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老秘版聊第4期活动精彩问答汇总(主题:有关礼尚往来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8 16:51
标题: 老秘版聊第4期活动精彩问答汇总(主题:有关礼尚往来问题)
   第四期老秘版聊活动,主要探讨礼尚往来问题。由于主持人事务较多,未能邀请嘉宾参与互动,所幸活动顾问公务员写作热线的朱老师对部分问题作了精彩解答,真不知道朱老师(qq群:199789809,本群快满啦)对这方面也颇有心得,让我也是受益匪浅。一些网友也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今天周未特把老秘网版聊活动内容作下整理,以便大家学习交流。+ G6 ^$ _7 D( P4 }/ i) T& U
新开的老秘网网友交流第三QQ群:49231471,欢迎申请加入讨论,朱老师坐阵指导。% g9 A/ p& z; Y7 q" t5 N8 E
# N4 S0 |1 G4 ]& a; I$ l
问题一
$ b# A2 w3 ^4 s; V  F; W3 J+ |
2 G+ p7 k0 H! C5 E: p     buta9网友问
7 m0 o' P% O& ?* s! |$ j
7 Y% r1 X* i7 o9 [  D0 ~   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7 n( M9 X. L* f* f6 J" _$ |- t
# W8 r; y5 }/ N
   朱老师答
) {: X+ W; c& I' K/ ]) V6 L$ y8 _$ }  B% F0 D5 t1 ~
   我想年节或平时走访老领导、新领导,对于新人来说是心理难受的,但对于那些官油子来说,他们是游刃有余的。学会给领导送礼,与领导有效沟通和联络感情,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必须的环节。破除难受的心理,我觉得关键需要2点:一调整心态,把送礼看成工作生活和处理人情世事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善于洞察领导及其家属的心情,有些时候,有些比较清廉的,领导不在乎你送的一点礼物,但通过这个过程,他却可以看做你对他的尊敬、信任和靠拢,长期以往可以慢慢将你作为心腹之人;作为送礼者来讲,要将送礼看做人人都会都要干的正常事情,心理要放开,尤其在家庭这类宽松的场合下,更应当放开,大胆说做,让领导感觉你感性的一面。2,还需学习一下厚黑学,最高的境界是“厚而无形,黑而发白".看看仕途那些你觉得俗气的官油子吧,人家最喜欢的就是拉拉扯扯,而且显得异常自然、亲近,私下里和领导及家属和老朋友一样,原因在于人家一会公关,或走后宫路线,或对症下药;二是人家的心理素质好,能够摸准领导及家属的心理和需要,你去给他送钱送礼、表示忠心和靠拢,他们能不高兴吗!如果你今年不去,领导私下会和老婆叽咕呢:我平时对那小子既严格要求,又重点培养,怎么今年没有表示表示呢~孺子不可教也!当你送礼时,现场领导也许会一脸严肃,大声训斥你:“送着干嘛!好好工作比什么都强,我又不是外人!和你爸爸老朋友了!”你临出门时,他还可能严肃地说:“把你的东西带走----来坐坐就行了!你年轻,工资低,比我更需要········”但当你刚出门,他也许会和老婆打开你的礼物看看,老婆也许会高兴地对他说:"我正想买某某呢,这下好了,我连商场也不用爬了!你看看,这个东西,明早我给小孩子他姥姥送去吧···········'呵呵,领导得到礼物,他的心理和背后的表现你就大胆猜吧!---当然,送什么类型,多少数量,领导是否满意,能够撑家属的眼皮,这里面还有一大篇文章!* @3 }8 g  M8 v7 Z9 v

; n/ Z5 {; d5 o: E9 x8 L问题二
5 P5 h( F$ ]. c8 w# P7 U6 f/ N+ q' O8 I5 n  q  v  ?3 W
秘书网友问1 d& w2 d/ m: K4 A' L
  @5 f9 p) s, @' y  I9 k! y% p
处于这个社会中,这些事避免不了,怎么能把礼物送到领导的心里呢?0 W0 Q& k. [9 e# B

& r1 `8 ?5 P( z朱老师答
2 ?! r  d' l1 M3 m# m" E0 [. e3 U; h. L/ D% E: ~
送礼应当属于社会学、公关学范畴,学问很深:我想应该系统地思考、把握以下要点:
$ g) K5 `6 H: N! F8 g  f1送给谁,谁几斤几两,按什么标准送。* I: f% K( Q: n/ e7 o; H9 Q
2送什么:送的东西在其心理有什么位置,在其家属或小蜜心理的分量;送什么类型,具体选择送什么;送多少价值的;7 R$ O% n- F7 j2 H2 G" A
3如何送,晚上送还是办公室暗送,送给领导还是其亲属;送购物卡还是礼物实物类
4 V0 {& l( O% W1 w& A6 J* |4送时,常用语言如何设计和准备-----如何与领导及家属沟通,以求留深刻印象
$ x& T4 Q) ?: Q& h3 X" Z0 Z5制定应急预案:比如,领导不在家,家属不认识你,如何处置?领导及家属嫌弃不够贵重,怎么办?人家真正拒绝怎么办?送礼时,假如赶上送礼高峰期,领导家里遇到同事或者其他送礼者如何处置?如何规避风险,保留他的清廉脸面?--东西再好,给他丢脸了,也送不到心里去,还会恼羞成怒。. }1 P* i: k9 P! k2 H
6送礼技巧研究:古代宫廷里经常有后宫路线,皇帝不大喜咱,咱可以接近皇帝妻子、情人、孩子、司机、贴心人,同时给他们送点,“曲线救国”,引导他们不断吹风,改善你在领导心里的印象;借送礼之际,如何展示自己能说会道、善于沟通的有点?送礼除送实物,还可以送虚物,比如某官妻子是音乐老师,喜欢名家钢琴音乐会,你就送会票,可以不进家门---如何投其所好又是一篇值得研究的课题。送礼和写文章一样,无定法无定规,关键是达到目的完事,呵呵
* @5 m% ~$ W! n4 x6 ^* p! ^9 |  |+ {2 ^: k) @$ O9 S) m
问题三
( F; U9 _' s5 c( y
3 _. L  V6 x: Z- y9 K$ Q中国秘书网友问! ?9 w! d! T, \: u& h* \0 \

; {% N% W2 e6 U6 C4 z# J希望在这里既学到文章之道,又能学到处世之道。觉得与领导关系融洽了,走动就自然了;关系不够融洽,可能就尴尬了。
& p' M# N6 a* N; O' G% _7 g! g6 ^- C  b* L( o- g3 A
朱老师答( _( S9 `! B. S3 v1 w$ C5 M$ W
% N- Z, z) i% z0 @( i
可能需要这样的心理:越与领导关系不够融洽,而自己处处离不开领导,更应当主动送礼,在维护领导清廉脸面的前提下,适当送礼,走动。尤其是家庭环境,比较宽松,真事少,送礼不但可以留下好印象,而且还可以对不和谐的关系和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进行侧面的解释,消除误解,到位沟通。--需要说明的一点,送礼不是万能的,日常工作中能力不足,引起领导不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处处与领导作对,或者总是有意无意地给领导的能力、廉洁带来不利影响,送什么领导也不会喜欢,这也要求个人日常工作中维护领导形象。5 m8 v5 k$ c% N' \

) b* h% G: N' y/ P问题四
8 h; i6 H7 Z" F3 L, G; b2 J) ^8 N5 |
江苏省委秘书网友问
4 v0 j5 `* F, s- W
: h6 O" N. w4 T8 {  @希望能听到更多自身经历,说的越详细越好。2 T/ x" `% J5 p

9 h7 c; h; F1 y. d& }1 A) E, ~9 X朱老师答* s" q( @' K5 X6 ]$ o2 p9 a
0 x1 p6 d7 c+ z2 q; }
张三能力平平,大学是团委书记,写作能力没提高,但是学了一身“吹拍专钻拉送”的本领,初入单位领导不喜,轻视之,多次受到一把手严厉批评。张三毫不气馁,对领导依旧恭敬,把领导身边的大秘书、司机、妻子和老母弄的舒舒服服,不在乎给他们送了多少,关键是送出的东西是雪中送炭;和司机称兄道弟,经常性地给司机几盒国外名烟抽;本文来源于老秘网。另外,得知第四把手深得大领导信任,也经常给四领导送礼,没钱的时候,给他们跑腿,接送孩子上学,在医院照顾老母------于是这群人天天在大领导耳边称赞张三厚道,实在,协调、沟通、活动能看力强;天天吹风---大领导于是安排张三去省里协调一件事,张三年纪轻轻,省里毫无个人关系,3掌握领导的禁忌。有的领导迷信,不喜欢什么什么,那就千万别送;天下美酒很多,某领导就不喜欢茅台那个浓香型味道,最喜欢秦始皇、汉武帝品牌酒,那就注意这点了;有的领导为表示自己清廉,不喜欢亲自笑纳礼物,那就给他老母或趁其不在家给妻子,向其亲人说清楚自己姓名,并短信或事后暗自告知“某某,多年来得到你的栽培和关心,某日晚到贵府坐坐以示谢意,但未能向领导当面汇报,甚为遗憾。以后有机会再向领导汇报吧!再次感谢领导的厚爱!”如果你送的东西能够入其家人的法眼,相信送了什么东西,你长什么样,家人都会汇报的。(本文由老秘老秘网长夜猫子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7 c( h) S+ U' t/ F1 z1 }' h, w
4 t9 t" A. |! W
其他网友观点摘要! O' D" g  Y0 I6 R

/ ~2 x& O+ k' G一笑而过2000分享8 {3 K. w$ g0 L/ q* `- ?

% I* z% F1 `1 q  c送礼是一门学问。送礼送得恰当,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不仅受礼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
3 F% b9 `4 E* e, ~  X6 @5 b: _9 ]8 A6 {% m% {
   挑选称心如意的礼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般而言,第一要看赠送对象的年龄、身份、地位;第二要看赠送者本人的情况及其与赠送对象的关系与感情;第三要看赠送的场合与时机;第四就要看赠送者自己的经济实力了——超出自己所能承受范围的送礼行为,即使让受礼者很高兴,但就赠送者来说,送礼时愉悦对方的快感可能会大大降低。
3 }$ b0 i% F6 R: B0 B) d; Z* F, G. H& }7 N
  C4 R4 G  F0 l% }* v$ ^
     通常,对于赠送对象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也应在考虑之列。比如对于喜爱古玩字画的朋友,你可以送他一本他心仪已久的名人字画,这远比送贵重的电器、营养品给他好得多,此之谓投其所好。
# ~" P$ N. ~" q8 U
; r4 B) e! p. S# T1 K
0 o6 e# O. t9 q* f, k" _     注重挑选礼品的细节及选择最佳的时机、场合送礼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处理的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要谨记一点的是,礼物的好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好的礼物并不一定都是价值不菲的,只要动动脑筋,你就能想到既经济又能传递情感的礼品了。
/ d. h  S8 S0 a, Z2 }! @  b
3 K9 E# i- J; a* u
1 m( X6 U9 e' V0 ~5 @, k( a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然,一送中的呢?关键在于借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送礼通常有以下方法: ) L/ q6 X& [2 [" L1 R0 v% K

2 h: Y" b9 E/ F+ R1 、借花献佛
+ T# x- @6 Y, l/ _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 N& g0 t' D& C" O0 k
2 、暗渡陈仓
4 W5 p0 R) t* z% [$ u( b# y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2 u: W1 i3 I$ ~5 K: R/ [
3 、借马引路
" V. @& ]7 i* h2 P$ K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 J; d  m7 b: z- U4 、移花接木
. M5 x" z3 l$ m+ t  ^0 K1 P" v" h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Q. I0 I( u- Y" X
5 、先说是借
8 z& |: c& f/ y) Y" e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 {& T) ]. v7 C8 G# _& N7 B& R6 、借机生蛋   O, c) C+ v. j1 J3 x5 {( ~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1 r# K1 O" o# V- L$ x7 、借路搭桥 4 W! j$ |# [9 y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征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便会心安理得,没有顾虑。/ {8 y3 \; x# o7 \2 z- U
2 j$ I1 W$ d6 _$ ?  z: y! p' n
* J4 o. i6 Q+ J+ Z# U
  中国人是个极其重视送礼的民族,举凡端午、中秋、过年、结婚、生子、寿辰、乔迁、开业、毕业等等,按照俗例,人们总是以送礼的方式来表示祝贺。, n* t8 y( g$ l$ }( Q& f" j

" @4 G( x, {. w0 {) R4 H6 t5 ^9 |  e然而,并不是亲友有了上述喜事,便立刻准备送礼。有些人尽管有了喜事,但主人不大肆铺张,如果贸然送礼反而不妥。要依当地的风尚习俗而行。通常,当你要向亲友庆贺喜事时,也必须等对方通知或发出请柬之后。
3 u8 O" M3 k, \1 F& A: D# P
, T* I  A, ]/ v- h1 d' o: ^送礼的形式和内容可反映出送礼者的个性。礼物就像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虚荣和吝啬、轻佻和浪费、智慧和幽默、俗气和无私。7 `. Q+ x) K. N+ R" B

6 p3 O: P/ k+ P8 |      送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欢欣。许多人认为,送礼是一种负担,之所以要办成这件事,为的是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总是事到临头才急匆匆地跑到商店,随便买上一件礼物。他们把礼物包好,往受贺者的手里一塞,说上几句祝贺的话,就算万事大吉而交差了事。至于受礼者后来把这件令人兴味索然的礼物塞到哪里,他们是毫不在意的。因为他们尽了自己的义务---送礼。 " T) p9 l) v2 Q' d
% j+ y0 ?; X9 N
     还有一种送礼者,他们希望自己的礼物能够证实他们非常富有,能在大家面前炫耀一番。另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送礼时,总是考虑对方是否能够还礼, 他们只愿将礼物给那些他们认为能够投桃报李的人。
% }+ Y4 i$ l0 H' b7 R: l1 \; X% v* _: q% U0 h/ N% V
      多为对方想一想 以下是一些小小的送礼原则,大体上,只要送礼者能将心比心,多为对方想一想,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了。
, e- V# T( R# \, O; f
# r4 o9 r# f& z' ^$ p      选择你自己也希望接受的礼物。如果你送的礼物连自己都不喜欢,人家怎么会喜欢呢?不要把去年收到的礼物今年再转送出去,或索性丢弃它,因为送礼的人通常都会留意你有没有使用他所送的礼品。
/ d, R% S+ f, r3 v! [
, J+ x0 P- l8 ?      如果你比较富有,送礼给一般的朋友也不宜太过于出手阔绰,这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得到反效果,反而送一些有心思的礼物会更好。5 a. U' W% H$ W. F! M! B2 I& }# z2 u
. P. P9 M' u0 k6 ]0 R" J# c% Z- Q
      记得把礼物上的价格标签拿掉,把标签留在礼物上,礼物就变成只能传递两个讯息,一个是一个是“我们的情谊值多少钱”,另一个是"看着吧!下次得回同样价格的礼物给我”。而这个讯息,可以把所有送礼的情份都打得稀里哗啦!此外,不论礼物本身价值如何,最好还是要包装起来。有时候注意这些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者的心意。
" f7 D1 e6 ?0 x9 i
0 H! `0 f' m+ D% N" h2 Q8 D
: b8 o' U/ l% J' d0 q& c必须考虑到接受礼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得上你送的礼物。比如,他家里摆得下这么大幅的画吗?
1 B0 ]' \; x  u: H! _/ p
! M& k5 k, H2 e) s! d, b4 {1 k- f4 w      有些人到对方家中拜访时,直到要离开时,才想起该送的礼物,在门口拿出礼物时,主人却因为谦逊、客套而不肯接受,此时在门口拖拖拉拉的颇狼狈,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形发生?最好的送礼时机是,进门后寒喧几句就奉上礼物,这样对方就不可能因为客套不收礼,而双方僵持在门口。 ! x' |. v8 {2 ?7 e( w
3 V7 a% p5 b$ f- I- ]0 J& x
    如果错过了在门口送礼的时机,不妨在坐定后,主人倒茶的时候送,此时不仅不会打断原来谈话的兴头,反而还可增加另一个话题呢/ l8 \- ]9 g0 r7 @% N; _
( z9 F  f; v3 ^* ~$ S. P/ O
送礼送什么好?相信很多人都为这个问题苦恼过。) B( X& Z' O' p1 f7 |: C$ L. |/ f
" t. ?5 ?, z9 n) y1 x" v
其实,送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送出去的礼物,如果想得到受礼人的赞许,并且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意,最终达到自己送礼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您有相当的生活阅历,并具有非常好的眼光和见地。4 m( r" r. _, D! M0 J# ]

, y# k/ }7 A3 K! @; q) B5 G6 ]0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给他或她送什么样的礼物才算合适,这可能需要考虑到太多的因素。但是,也有一条很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礼物最好能够满足接受礼物者的需要。
6 {- t# ?4 b) l6 l) z! w$ {
6 O' [  f, P% Z  M; o我们可以将受礼者分为三种类型,并分析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礼物能够充分体现送礼的价值:* B9 U( U: w  X$ a" `$ T* w8 {* W

5 s% O' V  u9 o7 d1. 高枕无忧型:这种人财力雄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如名家字画、古董艺术品等,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价值虽然不高,但不是很容易得到,同时又非常精美的小东西,比如一些民间的手工工艺品等。
. y) x4 @+ i) a/ m# L# |+ t9 l5 p1 A3 U1 ^* ^+ F
2. 锦上添花型:这种人物质条件比较好,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时尚的,具有一点生活情趣的东西,如盆栽植物、葡萄酒、精致的小水晶摆件等等,这些既可观赏摆设,又有实用价值。: o# \8 V$ f3 M) F. U$ m
7 j* d1 ^: l/ A& n# J) h
3. 雪中送炭型:这种人物质条件不很丰厚,送给他们的礼物最好是实用的,比如一件衬衣、一套漂亮的灯具,或者一盒价值不菲的保健品等。
7 O2 z  @% N- y% `' Y' R/ u4 m
2 X' ?1 Z  m: n# N7 ]# b/ ]9 \, ~; o4 m, a所有这些,我们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送礼,不求最贵,但求最合适。( ^1 O, A) L6 S$ R$ G) r
- G) p% R8 R: ~- L0 s
乡下人网友观点
: v- ~; y0 i; ]
" w- T* a; z( c$ D: u9 r这是做人与做事的奥妙。皇帝之下的官,恐怕没有不送礼的吧。关键是要找准时机和选择恰当的礼物,这需要有非凡洞察之术。古人讲洞察之术很深刻。尺度把握要结合具体的人、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场合,既要让领导容易接受,又要让他开心,既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又要拿得出手。微妙至极,千百年来不知难倒多少人。
: h. S! s6 H& F8 u/ v9 Z7 S! k# Y1 f0 |
书法家网友分享:+ [& A) Y  t, S( m6 z8 q
, ^; S5 k! i- D1 G( ^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比较经典、比较辉煌的一页。发展到今天,送礼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送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庆典送礼、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开会送礼、促销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通过这一方式把你所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增进友谊、互相关怀、生活愉快、事业顺利的目的。   “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领会礼物的意义,自如地运用礼物表情达意,将礼物的作用充分发挥。   礼物是千百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情感媒介。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表达着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着某种特殊的信息。礼品是一个宣言,它宣告了你与接受者的关系:亲密的朋友、友善的亲戚、感激下属的老板或是一位热心的崇拜者。   现如今,在馈赠礼物的时候,有些人认为礼物价格越高才越有意义,越能表达送礼者的深情厚谊或者感恩戴德之心。其实,这样做是把馈赠的礼物商品化了,与送礼的真谛相悖。其实,价格高昂的礼物,不见得能表达送礼者的真情,再说了动不动送高档的礼物,只会使得收礼者感到“受贿”的尴尬,这样的礼物恐怕很多人都不想要。   ( l$ M0 w9 J& y* _0 f+ w* j  F
1 j" I* Q+ m' \! _' A5 W* f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8 17:02
第四期活动,所有参与提问和分享观点的网友均奖励100积分,还并奖励原创勋章一枚。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敬请关注第五期活动。& N5 n2 R8 D9 ]% @
5 I3 T: Q: o+ ^7 J0 [
往期老秘版聊活动回顾:
- l0 o" P5 W) \7 A  d2 S
( r9 Z+ q/ E4 x: m第一期   主题: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  赞助:天天向上玩具专营店2 P( o8 x2 x9 U! [. u! @

! f* m" t- p; l' \& ~7 H9 d: y    嘉宾:公务员写作热线朱老师 最佳参与奖:風筝╙╮yin
7 c! D+ P( v/ a9 d2 M2 t
) P) c3 j; a! C) i6 ~( r0 H) d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6 ?- M7 W: B( E+ g
* u6 e# G* W$ n& M% x/ _/ U4 I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4 x$ p0 x4 {  _) w" W. i/ a
8 q6 S) @, X, @0 P2 P* A第二期   主题:如何修改文章   赞助:天天向上玩具专营店# w, i0 X5 K' ]7 e% w+ h) `

2 b. n7 |* S5 e      嘉宾:三明广播电视报李耿源编辑 最佳参与奖:小鱼儿与水
' A. D' G6 G1 o7 a( I
9 X1 \$ Q- }6 d4 Q4 w7 \% O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r, [% L6 L$ p6 N9 g) \

8 `3 P7 q; u/ }* [  b, C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3 \+ m% E. [* V! `: Z+ d$ h
9 T: i8 N# P1 Y  J$ m" L; S7 W
第三期:主题:怎么写好学习贯彻上级领导讲话精神的发言提纲  最佳参与奖未评(很是抱歉,最近比较忙,没空联系赞助商)
5 V1 ?+ d& k: Z, K
5 u' @: t& C( g2 h0 r% x0 D. N; U. c
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304&extra=page%3D1+ x' H* s8 o+ n6 Y# x1 M$ j) {+ q3 t

# l3 Y  c* K/ F) N1 I9 U9 g+ |" o9 Y7 j精华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393&extra=page%3D1
. L& F1 e) R& p0 h
% }' w  T. Y# m  R第四期:主题:探讨关于送礼的艺术 嘉宾:公务员写作热线朱老师% }: q# A$ Y. T# k
; U. M  \& h5 o" B4 [9 _4 K9 _
活动贴:http://www.caiyes.cn/forum.php?m ... &extra=page%3D1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9-8 17:51
刚在QQ群里一些网友对版聊话题提出建议,转发过来。大家还有什么好建议,都可以回复在这里,我们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8 ?1 Y( K3 |* i) B$ w; l: \5 G# @
9 P2 J# f+ _# A) @8 m
逆行列车(511281318)  17:46:33
4 O. G2 z; p  G) S我经常为一位领导写主持词,我感觉这主持词虽短,但想写出新意也是一种挑战,不知道群内同志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受,希望有一天也拿出来讨论一下
- V) _2 L% D$ m" y) g- y$ r
( V% a( `& Q" ^& `朱老师I(1694863043)  17:48:41
: R: D) M8 H7 M/ I& r有空再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左右逢源,职场竞争术之类
+ v. g) T; z6 ]1 S
作者: 一粟    时间: 2012-9-8 22:21
学习,必须学习。总是不知该如何下手
作者: 惠州秘书    时间: 2012-9-9 07:46
今年的7月,我有幸到一家公司实习,可是“不幸”的是我被分到财务部。记得以前我们老师说过,秘书也是分“专业”的,意思就是领导是干什么的,秘书也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是法律文书,那么就肯定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如果你是财务文书,那么就要具备财务知识。那个时候就觉得这文书也是不好当的,现在我是切身体会啊!
) T7 `& ~6 W4 z6 M7 p刚来的时候,可真是什么都不知道,连公司的上下分属关系都没弄清楚,正好又赶上季度末,大家都很忙,没办法顾得上我。第一天的时候,领导就让我写一篇讲话稿,当然,领导还是非常体贴的,她知道我什么都不了解,让我不要有压力,就当练练笔,听她把大致的内容说了一遍,我也装模作样的记了一下,后来真正整理的时候,突然发现我说的什么鸟语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一件事情我都不清楚来龙去脉也硬着头皮挤出来。后来交给领导的时候,她也没说什么,过两天我就去问她有什么问题,她只说你对我们的工作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写的不准确也很正常之类的。之后的很长时间,专业性强的也做不了,顶多写写会议记录、整理档案、盖章啊等等“没技术含量”的。这种状况真是囧啊!刚实习的这种内心的焦灼、不安、急躁、惶恐……我不想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只想有事做,不闲着而已,怎么办??请指点~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2-9-9 08:18
办公室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
  J; c( F  _, q+ [# ]4 S- w办公室是一个看似平静实则是暗藏玄机的地方,看起来风平浪静,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风云突变,波涛汹涌,象海啸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因此在办公室工作久了会让人变得圆滑而没有朝气,因为对上唯唯诺诺,官大一级压死人,论资排辈,同事之间相互猜忌,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提防着小人的陷害。如果是愿意干一番事业的话,办公室不是个好去处。最近有个朋友,刚刚考入了国家税务系统,按说挺不错的一个职位,但是,最近聊天中却向俺大倒苦水,主要内容无非是办公室内部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太为复杂,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老同志面前低声不敢语,时时处处感到压抑,请大家支个招帮帮吧!
作者: bailanhua    时间: 2012-9-9 14:57
说的不错,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R, {' c; N! X& }

作者: hnhsez    时间: 2012-9-10 15:14
张三能力平平,大学是团委书记,写作能力没提高,但是学了一身“吹拍专钻拉送”的本领
作者: fashion秘书    时间: 2012-9-10 21:23
公务员好混,但难升,难于上青天!
作者: 北国0235    时间: 2012-9-11 16:53
作者对中国的人情事故很是精通
作者: 云端梦    时间: 2012-9-12 10:42
一到过节也是想过这问题,学习中
作者: 云端梦    时间: 2012-9-12 11:05
唉,这个学问比做个机械设计还难。。。。
作者: xjun28    时间: 2012-9-12 16:45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重庆秘书    时间: 2012-9-13 11:40
说的真到位,好好学习下,回头用用,看效果怎么样。
作者: 沐O(∩_∩)O~    时间: 2012-9-13 19:1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作者: eanucc    时间: 2012-9-14 08:39
哎。具体落实还是难那。
作者: 紫玲珑    时间: 2012-9-14 16:11
呵呵,有点道理哦。。。。
作者: 王楠    时间: 2012-9-15 10:40
学习一下,礼尚往来,这里边真的很有学问。
作者: 塞北老秘    时间: 2012-9-16 17:46
我来晚了
作者: hchy123    时间: 2012-9-17 14:49
虚心请教,加强学习。
作者: bigcartelo    时间: 2012-9-19 20:42
这个是当下的常态了,见怪不怪,其怪必败。那些下来检查的,走时都要带些东西走的,检查自然通过
作者: 靖涵2011    时间: 2012-9-21 10:17
有收获。学习了。% n* Y/ ^& V7 }, f' h
谢谢。
作者: 天朝小秘    时间: 2012-9-26 11:01
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沉淀    时间: 2012-9-27 10:55
学习了。看来做事要先做人呀
作者: shanmu130    时间: 2012-9-29 10:15
亟待学习提高,心理素质不行
作者: pandengok007    时间: 2012-10-7 11:27
受益颇深哪!谢谢~~~~
作者: 吹风    时间: 2012-10-22 13:52
送礼的精髓投其所好,并把握分寸
作者: 长坂雄风    时间: 2012-10-23 16:17
谢谢朱老师,看了您的精华帖子俺真是长了很多见识
作者: 小狗钱钱    时间: 2012-10-31 15:25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些都是工作需要
作者: yywyl9988    时间: 2012-11-4 09:11
非常不错的文章,一定好好拜读
作者: 大连第一秘书    时间: 2012-11-5 15:11
漫谈老秘书与新秘书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11-12 14:05
行贿的学问 : w8 o% |1 z" [" Z' I( E/ x! ~. J4 R

; d5 J2 ^9 v5 O& [8 z5 D# f. C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看见贪官贪污受贿的下场,却很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行贿者的情况,尽管法律有明文规定,但处置时多是轻描淡写,其行贿时精彩的表演更是无人知晓。也许是处在暗处不易发觉,也许是做事难以见人,不便提及。多数人常常对行贿者问及的少,关注的少,不知的少。这是一支庞大的地下队伍,关系网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物,千百年来,尽管不知行贿庙里高坐案桌、享受冷猪肉的行贿祖师爷是谁,但行贿经传唱不绝香火袅袅不断,信徒一群一群走来,这就有了行贿的路子,有了行贿的学问。' O! C; B  ~- Y3 P& A6 _  v
6 U, G9 i5 m; w. e0 [6 O5 b+ _
搞贿赂,给人送礼,在一般人眼里似乎很简单任何人都会,只要把东西给要送的人面前一放就算完事。其实不然,没有那么简单,个中名堂多的是。正常情况下行贿,多是有求于人,行贿多是“敲门砖”,只要把门敲开,把事办好就行。行贿者有势利者,也有正直者,势利者看人下菜,正直者事迫无奈,前者行贿拓展门路,礼出路通,心里感到踏实;后者行贿千思后虑,硬着头皮行事,心里比做贼还难受。  _+ u7 m4 E7 A* N2 A9 p; u
1 b) s0 q8 Z' H: w, g
说行贿有学问,是指行贿是有窍门,有讲究的,真能“送的好,送的妙,送的效果呱呱叫”,确实不易,非下番苦功夫不可。若功夫不到家,修炼不老道,“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时候多。有时送的不好,不但办不了事,还会误事,甚至坏事。
4 Q" A3 x8 I# M# z. d: Q" s1 `$ @" x% F' Q/ y
古人言:“天无常道,处处有道”。行贿是人际交往中一种潜gz,尽管藏之于地下,活动于暗室,勾兑于不知不觉中,且因人因时因事的不同,渠渠道道各不一样,但仔细探寻,其伎俩还是可以捕捉到,不外有三。其一:行贿的礼物选择。这不仅仅是办多大的事,送多重的礼的问题,还要“对症下药”,考虑受贿者的嗜好,心态和欲望。其三:行贿的手段和方法。即解决如何送的问题。要把握行贿的机会,下真功夫读懂受贿者;下细功夫察颜观色掌握事态发展;下硬功夫坚持不断揣摩寻找突破口;下实功夫步步逼进,一次不行再来再送,频频围攻促其就范。其三:行贿的效果。能走的路走了,该送的礼送了,事没办成或不见动静,应再跑跑,再送送,就像锅没开,再塞点柴火烧烧一样,关键时就差那一点点火。至于受贿者坚持不收,甚至“水泼不进”,那是心有苦衷或忌讳,不外乎是“不熟不收;人杂不收;没有把握不收;,行贿者只需再调整策略,下定决心争取,不显山露水的走下去,必能成功。
8 K: M- i1 b+ |9 S# ]- E
* H# E* J/ ^# U/ W- R0 {5 T人立天地间,有身则有情,有情则有欲,有欲则有患。正因为有患,则就有了贪念,有了贼心贼胆,有了贼钱。如果没有受贿者的贪欲舞台,所有行贿受贿的闹剧都无法上演,从这一点讲,行贿者还应该感谢受贿者,是受贿者成全了行贿者的名份,增长了行贿的学问。伎俩虽多但有限,学问虽有但见不得人,其卑鄙的行径随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大,自然会没有了地方。
5 v" ?7 C% z2 ~, r' ?) v0 n
作者: 倒错人生    时间: 2012-11-18 20:39
为什么总是有隐藏内容,为什么为什么
作者: jommy    时间: 2012-11-19 11:37
很实用的资料,收藏了。
作者: csuchenliang    时间: 2012-11-24 10:45
终于可以看文章了!!!!!!!!!!!!!
作者: 一步莲华    时间: 2012-12-2 16:5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东西。
作者: 州达秘书    时间: 2012-12-14 13:09
看得出作者对中国的人情事故很是精通
作者: 秘书之小秘    时间: 2012-12-14 13:37
我们明知庸俗,可有什么办法呢?生存法则。。。
作者: 云南秘书    时间: 2012-12-21 09:09
才上班的小公务员,那么高深的问题还请各位老密指点迷津!
作者: 一颗    时间: 2012-12-21 09:41
喵喵,啦啦啦,学习啦,啦啦啦
作者: 清啸    时间: 2013-1-13 10:33
送礼,仕途必读,学习学习
作者: oucnhx    时间: 2013-1-13 14:59
不错,很精彩,好好看看。。。。
作者: waying    时间: 2013-1-25 09:25
老秘版聊第4期活动精彩问答汇总(主题:有关礼尚往来问题)
作者: 萝卜白菜    时间: 2013-1-25 09:49
。。。。。。。。。。。。。。。。。。。。。。。。。。。。。。。。。。。。。。。。
作者: 株洲秘书    时间: 2013-1-26 23:02
老秘版聊第4期活动精彩问答汇总(主题:有关礼尚往来问题)
作者: jingzhengqun    时间: 2013-2-8 09:43
呵呵! 不错值得一学!!!
作者: 张家口秘书    时间: 2013-2-15 08:35
作者分析得对。学习了
作者: 不笑倾城    时间: 2013-2-15 15:30
受教了,学会做人做事....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3-3-4 10:25
真是不错,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寒雨残阳    时间: 2013-3-4 12:40
不错的内容。。。。。。。。。
作者: 宜春秘书    时间: 2013-3-4 14:11
站在老秘网提供的平台,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
作者: 临境致远    时间: 2013-3-7 23:09
经典汇总 拷下来慢慢体会
作者: cleverstar    时间: 2013-3-8 16:21
学习学习………………
作者: 玉林小秘    时间: 2013-3-8 17:50
学习了,非常不错!!
作者: 同同    时间: 2013-3-13 10:37
xuexi~~~~~~~~~~~~~~~~~~~~~~~~~~~~~~~~~~~~~~~~~~~~
作者: 文抄公    时间: 2013-3-13 14:25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于洪秘书    时间: 2013-3-28 10:18
这个主题对职场新人来讲,真是雪中送炭。给谁送,如何送,送什么,送的时候怎么说,这些都是困扰我的问题,希望在这里能够学到精髓。谢谢
作者: QQ_921E0B    时间: 2013-3-28 11:03

作者: 陕西小秘    时间: 2013-4-9 23:55
学问大发了 要好好学习之~~~~
作者: 仙道    时间: 2013-4-10 16:05
送礼就是一次面试,考验人的全面素质,关键是表现出在平时工作中没表现出的素质。
作者: 仙道    时间: 2013-4-10 16:05
送礼就是一次面试,考验人的全面素质,关键是表现出在平时工作中没表现出的素质。
作者: 玉洁    时间: 2013-4-11 09:37
人与人交往需要礼尚往来
作者: 龙之吻    时间: 2013-5-2 16:54
这个必须要认真学习,实用管用。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2013-5-10 07:55
不错有深意 好好研读一遍 再以改造文法
作者: 175812093    时间: 2013-5-15 23:59
受益匪浅!狂赞不止{:soso_e179:}
作者: 东流绿波    时间: 2013-9-17 09:34
对于送礼,心里有抵触,手上不行动,嘴上很批评。我觉得,我要改正这个观念了。看了这个文章有启发。谢谢。
作者: 天上掉大树    时间: 2013-9-17 16:55
确实如此,看来真要转变观念了
作者: 中山华    时间: 2013-10-23 15:04
一直对于类型举动比较抵触,但又不得不面对
作者: 为人民服务    时间: 2013-12-26 13:21
新来的,看看还真学习不少。
作者: 悟一    时间: 2013-12-27 09:58
一门大学问,对我们这样的书生来说是很现实,但是很实用。
作者: 秦巴秘书    时间: 2014-3-19 13:37
好东西是要分享的啊,感谢了!
作者: 天下一秘    时间: 2014-3-19 16:10
不错  可以好好学习  要遇到这方面问题科
作者: l466186616    时间: 2014-4-7 20:23

+ L; u& V9 {9 ~! c5 o) C一直对于类型举动比较抵触,但又不得不面对
作者: 风之子2014    时间: 2014-6-9 14:38
深受启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 我本忍者    时间: 2014-6-10 19:05
这方面知识自己太欠缺了
作者: 星星之小伙    时间: 2014-6-10 21:25
事贵有恒,看来跟领导相处是场持久战啊,要有毅力还要有技巧,启发良多!
作者: ㄝ味Θ道/db    时间: 2014-6-10 23:33
始终抵触 但要面对现实
作者: 唐海秘书    时间: 2014-6-11 11:23
人在社会漂,哪有不弯腰。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1 X% g5 F- U, T9 J有些事必须现实点,你可以不做,但同时也意味着机会没了。
作者: 245047750    时间: 2014-7-22 12:43
感谢前辈的指点,受益良多
作者: vila330    时间: 2014-7-22 14:30
我就是礼没送对,把领导惹 生气了。9 W* h2 t, K7 ?: ]  C
第一次送土特产给领导,领导说,下不为例哦。我以为领导是个拒绝收礼的人,就不敢送重礼,第二次还是送的土特产,结果领导直接给我小鞋穿了。
作者: liumiaomiao    时间: 2014-10-25 22:21
第一次进入“老秘网”便看到了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职场点拨,中国乃礼仪之邦,仕途乃礼仪之地,实干加巧干,智商加情商,希望这样的好帖能助力更多的职场人,前途似海。
作者: 湿地之韵    时间: 2014-12-11 11:04
#在这里快速回复#“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
作者: 徐徐徐徐    时间: 2015-1-3 14:17
掌握领导的禁忌,说的不错,很有感触谢谢分享
作者: 齐罗思    时间: 2015-1-13 13:33
有的领导迷信,不喜欢什么什么,那就千万别送;天下美酒很多,某领导就不喜欢茅台那个浓香型味道,最喜欢秦始皇、汉武帝品牌酒,那就注意这点了
作者: 第九站地    时间: 2015-1-13 15:32
礼是一门学问。送礼送得恰当,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不仅受礼人接受得轻松、愉快,而且送礼者自己也会很开心
作者: 大音希声12369    时间: 2015-1-13 16:26
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
作者: SHARK    时间: 2015-1-13 16:55
好用  实用  管用   这种东西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 真的很需要
作者: 车小伟    时间: 2015-1-13 17:22
朱老师解答的非常好,受益匪浅
作者: 小右    时间: 2015-1-28 10:22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得好好学学
作者: wangchunyan520    时间: 2015-1-28 17:26
三厚道,实在,协调、沟通、活动能看力强;天天吹风---大领导于是安排张三去省里协调一件事,张三年纪轻轻,省里毫无个人关系,
作者: 剪刀糨糊    时间: 2015-2-6 16:23
学习学习年关将近,送礼头痛,不送礼前途断送
作者: 雪域之路    时间: 2015-3-19 12:04
每年到节日就头疼,以前的老领导、帮助过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还有就是平时走动,真是难受和纠结。
作者: 文字工    时间: 2015-3-25 16:38
人在社会漂,哪有不弯腰。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作者: 野马笑西风    时间: 2015-3-26 09:39
张三能力平平,大学是团委书记,写作能力没提高
作者: 胡光雍    时间: 2015-5-22 10:57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哈哈哈哈还好还好
作者: 指尖阳光    时间: 2015-6-27 23:54
论坛高人太多啊,学习借鉴了
作者: 红苹果米粒    时间: 2015-6-28 11:00
老师这是把潜gz全部拿上舞台了。
作者: 踏一浪    时间: 2015-7-4 18:22
现在八项规定,很多领导比较避忌这些了。
作者: 小芳萝    时间: 2015-7-10 08:38
仕途,为人处事之道啊。学也的学,不学也得学。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7-10 08:46
很实用的东西,堪称宝典。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