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w1 \% x# I8 D9 o O 前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同志总结说:“有四种人才最需要提防:一种是名声很臭,却特能往你身上粘的;二是能力不强,当官的欲望却特别强的;三是收入不高,却特别能花钱的;四是地位不高,但活动能力特别大的。因为这四种人,在中国目前体制下最容易被提拔( 见2010年2月26日《文摘周报》)”。这段话讲得很精辟、很到位,值得深思。 9 I, \/ S; `% v. q! d) p ) E* f9 z7 @- u 以笔者理解,刘丽英同志总结的“四种人”,有其共同特点,如 “合并同类项”,可归结为“一类人”———单位主官的圈内人。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主官一言九鼎,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攀上了主官,如同攀龙附凤,要啥有啥,想啥来啥,所以主官门前往往车水马龙。那特别“能粘”的,会想方设法往主官身上贴;那“官欲”特别强的,会想方设法讨主官欢心;那特别“能花钱”的,会想方设法往主官身上投资;那“活动能力”特别强的,会想方设法往主官家里跑。“粘” 的多了、讨到欢心了、钱花到位了、家里跑得勤了,跑出感情了,跑来跑去就跑进主官的圈子里,成了“圈内人”,也就最容易被提拔了。! @5 f" M4 r: u* G9 L
2 ?) c2 q2 P. ~. W
一些主官的圈子非常隐秘,也非常神奇:它是个“魔术圈”,进了这个圈子,你要去竞争官位,就有了独特的优势,你的有利条件是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也是有利条件。如果你是研究生,圈子的主人会说:“搞现代化建设,要尊重知识,重视文凭”。如果你只是个大专生,圈子的主人会说:“我们要重视文凭,但不能唯文凭,关键看实际工作能力。”如此这般,你可以像魔术师手上的扑克牌,想变成方块A就方块A,要变成大王就大王;它又是个“金项圈”,圈子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你不想发都难。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要到工程项目,可以随随便便贷到巨款,可以想交多少税就交多少税,有个三年五载,你就“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富得冒油了;它还是个 “保护圈”,如同孙悟空用金箍棒划出的圈,坐在里面十分安全,犯个法、违个纪、贪点钱、玩个女人,都是小事一桩。只要不出圈子,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B. [& q! @- N2 b3 c. W: |$ E
- o; A1 |* a- D/ P/ p# R. r 从实际情况看,圈子有大有小,往往是官越大圈子越大。圈子大了以后,就有“内圈”、“中圈”、“外圈”之别。“内圈”是圈子主人最贴心的人,可以无话不说,可以交办任何事。提拔时“内圈” 优先,“中圈”次之,“外圈”再次之。# Q5 W4 V! Q6 h# l2 O5 H
! Y' E6 Y# I: M% x. X1 Y% O: r; G 有人认为,领导的身边人都是圈内人,这是一个误区。身边人有圈内的也有圈外的,有的身边人只进入领导的“工作圈”,没有进入 “生活圈”、“娱乐圈”,只是身边人而不是“心边人”或“心上人” ,所以看似圈内人,实际上是圈外人,这种人可以装饰领导的“门面” :你看,我的身边人多正派呀!但到了提拔使用时,这种人是排不上号的,这就是有些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秘书也不能提拔的主要原因。4 t3 m7 G6 t2 i S% `8 F5 ~
( G, w- P6 Q! V. u% A
刘丽英同志在总结“四种人”时,用了一个限制词———“中国目前体制下”,实际上是点出了圈内人最容易被提拔的主要原因。她告诉我们,要防止“四种人”,也就是圈内人最容易被提拔,必须进行“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