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 [# s" i$ s" ?李强:非常感谢“存在主义”,看来“存在主义”对机关作风建设还是非常关心、也非常了解。应该说,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机关作风建设,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应该说有很多浙江的特点。如果给它概括一下,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 + n# h+ u7 U# D7 h- F3 w
一、部署及时。大家记得去年初,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领导干部当中,大力提倡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重要精神,省委、省政府是高度重视,决定把去年也就是说2007年作为浙江省的“作风建设年”来抓。我印象当中去年春节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省就召开作风建设年的动员大会,而且是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开的全省性的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做动员报告,也拉开了新一轮作风建设的序幕。到了去年3月份,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调任,新任省委书记赵洪祝来了以后,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调研作风建设,对作风建设活动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这是第一个,部署很及时。 3 z$ S+ T- z# a3 b# m/ j# p* D8 ~
第二,重点突出。这几年大家知道,我们省里正好是市县两级换届,省委针对两级换届当中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如何加强这么一个问题,推出一系列作风建设活动。这里最突出的就是重点开展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的主题实践活动,希望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年活动当中能起到一个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他们的示范和引领来带动全省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这是第二个特点。 - P7 Q* J, A L' J * X, `( `; W8 f' z" u! y
李强:三、载体多样。省委为了把主题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引向深入,研究确定了一大批活动载体。大家比较了解的,我们也通过新闻媒体做了一些报道的,像“百名书记蹲点调研”影响很大。我们把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作为蹲点调研的主要对象,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基层去,蹲一段时间,待个7到10天的,沉下去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有的还同劳动,摸实情,了解真实的情况,反响十分好。实际上,说是“百名书记”,真正下去的远不止100名,我们把市县两级的领导班子都动员起来,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一线去蹲点调查。我们还搞了一个载体叫“万名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办实事”的活动,我们的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车间、田头,到农村去、农户家里去,听情况、访民情,帮助解决一些问题。这个载体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0 P, r5 c }0 S) I8 o 还有一个载体是“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这也是这几年我们在作风建设方面很重要的一个载体。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也逐步暴露得比较多,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于是我们在作风建设活动当中,把“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这个载体推出来,应该说大大化解了一大批矛盾,化解了一大批问题。这应该是第三个特点。 ; d( }8 [( U5 }6 r/ A1 T0 ?) \& l! e* W+ `6 i- B+ J
李强:四、成效明显。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成效: 4 l+ ~2 N. _( P7 }1 q* Q 1、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在报道当中也体现比较多的,有的地方长期以来或多年没有县以上领导到偏僻农村去,这次基本上该去的地方、能到的地方都有干部下去调查、了解情况。老百姓非常欢迎。 6 }) y7 ~, U; n' R4 N: T, Y! o. q- v, C' j 2、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发展的难题,促进了经济发展。 & k7 x$ J7 Y, A* I* | 3、化解了一批矛盾积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矛盾积案,信访量总体下降,但是从绝对数来讲还是比较多。一些多年积累的矛盾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型逐步暴露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干部下去,确实能够把这些矛盾积案逐步进行化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7 Z5 ?5 N, \9 R; D9 T4 H" ]
4、提高了我们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的干部长期浮在办公室,长期呆在书斋里,这下子走出去,与老百姓打交道、与实际问题接触以后,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 + x- m* ^5 D8 ?* {# `( [ 5、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大概从这五个方面,大家还可以概括很多,这是我概括的四个特点、五个成效。 / t) i: I, U0 X q1 \4 P 刚才还有网友提到,让我给机关作风打打分,这个确实有点为难。实际上机关作风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老百姓是最公正、最权威的评委,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打分只有他们来打。从我们省里来讲,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满意,让群众放心。 5 q* d% L3 N/ b' ?6 L& C ( \( ?4 X* K& S主持人:好的。马上就有网友跟帖了,这位网友说平时我们也接触到了许多机关干部,经过这几年的作风建设,的确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还是想问,在秘书长你看来,目前机关作风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6 S1 s$ _0 V/ o5 Q: S" U9 g, V1 D8 ]' M* w& b8 h
李强: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我们机关作风建设应该说有很大进步,但问题还是不少。平时说一分为二,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我省机关作风建设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归纳一下,有这几个方面现在我们感到比较突出,平时从调研当中、从群众来信当中、从座谈会当中反映出来。 一是浮在上面多、深入群众少。还是有一些干部习惯浮在机关里、呆在书斋里、忙在应酬上,调查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基层、对老百姓的呼声不是太了解,对基层的情况不是太熟悉,情况掌握得很不够。 二是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有的机关同志说实在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也不够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老百姓还是非常有意见的。现在公务员各方面待遇、保障都比较好,如果我们的工作作风是这么一种状态的话,老百姓不能不有意见。 三是还存在一些奢侈浪费现象,行政成本比较高。我觉得可能反映比较多的,还存在奢侈、浪费现象。整个行政成本还是比较高。特别大家比较关注的在公车使用、公款接待、公款出境这“三公”上。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 四是工作抓落实还不够,执行力有待提高。有些干部总是不善实事,不踏实、不务实、不求实。有时候形式重于内容,空谈多于实干,老百姓非常有意见。 大致这四个方面比较突出,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我们上面举的这些应该说发生在少数干部,但是危害性不可小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来进一步加强管理。 , L' C8 F6 o* W( i0 \& I$ G7 ~/ J1 l
主持人:好的,还有一位网友叫做“job愉快”,说看过您的简历,得知您曾经在不少岗位工作过,既在基层工作过,也在部门工作过,有过省工商局、温州市、永康市的工作经历,这样的工作经历对您现在做好秘书长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多岗位的经历对抓好作风建设有什么启发? ' a" n' J" D; m! R2 U0 W/ }$ o
( t( t0 p9 G" M/ {3 O李强:非常感谢这位“job愉快”的网友对我的关心。确实组织上给了我很多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这些不同的岗位、工作经历使我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这是人生历程中宝贵的财富。应该说对我做好现在的工作或者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有一个体会,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抓工作、促发展与抓班子、带队伍统一起来,这恐怕是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两点体会比较深: 2 f: T; x% H6 v W5 F. c+ [5 U6 P 第一、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讲“作风也是生产力,作风也是执行力。”所以我一直认为,抓作风就是抓发展,应该把抓干部的作风与抓具体业务工作放在同等位置来看待。 ( m+ }6 c5 I1 t; {9 w5 i2 J8 _5 M: Y 第二、我认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和关键,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的引领、表率、示范、带头作用。俗话说“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风气是自上而下的,作风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 n$ H. x- Q$ A! U 谢谢这位网友。 7 N4 a! |9 w L, J n/ |% a
/ o. M( G. C* u2 V7 p A5 F. Q1 g( Z5 O主持人: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作风也是生产力,作风也是执行力”,而且要抓龙头,这是秘书长首创。一位IP显示为温州的网友叫“赵赵”,他说在温州的时候,我知道您进行过一场“效能革命”,颁布了“四条禁令”,处分了不少违纪的干部,刹歪风、整邪气,以此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那时候全国少有这样的搞法,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场叫做“革命”的东东有什么样的效果? 6 q( k7 H, `' @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