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陈相飞:以文辅政的几点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自贡秘书    时间: 2012-9-8 10:37
标题: 陈相飞:以文辅政的几点体会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事关效能。思路对头,方法得当,则事情办得顺,人也活得轻松自在。文稿起草工作同样如此。如何又快又好?许多人梦寐以求。毕竟,文字这个事儿,雕琢来雕琢去,伤身伤神,且未必是时间与质量成正比,费时多,不一定效果就好。5 u8 k/ h9 v0 N7 M) c, @

! \( w4 k; {/ i# p5 @! o  一、平时的学习很重要,日积月累自能兵来将挡  F5 U1 ]2 U0 }/ B& J

8 d- z3 I  Z& L% K  1.一定要锤炼自身思想。公文的特质决定,公文写作不仅仅取决于文字表达能力,更取决于思想深度,取决于领导力,取决于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即便是纸上谈兵。
/ t$ w. n7 Y) _& B8 o  ]9 W- q9 I- H
$ h% u0 v6 b1 B& x! r( D2 p# m  2.一定要视学习为常态。学习是基础。肚子里空空如也,必定憋不出什么货色。有人说上网查查什么都有,须知,如果没有一定的根基,上网也是大海捞针。并且,自己没有思路,东拼西凑必定不成样子。谁都不可能是万金油,方方面面都是行家,但涉及工作的多少都应该知道一点,特别是草拟主要领导的文稿,更要注重平时积累。要熟悉中央大政方针特别是新政策新精神,熟悉上级领导和本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如果能够把视野放宽一点,当然更有帮助。
1 G! y8 H7 v8 o( y9 K$ G2 V: G$ H( ?% R* Z) {: V6 I
  3.一定要善于消化材料。材料只有化为自己的储备,才是有用的材料。要结合工作实践融会贯通,这样,需要之时自会不经意而来。人的记忆力有限,也未必要记得很准,有一个大概的印象,需要时便能够顺藤摸瓜,找得出来。
7 L; ?$ t7 ?. S* q9 Z' g7 m
& h* w7 U+ T5 J. R  二、面对任务不要慌张,稳住心神方可胸有成竹# K. O6 l1 f$ C, d7 c; c& G
, @* h, b; I% \- r  Z: }: R! I
  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要着急,慢慢来”。接到任务,不必急着动手。先想清楚来,想清楚了,梳理起来就快了。没想清楚的快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方向错了,走得越快便是离得越远。  P: p- @! z5 N$ q$ f8 q1 u

1 n. Y( B' G$ M, `% `- }; \  1.找到蓝本来推敲。公文写作自有公文的定式,不顾基本的下数,一动手就大谈特谈创新,那是舍本逐末。“有样学样,没样看世上”,先找到几个比较完善的相关文稿,静心揣摩,内化于心。+ R: P, @4 H1 o8 u7 ]- t

6 p0 V, P& v/ z2 [  w5 D& ^3 M, p" F  2.搭好框架再动手。框架非常重要。框架错了,走了弯路,后面再来翻盘很费精力。必须注意,在搭框架的过程中,定位一定要精准,搞清楚什么人用、什么人听,符合各自身份。/ b# a8 Q2 h- r& K+ o5 D

9 D6 ]* M$ h2 X  3.要学会提炼观点。每个部分,每个方面,讲什么观点,要确定好,并注意观点之间尽量不要交叉,哪怕是小小的交叉,否则把握起来不容易,特别是生手。要学会提炼观点,比如李源潮同志提出要“把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自觉弘扬和实践艰苦奋斗之风、刻苦研究之风、平民百姓之风,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这个“三宽”就很有概括力和层次感,适合展开来阐述。
" Q; Q4 T9 k$ W7 d6 g2 q0 J, O7 X  r6 o, @
  4.要确定素材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一想,哪里有素材可供施行“拿来主义”,挖一挖。要善于利用“旧材料”,用它们来启发、来开导、来延伸,把自己的想法“勾引”出来。这样的来源不要多,要精,多了没精力、看不来,也没必要。
9 t* |1 b/ h/ F+ M3 e; O% y3 s) j8 S( k. _+ ]* l
  三、行文过程稳妥优先,舍本逐末必定南辕北辙
) d8 @8 Q& _/ ], @% k& s1 c. a. u8 Y7 @& f" X+ P
  把握规律性是富有创造性的前提。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求稳再求好,稳妥了,才谈得上出新,好高骛远盲目求洋势必剑走偏锋。$ ~* Q. l2 f- J2 H& |' P$ Y9 ^+ ]

9 r+ F; g" D7 w1 g  (一)把握好文稿的标准( {4 C, s6 e9 [' O

+ j, D/ N" T4 O+ g0 p  1.基本标准:3 ^  B/ b. l* v, ^$ b

+ O$ m3 B- b3 L" s1 \5 s6 p# w  (1)定位精准,主题突出。离了题便谈不上好,要用鲜明的观点把内容统领起来。) M$ Z& T& U/ G# {+ n* {6 N' F8 ^& a; T
- D" \/ S2 U$ G& q
  (2)文从字顺、没有语病。这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话都讲不顺,还谈得上好?& D' _( W7 {- H' g1 \* H6 O

" e# a$ N" H* w2 P  (3)脉络清晰、清爽明了。条理分明是基础,思序明朗,别人才看得懂、听得明。层次一定要弄顺当,逻辑顺序谁前谁后,要符合符合常规。必要时可以借助“一是,一是要,一要”之类标示性用语,体现层次感。每个标题如能考虑同等字数则尽可能作一点讲究,这样会让文稿严谨一些,但务必通俗自然,避免生硬,不要“为赋新词强拼凑”,给人硬凑的感觉。需要注意,不同的层次,哪个摆前哪个摆后,要考虑清楚,比如就领导能力而言,“统揽全局”一般放前,“统筹兼顾”一般放后。
: R# D- m" V3 o1 k: G! S; d* ]- E1 y* c1 Z7 V$ }
  (3)表述准确、用语熨帖。一定要经得起推敲,没把握的话尽可能不讲。同时,要多讲平实的话、干练的话、管用的话、有新意的话、既是观点又是措施和要求的话。
1 I% P9 [4 [7 L# r
  r3 M. E9 e& C2 [% P  G9 Z$ s  (4)内容完整、不简单化。谈工作要见得到思路,看得到措施,汇报已经做了事,还要看得到成效,基本的内容不要丢了。不要蜻蜓点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不到味儿。因而,内容要丰富,该增补的要增补。" t5 A" D& v, g2 A6 P

5 O8 w& p. M6 s* ~  2.高级标准:这是在基本标准达到之后的打磨,是深化和升华,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相当于加“味精”,比如经典的表述、个性化的语言、情感的凝注等等。- S% d. _+ ?# R4 n# r
2 b1 J: d% {0 h+ c- Z1 O* c) B
  (二)立意要把握“四度”. Y, w( D+ Y+ z& c  h% Z

& ?5 K* Z2 a5 [$ _0 O; Q  一要有高度。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而远瞩。方法是把视角提起来。可适当引用相关方面经典的话,特别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话,但不宜太多,否则有掉书袋之嫌,要恰到好处,话为我证。
2 c+ I1 h7 ?( m$ I: R) s! d! N4 T5 S+ Z, T
  二要有深度。“文似看山不喜平,话如探水每厌浅。”要讲得深刻精彩,有针对性,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不要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H2 N0 a9 H# v# J/ `- }% h6 ~
: _1 w& U( u; m/ [8 E  三要有温度。要带着感情,掏心窝般地讲话,让听众有“自家人”的亲切感,感觉是家人、是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讲话人的“苦口婆心”,既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听众。
  o; t4 U; y2 X+ R: t5 r- _1 ^
5 j9 f: s: |3 ]3 Q4 p" z& V  四是要有广度。无论文稿长短,信息量大一些,给人的启迪会多一些。信息量不取决于篇幅,而取决于内容。
+ L( h% u4 p" X8 P: p3 ?
7 L" }! F- H$ s+ o3 G
2 @' s/ D- f/ S- e  五、运作模式科学合理,顺应规律才会垂拱而治
/ [. [1 V# F* r8 ]; P  h. B! _: p- T7 Z+ K& u" ~
  在一个写作团队中,把握以下几点是有益的:
* J/ K" L' o; ]6 \+ }: y3 e
3 j! y/ h7 u& Z0 s5 L3 p. H  1.掌控方向,有条不紊。这主要说的是,作为领导者或文稿具体牵头人,宜超脱一点。超脱不是不理事,而是理大事,是“抓大放小”。大事理清了,便能少折腾,自己亦能游刃有余。要着眼于有序运作、少走弯路,把着力点放在“瞻前顾后”上,即写作前定调子、端盘子,成型后拿刀子、打板子。
8 i: X, [$ l8 g; e" A
1 J2 u8 b6 P4 ^% b4 H+ a0 i( O& b9 R  2.分工合作,形成合力。要善于统筹调度,根据文稿的时间节点要求和团队成员的专长安排任务。时间急,则谁长于哪方面写哪方面;容得下慢慢打理,则可错位分工,以便培养多面手。: J3 i0 p/ F( l0 S# a

) F- _% c* u8 t, X- H/ J  3.前紧后松,留有余地。拖而不决,积压工作,本文由材夜思文秘网推荐,容易被动且导致应接不暇、过度疲劳。接到文稿任务,如果不需“等待观望”,受形势变化影响不大,则节奏要快,速战速决,尽快脱手,放得下。- L3 F( m4 E3 q8 M
- J! j, ?5 \+ l* l% @
  4.张弛有度,保存体力。当能力达到一定状态时,精力比能力更为重要。非工作时间,能少人加班则少人加班。必要的调理才能养精蓄锐,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激情,沉着应对随时而来的紧急任务。 $ [3 O# I7 _3 Q. l

作者: hcq301    时间: 2012-10-4 23:15
    谢谢分享。不少观点很有见地,学习了。
作者: 行来思往    时间: 2014-10-26 23:16
语言精炼,概括到位,内容全面。
作者: 柚子茶    时间: 2014-10-27 10:35
五、运作模式科学合理,顺应规律才会垂拱而治
' ]) `2 U, X: ^' C0 f6 j: _) F8 i% v: B1 o3 m
作者: xiaoshan1399    时间: 2014-10-27 11:12
现在的形势不同了  ,领导对文稿的要求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对我们秘书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 郯城小秘书    时间: 2014-10-27 11:33
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学习了!
作者: 老斌    时间: 2014-10-27 11:40
团队精神 在政府越来越显得其重要性!就好比香港的一些部门的工作影片!团队至上
作者: hnhsez    时间: 2014-10-27 12:00
写的很好,很平实,给人以启迪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4-10-27 12:02
好文章,点到心坎上了,说到实在处了
作者: 无邪    时间: 2014-10-27 15:44
 2.高级标准:这是在基本标准达到之后的打磨,是深化和升华,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相当于加“味精”,比如经典的表述、个性化的语言、情感的凝注等等。7
作者: 胡锦龙    时间: 2014-10-27 15:55
我觉得作者对立意“四度”的概括,相当精辟,高度、深度、温度、广度。果断收藏学习
作者: li1207    时间: 2014-10-27 16:32
都是作者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精心提炼出来的观点,如果没有写作的一些经历,无法领会到作者的深意
作者: TOM张    时间: 2014-10-27 22:02
此文对写作的要求比较完整细致,很值得学习!
作者: 清风    时间: 2014-10-27 22:19
思路清晰,文字精炼,谈的不错。
作者: 格子间    时间: 2014-10-28 08:39
就是,初学者要先按基本模式,再说创新+ D) I. k) U" O! j7 X8 r* b1 U
一上来动不就上创新,那是一句空话
作者: 甘肃小秘    时间: 2014-10-28 08:46
有人说上网查查什么都有,须知,如果没有一定的根基,上网也是大海捞针。并且,自己没有思路,东拼西凑必定不成样子。谁都不可能是万金油,方方面面都是行家,但涉及工作的多少都应该知道一点,特别是草拟主要领导的文稿,更要注重平时积累。要熟悉中央大政方针特别是新政策新精神,熟悉上级领导和本级领导的重要讲话。如果能够把视野放宽一点,当然更有帮助。
作者: 桥龙飙    时间: 2014-10-28 09:04
刚从事秘书工作,对工作疑问非常多,读完陈老师文章,受益匪浅,拜读!
作者: 小水    时间: 2014-10-28 09:58
够有新意,得天独厚。浑然一体,在写东西时,逻辑关联性是主心骨。把握脉络,文章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 mishu_jx    时间: 2014-10-28 10:08
内容实在,很受用,谢谢
作者: 新月宝贝    时间: 2014-10-28 10:11
(二)立意要把握“四度”% e4 V2 Q) R4 l! o; r+ u. S
: Z0 Z3 f/ E8 j: @  X) j8 T/ L, C  C2 Y7 o) r6 t. T' ~4 Y
0 u" j3 _- x3 ?# K5 j  一要有高度。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而远瞩。方法是把视角提起来。可适当引用相关方面经典的话,特别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话,但不宜太多,否则有掉书袋之嫌,要恰到好处,话为我证。* \1 Y# b# a8 S- C) T* g
+ X& r& r3 {) o6 Y. y) ^& b$ o3 C: N5 ?" E; r4 r4 `& A
2 M" Z- R  j. V  u) b0 x' j; x  二要有深度。“文似看山不喜平,话如探水每厌浅。”要讲得深刻精彩,有针对性,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不要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v1 D# i: b9 ~% @) |5 a0 X5 O4 Z3 q7 Z
; @, @5 ]! g: c( i
4 [" q3 F" x3 t7 ?% @4 G* P7 w8 O  P5 z- v/ s7 K  三要有温度。要带着感情,掏心窝般地讲话,让听众有“自家人”的亲切感,感觉是家人、是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讲话人的“苦口婆心”,既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听众。% ~( K! \8 l- D
2 z# h1 o! c* M2 b+ Y' I1 {9 {3 j6 S9 ~/ X( Y/ h# ^( ]* t  ]' r, M# j4 R
  四是要有广度。无论文稿长短,信息量大一些,给人的启迪会多一些。信息量不取决于篇幅,而取决于内容。  e/ Q5 g, }' N- E

作者: 云卷云舒    时间: 2014-10-28 10:53
完整的看一下,学习一下,又到年终总结时。
作者: 山水性情    时间: 2014-10-28 16:29
不要小看了程式化。程式化是经验的提炼,是实操的帮手。
作者: ideal    时间: 2014-10-28 16:54
作文跟书法一样,先“临摹”,你看单位之前的那些文稿,你得问自己能不能写成那样,怎么写成那样,有意识地去靠,慢慢就有感觉了
作者: i河南逆行列车    时间: 2014-10-30 14:37
分工合作,形成合力。要善于统筹调度,这一点不好把握。
作者: aoxiangwzj    时间: 2014-11-22 10:52
很受教育,不但有高站位的理论,更有接地气的方法。
- v7 g$ b6 g" I: _) b& h
作者: 仙道    时间: 2015-11-19 23:58
用语很温和,但都说到了点子上,作者文字功底相当深厚,, ^# [9 E1 r1 O
值得拜读。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5-11-20 08:39
文稿写作,第一要务是熟悉工作,而且是深度熟悉,多锤炼自己的思想
作者: windy111    时间: 2015-11-20 08:48
精彩文章,值得一看!
作者: 期许亭下    时间: 2015-11-20 09:01
思想是根本 舍此而谈技巧 犹如缘木求鱼 无效
作者: 初扣芸窗    时间: 2015-11-20 09:14
学习                     
作者: 南楼听风    时间: 2015-11-20 09:18
写材料还是新手,先学前辈的经验之谈,学习之道。
作者: sibo1984    时间: 2015-11-20 09:41
陈老师的这篇文章,太好了,对于我这种新手而言,更是如此
作者: 右手边D~春天~    时间: 2015-11-20 10:43
对于文秘工作,分析深入,经验丰富,值得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重庆某普秘    时间: 2015-11-20 11:00
4.要确定素材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一想,哪里有素材可供施行“拿来主义”,挖一挖。要善于利用“旧材料”,用它们来启发、来开导、来延伸,把自己的想法“勾引”出来。这样的来源不要多,要精,多了没精力、看不来,也没必要。$ t$ [:
作者: 448170082    时间: 2015-11-20 11:11
作者的亲身经历总结,观点精准,很有价值!
作者: 万丈阳光    时间: 2015-11-20 11:21
脉络清晰、清爽明了。条理分明是基础,思序明朗,别人才看得懂、听得明
作者: 南方的狼    时间: 2015-11-20 11:23
掌控方向,有条不紊。这主要说的是,作为领导者或文稿具体牵头人,宜超脱一点。超脱不是不理事,而是理大事,是“抓大放小”。大事理清了,便能少折腾,自己亦能游刃有余。要着眼于有序运作、少走弯路,把着力点放在“瞻前顾后”上,即写作前定调子、端盘子,成型后
作者: 崇_鑒    时间: 2015-11-20 11:24
写得很好,分析很到位。学习。。。
作者: road666    时间: 2015-11-20 11:57
掌控方向,有条不紊。这主要说的是,作为领导者或文稿具体牵头人,宜超脱一点。超脱不是不理事,而是理大事,是“抓大放小”。大事理清了,便能少折腾,自己亦能游刃有余。要着眼于有序运作、少走弯路,把着力点放在“瞻前顾后”上,即写作前定调子、端盘子,成型后
作者: hetty7876    时间: 2015-11-20 14:33
写好文章是我的梦想,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白日梦
作者: 泰山石369    时间: 2015-11-20 15:21
一看文章就知道是很有积累、很有经验、很善于总结的老秘,值得认真学习,细心揣摩!
作者: kitty    时间: 2015-11-20 17:01
平时的学习很重要,日积月累自能兵来将挡
作者: 隔壁老王    时间: 2015-11-20 17:06
下慢慢打理,则可错位分工,以便培养多面手。
作者: woyonghao    时间: 2015-11-20 17:15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几点体会如醍醐灌顶,作用很大!
作者: 果果妞妞    时间: 2015-11-20 17:21
度。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而远瞩。方法是把视角提起来。可适当引用相关方面经典的话,特别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话,但不宜太多,否则有
作者: 重在修为    时间: 2015-11-21 09:38
盲目求洋势必剑走偏锋,这篇文章值得学习。
作者: 寒雨残阳    时间: 2015-11-21 12:29
确实是比较实在的经验总结,简洁得体,适到好处!
作者: 布衣书生    时间: 2016-4-2 09:50
“文似看山不喜平,话如探水每厌浅。”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6-4-2 16:20
本文分析的十分到位,点到了文章的要害
作者: swimng2000    时间: 2016-4-2 17:08
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作者: 国之重器    时间: 2016-4-2 17:18
为文之功在于点和度,确实说的很透。
作者: leehom18    时间: 2016-4-5 09:32
日程月累是最基础的工作,最重要的基础。
作者: 黄小帮    时间: 2016-4-5 17:34
以文辅政、用笔杆子领导说的是高远的目标,清晰的思维、流畅的表达是每一人生活工作学习的必备,学习了、
! z% V/ h8 h0 S$ ?6 ^  [* U
作者: 饮马    时间: 2016-4-5 19:42
慢慢体会了,还没看到文章的亮点
作者: zfeng81    时间: 2016-4-27 14:30
  五、运作模式科学合理,顺应规律才会垂拱而治3 e) q+ v- ^! }& @+ q# X

4 z# x* x8 v& A/ F5 e- {7 }5 S! E5 c  在一个写作团队中,把握以下几点是有益的:
' ~$ A4 S, ?+ c( `) B4 P! `4 J0 Q
$ u( F- G  @$ T; G) }0 }5 K5 B6 g" ]  1.掌控方向,有条不紊。这主要说的是,作为领导者或文稿具体牵头人,宜超脱一点。超脱不是不理事,而是理大事,是“抓大放小”。大事理清了,便能少折腾,自己亦能游刃有余。要着眼于有序运作、少走弯路,把着力点放在“瞻前顾后”上,即写作前定调子、端盘子,成型后拿刀子、打板子。
作者: 紫气东来916    时间: 2016-7-12 10:47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学习啦
作者: 华子仪    时间: 2016-8-12 11:58
接触过的一位领导,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者: 1054083110    时间: 2017-7-6 19:49
可以借鉴一下写作思路,谢谢
作者: yangjl04    时间: 2019-9-3 16:05
写得非常好。很实用。没有套话。
作者: 发热的金子    时间: 2019-9-3 18:50
区信息科领导让小范围交流一下经验心得,感觉不如写出来,作个梳理总结,可能受众更广些。关于党政信息的写作,网络上的资料其实十分丰富,讲得也非常好,有深度、有高度,也有具体例子,能够用心查阅、细读、揣摩、练习,也是可以慢慢入道的,2015年个人自学就是这么起步的。今年小暴发,提前8个月完成年度任务。今天来点干货,讲讲自己是如何学写信息的。
作者: LiuYN    时间: 2022-7-18 18:27
学习了,非常有用,受益匪浅
作者: 可可要努力    时间: 2022-8-9 16:59
学习了。 2.高级标准:这是在基本标准达到之后的打磨,是深化和升华,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相当于加“味精”,比如经典的表述、个性化的语言、情感的凝注等等。7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