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老秘版聊第四期活动主题:探讨关于送礼的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2 23:17
标题: 老秘版聊第四期活动主题:探讨关于送礼的艺术
主题:要不要给领导送礼,送什么礼物比较好,怎么把礼物送到?0 d$ f+ J0 F( k7 P3 W0 D; Z

9 q: q* W0 A4 [5 \+ l      本期主题为网友“秘而不书”和“hnhsez ”建议,人在江湖混,世俗人情,礼尚往来,规则使然,逃不掉,避不了,我们这些小秘书天天和领导在一些,是不是逢年过节也要意思意思,拜访拜访下吗?送与不送是个问题,会送不会送更是个大难题,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
' m$ W1 I# i- a' r5 Z: A  ]+ E- ~& y, T3 s7 I) A& R; N0 [3 J
时间:初定2012年9月7日(周五)中午1点30分-2点50分
6 q1 ]/ q; g" T" y
; @  ]9 u' y2 c: H. a6 [& B嘉宾:待定(正在联系一两位机关的“老精龟”)
1 x! w6 I& ^( D# ]5 Z2 v3 T' c  ~9 k% f; i
顾问:朱老师(http://www.gwyxiezuo.com)0 @6 ]! I  k. n& y5 B1 y, C
. J* S- Q% y% `, {' }
      朱老师从事网络代笔工作多年,经验老道,知识面较广,文字功底较强,为人热心,是老秘版聊第一期活动的嘉宾,在QQ群内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其工作团队是老秘网的长期合作伙伴。
) Z# S4 H+ K2 Q6 x) M& h# C  y# A- f
主持:夜猫子
. q+ u0 c2 q6 k) p+ \9 e. q& ?8 V+ }! J
考虑到一些网友可能届时没有时间上网,我们欢迎大家在此贴回复,把想要向嘉宾提出的问题先预留在此。届时嘉宾将以回帖的形式逐个予以回答,活动之后我们还会作个专题整理,以便大家阅读分享。
0 n3 i8 B: U. s: \$ D
: Y6 F. v" }) Y- k, `- w$ M大家的支持,是我们举办活动的最大动力,期待着您的参与!
) |2 k& l1 |( d& [: ~  \; w8 {; k4 Y
                                                                     老秘网管理团队
% d  v2 }/ S8 g9 @                                                                     2012年8月26日- }$ w- K! [3 d, a6 {

8 x" Y2 H; b1 o7 F! y6 K/ c
  x5 P( b: O8 l% b紧急通知:# ~/ _' C" Z0 o; K

/ q8 K: e7 d& w4 ?因本人近日连续出差,嘉宾尚未落实,本期活动在线交流延后组织,时间另行通知。大家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继续提出来,届时必定邀请嘉宾认真回答。给大家带来不便,本人深表歉意。' n/ I9 r6 _2 u) {6 }& j
9 ~( R  _% B3 [5 G5 s8 q5 T
夜猫子3 c5 X6 P* \$ r$ J' W5 X
1 j9 A3 t( k; }$ ~$ |& U) r# ^3 ]4 }
2012年9月6日中午
/ X  ^3 [9 L- j
8 X+ g4 G* x: D1 ?% V2 C' @

3 y2 E7 u+ v1 }8 f) G补充通知:2 {& c0 `5 T" v$ q. ^7 Y  _

' h$ K9 m  b5 e) H+ ^考虑到本期话题比较敏感,大家还是不要公开过多讨论,事实上大家提出的问题也不多。本来想邀请一两位嘉宾来解答,发现昨天朱老师已作了精彩回答,所以就不再邀请了。本期活动就此结束,如有需要可以在QQ群内作进一步讨论。因为出差之故,没有组织好本期活动,深表歉意,下期继续努力。" `3 u, {" }% r5 V

$ c0 q) n2 D1 W, r4 C) ]) h. N, M
) x6 E" l( j0 p2 p- n& D; |4 I- N夜猫子  Z% [+ U) W. Q5 F  }  x
( |0 l0 a1 u: }" w0 _% N
2012年9月8日下午

& l; j& h' L% O+ O  j$ E
2 {8 J; X& A0 w: s3 j) Y) D6 L( w2 b" s往期老秘版聊活动回顾:( W( i& {; {5 X( j7 r% j' t0 P+ ?
; \- C2 I  h6 d1 B0 O+ b+ W
第一期   主题: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赞助:天天向上玩具专营店& R1 c* u9 J2 u/ D

8 P: W+ W9 p; o+ z2 j  s9 k    嘉宾:公务员写作热线朱老师 最佳参与奖:風筝╙╮yin% M9 X+ Y% G$ [) y- o

( s  z. T& n8 i$ l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2 e  ?6 A* j- J
: G9 O( f# k( Y4 e2 w8 Z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A. K* B% T2 A% c
9 n( d* x1 o8 r6 H( ^( `第二期   主题:如何修改文章   赞助:天天向上玩具专营店9 \  D; `3 w' T( X' I: W3 L

- ?+ J+ h% D6 m1 A      嘉宾:三明广播电视报李耿源编辑 最佳参与奖:小鱼儿与水
, y% K3 y- W5 P0 S0 L4 [; u9 z- c% z
, R8 Z  Q; I2 W# ?) F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 D6 l- Y2 z  K; e- V, k
) ]4 k. E4 T6 c  W- U4 V8 F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6 L, C, [# ~8 Q5 z0 m  J
  k' r. Q( E/ ?. s! P0 s第三期:主题:怎么写好学习贯彻上级领导讲话精神的发言提纲  最佳参与奖未评(很是抱歉,最近比较忙,没空联系赞助商)7 `' A4 e; h/ A4 Z, J7 [
$ n2 F4 }1 a" d# Z0 N5 C
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304&extra=page%3D11 E4 e3 e; l9 x; ?; U: p2 K

' K' t, v% R$ d8 v' r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393&extra=page%3D1
作者: 塞北老秘    时间: 2012-9-3 08:18
这话题闷绝
作者: sunny-y    时间: 2012-9-3 08:56
支持老秘,这个的确是个比较难的问题,我一想就头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希望能在这取得真经!
作者: buta9    时间: 2012-9-3 09:19
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
作者: 清远秘书    时间: 2012-9-3 09:20
一个敏感话题啊,期待!
作者: 四川小秘    时间: 2012-9-3 09:37
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期待高人指点。
作者: 550845494    时间: 2012-9-3 09:49
扑朔迷离!$ j( P' w' m; c% @( G# L
山穷水尽?
! f+ v! f) s0 x: E' I9 C' I柳暗花明?
作者: 陕西小秘书    时间: 2012-9-3 17:03
肯定需要,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存在社会的人就需要礼尚往来
作者: 中国秘书    时间: 2012-9-3 17:15
支持这个话题!希望在这里既学到文章之道,又能学到处世之道。觉得与领导关系融洽了,走动就自然了;关系不够融洽,可能就尴尬了。
作者: 我在学    时间: 2012-9-3 17:44
不好弄呀!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考手艺。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 ahfywangding    时间: 2012-9-3 17:46
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期待跟同志们学习。
作者: 个个    时间: 2012-9-3 21:45
迷惘中,待解?????
作者: 醴陵秘书    时间: 2012-9-3 23:44
这话题很及时,马上就要中秋过节了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9-4 08:31
当官的不打送礼的.
作者: lovemebj    时间: 2012-9-4 14:45
送礼要投其所好,赖昌星说的最怕人没爱好,只要有爱好就能拿下
作者: 江苏省委秘书    时间: 2012-9-5 13:12
因人而异,一定要投其所好。但不是每个领导都要下面送的,好人还是有的
作者: 一笑而过2000    时间: 2012-9-5 14:06
江苏省委秘书 发表于 2012-9-5 13:12 3 @$ c- F- `! h) l0 w9 p
因人而异,一定要投其所好。但不是每个领导都要下面送的,好人还是有的

7 S/ O* H( g2 o4 D: c+ s  o送礼是一门学问。送礼送得恰当,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不仅受礼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 ! T& w) T; W/ q" a; d
' a' Z- V* L" T( z# r
   挑选称心如意的礼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般而言,第一要看赠送对象的年龄、身份、地位;第二要看赠送者本人的情况及其与赠送对象的关系与感情;第三要看赠送的场合与时机;第四就要看赠送者自己的经济实力了——超出自己所能承受范围的送礼行为,即使让受礼者很高兴,但就赠送者来说,送礼时愉悦对方的快感可能会大大降低。 9 A; ]% e& \6 g2 i. H7 m5 U

1 K0 s* E/ q# ^+ M. \+ I7 ^" g3 P: w
     通常,对于赠送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也应在考虑之列。比如对于喜爱古玩字画的朋友,你可以送他一本他心仪已久的名人字画,这远比送贵重的电器、营养品给他好得多,此之谓投其所好。 , S, b  [' e4 b5 C5 g; g2 c

  B) d& f6 ~5 u; o
* z2 A2 f) J  X  {4 p     注重挑选礼品的细节及选择最佳的时机、场合送礼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处理的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要谨记一点的是,礼物的好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好的礼物并不一定都是价值不菲的,只要动动脑筋,你就能想到既经济又能传递情感的礼品了。 0 `5 U- Q2 \2 ?+ g$ N5 T
# H4 p6 L  B8 o  d

7 b- }$ _/ A# ?2 o* |+ G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然,一送中的呢?关键在于借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送礼通常有以下方法: % @3 t6 K/ R% L6 J- u' u8 n: Y5 e- T: e$ V

  Y, i+ c) f$ P; ^3 c/ d1 、借花献佛
7 }/ T5 m% y# x0 m5 d' i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l3 p$ D1 U2 k$ `9 e& a3 ]
2 、暗渡陈仓 , z9 {3 V  F# h) j: P8 R  J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E9 Z2 A  s, I# _. N9 }3 K
3 、借马引路 $ C, P) F  i% r# `, _; U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3 P; _* o" T2 }8 W$ F4 、移花接木   _6 I* F+ u$ M+ b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i$ J+ i& Z  p6 G' G
5 、先说是借2 N4 s$ O* m8 V) H  ^* }+ j  Y, Z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 x6 d7 }3 a- D6 [& ?5 b6 、借机生蛋
# @# S- P9 ~0 |/ `; i+ B0 w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 A. w2 m( z! w6 Z7 、借路搭桥 8 n  e& r# u6 ~( K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便会心安理得,没有顾虑。/ X! E/ g. f. t' {

% q' z0 I. D% G3 V- S+ }9 q1 B( I! r$ ]+ \- B2 v; a
  中国人是个极其重视送礼的民族,举凡端午、中秋、过年、结婚、生子、寿辰、乔迁、开业、毕业等等,按照俗例,人们总是以送礼的方式来表示祝贺。2 ]/ q- Z5 [( ^8 S, J( J+ c
* k& c' F( u( B$ s: p- T
然而,并不是亲友有了上述喜事,便立刻准备送礼。有些人尽管有了喜事,但主人不大肆铺张,如果贸然送礼反而不妥。要依当地的风尚习俗而行。通常,当你要向亲友庆贺喜事时,也必须等对方通知或发出请柬之后。 + ^  e$ D, L; Z' V' r
6 r5 u$ C4 t& ?2 d: N1 |# B
送礼的形式和内容可反映出送礼者的个性。礼物就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虚荣和吝啬、轻佻和浪费、智慧和幽默、俗气和无私。2 |6 ?1 x+ N. P0 R

7 l4 ?5 a3 k' b      送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欢欣。许多人认为,送礼是一种负担,之所以要办成这件事,为的是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总是事到临头才急匆匆地跑到商店,随便买上一件礼物。他们把礼物包好,往受贺者的手里一塞,说上几句祝贺的话,就算万事大吉而交差了事。至于受礼者后来把这件令人兴味索然的礼物塞到哪里,他们是毫不在意的。因为他们尽了自己的义务---送礼。
0 s0 ~; `7 L' e" ]5 X- S: y$ T! `1 l, w( `5 \5 o8 @
     还有一种送礼者,他们希望自己的礼物能够证实他们非常富有,能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另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送礼时,总是考虑对方是否能够还礼, 他们只愿将礼物给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投桃报李的人。
3 u7 a, _: i6 }! w# |, D3 V
! X2 O) N$ ?7 u9 i4 w      多为对方想一想 以下是一些小小的送礼原则,大体上,只要送礼者能将心比心,多为对方想一想,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了。 : z( s* I* U2 |7 c. h" X

: v# Y. @$ Y  w/ ~9 w      选择你自己也希望接受的礼物。如果你送的礼物连自己都不喜欢,人家怎么会喜欢呢?不要把去年收到的礼物今年再转送出去,或索性丢弃它,因为送礼的人通常都会留意你有没有使用他所送的礼品。
" g' o; \3 o$ M% P* ^& a- B; g" `9 J' e
, `" c- e: Q# S. G      如果你比较富有,送礼给一般的朋友也不宜太过于出手阔绰,这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得到反效果,反而送一些有心思的礼物会更好。7 q3 S7 y% F6 o6 Y- U, v

% m: Z$ z* O+ W) R* z0 B5 i      记得把礼物上的价格标签拿掉,把标签留在礼物上,礼物就变成只能传递两个讯息,一个是一个是“我们的情谊值多少钱”,另一个是"看着吧!下次得回同样价格的礼物给我”。而这个讯息,可以把所有送礼的情份都打得稀里哗啦!此外,不论礼物本身价值如何,最好还是要包装起来。有时候注意这些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者的心意。  d/ N9 ?  m. Q/ @
+ A' D6 R  q0 M# N" r

3 Z; ]( b6 d$ o+ I6 Q( U: l. b必须考虑到接受礼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得上你送的礼物。比如,他家里摆得下这么大幅的画吗? : f4 p4 ^: M5 N- J  D( ]

, m( ?+ O5 N& R8 a4 C      有些人到对方家中拜访时,直到要离开时,才想起该送的礼物,在门口拿出礼物时,主人却因为谦逊、客套而不肯接受,此时在门口拖拖拉拉的颇狼狈,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形发生?最好的送礼时机是,进门后寒喧几句就奉上礼物,这样对方就不可能因为客套不收礼,而双方僵持在门口。
7 E& ?4 _" V& c; g3 t; f9 S2 W# O" T
    如果错过了在门口送礼的时机,不妨在坐定后,主人倒茶的时候送,此时不仅不会打断原来谈话的兴头,反而还可增加另一个话题呢
2 C8 a* n3 z4 E+ l0 ]
+ W* q/ l+ a7 H( X- P. I% b送礼送什么好?相信很多人都为这个问题苦恼过。5 s9 o1 I5 d7 _/ |6 F% g
% @$ N5 {4 t; G+ l% p
其实,送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送出去的礼物,如果想得到受礼人的赞许,并且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意,最终达到自己送礼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您有相当的生活阅历,并具有非常好的眼光和见地。
9 B! Y  ^( r0 r% y8 u4 I
6 x- U: t& R; B2 G+ r6 b0 W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给他或她送什么样的礼物才算合适,这可能需要考虑到太多的因素。但是,也有一条很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礼物最好能够满足接受礼物者的需要。
1 B6 k4 L; h8 o" w) }% h3 W6 }) N/ s9 B9 o# q6 g, f
我们可以将受礼者分为三种类型,并分析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礼物能够充分体现送礼的价值:/ E5 D' b2 j+ q/ l& H; r
5 f1 t) G  [; t6 C
1. 高枕无忧型:这种人财力雄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如名家字画、古董艺术品等,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价值虽然不高,但不是很容易得到,同时又非常精美的小东西,比如一些民间的手工工艺品等。
/ B7 x1 P4 n" q$ T: ]( m  C- e$ d% g; t% o9 E5 m0 [* w
2. 锦上添花型:这种人物质条件比较好,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时尚的,具有一点生活情趣的东西,如盆栽植物、葡萄酒、精致的小水晶摆件等等,这些既可观赏摆设,又有实用价值。) b2 C1 j/ i( I1 n' p1 e  M$ d
, ], d3 S5 l' B) _
3. 雪中送炭型:这种人物质条件不很丰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实用的,比如一件衬衣、一套漂亮的灯具,或者一盒价值不菲的保健品等。" X6 B' L% `0 z; u# T

  ]6 F& p- x2 w' H- \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送礼,不求最贵,但求最合适。- ~$ u$ _% s3 g. n" F3 E% m

作者: 一笑而过2000    时间: 2012-9-5 14:09
商务送礼其实很讲究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话很具代表性:我认为商务送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礼品对接受者的用处上。送礼并不是简单地送东西。礼品的选择在无形中表达着你的目的及对对方的关注程度等信息。它既可帮助你赢得对方的青睐,也可以降低你在对方心中的形象。所以说,职场送礼也是一门艺术。比如对方的职业、性别、年龄、喜好等,都需要在挑选礼物的时候考虑进去。 $ S6 U9 _. B  F# I4 X7 u

/ B8 L( m/ [& d) k' ?3 `0 k  俗话说“拿人手短”,精于世故的职场老人,大多对于礼物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如果礼物太过于贵重,收礼的人难免会有压力,拒收的可能性也就会很大。而如果礼物太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所以,礼物的轻重一定要得当,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礼物的贵重程度可以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这样双方都会皆大欢喜。
) D8 b7 t" K2 a! H" {
& Q( ~( F6 n! _  另外,还要了解礼物所代表的含义,尽量避免所送的礼物让对方误解这种情况发生。虽说中秋节的惯例是送月饼,但是实际情况下众人往往不会只一盒月饼了事,真正画龙点睛的往往是其他的礼品。那么,这些礼物的选择,是最耗费送礼人心思的。
3 t, L1 B- R3 U, R3 e: y! v  O- n" ~% F. X) N+ I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礼品,往往都是投其所好的。所以你需要了解对方的身份、喜好和日常习惯,即使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也要避免弄巧成拙、送礼送出麻烦的局面。譬如对方明明因病需要戒烟戒酒,但你却拎了一些好烟好酒过去拜访,虽然礼品贵重,却是扫了对方的兴致,一番好意自然也就化作流水,不但与增进感情无益,还暴露了自己平时不太关注对方的事实。通常那种“急对方之所急”、“想对方之所想”的礼物,是最容易被对方笑纳的,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所以你要清楚对方平时最在意的人或事。如果对方是三口之家的年轻家长,那么礼物以其他两名家庭成员为着力点,效果会比以对方为重心要来得更好;而如果对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那么送一些针对性的补品或修身养性的艺术品则是很贴心的选择。对讲究生活品质的人,送礼不需要太贵重但却一定要精致,贵于精而不在于多;对那些喜好面子的人,则尽可能地送名牌产品,投其所好。
& x+ V4 f# h0 W8 u' y
: r3 V: @0 h5 I( Q4 i- |  此外,送礼的时候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要避免送含义明显、容易让人误解的礼物。例如女性给男性送礼,要尽量避免领带、皮带等私密性较强的礼物;而男性送女性首饰、化妆品等,也并不是很合适。这些东西暗含着对亲密关系的解读,即便你自己并不怕惹麻烦,也要考虑到会不会给对方带来麻烦。 % A4 e7 O7 ^& I) n5 L& l
  B, I) @5 a) ]# u9 d1 c7 G3 A* |& g8 R
  确定礼品之后,怎么送也很重要。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上门拜访,亲手送上礼物,这样礼物就包含了更多的重要性及意义,也表达了你对对方的格外重视。而亲自拜访,并不是开门见山的送礼走人,否则太过于直白会让对方显得尴尬,最好寒暄几句、闲谈一会再奉上礼品,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对方客套而不收礼的尴尬情形,即便稍嫌有些贵重的礼物,对方也会更加乐于接受。 0 [2 B" O9 W2 R1 E% }' K) f
: d7 Q% N# x+ g( e* [+ \: m
  登门拜访,也需要视对方的身份情况而定。如果提前没有约好、大大咧咧地到对方的办公场所进行拜访,如果被不合适的人撞见,很容易给对方造成麻烦,也令送礼者十分尴尬。那么,提前确定对方的时间、地点进行拜访,才能防患于未然。
7 \+ g" q  z& J: p6 v3 Q6 T' x3 i4 u' f8 d+ g& \$ s+ J! B' y2 x

作者: 大庆龙凤秘书    时间: 2012-9-5 16:47
这个题目好,管用,实用,以解这方面的渴求
作者: hnhsez    时间: 2012-9-5 17:01
希望能听到更多高手现身说法,说的越详细越好
作者: 乡下人    时间: 2012-9-6 10:49
这是做人与做事的奥妙。皇帝之下的官,恐怕没有不送礼的吧。关键是要找准时机和选择恰当的礼物,这需要有非凡洞察之术。古人讲洞察之术很深刻。尺度把握要结合具体的人、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场合,既要让领导容易接受,又要让他开心,既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又要拿得出手。微妙至极,千百年来不知难倒多少人。
作者: 江苏省委秘书    时间: 2012-9-6 13:01
希望能听到更多自身经历,说的越详细越好
作者: 江苏省委秘书    时间: 2012-9-6 13:09
没错,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存在社会的人就需要礼尚往来
作者: 书法家    时间: 2012-9-6 14:46
本帖最后由 书法家 于 2012-9-6 15:10 编辑 7 ]+ p4 V5 I9 }8 o( i! f8 o

' ]- A4 S) j- H9 I$ L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比较经典、比较辉煌的一页。发展到今天,送礼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送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庆典送礼、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开会送礼、促销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通过这一方式把你所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增进友谊、互相关怀、生活愉快、事业顺利的目的。   “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领会礼物的意义,自如地运用礼物表情达意,将礼物的作用充分发挥。   礼物是千百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情感媒介。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表达着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着某种特殊的信息。礼品是一个宣言,它宣告了你与接受者的关系:亲密的朋友、友善的亲戚、感激下属的老板或是一位热心的崇拜者。   现如今,在馈赠礼物的时候,有些人认为礼物价格越高才越有意义,越能表达送礼者的深情厚谊或者感恩戴德之心。其实,这样做是把馈赠的礼物商品化了,与送礼的真谛相悖。其实,价格高昂的礼物,不见得能表达送礼者的真情,再说了动不动送高档的礼物,只会使得收礼者感到“受贿”的尴尬,这样的礼物恐怕很多人都不想要。
作者: 秘书    时间: 2012-9-6 14:54
处于这个社会中,这些事避免不了,怎么能把礼物送到领导的心里呢?
作者: 美术家    时间: 2012-9-6 15:42
很好,符合现实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作者: 朱老师    时间: 2012-9-7 19:32
buta9 发表于 2012-9-3 09:19
- X5 P; M2 p* s8 Q  h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
7 Y; T4 b$ J) m8 l/ H
我想年节或平时走访老领导、新领导,对于新人来说是心理难受的,但对于那些官油子来说,他们是游刃有余的。学会给领导送礼,与领导有效沟通和联络感情,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必须的环节。破除难受的心理,我觉得关键需要2点:一调整心态,把送礼看成工作生活和处理人情世事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善于洞察领导及其家属的心情,有些时候,有些比较清廉的,领导不在乎你送的一点礼物,但通过这个过程,他却可以看做你对他的尊敬、信任和靠拢,长期以往可以慢慢将你作为心腹之人;作为送礼者来讲,要将送礼看做人人都会都要干的正常事情,心理要放开,尤其在家庭这类宽松的场合下,更应当放开,大胆说做,让领导感觉你感性的一面。2,还需学习一下厚黑学,最高的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发白".看看仕途那些你觉得俗气的官油子吧,人家最喜欢的就是拉拉扯扯,而且显得异常自然、亲近,私下里和领导及家属和老朋友一样,原因在于人家一会公关,或走后宫路线,或对症下药;二是人家的心理素质好,能够摸准领导及家属的心理和需要,你去给他送钱送礼、表示忠心和靠拢,他们能不高兴吗!如果你今年不去,领导私下会和老婆叽咕呢:我平时对那小子既严格要求,又重点培养,怎么今年没有表示表示呢~孺子不可教也!当你送礼时,现场领导也许会一脸严肃,大声训斥你:“送着干嘛!好好工作比什么都强,我又不是外人!和你爸爸老朋友了!”你临出门时,他还可能严肃地说:“把你的东西带走----来坐坐就行了!你年轻,工资低,比我更需要········”但当你刚出门,他也许会和老婆打开你的礼物看看,老婆也许会高兴地对他说:"我正想买某某呢,这下好了,我连商场也不用爬了!你看看,这个东西,明早我给小孩子他姥姥送去吧···········'呵呵,领导得到礼物,他的心理和背后的表现你就大胆猜吧!---当然,送什么类型,多少数量,领导是否满意,能够撑家属的眼皮,这里面还有一大篇文章!
作者: 朱老师    时间: 2012-9-7 19:50
秘书 发表于 2012-9-6 14:54 5 V/ P$ `( p2 v# x
处于这个社会中,这些事避免不了,怎么能把礼物送到领导的心里呢?

8 g: q& X+ e1 d' ~. D送礼应当属于社会学、公关学范畴,学问很深:我想应该系统地思考、把握以下要点:
) `& g" V$ X1 r$ _3 w1送给谁,谁几斤几两,按什么标准送。7 B* e  B7 d- H( R5 f3 D  m/ p
2送什么:送的东西在其心理有什么位置,在其家属或小蜜心理的分量;送什么类型,具体选择送什么;送多少价值的;
5 _! \+ f0 J3 l, e5 q" `3如何送,晚上送还是办公室暗送,送给领导还是其亲属;送购物卡还是礼物实物类( w( C. N* @! s* [/ K
4送时,常用语言如何设计和准备-----如何与领导及家属沟通,以求留深刻印象; [$ f- J/ L& X) A: R" Q2 I
5制定应急预案:比如,领导不在家,家属不认识你,如何处置?领导及家属嫌弃不够贵重,怎么办?人家真正拒绝怎么办?送礼时,假如赶上送礼高峰期,领导家里遇到同事或者其他送礼者如何处置?如何规避风险,保留他的清廉脸面?--东西再好,给他丢脸了,也送不到心里去,还会恼羞成怒。+ R' O( F. I' i% x1 z3 p& T
6送礼技巧研究:古代宫廷里经常有后宫路线,皇帝不大喜咱,咱可以接近皇帝妻子、情人、孩子、司机、贴心人,同时给他们送点,“曲线救国”,引导他们不断吹风,改善你在领导心里的印象;借送礼之际,如何展示自己能说会道、善于沟通的有点?送礼除送实物,还可以送虚物,比如某官妻子是音乐老师,喜欢名家钢琴音乐会,你就送会票,可以不进家门---如何投其所好又是一篇值得研究的课题。送礼和写文章一样,无定法无定规,关键是达到目的完事,呵呵
作者: 朱老师    时间: 2012-9-7 20:04
中国秘书 发表于 2012-9-3 17:15
5 q7 f/ H& x, W支持这个话题!希望在这里既学到文章之道,又能学到处世之道。觉得与领导关系融洽了,走动就自然了;关系不 ...

7 u9 r4 H$ U3 G可能需要这样的心理:越与领导关系不够融洽,而自己处处离不开领导,更应当主动送礼,在维护领导清廉脸面的前提下,适当送礼,走动。尤其是家庭环境,比较宽松,真事少,送礼不但可以留下好印象,而且还可以对不和谐的关系和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进行侧面的解释,消除误解,到位沟通。--需要说明的一点,送礼不是万能的,日常工作中能力不足,引起领导不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处处与领导作对,或者总是有意无意地给领导的能力、廉洁带来不利影响,送什么领导也不会喜欢,这也要求个人日常工作中维护领导形象。
作者: 朱老师    时间: 2012-9-7 20:18
江苏省委秘书 发表于 2012-9-6 13:01
) n7 J2 H+ p' S希望能听到更多自身经历,说的越详细越好
2 }7 ?* ?" V2 N* t( K" l/ @8 Z
张三能力平平,大学是团委书记,写作能力没提高,但是学了一身“吹拍专钻拉送”的本领,初入单位领导不喜,轻视之,多次受到一把手严厉批评。张三毫不气馁,对领导依旧恭敬,把领导身边的大秘书、司机、妻子和老母弄的舒舒服服,不在乎给他们送了多少,关键是送出的东西是雪中送炭;和司机称兄道弟,经常性地给司机几盒国外名烟抽;另外,得知第四把手深得大领导信任,也经常给四领导送礼,没钱的时候,给他们跑腿,接送孩子上学,在医院照顾老母------于是这群人天天在大领导耳边称赞张三厚道,实在,协调、沟通、活动能看力强;天天吹风---大领导于是安排张三去省里协调一件事,张三年纪轻轻,省里毫无个人关系,于是救助单位四领导,老四积极给其出谋划策,并利用自己关系为其铺路,张三自然能够办成了某事。张三一下子改变了给大领导的印象,其“吹拍专钻拉送”的本领被周围吹嘘成组织协调办事能力,于是几年后张三被提拔为某处室副手,文章也不写了,成为小领导。-----此话验证了巴尔扎克《高老头》中一句话“世人混社会,要么靠天才的光芒(如诺贝尔,或这个岗位离开你不行);要么靠腐蚀的本领!”送礼与处世亦是一种能力和本领。此谓红楼梦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重在日常积累也。
作者: 朱老师    时间: 2012-9-7 20:45
秘书 发表于 2012-9-6 14:54 $ I4 y, o6 ~: a7 t, r
处于这个社会中,这些事避免不了,怎么能把礼物送到领导的心里呢?

: G+ A2 M8 a& C1观察领导的喜好,有的喜欢名烟名酒;有的喜欢名表······假如酒色财物钱都不喜欢,则可能是个喜欢虚名的人,这类人往往好大喜功,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总之,人必要一好,有虚有实的,有物质层面有精神层面。当然,某领导喜欢功名,也许是为了升迁,因为他还有很大奔头。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对于喜名的领导,送的东西不要太物质化,要精神化,可以送名人字画、贵重点笔墨纸砚与文化色浓的茶具等等。甚至在听说领导将会升官的当口,写几篇暗赞其功绩和品行的文章交给他看看,以求发表--但要隐蔽你的意图,看透领导心思的人领导是不喜欢的。0 `# |1 j& N" v
2通过和领导亲近的人,贴身秘书,司机等侧面了解领导需求和喜好及情况,随时把握信息。比如,听说领导方搬新居,他老母或他自己喜欢名贵花草,那就整几盆好花好草给他;比较迷信的,迷信的、喜欢镇宅之宝的,就买块辟邪的泰山石头或玉石给他送去。6 K" E% H4 R8 P
3掌握领导的禁忌。有的领导迷信,不喜欢什么什么,那就千万别送;天下美酒很多,某领导就不喜欢茅台那个浓香型味道,最喜欢秦始皇、汉武帝品牌酒,那就注意这点了;有的领导为表示自己清廉,不喜欢亲自笑纳礼物,那就给他老母或趁其不在家给妻子,向其亲人说清楚自己姓名,并短信或事后暗自告知“某某,多年来得到你的栽培和关心,某日晚到贵府坐坐以示谢意,但未能向领导当面汇报,甚为遗憾。以后有机会再向领导汇报吧!再次感谢领导的厚爱!”如果你送的东西能够入其家人的法眼,相信送了什么东西,你长什么样,家人都会汇报的。
7 q! J7 ^0 [4 E; C6 B" F1 h* Z
作者: jiangxiaoyu1975    时间: 2012-9-29 09:51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内容比较丰富!受益很多!
作者: sally    时间: 2012-10-2 09:23
确实不好弄,最近要参加领导子女的婚宴了,准备考虑送什么好呢
作者: 七月夏天    时间: 2012-10-7 21:28
像我们领导就比较矮看国学类的书,有时候我买新书了也会“借”给领导看,其实就相当于送了
作者: 携笔从戎    时间: 2012-10-20 20:59
投其所好!!!!!!!!!!!!!!!
作者: smhmilymzz    时间: 2012-10-21 10:52
{:soso_e103:}以前一直不知道八月十五和过年难过...现在深切感受到中国礼仪之邦的复杂关系。送吧,囊中羞涩,拿不出手;不送,领导肯定会记住你的。。真的很难摆平。最后归结为:至少让领导看见你出现,就够了...
作者: xachenqi    时间: 2012-10-22 11:43
这个有用的很哦这个有用的很哦这个有用的很哦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10-22 14:57
这是一门艺术啊.
作者: 一颗    时间: 2012-10-22 15:19
送礼,我觉得:一不要超过受贿的额度,会让人难堪的;二看领导喜好;三实在选不好送什么,就春天送茶叶,节日送烟酒;送的时机个人觉得,对你好的领导要知恩图报,比如让你出去考察一个星期,你可以用心点带个有意思的东西给他表示感谢;一般的,礼节性往来;
作者: wangjunjin    时间: 2012-10-24 01:50
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
作者: 新进职员    时间: 2012-10-24 10:36
哎...我们领导属于清廉型的,妻子是高中英语教师,儿子今年才上大学,大家给出出注意,今年过年我送什么呢?
作者: 脂胭泪    时间: 2012-10-24 21:17
希望能听到更多高手现身说法,说的越详细越好 ( p4 n( m/ Y' D  D8 N- @7 ]( @

作者: 云南秘书    时间: 2012-12-21 09:06
摸不准领导的脾气,而且不知道现在送礼的行情,送多了自己负担重,送少了,又怕起负作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2-12-26 08:20
我是某国企领导的秘书。我个人认为,送礼的事情是司空见惯的,也是极讲究的,没有水平的人送大礼往往达不到有水平的人送的小礼。最近新的文件从中  央到地  方自上而下,明确规定不允许送礼品礼金等。不可否认的说,这是肃清风气的一件好事,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送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送礼者需三思。一要思必须送否。有的人就是到了年底,不送出点什么就不行不行的。二要思礼欲送谁。千万不要送错人,没有送准不如不送。三要思送什么、如何送。这也是挺为难的。一般情况下,企业表面上不如政府机关那般勾心斗角(个人观点,也许我在的公司清廉一点或者我太稚嫩,呵呵)。送的礼的类型主要包括:茶叶、海参、茅台、购物卡、比较贵重的特产等。这里面讲究的就更多了。我是琢磨不透啊。
作者: 牵牛花    时间: 2013-1-7 14:16
哎,这真是个难题啊,向大家学习交流下
作者: 闽南小秘书    时间: 2013-3-27 10:03
希望能听到更多高手现身说法,说的越详细越好
& H0 S; f! Z! x5 T5 J: {1 j
作者: lj9076    时间: 2013-3-27 22:12
人情而已
作者: 仙道    时间: 2013-4-10 10:06
中国是个讲究人际关系的国度。
作者: 兴文秘书    时间: 2013-4-17 09:40
感谢老秘在此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支持这个话题,期待……
作者: 佐佐小秋    时间: 2014-12-19 10:11
学而不思则罔下,估计以后肯定能用上
作者: 永远有多远    时间: 2015-7-13 16:26
不好弄呀!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考手艺。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 陈小页    时间: 2015-11-30 22:48
希望取到真经,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只是听过而已。
作者: 刘玉茗    时间: 2015-12-14 17:32
确实是这样,很多人都建议我送一些土特产,但是感觉很尴尬的,需要送么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1-23 23:36
送礼可能领导记不住,不送礼领导绝对记不得。送礼了,自己心里安稳,不送礼,心里七上八下。送礼的事情,其实就是这样子。
作者: 中年菜鸟    时间: 2016-1-27 11:18
投其所好,我觉得不要太刻意,平时多沟通都交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6-7-22 11:11

礼,要送!领导可以坚决不收,但是我们要坚决去送!(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摘录于网上)


怎么送呢?


我以我第一次送礼的败笔举例。


败笔一:别送恶心人的土特产!很多人给领导送礼的托辞都说是带了点土特产,只是个幌子,总不能给领导买了根金条就如实说给您老买了根金条吧,所以说给您带了点土特产让您尝尝,只是幌子!真送土特产,领导会在心里皱眉头的。比如我送小米,领导家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吗?需要我来送小米!!送什么呢?如果不会别出心裁,就送烟酒(烟酒也不要送当地的土烟土酒)。


败笔二:见到孩子,老人要表示一下。当时书记的儿子喊我叔叔,我回一句:你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可能是领导的家正靠海边,海风大,把我的脑子吹没了吧!其实当孩子喊叔叔时,我立马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过年叔叔给你点压岁钱,拿着买点学习文具,学而不思则罔,多听爸爸的话。碰到老人,把红包拿出来:阿姨,过年了也没给您买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您喜欢吃什么,您自己喜欢吃点什么就买点什么吧。但是不要直接送给领导红包,找各种理由塞给他的家属。


败笔三:不要每个领导都送!每个领导都送一次,不如选中一个领导多送几次。挑什么样的领导呢?挑那种能帮忙、会帮忙的领导,挑那种平日对你确有欣赏之意且又在上升期的领导等等,需要各位看官自己去挑选了。挑中一个,就多送几次,比如春节、中秋、他生日、他孩子生日、他老婆生日、他妈妈生日等,就差不多了。送得东西也没必要很贵,但第一次送,我建议还是不要显得寒酸。第一次把门推开了,把路铺开了,以后就是熟人了,用不着每次非要送金送银,这个时候可以稍带送土特产了,多少是心意。


败笔四:不要一心想送大领导。越是大领导,送礼的人越多,所以即便我们送了,他也不见的记得。我们不送,他也不会记得;所以大领导让中高层去送,我们与大领导隔着层级太远,甚至领导不认识我们,我觉得没必要去送。送了也白送!


败笔五:领导给的东西,一定要接着。书记硬塞给我的一包烟,我临走时没拿。我觉得也是不对的。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只有来,没有往,岂不是就真的成了送礼了?可能有些看官问:我曾给领导送过礼,但领导没有返给我什么东西呀?这些,都视领导的脾性而定,考虑周全的领导一般都会返点东西。哪怕是一包烟。


败笔六:紧张个卵!很多人送礼都会紧张,我更不例外。其实完全没必要,大大方方的,就像去朋友家是一样。其实,此刻,领导也只在此刻是朋友。所以,轻轻松松的和领导聊下天。但是也别聊太久,领导还有其他事,不要屁股一蹲,磨蹭几个小时,我觉得十分钟左右就该道别了。道别的话一定要自己说出来,要识相。



作者: libin840924    时间: 2017-10-7 16:15
受益匪浅,你的文章使我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清楚的知识!
作者: 大道为民    时间: 2019-1-8 10:24
跟着诸位前辈学送礼
作者: 大道为民    时间: 2019-1-8 10:25
跟着诸位前辈学送礼,送礼的确是一门大学问
作者: 觅子期    时间: 2020-2-19 11:17
画人画虎画风骨 写人写事写心声
作者: 龙行西北    时间: 2020-2-19 20:57
其实我觉得“送礼”这个词听着很具有一些特殊色彩,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看这个问题。比如,你想去走亲戚,难道你空着手去?不合适吧,所以这两者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对象你要斟酌的礼品不一样吧。
作者: 布丁叮    时间: 2020-9-4 16:06
大学问,处理好了事半功倍,处理不好,事倍功半。
作者: tangchao    时间: 2020-9-7 10:14
过去八年了,也没看到特别的回复
作者: 123677518    时间: 2020-9-8 12:02
这可怎么把啊啊啊啊啊啊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