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说“知”论“智”——王蒙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木年华    时间: 2012-6-6 07:16
标题: 说“知”论“智”——王蒙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手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智慧。
" ~" s+ ]4 |* z/ V& S# J5 b' s0 X- Z& \& a
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智慧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2 F1 ~0 F' F0 X, e2 M

2 N# Q% y/ X' F2 g7 M# p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庄常常抨击或贬低知,提倡厚朴,反对滥用智谋。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相通。真正的大智是深藏的,是不那么张扬外露的。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一心投机取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 B7 J7 X% ^9 ]4 G# A; Q5 P# e# Y4 v7 D& q! _3 M# m- E" G1 p5 }
怎么获得智慧?自然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实验、有所创新、有所尝试、有所撷取,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4 o, e! D2 w0 f9 R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