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天下文章一大抄 剪裁妙处非刀尺
[打印本页]
作者:
绵阳秘书
时间:
2012-7-16 04:59
标题:
天下文章一大抄 剪裁妙处非刀尺
众所周知,公文写作不仅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素材,而且需要广泛搜集参考资料,博览精阅,做到“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拿”别人的文章为我所用,富我文义,增我文采,活我文风。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抄的伸手被捉。时下,抄袭成风,疯狂抄袭。几乎是“十篇文章九篇抄,一篇不抄履历表。”
1 N/ D9 X. O. f% y' I* g6 u' ]% m
0 N7 h0 D+ _+ L9 t
某市两个县政府分别向国务院督查组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竟然基本相同。难怪有人说,官样文章具有“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讲话、统一文章”之特点。
( m$ b) Z) J7 a, \
8 h5 W4 u/ g0 u5 J) c2 q3 I# d
据2010年3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篇讨论“宫腔粘连”的论文竟遭遇6个省16个单位25人6轮连环抄袭,被称为“史上最牛抄袭门”。
9 Q6 t: R$ a: G9 n
' }: o3 P( e" t7 ]
有识人士惊呼:抄袭剽窃毁的是民族创新,必将导致年轻一代行为上懒惰、道德上沦落,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原创性。
& l7 q% l7 p$ R3 ]0 f0 S4 F
% ]. _7 |& X9 ]$ y7 J0 R
但是,写文章又不可能不参考、不借鉴、不模仿、不引用。笔者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简明抄典”,自我感觉比较实用,能够做到抄而不剽、拿而不窃,有悟性的还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简明抄典”如下:
. o/ N" J3 N& e/ ~; ^$ V( P
* ?! Z) ?4 u0 v1 m6 m
确立“抄”的原则: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即:学习选题立意,借鉴谋篇布局,模仿行文风格,创新写作方法。
( u; y1 w, Y) f! @4 s/ r6 B, `
4 G' j' E7 Q3 |+ x, S- A5 V2 j C
明确“抄”的目的:上级精神地方化、他山之石本土化、旧时典范时尚化。即:“抄”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本地结合为主,“抄”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本土结合为主,“抄”过去的材料要以与本期(当前)结合为主。
4 K; W8 s* \) Q, k6 D
8 x6 t( U. Y' v- {; n7 @. X
拓宽“抄”的思路:嫁接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具体地说:
! E6 ?7 |+ [1 j6 Q
, a3 Z8 j+ T! b( ]
1、嫁接变通——剪裁妙处非刀尺
% x6 y9 s$ _% `$ {% A- ?
9 P+ D, k% S( `. l8 t" p2 R& y
嫁接变通,就是对同类题材的公文进行“技术改造”。要善于“拿来”,善于提取同类材料中的精华为我服务,做到择其善者而移植,择其近者而改造,虽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有抄的学问,“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会抄者不留痕迹,善抄者得心应手,笨拙者原形毕露。
5 N* {* w6 I* [# o) m$ J) e
/ T- o& l9 F, G5 H
古今中外,不少大师是嫁接变通的高手。他们的模仿出神入化,不是原创胜原创。如汉代杨雄的《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模仿的是庾信“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红楼梦》模仿《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模仿历代话本;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干脆与果戈里的小说同名;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模仿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
7 I, V) f: w% v5 i4 O6 e" ?
9 x( x, y8 {3 h% U; t! E
清代学者袁枚说过,“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不能照抄照搬复制全文当窃贼,要做到“抑引随时,变通会适”( 刘思勰《文心雕龙·通变》,下同),“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根据自己文章立意的需要,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地去剪取精干,移植良材,“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通过嫁接改造,让观点闪光出彩,叫文章浑然天成,即使是神仙也难辨昆仲、难分你我。笔者曾多次借鉴兄弟县市的公文作品,但被借鉴者后来反而称赞和借鉴笔者的文章,待窗户纸捅开后,大家相视而笑。
2 E/ v0 g+ p8 k! L5 m3 a- |0 g
7 c; p" a& D' I5 h
2、触类旁通——心有灵犀一点通
9 H, w) B3 V% ]9 @/ Z
' k# K& k) Y& p2 V
触类旁通,就是对文种相同题材不同的公文进行“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文路,效法布局,学习技巧,引进创新,文虽异而体同,事虽异而理同,情虽异而义同。“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刘思勰《文心雕龙·通变》)。“旁通”的关键是“触”,通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要能够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并由彼及此,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让思路豁然开朗,叫文章水到渠成。
) |$ C2 }; u+ U' ?: h
" _. n( `* S$ q
1998年,笔者撰写的《浮光掠影看浙江》,在结构安排和语言风格上借鉴了一篇名为《浮光掠影看北欧》的文章,获地市级内刊好作品特等奖。另一篇《市场探微》,在切题和写作方法上则借鉴了一篇名为《“五小”探微》的研讨文章,也获得地市级论文特等奖。
4 O9 Z" l; l q; u# P/ m
9 ]; U" ^4 O8 V" T t
有些借鉴文章之所以被读者“零容忍”,是因为超出了借鉴的范围,甚至连剽窃都算不上,而是复制粘贴。20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下发的中秋节放假通知中,竟有一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导致四人被问责、三名官员被撤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厅级)张绍仓贪污受贿,法庭上声泪具下宣读悔过书,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他的悔过书与四川成都贪官朱福忠的悔过书多处雷同,连个人感受也照搬过来,实在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 J6 E# |3 b
- c7 E- o% C0 |% L% W+ m6 v
3、融汇贯通——凌云健笔意纵横
) d- `- P7 \% w/ H5 E
) J! W0 c6 B h5 ]1 E5 x
2 q/ W( Q* U k! V6 H
0 h8 i- H, ^9 |
总之,“抄”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要抄得适时、抄得得意、抄得顺心,抄出特色、抄出新意、抄出个性。切不可“抄”出风波,“抄”出丑闻,“抄”出可笑可叹的后果。作者:张苏平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2-7-16 15:05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2-7-16 15:06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风过麦田
时间:
2012-7-25 11:40
写的非常的棒,很有用处,我要认真学习哦
作者:
地铁
时间:
2012-7-29 21:13
私下交流用用可以,谢谢了!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3-1-14 15:28
要想有新意,就要多学习,时间有限,学习无限,刻苦努力,才有期盼.
作者:
我在学
时间:
2013-1-19 00:17
认真学习抄的艺术,时刻准备妙手剪文章。
作者:
lvchx0227
时间:
2013-1-19 12:17
真得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真得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真得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作者:
云山雾罩
时间:
2013-1-19 15:35
好好好好好好{:soso_e179:}
作者:
fandudu
时间:
2013-1-19 21:13
好好 要有正确的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行。
作者:
xingwanwen
时间:
2013-1-19 22:23
怎么抄!抄的好才是真谛啊!!!!!!!!!!
作者:
想果
时间:
2013-1-20 00:26
谢楼主无私奉献!!好好 要有正确的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行。
作者:
肥二
时间:
2013-1-20 18:16
有点意思,顶一个多。
作者:
西安能秘会书
时间:
2013-1-20 19:26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做好俘虏的思想工作,穿上我军的服装,把敌人的变成我军力量。学习
作者:
莫之用
时间:
2013-1-21 00:24
很不错,值得认真学习,对写作很有帮助。
作者:
☆小李随风~~
时间:
2013-1-21 1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虎踞中堂
时间:
2013-1-21 14:54
牛叉,学习了谢谢!!!
作者:
醴陵秘书
时间:
2013-1-21 15:43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小冰点
时间:
2013-1-21 16:43
楼主厉害,拿来主义得好好研究
作者:
jiaoming1984
时间:
2013-1-21 17:45
好文章,值得学习,收藏了
作者:
seasunsoul
时间:
2013-1-21 20:31
学习学习者学习班学习学习看看
" r# L; y. g2 b
作者:
我是谁_
时间:
2013-1-21 21:09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汉朝大将
时间:
2013-1-30 21:14
行行 要把好东西的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行
作者:
黄海一栋
时间:
2013-7-21 10:17
抄是一门学问,抄的其所,抄的大气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3-7-22 10:52
十篇文章九篇抄,一篇不抄履历表。
作者:
周到而严密
时间:
2013-7-22 18:20
写的非常的棒,很有用处,我要认真学习哦
作者:
azure
时间:
2013-7-22 20:05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作者:
北国0235
时间:
2013-7-22 21:06
这篇文章写得真妙,举的例子也很恰当
作者:
防城港秘书
时间:
2013-7-23 16:04
“抄”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
作者:
给力人生
时间:
2013-7-31 11:18
抄是灵活借鉴巧加妙减变通借用
作者:
宜信
时间:
2013-7-31 12:11
抄需用心高手抄好为妙低手抄之为窃
作者:
小番
时间:
2013-8-19 10:54
从侯方域说起,不错不错
1 \/ Q# r+ @+ K/ }! S+ }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12-23 15:17
老大的这篇文章有水平,抄也有这么多学问,一般来说都是端过来就是,不会有这么高深的立意。
作者:
江苏秦
时间:
2013-12-24 10:26
学习,原来抄也有玄机。
作者:
18007241293
时间:
2013-12-24 11:42
是的,运用提高在于自己的悟性!
作者:
语过添情
时间:
2013-12-24 15:15
高手指点,让我们这些初学者在日后写作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受用
/ S/ N( o6 S1 Y
作者:
西乔
时间:
2013-12-24 17:57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作者:
低吟长啸
时间:
2013-12-26 16:42
好文章,拜读学习了!
作者:
潜龙勿用
时间:
2013-12-26 18:04
进人壶中日月伙轼炙分厘卡极为分厘卡膛二人转功会不夫加圾人
作者:
刘水金
时间:
2013-12-30 11:16
好好学习一下了,谢谢了 谢谢
作者:
到处走走
时间:
2014-5-17 18:12
抄出水平 的却是一门大学问
9 r# _* N: {% e, k2 r' Z
作者:
阿斯匹灵
时间:
2014-5-18 11:23
这篇文章说的不错,抄材料也有许多学问。抄好抄坏很关键。
作者:
99zxh
时间:
2014-5-18 16:30
真要学而不思则罔一下如何“抄”的水平了啊
作者:
行者无疆
时间:
2014-5-18 18:04
清代学者袁枚说过,“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不能照抄照搬复制全文当窃贼,要做到“抑引随时,变通会适”( 刘思勰《文心雕龙·通变》,下同),“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根据自己文章立意的需要,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地去剪取精干,移植良材,“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通过嫁接改造,让观点闪光出彩,叫文章浑然天成,即使是神仙也难辨昆仲、难分你我。笔者曾多次借鉴兄弟县市的公文作品,但被借鉴者后来反而称赞和借鉴笔者的文章,待窗户纸捅开后,大家相视而笑。2 ~
作者:
一个人,在路上
时间:
2014-5-18 22:09
太好了,学习了,呵呵:lol
作者:
1430206830
时间:
2014-5-20 09:51
谢谢楼主分享,获益良多,文中说的技巧非常实用,关键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作者:
满格秘书
时间:
2014-5-20 10:43
认真学习抄的艺术,时刻准备妙手剪文章。
作者:
lele
时间:
2015-2-3 21:39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受用
作者:
卞智华
时间:
2015-2-4 09:43
太经典了 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啊
作者:
szwlusa
时间:
2015-2-4 09:46
我现在就是处于这个阶段,没有自己的话可说,还是肚子里货太少了。
作者:
龍歌
时间:
2015-2-4 11:00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来抄袭也是一种艺术啊,会不会都变成了“腾讯”
作者:
赤乐老秘
时间:
2015-2-4 11:06
学会抄文章也是本事,但是依然感觉很难
作者:
ziheng00
时间:
2015-2-4 11:23
总之,“抄”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要抄得适时、抄得得意、抄得顺心,抄出特色、抄出新意、抄出个性。切不可“抄”出风波,“抄”出丑闻,“抄”出可笑可叹的后果。作者:张苏平
作者:
晨兮
时间:
2015-2-4 14:24
“抄”的原则: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嫁接变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抄”的目的:上级精神地方化、他山之石本土化、旧时典范时尚化。
作者:
gm0759
时间:
2015-2-4 22:37
抄其神,不抄其形!!
作者:
星月相随
时间:
2015-2-5 09:39
抄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去其糟粕,取期精华。
作者:
沙洲船长
时间:
2015-2-5 11:19
抄中妙理尽在多抄、多思、多写、再思、再写、再抄。
作者:
我是雪花天上来
时间:
2015-2-5 11:19
会抄也是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抄的不留痕迹,,,,
作者:
ksjsjian
时间:
2015-2-5 13:59
学习选题立意,借鉴谋篇布局,模仿行文风格,创新写作方法。
作者:
像风一样
时间:
2015-2-5 15:06
有些借鉴文章之所以被读者“零容忍”,是因为超出了借鉴的范围,甚至连剽窃都算不上,而是复制粘贴。20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下发的中秋节放假通知中,竟有一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导致四人被问责、三名官员被撤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厅级)张绍仓贪污受贿,法庭上声泪具下宣读悔过书,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他的悔过书与四川成都贪官
作者:
Anstander
时间:
2015-2-5 18:45
抄是一门学问,抄得好更是一门学问,每个从事文字工作的朋友大概都是从借鉴学习开始的
作者:
遇水知寒
时间:
2015-2-5 23:54
写的很全面,很写意,很好,确实很受用,要研究研究!
作者:
飞翔
时间:
2015-2-6 03:03
笔记说得对,抄是一门艺术,不能光抄不思考,那抄来抄去水平还是得不到提高。
作者:
qcs456zlx123
时间:
2015-2-6 07:59
清代学者袁枚说过,“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不能照抄照搬复制全文当窃贼,要做到“抑引随时,变通会适”( 刘思勰《文心雕龙·通变》,下同),“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根据自己文章立意的需要,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地去剪取精干,移植良材,“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通过嫁接改造,让观点闪光出彩,叫文章浑然天成,即使是神仙也难辨昆仲、难分你我。笔者曾多次借鉴兄弟县市的公文作品,但被借鉴者后来反而称赞和借鉴笔者的文章,待窗户纸捅开后,大家相视而笑。
$ \ T3 W0 Y- I4 h: m9 Q
4 d7 y9 N* B/ \/ e( L, \
作者:
yxcxh
时间:
2015-2-6 10:17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作者:
大江东去浪涛
时间:
2015-2-6 10:49
楼主说的好,实际抄袭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但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文风。
作者:
痛仰十年
时间:
2015-2-6 11:17
他的悔过书与四川成都贪官朱福忠的悔过书多处雷同,连个人感受也照搬过来,实在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X7 {
作者:
潇潇雨歇
时间:
2015-2-6 11:48
就是对文种相同题材不同的公文进行“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
作者:
abc19821119
时间:
2015-2-6 13:55
记得以前老师说最笨的抄袭就是把别人的名字照抄到了自己的作业本、试卷上,引得哄堂大笑,如今这般,类似。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5-2-6 14:11
总之,“抄”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要抄得适时、抄得得意、抄得顺心,抄出特色、抄出新意、抄出个性。
作者:
黄小云
时间:
2015-2-6 14:13
感觉最终还是要灵活 要有自己的领悟能力 这个不知道和工作年限有没有关系 有些出彩的句子 总感觉搬过去好像很卖弄
作者:
崔智友
时间:
2015-2-6 14:26
学而不思则罔一下,谢谢分享
作者:
浮云天语
时间:
2015-2-6 14:43
拿来主义永远不只是单纯的拿来,而是要把“抄”或者说是"借鉴"作为拓宽视野、丰富素材、集思广益的途径之一。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5-2-6 14:46
内容讲得很到位,很值得我们认真的学习。
作者:
可克达拉
时间:
2015-2-6 14:49
写的有一定的道理。如何借鉴高手写的文章,是学习态度。如何借鉴,需要思考,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思想。
作者:
大瑶山秘书
时间:
2015-2-6 14:52
者“零容忍”,是因为超出了借鉴的范围,甚至连剽窃都算不上,而是复制粘贴。20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下发的中秋节放假通知中,竟有一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导致四人被问责、三名官员被撤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厅级)张绍仓贪污受贿,法庭上声泪具下宣读悔过书,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他的悔过书与四川成都贪官朱福忠的悔过书多处雷同,连个人感受也照搬过来,实在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作者:
如影随形
时间:
2015-2-6 15:09
将所抄的材料与文章思路想融合,融汇贯通
作者:
xwb3332921
时间:
2015-2-6 16:09
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并由彼及此,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让思路豁然开朗,叫文章水到渠成。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5-2-7 12:31
内容很实在,收藏学习了
作者:
天涯行者
时间:
2015-2-7 15:16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厅级)张绍仓贪污受贿,法庭上声泪具下宣读悔过书,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他的悔过书与四川成都贪官朱福忠的悔过书多处雷同,连个人感受也照搬过来,实在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 h& `; z' W, o+ G
作者:
诸葛补亮
时间:
2015-2-7 16:47
学习了,确实是一门学问!
作者:
学礼
时间:
2015-2-7 17:41
引经据典、文笔很好,说出了很多人的观点!
作者:
雅各布
时间:
2015-2-8 09:52
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下发的中秋节放假通知中,竟有一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平安的端午节”,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导致四人被问责、三名官员被撤职。安徽省能源
作者:
寒枫洒月
时间:
2015-2-8 09:58
文秘人员应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觉悟,善于发现他人在写文章中所具有的经验做法,凡是能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应吸收转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
3 I8 b( i5 }' d' ^7 {! [- w) g
# B2 u8 g' Z# w/ Q# F7 c: ~
( J) X! y8 T) J
作者:
mxx200899
时间:
2015-6-15 15:29
看完一部分,很受启发,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
作者:
指尖阳光
时间:
2015-6-21 23:07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文字其中无新言论。个人以为,所有文章都是相互借鉴的产物。
作者:
永远天缔
时间:
2015-6-22 11:00
学 习了
作者:
点星望月
时间:
2015-6-22 19:28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作者:
苏志明
时间:
2017-1-5 08:08
抄是一个普遍现象,抄到妙处才是本事。
作者:
小黑熊
时间:
2017-1-5 09:10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ja0820
时间:
2017-1-5 09:21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初扣芸窗
时间:
2017-1-5 10:50
学文做章先模仿,赚得真假孙悟空
作者:
子洋
时间:
2017-1-5 11:28
专业写文章写的非常的棒,用心领会、反复习作、才可收获!
作者:
荷叶轻摆
时间:
2017-1-5 11:30
众所周知,公文写作不仅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素材,而且需要广泛搜集参考资料,博览精阅,做到“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拿”别人的文章为我所用,富我文义,增我文采,活我文风。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会抄的锦上添花,不会抄的伸手被捉。时下,抄袭成风,疯狂抄袭。几乎是“十篇文章九篇抄,一篇不抄履历表。”
b( B" V9 _6 ]: ?) q' z
-
作者:
lizhongjun
时间:
2017-1-5 13:49
写得很有广度、深度、见度和锐度,值得借鉴和学习。
作者:
紫气东来916
时间:
2017-1-24 16:26
内容不错,学而不思则罔下
作者:
你爸爸吧
时间:
2017-3-15 14:45
henhaofgffdggfdgdfdgfdgfdgfdgfgf
5 S( |3 D3 S* w6 j5 a
作者:
红龙
时间:
2017-3-15 15:24
法庭上声泪具下宣读悔过书,但细心的记者发现,他的
作者:
红龙
时间:
2017-3-15 15:25
天下文章一大抄,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
13546384970
时间:
2017-3-15 15:41
抄”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学问。要抄得适时、抄得得意、抄得顺心,抄出特色、抄出新意、抄出个性。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