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进了秘书这道门你打算走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之友    时间: 2012-7-21 09:26
标题: 进了秘书这道门你打算走多远?
   现在各级党委办公厅(室)都有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秘书工作者,大多有本科以上的文凭,正是毛泽东形容的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要使自己这个“太阳”发光,就要积聚“能量”——修身养性,提高素质,成为一个优秀人才。
2 c4 J6 [! ?" w1 w7 [' K, E0 R. M/ [) p& j; l
    所谓“素质”,本意是指人心理发展的先天生理条件。现多指一个人从业的基本条件。是从实践中磨炼、培育、发展、成熟起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个人的素质,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先天素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注意终身培养自己的后天素质,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
) C# e7 Y& ?1 d7 Z, N
' F/ b( w$ D! W3 m    所谓优秀人才,大体上要具备三条:有对未来的设想,有完成设想的才干和行动,有值得他人信任的道德水准。要达到这“三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努力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认识自己,修炼自己,才能使自己这个“太阳”发出光和热。
  m. s8 y6 b3 u' o1 Y- _# l9 m1 F# w- J% R
    抓住机遇' M* P& c3 s- o: k- l
# T( z1 n3 K9 h! Q: ~
    不要错过成才期。科学家们对人的一生研究后认为,人的一生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错过了是很难弥补回来的。大体上五岁之前尤其是三四岁时,是开发语言能力的时期(被动物从小叼走的小孩不会说人话,就是错过了这个时期);25岁之前是开发认识能力的时期;35岁之前是成才期(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在这个时期成才的,例子就不举了)。所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当然,个别人也有大器晚成的。例如《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父亲。不仅自己发愤读书成才,还培养了两个儿子也成了才。
+ r4 o6 n" s1 e
% g0 h" H/ H: [/ ~  r    事实证明,成才的大趋势是35岁前后。有人统计过30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得奖年龄,其中40%的人是在35至45岁之间获得的。也有人统计过全世界1249名杰出科学家和1228项重大科研成果,发现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是在25至45岁之间。  ~9 ?5 ?9 P, i  J2 Z

5 @$ G6 q  D6 x8 k    笔者在工作岗位上时,对于35岁以下的年轻秘书工作者,也曾做过一些观察,发现也有一个成才期问题。一般来说,就业上岗之后,3到5年是成才期。大体上是:一年熟悉,两年称职,三年露头,四年成熟,五年冒尖。如果干四五年了,还是和尚的帽子——平平沓沓,毫不冒尖,那以后的发展潜力就不好说了。当然了,不排除一些人会发生奇迹,大器晚成。因此,年轻的秘书工作者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要有一种紧迫感甚至危机感,抓住青春,抓住成才期,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在35岁之前,制订一个工作、生活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一步一步地过好这个时期的“五关”:工作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学习关——提高业务素养;家庭关——处理好家务和公务的关系;待遇关——秘书工作相对清苦;苦乐关——年轻秘书工作勤务多,急难重任务多。
3 b7 o( O2 I! O1 H, ^7 P3 t
, n( ~: M% ~; ~- y& g    设定目标
) B5 y2 d8 B- Z9 A. o2 S; w  X7 ?) q' H: E5 m
    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就会产生不竭的动力,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比如,设想这一天写一篇千字文,当天完成时,心情一定是很愉快的。再比如,和人下象棋,预想赢几盘,果真实现了,那也会很高兴的。
+ ?+ E" v0 M: G7 ^+ n6 p1 c6 W( z! H8 {: B. O6 \
    一个美国专家对100名同龄青年做过一个调查,有人生奋斗目标的只有10%,而把目标写下来的只有4%。20年后,用笔写下奋斗目标的4%的人拥有的财富超过其他人的总和。其他人这些年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都在干什么呢?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4%的同龄人实现他的目标。由此可见,有没有奋斗目标,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5 E) c' M. S9 m3 w) T- T- T

! l7 V7 a6 N& F$ [- D; {' u    从这个意义上说,刚踏上秘书工作岗位的朋友,起码要在心中(最好用笔记)设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标。. L. e% k6 Z) Q  Z& z- x

4 `% f) b  A1 P' O    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乃至人生目标是不一样的。但可以确定如下共同的三项原则:
3 d3 I* y0 O/ ]9 P
& s& ^, J9 O! T; z3 `. _! y    一是适应。和自己的能力水平相适应,不要多——一两个为宜,不要过高——难以实现,不要过低——失去意义。要有一定“刺激性”,有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假定自己的“能力指数”为100,目标高度设定“指数”为100,原地踏步;设定为70,没有意义;设定为150,难以攀登;设定为120左右,努努力,使把劲,把脚踮起来便够着了。这个“指数比例”也可以称作“高出两成”原则。
4 B. Y7 p% D0 o- ~7 @! ~8 a- _0 Y3 Q1 l# H' P/ a8 Y4 g
    二是明确。目标明确,才能有积极性,想方设法去实现。例如,上岗后设定“三个月熟悉情况”的目标,就会非常努力地采取各种方法,了解单位各种情况。再如,设定35岁以前成才的目标,就会“抓住青春”,一年一年甚至一月一月地去努力,就可能35岁之前,在能力、素养、名誉、地位、经济、婚恋、家庭等工作和生活上达到预想的水平。$ X5 L' H8 A8 z( V) b2 y
3 Q9 B5 @! H. C+ ]4 \+ [3 g$ S
    三是服从。个人目标服从所在团体目标,要在和同事共同努力实现团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不可为实现个人目标损害团体的声誉和利益。“目标”——想达到的境地,有与没有,效果是大不一样的。4 j, l# O2 p! }; J3 ]0 {& |: e
: g# t9 f5 _" Q) w# X: x3 L! V
    利用时间- n6 ?6 L  Q) \0 ]+ J2 G" O
! y* C4 r( v1 o& Q5 g' n
) m' _/ z3 t2 L

3 `5 h  j; Q5 U1 }! E    其实这个例子,只要留心一下,我们哪个单位内部都有。笔者主张年轻的秘书工作者,要想干好,求得发展,初始阶段,就要“压制”一下自己的休闲时间,把业余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从实践中看,上班时,聊天、说话、打电话,开会、记录、接待、应酬、撰文、打字、复印、校对、收发、整理文件、忙忙碌碌,彼此都差不多。在同样的环境里,智商若是差不多的话,获得的知识差异不大。要想比别人高一筹,就得用上自己的业余时间。强调适当多用点业余时间,不是说把八小时之外都用在工作上,因为还要做家务,还要娱乐还要休息,所以前面加了一个词“适当”。不过,在还没有胜任工作之前,牺牲一些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和琢磨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文/夏廷献
作者: 浙江老秘    时间: 2012-7-22 08:27
 工作与生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处事方式仍有相同之处。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当出现大雾天气,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如蜗牛行走;当走到陌生的环境中做客时,我们总是自觉地做到慬言慬行。为何会如此?因为大雾迷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对前进的方向难以作出明确判断;因为朋友陌生,我们对其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无法准确把握。情况不明,必然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势必难以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
% e$ q5 y! }  _; e, w& E6 y; _, w) H
  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办公室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深厚地行业理论知识,不能全面了解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很难相信他能有效地服务全局;如果不能对本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秉性有深入地了解,很难相信他能有效调和与其它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融入工作大环境。当我走进办公室之后,我总是不断在内心扪问自己,按目前的工作状态,三年后我的学识会提高吗?我的工作能力会提升吗?认准目标,紧抓不舍。我始终坚信,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回报。
- M- }* e0 F9 p( C9 b2 M: @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7-23 08:13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yywyl9988    时间: 2012-7-23 15:06
非常不错,非常感谢,一定好好学习
作者: 6954504无痕不尽    时间: 2012-7-23 21:56
什么是成才,什么是养才,学习了
作者: dapozi    时间: 2012-7-23 22:18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作者: 上海青浦秘书    时间: 2012-7-24 09:23
好文章,谢谢楼猪的心情劳动。
作者: FOTON    时间: 2012-7-24 16:59
走一步是一步............
作者: 秋水印无痕    时间: 2012-7-24 19:49
真麻烦啊。。{:soso_e101:}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