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 y, x. N0 F* o. d/ M 从文章的五段首句(中心词)可以清晰看出,前半句是说“因”,后半句是说“果”,而其内容也是这样写的,从中体现出一种鲜明的逻辑关系。; k X* ?' y" z 2、“因-法”或“类-法”关系组合 9 d+ h/ x; @( E9 I5 t/ w! u ! J( C4 I. |5 e$ C$ D “因-法”(或“类-法”)关系组合,多见于通知、通告、公告、决定、意见等文体写作中。这种组合公文一般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因”--事情的原因或状况。本文由老秘网推荐,第二部分说“法”--解决或处理的问题的办法。比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春季灭鼠工作的通知》第一部分--6 g V- d: a" U h' U" r! S
( g, q" y* d& I: k5 P. C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鼠害严重,不仅使农牧业、林业、食品业遭受很大损失,而且传播疾病,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对此,各级人民政府绝不能熟视无睹,听任不管。国务院要求,全国城乡要结合开展春季灭鼠活动和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进行一次至多次突击性的灭鼠活动。 , V. J B; G/ r4 c4 W' k x 3 j! a" E( f: K6 C1 n6 h 第一部分把原因说明的很清楚。第二部分就是“法”的内容,从四个方面强调--. X; E h! B. ~& L) P9 r
一、抓紧时机,立即部署。# |6 y* M0 Y3 Y7 b, y
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 8 P C+ H% K: c9 K三、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 D: B9 j+ I( S四、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 n. o0 s( t5 h2 j1 s/ p3 b2 B* Q; m- L5 M% C( C 3、“类-因-法”关系组合! e, x% @4 b" N' M+ i* C0 T
: V/ J8 |# S( r; a3 d “类-因-法”关系组合方式,多见于调查报告的写作中。这种“三段式”的内容结构,第一段说“类”--“是什么”的现状、情况;第二段说“因”--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第三段说“法”--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什么。比如调查报告《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的三段内容: ! \' K S7 V5 o% Q, _5 X : f, b- ^$ ]/ S( v4 Y# _1 y ! e0 d/ u1 W# [9 G- t/ B" W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公文逻辑思维体现的逻辑性,虽然不像纯粹的议论文那样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因为它的文章板块构成的逻辑关系,也必然形成一种条理清晰、次序得当的逻辑结构,体现一种逻辑力量。所以,作为一个公文的写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公文的写作中,贯彻清晰的逻辑思维,使文章呈现一种明晰的逻辑链条,把公文写得更加准确规范些。作者:潘大华作者: 上海新秘书 时间: 2012-9-14 09:12
很好的介绍,对我会很有用的。作者: zlxyjsyh 时间: 2012-9-17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