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怎样解析一篇好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加一    时间: 2012-9-24 13:47
标题: 怎样解析一篇好文章
一篇文章,往往因为篇幅较为冗长或结构比较复杂,从而使人难以很快读懂;即使篇幅较短的文字材料,也可能因为作者的艺术匠心独具或表达方式隐晦而不容易被快速读懂。这或许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图尔特·M·基利所言:“若是旁人的观点是一目了然,其思想精髓总是清澈明晰,呼之欲出;若是文人墨客总是雄辩滔滔,势贯古今,更是运筹帷幄,百言不殆,那该是何等惬意!果真如此,则可把思考的责任让诸旁人,我们只管去轻松愉快地坐享其成。然而事与愿违,不幸之至。”这说明阅读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然而,掌握一些基本的批判性阅读技巧无疑对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一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读懂文章。
* T7 E9 P! }) _5 I; b
( O/ P. V* s- f8 d" C祝你成功。
9 Y4 h( a1 Y" p4 f' a- j2 U$ _* J$ \2 W# s1 n9 w* ?
一、学会寻找问题和结论 : L7 Q4 [) }, h! I9 I, w
9 c! v! w5 }1 x
一篇文章或一段材料,作者总是要围绕某一问题作出一定结论。当然,问题和结论或许都是很隐含的,但这是我们首先要找到的东西。找到问题和结论,我们就已经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问题和结论其实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找到了问题其实也就找到了结论;相反,如果找到了结论也就很容易找到文章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找到问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的方法非常简单:文章中的问题应该是较为醒目,而且往往是开门见山,甚至在标题之中。例如下列句子:
$ \" t5 k& i( Y" p4 X9 K4 i. n! j& @- r: {8 w
1.经常锻炼的人更加长寿吗?
4 o$ C5 f9 C. R! Y' N
8 |4 o. v) L, e& N2.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 y' }4 a2 c* z. k2 F' G( t5 s. L. V) j/ j1 p8 o
3.数学竞赛中哪些人得到了一等奖?
4 F4 ]2 Y3 d  M  C7 ~! C: |8 k6 n3 @2 l
4.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
3 ]1 R, A/ `8 D$ N0 [# N- @/ J7 d$ U# M" J. e$ x9 ?" r9 M- V8 D6 W8 ^3 _
5.激励性的环境是否更有利于儿童智商的提高?
7 \& G# J$ r( a+ V% e' B! y# _0 _+ T2 l6 {
6. 常看电视暴力镜头,是否会诱导未成年人犯罪? $ `( s9 l: }# }  H  N

" ?8 x% \& L7 `以上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要求的答案试图描述世界现在是怎样,过去是怎样,以及未来将是怎样。举例来说吧,对于前两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般而言,经常锻炼有利于健康,从而使人更加长寿”,以及“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他们的学习和他们的兴趣不能吻合”。我们把这类问题叫描述性问题:在我们身边,这类问题俯拾皆是。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地理学等各种学科的课本中,在杂志、电视、广播中,到处都能够找到它的踪影。
% R) ]7 Y4 y6 ~( _0 w6 p% B: A; ]+ t3 q: Q
这类问题,是我们对于世界模式秩序充满好奇的典型写照。 5 x* Y- Y, }7 C. R

  G: f, R' F  Q& s* }: n我们再看第二类问题:
( q4 b3 S7 E: U: J. D; S
( v! Q* c1 ]/ f: I/ J3 o1.考试是否应该废除?
$ ]* z6 }: c% v4 h
8 `& x8 e9 S8 V9 i2.把碘加入食盐中是否为人体所需要? 5 R( W5 N  Z4 L6 K+ }2 X
) g. B# e- j5 O, U' ?2 B* H
3.对失学儿童应该做些什么? 4 [, b+ j; }; h
' I6 h  @4 V9 B  ?0 [
4.对中学生应不应该进行性健康教育?
( h. e% D0 R% }4 S9 t& g
+ ^8 D+ r! ]( I0 Q1 W! c5.学校是否应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 ]$ f9 i' W9 V+ z
: j2 g) R" V# z+ t0 d" @1 I* ]2 [
这些问题要求的答案,则侧重世界应该如何。举例来说,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在现阶段,考试不应该废除”。对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我们必须在食盐中加碘”。这些问题涉及的是伦理或道德,它们询问的是何者正确,何者错误;何者需要,何者当废;何者为好,何者为坏。它们要求的是规范性的回答。因此,我们将这类问题称为规范性问题。社会性的争论一般多属此类。 2 o) f/ k! H8 w7 e5 _4 u  g

8 x0 V5 D/ m, l# ?$ x- E" A然而,一些问题的提法,并不总是这样清楚明确。于是我们只好从结论之中把问题找出来。也就是说,有时我们不得不先找到结论,才能发现问题。 % e6 C) |2 l& W5 m
% N# c. @$ u3 b0 I
作者想要证明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结论。要寻求结论,应该着眼于作者要你相信的那一句或一系列陈述。另一方面,他要你相信的结论,则根植于他的其他陈述之中。简而言之,陈述间的联系若能服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结构,即此因彼而生,此即属于结论,彼则是对结论的佐证。这一结构,正体现了推理的过程。 , ?  {) [4 X- c! r3 _, J, C$ a! A
/ \/ G) ^) U. w# N
找出了问题和结论,就应该对二者的对应关系进行缜密分析。结论必须是从问题出发,经由严密的推理过程推绎出来,并符合相应的价值观体系。明确了这个关系,我们就算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概要。 2 J* A4 P  Q+ @, H, w. m

5 ^6 _# ^" S; n5 b& n, A$ _4 u二、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6 E5 }4 f8 c3 V  M, K8 @1 p

2 [( ^0 p' S3 d( O# H1 f* w: e0 Z文章中的观点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理由是信念、证据、譬喻、类比,以及其它支持及辩解结论的陈述。这些陈述共同构成了表明结论真实或正确的坚固基石。只有在弄清理由之后,才能够确定结论的价值。举例来说,一个人主张必须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观点自然会引发争论。“为什么必须改革?不改就一定不行吗?”不管赞成与否,我们总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他的理由是“我就是这么想的”,那他的理由是结论的重述。如果他答“改革就是对现状的反思和批判”,那他的理由和结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如果他回答“改革毕竟有利于一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他的理由就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体系。
: d0 K  P+ H1 S, P( V
# S0 i$ R' G1 _! b8 X4 b弄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因为、由……事实说来、首先……其次、理由是、原因是、由于、举例来说、同时、出于……的考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叫“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找出理由。 / i# M  e& n' g- m4 z

. x( h+ e9 u* Y: l; |4 Y& `
作者: lmxlw    时间: 2012-9-28 11:14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 m) i: t, X, V

作者: chenwei1980    时间: 2012-9-28 15:42
好好好,非常好,非常受用,非常感谢!
作者: bigcartelo    时间: 2012-9-28 16:40
这是是教方法的,非常不错,顶一个
作者: jiangxiaoyu1975    时间: 2012-9-29 10:02
重在学习中,受教!谢谢!
作者: 吹风    时间: 2012-10-12 13:01
没太看懂,多研读几遍,谢谢分享
作者: dmy63    时间: 2012-10-12 16:06
!!!!!!!!!!!!!!!!!!!!!!!!!!!!!
作者: 老叁    时间: 2012-10-13 00:55
收藏学习一下         
作者: 唐山钱矿秘书    时间: 2012-10-13 21:54
多多研读,精思细品。
作者: 彩虹2012    时间: 2012-10-14 14:18
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以前读书,时间长了就犯困,现在读书学会了反向去追问,有效果!
作者: 忠诚无限    时间: 2012-10-15 22:09
看的有点不是太明白,想继续看下去
作者: tsdichenliang    时间: 2012-10-16 08:26
hahhhahah ~xuexi sudu kandong wenzhang
作者: qjgdjbgs    时间: 2012-10-18 16:01
好文章,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黑眼豆豆    时间: 2012-10-20 13:14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8 @* [% d& J# G
作者: 杨咏峰    时间: 2012-10-21 22:21
RE: 怎样解析一篇好文章 [
作者: 静修    时间: 2012-10-21 23:07
学习下如何从冗长的文章中迅速抓出精华~
作者: 冯晓斌    时间: 2012-10-22 13:29
学习共享,共同提高。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2-10-24 11:21
很 不错,很实用,学习。
) s+ \7 H  O7 y9 [
作者: 大连第一秘书    时间: 2012-10-26 11:20
好好学习,仔细研读,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作者: 行者无声    时间: 2012-10-26 18:47
好好好,非常好,非常受用,非常感谢!
作者: houjie    时间: 2012-10-28 1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蜀国大将    时间: 2012-10-30 14:16
学习,借鉴,思考,运用
作者: 烟火    时间: 2012-11-8 21:43
{:soso_e142:} {:soso_e142:}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2-11-16 15:23
学习分析文章,就必须把文章揉粹了,一点一点地品味,然后再合起来,进行整体地欣赏.
作者: 正能量    时间: 2013-1-9 11:22
多谢 作者分享 网友评论 果然精彩
作者: cfederer    时间: 2013-1-23 15:1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小冰点    时间: 2013-1-23 17:02
方法论的文章,不错不错
作者: 州达秘书    时间: 2013-1-29 16:33
读完该文,如醍醐灌顶,以后再研究解读文章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谢谢
作者: pptwo    时间: 2013-1-30 14:49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作者: 老自    时间: 2013-2-4 10:22
学习了,谢谢                                          9 D! A( N; P, Q4 n2 I" P: ~

作者: chenxl    时间: 2013-2-4 10:49
学会阅读很重要,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最有效的在文章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
作者: LWJ147789    时间: 2013-2-4 22:17
很好很好,学习了!!
作者: 壹意文    时间: 2013-2-10 16:30
很有点意思,很实用
1 V  _* |. H* Y$ h- i* y
作者: 过节    时间: 2013-2-16 15:36
好好学习 谢谢前辈2 ^& d2 q" K. _0 J; p; b! R
有点难度的文章
作者: 塞北老秘    时间: 2013-2-16 16:40
这个很实用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3-2-16 16:59
写的真不错,需要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山青水秀    时间: 2013-2-18 08:35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遍野朝阳    时间: 2013-2-18 15:50
{:soso_e100:} {:soso_e100:} {:soso_e100:} {:soso_e100:}
作者: 信达雅新    时间: 2013-2-18 20:03
henyoujiandi,很有道理
作者: lin0026    时间: 2013-2-21 15:48
学习学习!!!!!!!!!!!!!
作者: lin0026    时间: 2013-2-21 15:49
学习学习!!!!!!!!!!!!!
作者: oucnhx    时间: 2013-2-24 22:45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2-27 13:01
{:soso_e100:}
作者: YYZ    时间: 2013-2-28 22:17
问题和结论其实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找到了问题其实也就找到了结论;相反,如果找到了结论也就很容易找到文章所要回答的问题。{:soso_e179:}
作者: yyg892008    时间: 2013-3-5 00:22
讲得好,学习了!!!!!!!!!!!!!!!!
作者: 小小秘秘    时间: 2013-3-5 10:27
多多研究好的文章,研究它的结构,用词,思路,对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bdbs    时间: 2013-3-5 16:34
感谢分享.............有收获
作者: 云淡风清    时间: 2013-3-8 16:21
这是重点,想学习一下,望分享。
作者: jhf5945    时间: 2013-3-15 11:41
很有启发                                          
作者: Mr.Lisa丶    时间: 2013-3-18 10:55
楼主辛苦,观摩学习。。。。
作者: QQ_46DC79    时间: 2013-3-20 16:21
读后很受益,学习了。
作者: 文祉彬彬    时间: 2013-3-24 13:23
严重欠缺这个方面的知识
作者: 淡淡的女子    时间: 2013-3-25 14:48
{:soso_e142:} {:soso_e142:} {:soso_e142:} {:soso_e142:}
作者: 株洲秘书    时间: 2013-3-26 13:21
RE: 写好文章其实并不难 [修改]
. y, F7 @. J5 g5 v3 c" v/ f8 l" e
作者: qiaomiaoxiang    时间: 2013-3-27 10:08
受益了,更要好好学习。
作者: 彩虹2012    时间: 2013-3-27 13:02
我也有同感,读过去了不知道前面讲的什么内容,时间长了犯困,方法不对啊,来了老秘网,搞到好多实用的方法,感激不尽!
作者: 雷天大壮    时间: 2013-3-27 16:54
很赞!值得学习借鉴,推荐!
作者: 安迪    时间: 2013-4-19 01:20
学会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4 }: D* ^( v+ k  f4 y* L
作者: xsms    时间: 2013-5-20 09:30
很好的一篇文章,难得的学习体会
作者: 汉朝大将    时间: 2013-5-24 16:17
怎样解析一篇好文章怎样解析一篇好文章
作者: 期许亭下    时间: 2013-5-27 17:22
解构思想,任何复杂的东西都是由一个一个简单的东西组成的。
作者: ··K··    时间: 2013-5-29 17:16
学习啦…………………………………………
作者: 揭壹壹    时间: 2013-5-31 15:13
好东西,谢谢分享。可以给我们平时看东西给予启示。
作者: chenwei1980    时间: 2013-6-5 09:03
好好好,非常好,非常受用,非常感谢!!
作者: 小糊涂仙    时间: 2013-10-2 20:02
好~~~~~~~~~~~~~~~~~~~~~~
作者: 重庆老米    时间: 2013-10-10 10:26

% M, L- L. C. B1 K* {好好好,非常好,非常受用,非常感谢!
作者: 某人人    时间: 2013-11-15 14:56
不错,值得一看,只是还有字数限制,
作者: 1744140215    时间: 2013-11-18 11:00
谢谢分享                    
作者: 小小的确幸!....    时间: 2013-11-18 13:13
弄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因为、由……事实说来、首先……其次、理由是、原因是、由于、举例来说、同时、出于……的考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叫“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找出理由。
作者: 甘洛吴均    时间: 2013-11-18 23:43
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正好学习
作者: zxb    时间: 2014-7-26 15:02
文章中的观点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
作者: 子骞    时间: 2014-7-26 16:01
感谢楼主分享 学而不思则罔
作者: 782616546    时间: 2014-7-26 16:36
学会分析,理清思路,才能慢慢地体会流程,从而模仿学习
作者: kmzhkgs    时间: 2014-7-26 22:03
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因为、由……事实说来、首先……其次、理由是、原因是、由于、举例来说、同时、出于……的考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叫“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找出理由。
作者: 秋雨无边    时间: 2014-7-27 10:49
逻辑分析往往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学会分析,既要向名家大笔学习,又要吃透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
作者: 镜静净    时间: 2014-7-29 10:53
会写文章,还得会看文章……
作者: 寒梅著花未    时间: 2014-7-29 11:42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读不懂文章,感觉日益迟钝。
作者: Halo    时间: 2015-8-31 20:25
阅读的过程中伴随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懂得文章
作者: 于纪彤    时间: 2016-7-25 08:41
弄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因为、由……事实说来、首先……其次、理由是、原因是、由于、举例来说、同时、出于……的考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叫“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找出理由。
作者: woshihanxu    时间: 2016-7-25 10:52
文字简短,但意义深远。
作者: 一路前行    时间: 2016-7-25 12:22
这是一种基本功,无论读书求学,还是考试都是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值得认真学习并加以运用。
作者: 旁观者小六    时间: 2016-7-26 16:30
理由是信念、证据、譬喻、类比,以及其它支持及辩解结论的陈述。这些陈述共同构成了表明结论真实或正确的坚固基石。
作者: 七月祭    时间: 2016-7-26 19:18
逻辑分析往往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学会分析,既要向名家大笔学习,又要吃透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
作者: 大有听竹    时间: 2016-11-13 10:08
继续学习 非常有意义的文章
作者: 苏志明    时间: 2016-11-13 11:50
分析一篇文章到位,则从中可学习到许多知识,这是个好办法。
作者: 西窗雨    时间: 2017-5-15 14:52
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找出结论
作者: 373849822    时间: 2017-7-4 19:40
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
作者: 一颗尘埃    时间: 2017-11-26 20:44
应该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养成习惯
作者: duyulong    时间: 2017-11-29 16:39
看书要会看,学习要会学。
作者: hns1922506822    时间: 2018-5-30 22:38
讲解很好,很受启发,收获很大,操作性强
作者: wd11    时间: 2018-5-31 09:05
前来学习,感谢分享。
作者: DILeung    时间: 2018-5-31 10:28
匠心独具还是晦涩难懂 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解析也是一门艺术
作者: 始悟秘    时间: 2018-5-31 16:23
如果他答“改革就是对现状的反思和批判”,那他的理由和结论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如果他回答“改革毕竟有利于一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他的理由就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体系。
作者: 一米道人    时间: 2018-6-1 14:41
原来读书这么有趣,说的真好
作者: 秋叶落无痕    时间: 2018-6-1 17:05
的观点要有站得住脚的理由来支持。理由是信念、证据、譬喻、类比,以及其它支持及辩解结论的陈述。这些陈述共同构成了表明结论真实或正确的坚固基石。只有在弄清理由之后,才能够确定结论的价值。举例来说,一个人主张必须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观点自然会引发争论。“为什么必须改革?不改就一定不行吗?”不管赞成与否,我们总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他的理由是“我就是这么想的”,那他的理由是结论的重述
作者: 章璐琦    时间: 2018-6-1 17:10
学到了。谢谢分享。很有帮助
作者: 欧爽翔    时间: 2019-1-23 09:22
文章很好,值得学习,看到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看一本书也是要找出问题和结论,然后找出理由,进行逻辑分析
作者: 爱你不是两三天    时间: 2019-1-23 10:13
弄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
作者: HJade    时间: 2019-1-23 11:54
学会看一篇文章的好与坏,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者: Focus    时间: 2019-1-23 16:27
弄清理由的第一步是以提问的态度对待争论。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的陈述便是理由。表示理由的陈述往往含有这样的一些词语:因为、由……事实说来、首先……其次、理由是、原因是、由于、举例来说、同时、出于……的考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词叫“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找出理由。 - ~& U' A3 s- Y" `) {  B 8 B; k6 L6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