8 G% \" p0 |8 |# y
4 e, y5 [. p& i4 d2 U( s# _# Y" q/ S
因为它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所以就公文标题而言,可以用“和”来代替,或者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形进行变通处理:
: U9 T$ q. x1 k
% n6 x9 G5 O! ^* i' s# F* n; o
(一)顿号改“和”
0 [: u1 y5 `: @: S% c& p
; X/ a# _% b4 s9 X/ R; H" U5 m
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
% B! |4 H2 D8 F
K0 o7 ?: w' |$ C7 Q
7 q: h+ j; {+ r( k. b
; `# n: u9 \: |
(二)删除顿号
& x/ t9 c M% D1 o5 t! V
1 t G( P" x/ s, ?' z' F+ u! r3 C1 ~
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 t# P& P0 P+ T
5 o8 @: v3 X' v# B2 ?
(三)“等”而言之
# [4 b: ~# q, I$ C) k3 e
; x. Z I: S: `: r; l7 x
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 q* l5 [0 }% R( V2 E5 A2 d0 |* ]
! H2 f& d" z, B
(四)概而言之
8 X3 [! @1 J# s5 o
) w% U" K( J- X, P) z' a4 s" ^
当一个公文标题中同时并列出现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且它们的意义相近或相关,而又不能用“和”来解决顿号的问题时,可以考虑用一个能够代表这些词或词组共同意义的词或词组来置换。
; U$ I5 k3 e6 e7 ]) O
" W# S, g5 L/ f% O" ^$ l# q
(五)改变角度
, x1 t, Q. m8 P/ w: Q
/ h7 V5 V# [ H1 A+ _. i* g$ k1 B9 O
当用常规的办法不能避开顿号时,可以尝试改变标题的拟写角度。
2 F) Q# r, R3 E; W4 z9 G: l5 q: ]0 W
1 ?, f- P2 g" r1 P# ]
公文标题中遇到顿号的机率相对较高,但只要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动脑筋,主动研究摸索,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 s2 i8 H u% I9 _( u' y3 o
9 {7 L4 o: i( V/ C5 |: V& C
总之,公文标题一般是一个句子,不需要做特别的停顿;公文标题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无需借助标点符号来表达;公文标题处在一个十分显眼的位置,使用标点总给人一种不够整齐美观的感觉。所以非特殊和必要,尽量遵守规定,不使用标点符号。
0 Z% P6 ^6 e5 z q5 a8 r. k) K
: z. l2 _+ f* i* d7 M
作者:
小庞
时间:
2012-4-24 09:0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更大进步,为人民服务.
作者:
紫堇
时间:
2012-4-24 11:42
写的实在,准确。有学习的价值
作者:
Danny_dream
时间:
2012-4-26 16:13
这个好用 在实际工作中还是用的到的啊
/ O; l t1 p" ~* C" [5 }0 W
作者:
wilyboy
时间:
2012-5-7 13:45
学习借鉴一下,先行谢过
作者:
KOKO2345
时间:
2012-5-7 21:46
呵呵,非常感谢,很好很强大
作者:
笨笨球
时间:
2012-5-8 08:4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丁铭
时间:
2012-5-8 10:21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浪潮
时间:
2012-5-8 10:36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齐都过客
时间:
2012-5-8 19:42
此文比较有用,看看吧!
作者:
栖水而歌
时间:
2012-5-8 22:59
非常好,感谢了!!!!!!!!!!
作者:
三二一
时间:
2012-5-23 08:35
很好很强大啊,受益匪浅
作者:
酷儿
时间:
2012-5-24 14:09
看看 学知识啊!~ 需要这样的东西!~
作者:
wsyedi
时间:
2012-6-12 17:40
学习了,很多时候不会用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6-13 09:13
汉语共有十六种标点符号,西安小秘肯定总结了这十六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作者:
成竹在[心]
时间:
2012-6-13 16:25
浅谈公文标题中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作者:
chenwei1980
时间:
2012-6-14 08:27
讲得非常的好!!!!
作者:
topcheer
时间:
2012-6-17 07:42
嗯 细致做事
作者:
呱呱密友
时间:
2012-7-5 10:52
实际工作中标点使用不是很清晰,看后有启发。
作者:
dyli959
时间:
2012-7-23 16:35
两个书名号之间可不用顿号吧
作者:
nancyweizhang
时间:
2012-7-24 11:34
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受益非浅,以后要经常上这网来看看
作者:
安阳秘书
时间:
2012-7-25 09:41
学习了,公文标题标点的用法!
作者:
风过麦田
时间:
2012-7-26 09:03
确实写的很棒喔,支持中,学习
作者:
好记性与烂笔头
时间:
2013-11-13 16:17
好帖子,有理论有例子,找了很久类似文章,谢谢分享。
作者:
飓风守望
时间:
2013-11-17 12:42
知识的盲区,需要具体掌握!
作者:
娃儿
时间:
2014-2-21 14:09
正好需要,谢谢楼主的及时雨了。
作者:
抱阳生
时间:
2014-3-4 13:30
很好,的确明确了日常工作中的不规范!感谢楼主!
作者:
仰望呈翔
时间:
2014-3-17 10:40
要抓紧学习下,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作者:
Kevin
时间:
2014-3-25 15:15
谢谢楼主,非常感谢。希望有用。
作者:
宁夏老秘书
时间:
2014-4-13 21:32
标点符号其实很重要。
作者:
铂金
时间:
2014-4-14 11:32
对于半路出家的人来说,这篇科普文章十分必要。
作者:
神话歌迷
时间:
2014-4-19 21:33
真的很好,我拿去了,谢谢了!
作者:
半夏青梅
时间:
2014-4-21 15:19
非常不错,对刚接触文秘工作的同志很有帮助
作者:
bluefish
时间:
2014-4-23 23:20
好帖子,有理论有例子,找了很久类似文章,谢谢分享
作者:
延安秘书
时间:
2014-4-24 10:48
学习一下,正好遇到这个问题。
作者:
跳针的时光线
时间:
2014-5-21 09:54
希望解决困扰已久的括号使用问题
作者:
wengbq
时间:
2014-6-16 17:2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sen2oo9
时间:
2014-7-10 01:38
在公文标题中使用括号,主要用于解释或补充说明,
作者:
人非悟空
时间:
2014-8-6 10:36
多谢指点,,大有用处啊 ,,很感谢,,经常分享,,,,,,,
作者:
小江
时间:
2014-8-6 13:08
常识很重要,细节需掌握。
作者:
锦衣卫
时间:
2014-8-12 15:45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作者:
helanxiaozhu
时间:
2014-9-28 09:00
新手入门,向老秘学习
作者:
无邪
时间:
2014-9-28 14:11
除上述几类常用的标点号外,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偶尔见到的,如连接号、逗号、间隔号等。此外,公文处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一个标题中使用多种标点符号的情况,要在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不能随意省去标点符号
作者:
一点0
时间:
2015-2-12 14:14
此文观点鲜明,适用性强,帮助我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作者:
lidongszulaw
时间:
2015-4-15 19:56
不知道括号内的括号应该怎么输入哦
作者:
yyes1
时间:
2015-4-22 14:12
学习了,想老手致敬!希望能再看见此类有内涵有用处的帖子!
作者:
沧海一声笑
时间:
2015-5-19 11:39
这个文章不错的啊!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用心@@
作者:
月落梧桐
时间:
2015-9-29 16:22
学习,谢谢········
作者:
asdxws007
时间:
2015-10-9 15:22
不错,好好学学下公文标题中符号的规范使用。
作者:
waw232567
时间:
2015-10-12 11:09
写得非常好,使用性强。
作者:
lai3211083
时间:
2015-10-14 23:53
; {/ f6 i3 @" E
老秘网机关文稿演播室 点击了解详情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5-10-15 08:46
很实用,收藏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gh2881619
时间:
2015-12-7 08:23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江苏秦
时间:
2016-3-21 17:38
标点符号要用好,要学而不思则罔标点符号的用法。
作者:
可乐加冰
时间:
2016-4-12 12:06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更大进步,为人民服务.
作者:
加米聪聪
时间:
2016-4-15 15:31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作者:
哈哈懒人
时间:
2016-11-2 13:40
幅度幅度对方的方法的房顶上的
作者:
xinjieyang126
时间:
2017-1-3 16:53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ziying198017
时间:
2017-2-20 16:15
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作者:
狗娃子
时间:
2017-4-5 16:46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D*
作者:
狗娃子
时间:
2017-4-5 16:47
二、顿号的使用
* A, I! G$ d5 h- K0 h
% j, a( E1 h6 r5 x: `
5 R( t4 k. j5 E0 Q3 t8 {! z% O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D* R. W- |3 l- v( C6 k" v9 x9 m
7 t' S( x( n* e5 G8 ^
/ R4 v3 E# r3 M, N) R
1 h# Q/ G0 @6 `5 U8 n9 w
三、括号的使用
作者:
说你说我
时间:
2017-4-8 10:08
很实用!对于实际的写作很有帮助!
作者:
姜娜
时间:
2017-4-24 10:36
刚好从事这份工作,我来看看,谢谢各位前辈的分享
作者:
iamjackroo
时间:
2017-5-9 11:05
学习了不少东西,谢谢
作者:
琵琶语
时间:
2017-5-11 09:41
讲得真好,我受益匪浅!
作者:
琵琶语
时间:
2017-5-11 12:54
受益匪浅,好不容易找到
作者:
刘万胜
时间:
2017-5-11 16:53
指出了初入文秘岗的年轻人的通病
作者:
如果有一天
时间:
2017-6-5 09:24
学习一下~~~~~~~~~~~~~~~
作者:
1234567llll
时间:
2017-8-14 17:17
hhhhhhhhhhhh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作者:
zlf030211
时间:
2017-9-29 11:26
太棒了,真的很有用处
作者:
hjw198524
时间:
2017-11-28 10:16
非常不错的总结 也是经常犯的错,谢谢楼主
作者:
海之子
时间:
2019-1-31 21:49
除上述几类常用的标点号外,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偶尔见到的,如连接号、逗号、间隔号等。此外,公文处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一个标题中使用多种
作者:
gouzhiyong
时间:
2019-5-9 18:32
除上述几类常用的标点号外,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偶尔见到的,如连接号、逗号、间隔号等。此外,公文处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一个标题中使用多种标点符号的情况,要在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不能随意省去标点符号。(摘自《秘书工作》)
作者:
jf469
时间:
2019-5-23 11:33
看一看,需要学习借鉴。
/ X# n- [6 H! @9 d' I6 g* Q' G
作者:
TINGHAO
时间:
2019-6-19 11:07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作者:
羔羊与羊羔
时间:
2020-3-6 09:33
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9 c% u9 W) p3 A0 z
作者:
东野圭吾
时间:
2020-11-3 15:13
非常实用的公文写作技巧
作者:
玄天羽衣
时间:
2020-11-23 17:29
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作者:
陈大侠浙江
时间:
2020-11-27 15:00
不错,学习了。浅谈公文标题中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
作者:
丁吉
时间:
2020-12-2 16:09
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
作者:
一世芳华
时间:
2021-2-6 09:22
要在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不能随意省去标点符号。
作者:
xay111
时间:
2021-3-1 11:24
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
作者:
烁amy
时间:
2021-3-19 12:26
学习公文写作技巧,打磨公文写作细节的,力争在公文写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作者:
szblxy
时间:
2021-3-21 16:09
标点符号的使用确实不容易掌握。
作者:
xiaoBird
时间:
2021-5-19 11:37
正好要用,只能学习学习。
作者:
阳光下晒龟壳
时间:
2021-9-10 16:08
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作者:
kevin220327
时间:
2021-9-24 15:58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公文阅读者最先接触的部分。为确保公文阅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应当规范制作公文的标题。
作者:
张志成
时间:
2021-10-20 09:52
一个标点符号可以影响一句话甚至一段话的意境
作者:
365763
时间:
2021-11-5 00:44
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
作者:
老叁
时间:
2021-11-11 10:28
公文标题中遇到顿号的机率相对较高 如何规避门道多
作者:
新洲秘书
时间:
2021-12-17 12:35
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
作者:
fzyrwx
时间:
2021-12-25 16:28
谢谢啦,写的不错,欢迎继续创作。
作者:
大飞金字塔
时间:
2022-2-18 11:31
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
作者:
昆仑山放纸鸢
时间:
2022-3-23 15:20
讲解细致,值得学习。
作者:
haitaosanwan
时间:
2022-6-10 14:42
非常实用,谢谢分享!
作者:
福不小
时间:
2022-10-9 11:36
标点符号作用很重要,需要非常注意。
+ ]. C/ s# [9 @
作者:
生根
时间:
2023-1-11 04:43
非常感谢!!!!!!!!
4 {5 j4 L+ y# ], Y
作者:
心系曲洧
时间:
2023-10-16 17:08
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作者:
千叶莉莉1122
时间:
2024-2-20 17:31
你好,我想学习学习再学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