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工作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无用    时间: 2012-9-12 10:03
标题: 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工作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它所营造的网络信息系统正渗透和辐射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领导的决策方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民众首位生活方式。迈入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对党委信息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s# ]) \5 M* \- _
: f! B8 m& _( M( J5 u1 v: `
正确认识网络时代的党委信息工作
% ]# V2 L  r6 X9 G5 V. I& {) P: m) t; g0 Z  f
一要对党委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有新的认识。“多元化”是网络时代信息来源的特征。信息来源单渠道的时代早已渐渐远去,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收到各种渠道传送的信息。但是,互联网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在价值取向、知识背景、认识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难免混杂着失真、片面、虚假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党委信息作为党委决策的重要依据,必须坚持主导性和权威性,必须认真鉴别,以真实、准确、全面为原则为党委提供信息服务。这是党委信息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服务科学决策,发挥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
! U9 [! q4 k( l9 X. s8 x: f/ ~( s3 t! ~& }' z
二是正确认识党委信息在重大紧急事件中应发挥的作用。在重大紧急事件发生时,多种信息渠道对实践都会有反映,而各级决策者必须以真实、全面的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快速做出反应。党委信息工作要成为科学决策可靠的助手,必须做到“快”、“准”、“全”。虽然我们难以与网络媒体拼速度,但是,我们可以与其比准确性和权威性。要做到在领导关注前,我们的信息“触角”已经获取了有关情况;领导关注时,信息载体已经快速、准确、全面地反映了情况。
9 p) q& i# [' k4 Y: K$ }" M+ d% e
. R0 D3 j7 |* @! H6 F  N三要充分重视对网络舆情反应。网络为群众表达诉求、意见和建议提供了新的途径。党委信息工作要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广泛收集、分析筛选、去伪存真,深入挖掘事物本质,把握趋势、超前谋划,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服务于党委决策。( H3 ]& x/ A* e8 z2 S

  ^+ v7 N' j" e7 i$ U现阶段党委信息工作在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8 H+ e1 T* k- d! a- E
4 i5 ^7 e: m7 |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党委信息工作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 o/ A/ N. _4 O% z

0 h) |! D- C2 @' h一是网络媒体信息采集问题。当前,我们从网络媒体上搜集信息随机性比较大,对网络媒体信息的主动发觉能力不强,对网络媒体信息的占有范围有限,存在对全局把握不到位的情况;对网络信息的研判能力不强,屏蔽不实信息作用发挥得不到位;信息的积累和综合开发不够,特别是通过信息分析把握趋势、发现苗头、做好超前服务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4 g# r8 e- G9 q3 O

& }$ g6 w0 ]$ {/ o* @3 a6 H二是重大紧急信息反映问题。主要存在重大紧急信息迟报、漏报等问题,给党委决策部署和采取行动带来被动;报送方式不够灵活,特事特办的意识不强,辅助决策相对落后。
# |0 ~2 p$ f/ }3 |1 k' t
3 i$ Q# J. ^9 p, m三是信息工作成效评价问题。目前,信息工作的全面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以被考核单位的信息采取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较注重对上服务,对本级和基层服务的成就关注不够。+ p* u* H3 e6 P2 ?( d* ?, W
* Q$ X* j8 Y* b& i- J
四是机制和队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还存在各单位“各自为战”的现象;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思维方式与网络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信息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水平参次不齐。- F0 h- G. E7 J0 @( w1 n- Z
, ?1 [7 O8 l- I, k) j: u
对提高党委信息系统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建议
$ B. w6 z$ h; J7 ^6 s1 \' `. [1 j8 b8 O" x" Y4 b
一是整合内外资源,加强沟通协作。与内部平行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如与宣传部门合作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制度;在政法、信访、公安、安监、卫生等部门设置“专报岗”,指定专人负责联系;与社会媒体建立长期联络,如与报社、电台等互设联络员,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 q. f# M: S( K  N) q

, ?" w" ~5 e+ W) s( h二是加快技术更新,畅通信息渠道。如进一步完善现有信息的传输软件,增加相应模块和功能;结合各级需求,开发更切合网络时代信息工作实际的应用软件。. Z% A8 ]& {, Q3 s4 R: u) D

+ b! N4 f: p! B, T" x  Y2 f三是延伸信息触角,精简传输环节。完善基层直报系统,如设立各级各类直报点,并对其报送内容、程序、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创新重大紧急信息收集和报送方式方法。
3 Z  w1 @% G  ]' j) K  o! J* x9 w6 ~
四是探索管理方式,保持人员稳定。进一步规范信息队伍管理,探索“事不随人走“的畅销信息工作管理措施,将信息人员岗位职责、岗位工作规范、信息编报要求等编制成《岗位手册》,将“人走册传”作为工作交接时必须履行的职责长期坚持。
, _% y3 M/ g6 j! l8 H4 V6 c" i7 K; T
五是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提升。要将信息服务本级党委和服务基层的情况逐步纳入评价考核范围。同时,可将本级领导批示率、信息网络覆盖率、促成网络舆情基层解决情况等指标纳入综合评价的范围。
( g  ]) D0 A/ d& Y
2 ]; ~* ?. S. w2 N& Z3 Z, S六是注重积累挖掘,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网络媒体的关注度,留意社情民意,掌握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发掘有借鉴意义的创新思路和经验措施,探索综合开发高质量信息的新途径。- |; i/ c& ~" a( o
7 k% F  u3 ?  ]6 p* d
七是坚持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做好信息人员业务机能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信息工作的认识水平以及信息综合开发能力。 文/ 杜  诺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