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人物通讯的开头与人物姓名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之友    时间: 2012-5-22 08:40
标题: 人物通讯的开头与人物姓名的关系
 人物通讯的开头,也称导语。是通篇文章的眼睛,在新闻中称为“电头”。是指“本报讯”字样后面的那一段概括话语。
; M& j0 G/ ?1 j2 A4 R4 h. Z
; {' _+ K0 T0 x- b  导语是最有价值、最精华、最高度、最集中、最概括的精辟语。它不仅有文眼的美称,还有引述下文的作用,也称“引路语”。写好导语并非易事,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高超的构思技巧以及巧妙的组合方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就是这个道理。- X5 ]+ V; @3 _9 ^/ Y
3 U+ V5 {) r  B( h0 C
  最近读了《十七大代表风采录》(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书中收录了126篇人物通讯。所记述的典型人物都是社会各界的先进、模范和精英。这些人物通讯经过各家高手的反复推敲修改,最终作为上乘佳作入选本书。可谓名篇荟萃,佳作开会。读后,颇有感慨:每一篇通讯都写的都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每一篇通讯的写作方式都值得学习借鉴和仿效。尤其是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颇有讲究,其写法不拘泥于传统格式,不拘泥于旧框文本。既有传统的通常写法,也有现代创新样板。下面我就其中带有共性特点、且具创新写作的开头列举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3 {6 u0 d  p, H8 f0 o! J5 u   M' t9 h! e" H5 o; I9 m
  第一种写法:导语开篇直呼其名,突显主人公! G8 V/ O9 s3 Z  W# K: h
" T& w' o/ Q& B" {& l$ A
  这种写法(以下两篇通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文章一开始就直呼其名,没有什么铺陈,很直接,很自然。是什么就写什么,不罗哩罗嗦,不拐弯抹角。让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谁。如:《雪域高原筑路桥——记湖北省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刚毅》(《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04页)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作者一开笔就直呼其名。“陈刚毅是一名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技术援藏期间,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战胜疾病,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壮丽的生命之歌。”
6 G3 C' X" y- b # y( \1 Q/ k8 z: D. z
  再如:《金牌工人——记山东省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许振超》(《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159页)的开头也是这样写的。该篇通讯的开头共分三个自然段。作者一开始就点了“许振超”的大名,直言切入。你看看原文的开头便知:! `: X: L( C9 E% Y
  “许振超,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振超精神’、‘振超效率’、‘金牌工人’的代表和体现者。
& L" C; c* ~' m/ R+ c) U- r  ‘时时创新,天天创新,人人创新。’由一个人的创新,带出一个善于创新的团队,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攀登新的技术高峰,是许振超的新追求。这两年来,‘创新’、‘团队’成为经常挂在许振超嘴边的两个词。
9 Y6 Z* T  I% {4 l0 q0 P ; R$ g. g! X9 B; @
  许振超常说,‘成绩的取得,要靠一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团队,’‘创新+团队=效率+效益’。正是靠者这种理念,许振超带出了一支不断壮大的有着非凡创新能力的团队,靠着这支创新团队不断创造出新的‘振超效率’、‘振超效益’!”4 S; F. k  s. C  s

0 ^$ _: l2 ~) X2 f7 F, s$ C  上述两篇通讯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主人公的名字,开篇就是,不绕圈子,不拐弯,直截了当,写的多好啊。0 {* p) K5 B; e" S2 E5 ~" e
: ^/ P2 U" E4 M7 T8 J
  第二种写法:导语中主人公名字,巧含主题中  A9 A: D1 G$ L* k  O! V1 e6 }5 Z
- t3 j6 d% e, d5 V+ e# p
  这种写法,非常直观,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谁,他(她)的名字就是他(她)所作的工作。无巧不成书,就是这个道理。事情也就这样巧合。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巧合的事情存在。如:《用书垒成的人——记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李书垒》(《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194页)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说他就是用书垒成的人,这不免有几分夸张的意味,单说他与书有特殊缘分,确是不争的事实。淘书、借书、买书、藏书、读书、评书、写书、教书,从寒窗苦读的学子,到声名鹊起、事务缠身的学者、教授、领导干部,他一天没离开书,书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养料,使他的生命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r, z# n# C+ E) T  @- v: E
% l& Y3 M8 z0 e& ]/ ~
  这篇通讯的人物叫李书垒,通讯的主题就叫“用书垒成的人——记……”多么直观,让人一看就明白李书垒是与书打交道的人,他的突出事迹肯定是与书有关的工作。为什么会是“用书垒成的人”呢?读者当然就想看个究竟。很显然,作者选题煞费苦心,动了一番脑筋。“用书垒成的人”符合其人其事,选题恰如其分,精当贴切。: `6 z9 N2 o4 q* n
$ C6 q" B- ~+ {! X: L: M# m: }4 o
  再如:《鸿雁领翔——记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张鸿雁》(《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286页)的开头也是这样写的。. ]9 M( W3 ?, k& A  n. X
  “走进山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现代气息——笔直的柏油路,整齐的街道,造型别致的新式住宅,与之相呼应的是车水马龙的蔬菜批发市场、明亮整洁的村小学教学楼。眺望村外,田野中那看不到边的温室大棚,山林间成群的牛羊,组合成山村的一派靓丽风景。这就是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四家子村以她特有的风景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丰腴、富庶,展示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欣欣向荣。”鸿雁显然是领路人、带头人的意思,用“鸿雁领翔”作为通讯的主题显然非常生动形象,几句话就把一个活灵活现的带路人的形象勾画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张鸿雁的为人风采。" w6 F2 r8 k% e2 r+ ]1 R( ?) y
7 }2 F4 [. `( i7 G5 Y/ y+ i8 H
  第三种写法:主语在导语题目中标示,显画龙点睛3 @% Y$ C) o( ]2 ^6 G( U* [

. u0 f* c) c' j. |3 Z9 t 
8 ]7 S- ?6 o$ t  上述几种写法颇有新意,很值得我们学习,不妨找到原文读一读,必有收获。作者:隋福军
2 i, b1 u3 y, s7 @" C, r* G
作者: 秘书之友    时间: 2012-5-22 08:41
人物通讯中分段标题选择
3 a; D8 q; ]8 `
9 i' R7 l$ A1 X4 c& k 人物通讯的分段标题设置颇有讲究,首先要具备语言美、卷面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文美如人嘛。其次要符合人物的基本标示,符合人物内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给人的印象必看无疑,不肯失卷。三是用辞讲究,顺畅得体,使人反复阅读,百看不厌,就像看《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一样,看了还想再看,看了就愿收藏一样。你可能说这很难做到。笔者认为,只要肯用心努力,就会创造奇迹。但就人物通讯的分段标题而言,笔者所收集的资料可归纳如下几种:+ @- S; W4 d. t
4 f- \2 d+ y$ g0 r- c0 E6 i
  第一种对称性。也就是说分段标题字数要基本相等,相互对称。这种写法很美观。颇有诗意感。有不少通讯写作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说明作者在选择分段标题时进行了仔细推敲和精确提炼。
6 X3 Y2 Z) e7 @9 ~( C
1 X; t7 L' m- h) r  如:《公正司法的好法官——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宋鱼水》(《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266页)该文的分段标题共有五个,分别是:“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业无止境,精益求精   无私奉献,两袖清风”看了这五个分段标题就知其中的内容。五个分段标题诗一样深情地刻画了宋鱼水的个性特点和她公正司法的法官形象。这篇通讯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导语部分,也就是没写开头,这是该书中唯独一篇区别于其它通讯的地方。不妨找到原文一读,必有收获。
3 a% J& I% [& O9 w
1 I- b2 ^' y3 M  E  再如:《试飞英雄——记空军装备部科研订货部副部长李中华》(《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186页)这篇通讯的四个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航空报国,甘于奉献   临危不惧,笑迎挑战   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四个分段标题非常对称,与人与事,恰如其分。; C7 F( w3 K9 R, V

4 r. s6 V, b$ O( q! T3 P  再如《中国飞天第一人——记总装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220页)这篇通讯的分段标题也非常对称。三个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情系载人,矢志航天   勤学苦练,勇于超越   严格要求,无私奉献”三个分段标题精当地描绘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倾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崇高品质和奋斗精神。/ O4 X0 j% ^" @

0 ~8 ~9 m2 }; _- L* z4 X  第二种数字性。就是文中的分段标题用数字来组合表现。如:《完美的人生跨越——记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侯晶晶》(《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85页)这篇通讯的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一本《红岩》‘让我在困厄中选择坚强’   两次超越,‘母校和党是我精神的臂膀’   三次泪水‘我也将用爱去播撒阳光’”。“一本……、两次……、三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侯晶晶完美人生的跨越历程,看其题,知其人,如同眼前。多么好地选题啊!& k+ q$ A* |9 [
- P: a1 \* z+ C* n5 m9 A7 b4 H5 z
  再比如:《大爱无言——记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民林秀贞》(《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27页)这篇通讯,该文除导语以外其分段标题共有两个,分别为“‘69’和‘61’”,“‘千’和‘万’”。第一个分段标题说的是林秀贞用了31年赡养村里老人和义务照顾村里的老人的总年数有69年之多,而她自己也已是61岁的老人了。31年来她一直是在关心别人的生活中度过的。第二个分段标题说的是林秀贞用“千斤的力量”资助贫困学生和安排残疾人到她自己办的工厂就业。她用千斤的力量,体现的是“千千治家,万万治邻”的理念,使全村百姓走向和谐、奔向富裕,给人的印象很深,很神。这样的分段标题很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一打眼就想看个究竟。到底是怎样的“‘69’和‘61’”,“‘千’和‘万’”。你说不是吗!7 q" b- |9 L$ A
2 D/ m6 k2 O# ?& m" l
  第三种排比性。就是在文中的分段标题中注意用排比的方式出现,相互关联,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如:《植物医生---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11页)这篇通讯的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挑战——27岁攻克30年世界难题   选择——从未想过留在国外   目标——做宏观战略眼光的专家”。三个标题不仅排比,而且对称。醒目耀眼,让读者一看就知道陈剑平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 B! H% @# f# N# G
$ H' D8 }" G' e% V  q# e; r
  再如:《流动的和谐——记天津公交5路驾驶员范霞》(《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19页)这篇通讯,共有三个分段标题,其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用‘心’丈量爱的历程   用‘心’营造乘客之家   用‘心’打造公交品牌”。如果把三个分段标题归结起来,就是用心服务、用心做事。这样的一个先进典型,当然值得人民学习和尊崇,尤其是服务行业的职工更应该向她学习,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T: j  J: [7 z- o% N
! Z! n9 R7 X1 E" u; e* d
  再如:《德艺双馨——记海南省海口市琼剧团团长陈素珍》(《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第316页)这篇通讯的分段标题是这样写的,“她是团长,但一直一线演员   她是名角,但没有任何出场费   台上晕倒,也要坚持把戏演完   倾情奉献,培养琼剧接班人   珍视荣誉,要为文化发展鼓与呼”。看,这五个分段标题排比的多么好啊。用排比作为分段标题把陈素珍的内心境界和高尚情操跃然纸上,生动感人,即使不看内容也感人。$ d! g. e  r1 C! z2 X: G

4 e/ K$ U9 G. u' X, X9 v' T. F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这样的典型,也有这样的好人,但却发现不及时,错过时机,或者因写者水平不高,或者因写得平铺直叙,或者发掘不够、敷衍而过。就说许振超这个典型,作者不知费了多少笔墨才发掘出来,发掘的多么好啊!给青岛带来多少荣耀啊,带来多少光环啊,那是用任何再多的金钱都难以买到的。很显然,这位作者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去思考的和构思的。
1 g/ n3 F* D/ X4 a8 z5 [ % ~3 a" I4 Y7 Q1 T4 v
  我们学习写作究竟要学什么,首先要学习写作基本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其次要学他们勤奋刻苦的写作精神,学习他们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写作态度,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作风。再次要认真审视每一事件与人物的关系,执笔写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对待,决不敷衍了事。不写则罢,写就写成功。
9 w1 S9 P, A* k; {' d! y
( G% [4 {4 T  J  写作是有规律的脑力劳动,无论是公文写作还是应用文写作,都是有规律的写作。当然,通讯写作也不例外。单纯就人物通讯而言,也是有规律的写作。只有掌握了人物通讯写作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写作。
1 _4 p0 D$ e5 S; c5 Q6 v7 s
作者: suixianmishu    时间: 2012-5-23 18:17
、、、、、、、、、、、、、、、、、、、、、、、、、、、、
作者: 小万691    时间: 2012-7-19 23:32
学习,必须看,正在写东西。。。。。。。。。。
作者: 7771771    时间: 2012-8-20 18:12
周林该如何开头?李学鹏?
作者: 峰海之路    时间: 2012-12-27 17:21
执笔写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对待
作者: 秦岛秘书    时间: 2013-8-13 08:35
写得很精彩,收藏了!
作者: 精灵    时间: 2014-10-11 16:08
特此找来学习,最近打算写几则人大代表先进事迹。
作者: 小豆包    时间: 2014-10-15 09:12
要认真学习啊,羡慕有才能写的人
作者: 木然成诗    时间: 2014-10-15 10:00
一直纠结于怎么写名字,领导职务,怎么排列比较合适。现在终于找到很好的学习材料了
作者: 张丽清    时间: 2014-11-12 13:54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因为题目是文眼,好题目,才能把文章的中心归纳出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 凌达市    时间: 2017-8-5 12:53
人物通讯难上加难 头疼 想这个问题
作者: 自胜    时间: 2017-10-12 14:37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作者: 米粥841004    时间: 2019-11-22 10:42
想看具体的整篇的案例分析
作者: 明明2019    时间: 2020-1-4 20:48
写的真好,也给予我们以新的视角去挖掘导语的精彩。
作者: zhjp971325    时间: 2020-5-23 09:37
牛     主语在导语题目中标示,显画龙点睛* N
作者: zhjp971325    时间: 2020-5-23 09:38
牛    每一篇通讯都写的都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每一篇通讯的写作方式都值得学习借鉴和仿效
作者: zhjp971325    时间: 2020-5-23 09:39
牛    每一篇通讯都写的都非常精彩,非常感人,每一篇通讯的写作方式都值得学习借鉴和仿效
作者: xuxin196201    时间: 2022-2-17 09:01
“走进山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现代气息——笔直的柏油路,整齐的街道,造型别致的新式住宅,与之相呼应的是车水马龙的蔬菜批发市场、明亮整洁的村小学教学楼。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