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8 ~) N1 R# Q5 Y# b; [- x“行事凭天地良心,抚黎民万里蛮荒;书册外身无长物,康熙朝清官第一。”这是后人为赞颂清代廉吏于成龙而写的楹联。/ O$ b9 s: b( _/ k F D) I& Z* r0 X
! l* K( T' t+ _5 _于成龙44岁从政,从小小一个知县,凭自己的实干和才华,以及对皇家的赤诚忠心,晋升至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并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他从政二十多年,清廉自守,自甘淡泊,有时几乎到了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在直隶时,“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即使在任两江总督时,也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佐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1684年,于成龙积劳成疾,临终时将军、都统和僚属为其检点遗物,只在一个竹箱里发现几件衣服,案头摆着一些饮食器皿,几罐盐豉。消息传出,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祀。在宦海生涯中,于成龙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获得百姓爱戴,康熙帝以“天下廉吏第一”予以褒奖。" }& |! b# I2 M5 e p& l
: E; C. O6 q0 D$ c
忠于职守,忠于国事,忠于自己的工作;清正廉洁,自甘清贫,不收礼,不吃请,不扰民,不拿一分俸禄之外的钱财;勤于政事,任劳任怨,事必躬亲,不敢稍有怠慢;有真才实学,无论耕种、断案、平叛,还是抚民、理政、治疆,都有突出表现;仁慈,心里装着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后人为于成龙所作的画像。+ P# _; l- l/ S;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