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0 U: l. {$ T# } 我觉得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我们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弄明白。这并非故弄玄虚。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做人固然没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但它存在一定的通则,一定有它的技巧与规律。那么,究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有过精彩论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个对我们似乎有点高不可攀。但我们至少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这里只能说些小道理,大提示。( y( i0 ~5 g8 F, _% i F& l0 o
; r/ Y+ x' J0 Q- U% [, A' G 一、 做个爱学习有志向的人 0 E' z; { S# q+ w. k. ?/ [ 5 S4 k; o u* p8 g9 b) b 我觉得学习是做人和做事的前提和基础。人非生而知之,不学习是万万不行的。为什么要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习学好了,既解决了认识问题,又解决了方法问题,做人就有了目标,做事就有了办法。关于学习庞局长、卜局长已经讲过,我这里只简单说点看法和感受。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而现在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说法,认为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在今天 ,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重塑,行为方式变的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的难题,因此就更需要有选择,有规划的进行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做事需要学法,学政策,学业务;做人则需要学的太多,且很难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说法。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习伦理学,学习经典,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社会,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去心。从经典里可以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我们就是要用我们民族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心灵,用人类最有价值的思想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学习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真理有两个,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德和术,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关于学习还有三句话,一句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二句是活到老学到老,第三句是说学习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建议大家记住并仔细体会。 ) g, A" F* b, e" ~8 s ! ?4 H/ X$ V7 } 过去的年代人们喜欢谈论理想,现在似乎少了。现在社会,物质极其丰富,但许多人并不觉得幸福,为什么?八十年代,我国曾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当时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GEOSS NATIONAL HAPPINESS)只有64%,到91年提高到73%,这得益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但到96年,这个指数下跌到68%。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它说明,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其实,人往往是向外看,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但往往忽视了向内看,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和信仰有关。有志向也就是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成功时,不要醉倒,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面对“山重水复”之关卡,唯有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里,路就在那里。有了志向,才有做人的本事、气魄和胆略。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概括讲六个字“神于天,圣于地”。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这里,还想谈一个成功观的问题。在激烈竞争的现实社会,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那么成功究竟是什么呢?成功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正确的成功观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剂。我们的理想就是成功地过上我们心灵所真正向往地生活。 ( ]' |4 j, k! q1 X5 S# Z8 o' Q& H" c- _6 u' m) v
二、做个善良有教养的人 4 ]) @( D1 n+ ~& g8 s0 b& x p5 n+ R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遇到乞讨者,我们就施舍他点钱,遇到老弱病残、孕妇,我们就主动让座,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就把他送回家,为他指点方向。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他人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实质是在伤害自己。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骗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0 y" l* F. }% y' H
- S9 S9 v3 o5 I% L
光善良不行,还要有内涵,也就是要有修养。我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推荐两条修身的捷径,那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醒也;静坐多思自己过,闲谈莫议他人非。 ' m" |6 b' L3 F9 H B( n4 d [" L. j. u2 ]% l
三、做个乐观宽容的人 i) B5 m# n* G. X, w6 ? N
! W4 A% _' Y4 Z# R) i
人到世间,不是为苦恼而来,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整日忧愁、悲伤、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没有乐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这世界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心平气和,它就还你一个心平气和;你气势汹汹,它也还你一个横眉冷对。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种心态只会像锁链一样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们,才可体验自在与快乐。拥有一颗快乐之心,见到的就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心中满是忧伤,见到的则只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与其对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快乐不在心外寻求,只能在心内寻得,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欢喜充心,愉悦映脸,乐观向上,这样就能站成一座丰碑,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I4 k; r5 ^8 W) _
) r" O4 k6 t/ h/ k3 V1 H" _+ Y 乐观的人往往宽容,宽容对一个人同样非常重要。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为你的仇敌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气,就恶言刀枪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风得意,就嫉妒诬陷,这样的人生只能昏暗无光,路会越走越窄。人间的是非善恶喜乐,世道的好坏、冷热、荣宠,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路才会越走越宽。宽容不是懦弱、退缩的压抑,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识实相、敢担当、懂化解融通。为他人着想,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考虑的是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无论生活中你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学会忘记,忘记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磨砺自己的机会,心灵充满阳光,生活自然充满灿烂。2 ^* K% K( f6 ^" p+ ]+ o
) e4 g [! |1 r0 R
四、做个实在正直的人 ; p3 _( |4 ?2 o: C. S+ V$ A3 Y6 w1 i! j* [( x# Z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谋私,不贪利,不文过饰非,不偷奸耍滑,不阿谀奉承,不溜须拍马,不阳奉阴违,平等待人,公正处事。说话有根有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说的都是真话,做的都是正事。相反,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说君子言,行上做小人事,这是要不得的,这是害人害己的。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而现如今,“正直”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一道精神门槛,而渴望人人正直的愿望也就变成了一种奢求。现今,很多人是正而不直,所谓正而不直,指的是其心正,其行亦正,可就是见是非而不语,知对错而不言,洁身自好,只管自家门前雪而不管他人瓦上霜,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直的人不是明哲保身的庸人。正直的人,根本不会独善其身,苟且偷安。. b l7 F N' B2 S# [" h# T% ^
4 d' V, I% n, z6 n
正直是人格的核心。只有每个人时常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可以和睦相处才能公而忘私。诚如明朝薛瑄所讲:“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英国作家阿瑟-戈森做一个正直的人里护士的故事)只有踏踏实实做人,才能实实在在办事,把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多一些努力,便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天道酬勤,不要光耍嘴皮子,不要好逸恶劳,勤字当头,苍天不负有心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成就大事业。从不获胜的人很少失败,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要想知道成功的滋味,就得敢闯敢干,少言多行,决而不断,断而不行,必然贻误时机。小事不想做,必然大事做不了,对工作拈轻怕重,好高骛远,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先扫一屋,才能扫天下,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小节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干老实事,这才是长久和根本。, ^0 D" F6 H4 W
4 ] z! G% g6 m9 z" M+ n
五、做一个谨慎细心的人) g) u j5 M$ N& M3 W" J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