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请勿轻易指责他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局中人
时间:
2012-6-23 20:19
标题:
请勿轻易指责他人
+ B; n0 ^5 G* t6 s2 n( x& `( Q
8 |) f5 I7 g! P) a* C8 O
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人不论有事没事都喜欢对他人发火,无端指责谩骂,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身份和地位,此举不但不让别人信服,反而把自己弄得非常无趣。由于对事物认知程度和观点不齐,难免会有各种矛盾和意见,避免不了各种不愉快的结果,但事既已往,再拿出来作争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别有用心者却常常借题发挥,以小充大,就此唠叨不休、追究不止。评判事物的得失应面向未来,而不是抓住他人的辫子不放,否则失去了批评的本意,就会挑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心胸狭窄、不能宽大为怀的人,总是以敌视的眼光看待他人,并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势必会百般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
" X9 y, Z* C3 `) o, W# q1 _# Z
1 C2 l, B& z- U' {
有一位哲人说,人一生能学到“忠”、“恕”两字就足够了,且一辈子都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无论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能与人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就是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时总是清醒的,即使是非常聪明的人,宽恕自己的过错就是糊涂,应该用指责他人的心态来指责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态来宽恕他人,就不必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地。事实上人不能离群而居,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事和物,如果都有宽容心胸,彼此都会生活得更加美好。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批评是求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求得组织内部团结的重要手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的话语往往“逆耳”、“伤耳”、“刺耳”,往往使被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戈一击。职场人生中有人认为批评就是指责,指责就是批评,彼此混为一谈,不明辨是非,甚至是偏信“小人”,人际关系不但不能融洽,反而闹得极度紧张。指责他人之前该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指责别人的资格在哪,如果用自己做事的成绩来指责和说服别人那不是更好吗,如果只是单纯从个人利益出发,缘何非要打倒他人作为自己做事谋利的前提?公众眼睛是雪亮的,有是非观者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即使别人错,也不代表你对;即使别人做得不好,也不代表你就能做得好。
' S) V( ^' w u6 {% i' S# q
4 k2 P, ^6 B5 a7 ]" x$ F+ X8 V
职场人生路漫漫,成败与否就把握在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举止的细枝末节当中,一个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平时老是无端指责别人甚至是光说不做终日翘起舌头对他人说三道四的人,只会使人避而远之,也使自己“玩物志丧”般丧失合作的力量,给自己人为地增加工作上的阻力和关卡。相反,一个明智的被指责的人,往往会以沉默面对指责,以沉默温和的态度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方式对待他人的无端指责与毫无意义的争辩。因此,职场之中要多说服,而不要压服;要多鼓励,而不要威胁;要多尊重,而不要鄙视;你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路似弦
作者:
孝感秘书
时间:
2012-7-1 10:29
有事好好说
4 C3 s3 k$ L' C. x! a2 A9 r
急事慢慢地说,
* d6 a, X3 i2 X
大事想清楚再说,
1 o( n, t, C" Y* ~9 [) H
小事幽默地说,
; e9 B/ B4 \' }0 @4 L
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
" }: i2 |+ u! g) x
做不到的事不乱说,
8 [4 x' ^- Q; A4 s; B
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
1 B8 U: n" O0 M* |
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0 a' ?' A/ G* O5 u, |: R( V
别人的事谨慎地说,
6 H- O* G, r v1 x4 U8 s# J
自已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
* x- ^- a( z) c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 p6 p* \6 G& m8 Z' E* T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 u( r5 i3 r1 k! |1 z# i/ f$ Z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