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对如何写好公文的点滴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啦
时间:
2012-11-4 20:05
标题:
对如何写好公文的点滴思考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写作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八零后来说,公文写作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武汉市政府研究室的两位前辈毫无保留的传授公文写作的心得体会让我对于公文写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引发了深深思考。
6 N# V9 S! `; B* s- h' y
0 x4 G! L( b% e
一、我眼中的公文写作
& w3 K' b. C- R7 ^
* t: f' L) ?7 l; { [
最初接触实质意义上的公文还是在考研的时候,由于学习时事政治的需要,认真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的感受是公文结构冗长、形式刻板、内容空虚,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真是年少无知,对于公文完全不了解。后来在担任院研究生会秘书长的时候,写了一份年终总结,现在还记得当时是赶鸭子上架,完全不懂就开始着手写,通过参考以前的总结,结合一年的工作实际,还是写出了一份年终总结,不过质量就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当我来到编办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份关于公文写作的任务就是提案的回复,通过阅读大量的提案回复,模仿着写出了初稿,然后就是修改,在陈处长的指导下勉强完成任务。
" d1 K6 Q. Y3 b$ F* r/ x
5 Y0 U) {( u. C' g" l {6 H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眼中的公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固定而不乏灵活。因为公文不像一般的文体可以随意发挥,公文具有固定的格式,要求结构严谨、文字通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体现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但是公文又不是死板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文种,根据不同的机构采用不同的结构,根据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二是及时而不失时效。因为很多公文都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及时的处理和发布,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三是代表而不代理。因为公文写作有时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有时是作为机构与其他机构交往的渠道,有时是代表本机构发布政策和通知,这就要求公文写作的时候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甚至的换位思考。
) }* p9 X6 a) X7 {% v
8 Z6 o5 d2 m" q# n: B
二、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 Z. _4 I2 }2 s9 n2 H" H
6 U$ ], k) x2 h( c. k4 w/ C, O V6 _
一是公文代表政府机构的形象。
) P. p( \6 y9 Y; T3 w; t P
: l! V6 r; u N! }; f
政府的形象与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息息相关,而公文则是各种政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前段时间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某个公文里面居然有错别字,还有一个公文里面有重复的一大段话,这些非常明显的错误表现出该机构在出台这样的政策时不够慎重,居然出现了这样明显的错误,这就为我们平时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在公文写作的时候,必须仔细再仔细,绝对不能犯错误。
/ n5 K/ v, Q u) c) O
' V/ ]4 v$ K% u+ Z6 S* G" y3 q: |, y
二是公文代表机构的工作水平。
1 T8 W# `# z* ~4 T- [3 Z) s: |4 p
( P1 n* u$ o2 Z# U
一个机构的工作水平也体现在公文上。公文的文种繁多,且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对象,这就对公文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能够区分公文功能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依据公文的具体事由来确定适用文种;其次要能够能够依据隶属关系,合理确定行文方向;再次要能够依据公文的行文目的,合理选择行文方向。
. ?1 f: N/ b! @
@" q+ @5 ?7 K$ O& e$ f$ d/ L
三是公文体现个人的写作能力。
/ S4 r k. z9 W- @% X+ Z$ h3 ^
/ Y C, J0 [, u, f4 u. J, N! X. c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也就不一样。一篇文章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1 Y+ D0 G" V1 h3 u$ G/ N
0 m. i3 @( X, q0 @
三、如何写好公文
7 \, Z4 k' [7 }; Y
- q P4 l: u" v
在公文写作方面我是一名新手,如何尽快的达到公文写作的要求,至少需要从下面五个方面努力:
( u' @8 C- u. F; I% [0 p a
! c# f' R3 c4 S% |0 {" S- v& W
一是积累。
1 w$ O1 ]$ Z2 t1 I
" D2 [3 _/ X) z2 N$ c- b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公文,一定要在积累上下工夫,看书是积累,看报是积累,实践调研是积累,听前辈传授经验也是积累。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如果不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想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只有多积累素材,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在编办要参加长江网举行的网络问政活动时,我就开始收集本次参加活动的十几个单位的工作情况介绍,发现各个部门虽然工作内容不一样,但大体的行文方式还是统一的,因为面向的是同样的群体。
7 J; i! p; ], a! I- @$ D
+ q2 I: s# J5 D
二是熟读。
/ x% p' |4 h2 Y! X5 R1 `
9 q' h9 X+ o+ V0 V
+ t' j# t, g7 w* V6 ?
写好公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的我还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低层境界,我将注重积累,在熟读的基础上,以精思为保障,多写多改,努力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作者:张婷婷
作者:
路过
时间:
2012-11-5 08:57
写的很不错值得学习,内容十分丰富
作者:
按时长大秘书
时间:
2012-11-5 10:43
我是新手,不错,学习了!~
作者:
大连第一秘书
时间:
2012-11-5 15:03
漫谈老秘书与新秘书如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作者:
大司空
时间:
2012-11-8 10:44
总结的好,学习啦!谢谢分享。
作者:
胖虎
时间:
2014-7-25 15:12
才看到一小段发现公文写作的复杂性重要性
作者:
大官人
时间:
2014-7-25 18:25
怎样整理领导讲话笔记或录音?: H h% t5 N7 P! s+ v7 ~* w
$ t. p0 ?: {2 |6 m
' Z- |2 C1 a, J. R j2 E0 _
& c+ M& q# b* r: _- {
老秘观点:
" F3 r! k6 d; {; R! j9 \: V$ V- r
' x9 u1 y1 e5 O% f: L3 k- j- \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领导在讲话稿的基础上作了某些发挥,或加进了几个重要观点,或插进了某些重要内容。这种情况比较好办,领导在讲话是把它们原原本本记下来,领导讲完后再加进去。如果观点欠准确、层次不顺当、句子不通顺,作一些技术处理就行了。另一种情况是,领导是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作即席讲话,有的可能顺当一些,稍加整理就成为一篇文章;有的则可能讲得随便、零乱一些,要整理成为文章就有一定难度了。这种情况下,最基础的工作是把领导所讲的话通过记录或录音全部记下来,这样整理起来就会有充分的材料依据。有的同志只记要点,整理时再来发挥,其实这是自找麻烦:即使你发挥得很好,也要费时费力,何况你未必都能发挥得准确、能符合领导的愿意呢?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还是忠实于领导的原话、原意为好。到了整理阶段,我们再来研究和推敲——7 {; \/ p* |" V0 g" M* Q; O
* }* I9 I$ c4 l, V6 f( K
, P f2 K2 s( @3 B
7 f( m' {% ^9 \5 @/ i
层次顺畅不顺畅?因为是即席讲话,可能出现层次不顺的情况,比如:本应作为第一次层次的摆到了第二、三层次,层次之间联结不够紧密,各层次的内容相互穿插、重复。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层次理顺,该作为哪个层次的就要调整到哪个层次,该属于哪个层次说的话就集中到哪个层次之内。比如某领导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了四点意见:“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制订并落实优惠政策,激励外商和民间投资;三、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能源和公路建设;四、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这四个层次的摆布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第一层次的“加强领导”会与第四层次重复,不如把它并入第四层次,第一层次集中谈认识问题;二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应该对换,先讲重点再讲投入,前者是任务,后者是措施,逻辑上更顺当一些。
0 B2 u ~* h: ^/ _6 a
" W3 z! A& Z) J8 H, y
, g. M# D5 W2 c: N4 U* m3 e
观点准确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就要予以修正,使之准确。为什么说“修正”而不是“改正”呢?这是因为,除非这个观点完全错误,要不就必须尊重和保留领导本业的意思,只是在该观点的表述译意风所欠妥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这就像木工用刨子刨木料,目的是使之平整光滑,而不是把木料废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领导即席讲话中提了这样一个观点,“各级干部尽可能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中饱私囊,可以不追究责任。”这句话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思想也够解放的,但表述上欠周密,不是中饱私囊就不追究责任,那么由于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要不要追究责任呢?这显然是一大漏洞。所以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可以改为:“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党纪政纪和政策、法律,可以免于追究责任,吸取教训,改了就好。”这样表述就比较完整、准确了。另外,之所以强调“修正”而不是“改正”,其中还有一层意义,即尽可能让领导的真实思想得到充分表达。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只要该领导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精彩的、听众最喜欢听的讲话其实还是即席讲话,因为它不像写好的文稿那样要受到某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还不得不讲几句空话套话,它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所表达的往往是领导同志的实话、真话甚至是心里话,是他独到的、不入流俗的、不是八面玲珑打官腔的、能表现个人风格的真实思想,其中还不乏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常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左推敲右琢磨,把每一层意思、每一句话都“磨”得很正确、很规范,但有时候却把领导思想中的“亮点”也给磨掉了,变成一篇沉闷而毫无生气的官样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平常就要十分注意捕捉和积累这种“亮点”,整理讲话时更不能随意更改或删掉。
* t. `0 Y6 ^+ g/ r8 R
; \* @( _) \+ {5 W- @# K4 p. a+ |
5 ]; t+ ^# ~! |1 D0 M# ^
语句通顺不通顺?不通顺的情况肯定会有的,就像平常说话一样,哪怕是思维再敏捷、口齿再伶俐的人,也免不了会有词不达意、前后重复和思路突然中断的时候。但即席讲话的好处恰恰又在于:它是以纯粹的口语化而深受听众欢迎的,偶尔的停顿、重复和频频出现的语气词,反而让听众觉得自然、亲切;更重要的是,不少领导在即席讲话时生动幽默,妙语连珠,使会场气氛轻松活跃,让听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效果比板着脸念稿子当然要好得多了。所谓“整理”,“整”即调整,“理”即理顺,而不是叫你去推倒重来。所以在整理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只要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就要尽量保持原貌,尤其要注意保持该领导原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我们的责任仅仅在于,把明确不顺的地方理顺,把明确不当的用词改过来,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把它改成文绉绉的“八股调”、书生腔。举个例子:某领导到纪检工作会议上即席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干部,喝起酒来一斤两斤不醉,打起扑克麻将来三天四夜不累,可做起工作来呢,五年六年不会!这样下去,你不感到羞耻吗?”这话说得生动诙谐,仅“差耻”一词用得不够贴切,换成“问心有愧”就可以了。而如果把它改成“有的干部成天沉醉于吃喝玩乐,工作上却平庸无为……”当然也说得过去,但那种生动诙谐的语气就没有了。
. Q8 m# ~ V/ [% {) I a, `* c; P
) n# R5 k0 V1 _+ f0 w
意思完整不完整?
3 r3 e" |" N, H9 U. b; J
本文隐藏的内容
& S0 C3 P8 x7 [+ e; i$ i. h
; U3 T0 h3 U! K* d* O% k. B
即席讲话不仅要求思维敏捷,而且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一句一句、一层一层地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完整。但有时由于思维出现跳跃,忽略了前后照应,或由于说话的节奏太快,语言运用不够周密,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连续、不完整的现象。来看两个例子。例一:“群众批评我们,甚至骂我们,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群众的批评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脸上、身上的脏东西清除掉,我们就可以变得干净一些、漂亮一些了。”这两句话之间就出现了跳跃,插入一句“我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意思就连贯得起来。例二:“对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乡镇工作,条件的确比较差,工作压力的确很重,但是,这难道就能成为甩手不干的理由吗?大家都要求进城,那么基层的工作谁来做?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谁来解决?……”如此这般说下去,本来前边说“从两方面来看”,但只说了“一方面”,接下去没有了“另一方面”,意思就残缺不全了了。整理时我们要顺着领导的思路想下去:这“另一方面”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上级对乡镇干部关心、教育和支持不够,也可能是有关部门的土政策导致乡镇负担太重,择其一种补上去,意思就完整了。, O! v. ~* M, T+ Q- u% \
/ I+ I I# I8 A7 K5 {/ n
! A" c, s4 A6 E
句子干净不干净?所谓干净,指的是句子要尽可能凝炼、简洁,不重重复复,不拖泥带水。不过这里所说的“干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即席讲话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斟词酌句,既然是口语化,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语句,如语气词、关键词、过渡词以前其些毫无必要的重复用语等等。这样就给整理工作带来了难题:句子不干净固然不行,因为整理出来的文章也必须是文章,不能原封不动把那些枝枝蔓蔓的东西也搬过来;但干净了也不行,太干净了就失去了口语化的特点,变得不生动、不自然了。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啊?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样下去还得了吗?啊?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责任心不强呢,还是这个这个……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磁心呢?”很显然,这段话就要予以必要的“修剪”,把无关紧要的话去掉,变成“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呢?”这样,既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又使句子简洁多了。
3 T* d4 @% [% H2 m; r: N
8 G4 j. `% w7 A. G) e- M' |
9 _9 z- [8 s/ R K( L
2 [2 a* [+ F' J; I! U
J4 X) }; d5 P% _( ?! E
+ K2 A" p) i8 E$ [9 |( M, Y
2 S( z: K: w& H+ U5 @1 d- i
也有一些即席讲话在层次、观点、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整理好,有时还需要加入秘书本人的发挥与创造。这种情况下,就要将稿子送领导审阅并将有关问题汇报清楚,领导同意后再印发。来源于谢亦森文章。
作者:
车小伟
时间:
2014-7-25 21:49
总结的非常具体,为公文写作提供了诸多思路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7-26 13:26
谈到了秘书写作的精髓 觉得很受用
作者:
草儿
时间:
2014-7-26 16:54
以精思为保障,多写多改,努力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作者:
那拉
时间:
2017-8-10 11:33
好公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的我还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低层境界,我将注重积累,在熟读的基础上,以
作者:
红楼风流人物
时间:
2017-8-11 00:07
内容十分丰富,收藏了!!!
作者:
秘海轻舟
时间:
2020-11-20 11:48
掌握公文写作技巧,写出好文章
作者:
(り.尐瑋彁ㄨ
时间:
2021-12-15 10:07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也就不一样。一篇文章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