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向前辈学习文章修改的“十大技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墨邪    时间: 2012-11-25 09:05
标题: 向前辈学习文章修改的“十大技法”
1、杜甫边吟边改法:杜甫写诗相当刻苦,也以苦吟得名,几乎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他曾写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如何“耽佳句”呢?他在《解闷》十二首中有一句诗这样写到:“新诗改罢自长吟。”不仅要吟,而要长吟。他要求自己“颇写阳何苦用心。”阳何指阳铿和何逊,都是南朝时的著名诗人,都以写诗刻苦著称,注意炼句,所以杜甫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从而达到“晚节渐于诗律细”的地步。
' @8 x' n' k! X! x- s/ e% x5 }4 o4 c( Z, j0 F% A, q
2、欧阳修诵读修改法:欧阳修在北宋初年的文坛上可以说是一位有影响的领袖人物,就连王安石、苏轼对他都十分敬重,得到过他的提携,但他仍对自己的写作十分认真,从不马虎草率。写完以后,还要诵诗和修改。他的修改方法十分独特:一篇文章的初稿写完以后;就贴到墙上,然后反复诵读,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一次,他写完了《画锦堂记》初稿,贴在书房的墙壁上,每天读一遍,见不合适的地方就改几个字或几句,日子一多,改来改去,原来初稿上的字几乎一个不留,全部改掉了。其夫人见他如此反复修改,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就劝他:“何必辛苦到这种程度?你的文章难道还怕那些老先生耻笑吗?”欧阳修笑道:“不怕老先生骂,却怕后生耻笑……”此文改定后,他就送给了当时的丞相韩琦看。后来他觉得开头两句写的不好,便又写了一份派人送去,并附了一封信说:“前有未是,可换此本。”韩琦对照两份文稿,写得似乎完全相同,感到奇怪,于是再仔细复读,这才发现后送的文稿开头两句中多加了一个“而”字。此事虽小,也可看出欧阳修对文章修改的认真严肃和一丝不苟。
9 q. n3 c3 j" ~1 a$ y
' v9 ^7 r$ Z5 [. u8 f) o3、鲁迅看中删改法:鲁迅由于在写文章之前有先打腹稿的习惯,所以文章多一气呵成,文稿的卷面也很整洁。尽管如此,他仍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他这样说到:“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ch,决不将sketch材料拉成小说。”所谓sketch,便是“素描”的意思,修改文章就是通过删改,宁可将小说改为素描,决不可将素描写为小说。
5 k/ C5 Z# C1 F' r# e+ p9 Y) h: j  |# ~) i: X2 V
4、叶圣陶念中修改法: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又在教育和出版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所以他写过很多有关如何写作的文章。其中,他的《和教师谈合作》一文共八篇中长篇说到文章修改。叶圣陶认为:“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因为什么要念几遍呢?他说:“念下去顺当,就因为语言流畅妥帖,而语言流畅妥帖,也就是意思的流畅妥帖。反过去,念下去不顺当,必然是语言有这样那样的疙瘩,而语言的任何疙瘩,也就是思想上的疙瘩。写东西表达意思,本来跟说一番话情形相同,所不同的仅仅在于说话用嘴,写东西用笔。因此,用念的办法--也就是用说话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稿子,最为方便而且有效。”叶圣陶所说的“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念出声来,另一种“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默念。如果我们每个文秘人员坚持写完稿后念几遍,我相信对提高写作能力,作好记录和形成良好文风大有益处。
. m2 p; P0 `: l2 Y: I0 W% x+ @% ^, W4 d( V( C3 c% g5 M" \
5、昊晗挑剔修改法:吴晗做得很认真,写文章也是如此。他认为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边读边改,并且要做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他这样提示人们如何修改:“一篇文章写成之后,要读一遍改一遍,多读几遍多改几遍。要挑剔自己文章的毛病,发现了就改,决不可存爱惜之心。用字不当的要改,含义不顺的要改,语句不连贯的要改,道理说不透彻的要改。左改右改,一直改到找不出毛病为止。必须记住一条原则,写的文章是给别人看的,目的是要使别人都能看懂……有一些含糊的地方,晦梁的地方就改,尽最大的努力使别人容易懂。”在这里,吴晗不仅谈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而且也说到了如何进行修改以及修改的必要性,不仅大可一谈,而且便于操作和运用。( {9 c3 l; T3 s; |3 H$ g
1 e. M* C4 ?1 Z+ r/ }  ^7 p# b
6、艾青念冷并用修改法:1981年,他在回答《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问时说:“我现在写诗,至少要念上三、五遍,不顺口的句子和字眼都要去掉,直到念得比较顺口为止。我有时写诗,写好以后放上个别礼拜,待后来看看再改,改好再放上个把礼拜再看。”朱自清的修改习惯与此相近,他说:“但是我若能将稿件留两三天再看一回,往往也还有修改的地方。我觉得稿成后隔两三天复审一回是很有益处的。”+ H8 F5 @* U; ~

7 V# Z) c1 o& n& {9 b' {  J3 k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11-27 11:46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们方能看得更远
作者: 起步阶段    时间: 2012-11-27 14:24
很好,看了之后很有帮助
2 A* J1 U; _' D, Y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2-11-27 14:36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好好学习前辈的修改文章的经验
作者: 宁乡文秘    时间: 2012-11-27 16:42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向前辈们学习了!
作者: jiuyueren    时间: 2012-11-28 12:54
认真推敲 仔细斟酌 不断修改 竭力完善
作者: 张骁杰    时间: 2012-11-28 12:55
好文章要多写多改,向前辈学习!
作者: 张骁杰    时间: 2012-11-28 12:56
前辈辛苦了,向你们致敬
作者: jamie    时间: 2012-11-28 15:37
修出亮点!!!!!!!!!!!!!!
作者: ξζ小希ω    时间: 2012-11-28 15:56
希望能多多学习,能做好文书工作
作者: lj9076    时间: 2012-11-28 16:10
{:soso_e179:}
作者: 国之小李    时间: 2012-11-28 19:18
求教了 名人方法必当拿来效仿  弃之一旁岂不可惜
作者: 6954504无痕不尽    时间: 2012-11-28 21:20
改才能更快的进步。只有会改,才是真正的会写
6 v5 V$ L: g: @$ t, W5 z
作者: shilaosan    时间: 2012-11-28 2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3-16 13:49
{:soso_e103:}
作者: 安迪    时间: 2013-4-19 01:47
非常的实用,顶!!!!!!!!!
作者: 隔壁老头    时间: 2013-5-6 06:43
综合文稿质量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办公室文字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检验和评价秘书人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办公室综合文稿质量应把握以下几点:
# F' M0 o+ H# O. r5 d' M/ K
$ R: G7 |) v  ]9 ]! @  一、领会上级精神,把握政策准绳。撰写综合文稿最重要的应紧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紧扣上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具体应做到领会三个精神:
' i9 M4 |* v5 j) P& q1 G# X' U/ m2 z3 v: r# |5 d0 s6 `* Q: y% x6 T: A5 x
  一是要领会上级政策规定的精神。综合文稿涉及到贸工农、科文卫、种养加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起草文稿过程中,首先必须熟悉各个方面的政策规定,使撰写的文稿与上级政策一致起来,切不可在文稿中出现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文件相违背及对立的情况。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吃不准的要及时请示汇报,不能以“三分匠人”自居而自作主张、自定决策。, q  o! H* w5 U( |' u$ @5 P* y& p
% R7 e3 `' i, \/ b# X3 o; c
  二是要领会上级会议精神。综合文稿包括综合性会议材料、汇报材料、工作总结、文件等,其中会议材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类会议材料通常是在上级会议之后,是对上级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在撰写这类会议文稿之前,首先要将会议精神向办公室的秘书人员进行传达,并将其重要的材料分发给秘书人员传阅,供其学习消化,掌握要点,确保贯彻上级会议精神不变味走样。6 a7 C+ O) I; m9 u( K7 x5 J# [7 M5 i6 \+ J* M6 Y8 c9 ~
, I" D0 u  j/ P
  三是要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上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思路,在综合文稿中要予以充分的体现并要分解落实。如果引用上级领导讲话,要做到全面准确,切不可断章取义,任意增删内容。: [& b( S3 C- M; z$ @2 b0 Q. p$ l4 h! m+ q" u
2 |3 Y: h) ]/ d% a. o# _3 J5 t2 s1 Y. D7 c% l0 f/ z
  二、吃透领导意图,“挖其肚里”材料。综合文稿是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反映,也是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思想、观点的高度概括。为此,领导对文稿的要求至关重要,一定要吃准摸透、深刻领会。否则,形成的材料很难使领导满意。这不仅需要平时多与领导接触、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弄清领导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而且在文稿起草前后要充分征求领导意见。9 [8 |% q$ |8 U
& D, \$ V8 G9 D1 E% p) o& t* {1 y8 `9 D7 Z4 n
  一要在材料起草前请领导谈。谈文稿的总体构思,谈对材料的总体要求,“挖其肚里”材料,力求在动笔前吃准领导的意图、观点和思路,这样写出的稿子才能与领导思维同步、思想同一、思路同轨。1 z" q( I) }! [& A1 i0 [- v* X( r; _+ p) Q6 b
4 n! V" O1 U* \/ x6 C& V5 X5 z* m  w9 ]5 T% {) [9 t6 J; j3 }2 e
  二要在提纲拟好后请领导看。主要看“大路子”是否对头,大、小纲目是否符合领导的要求,领导的观点是否在提纲中得到了体现。3 X  T' h' ?  a. U6 H, t3 C
3 j! N" M, Q( w( k6 y+ S* }
5 _/ V, F8 l! @; h' Z; {3 z+ T  三要在初稿形成后请领导改。按理说,依照领导内定的提纲撰写文稿不会有大的走样,但综合文稿的最后把关者是其主要领导,因此,要提前完成初稿,以保证领导有较多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修改定稿。4 `  M' p% L, v1 y. h6 `& r. T- C7 a: z7 [2 [0 c6 M
+ ~, v: I: J; @3 @% t' T  n0 R7 w6 C* ?# D1 Y7 j& \7 `3 {* K
  三、掌握“活”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凡是担负综合秘书的人员,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而且要了解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分解目标和任务;不仅要了解过去的历史情况,而且要了解今后的设想和打算;不仅要了解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而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要进行透彻地分析。总而言之,对各方面情况要心中有数,了如指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做到四个争取:) P4 m( ]( _9 V) [1 I& h' U" @* I/ [0 @2 {% R

. U4 L' J+ _9 t8 _% g7 O+ ?9 I  一是要争取多参加会议,无论是综合性会议,还是专业性会议;是政府召开的会议,还是党群机关召开的会议,作为秘书人员,尤其是综合秘书都要尽可能的争取参加,使其掌握和熟悉各方面情况和最新信息。9 S6 v4 H! u. e; T6 s0 C) |# F% ^  o, p# {/ C4 x+ T& N

6 T3 A. f8 j. i" A4 d4 t, D) }  二是要争取多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了解本地区真实情况的有效途径,不仅为撰写综合文稿充实了“活”的内容,而且为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供真实依据,为文稿的起草积累了大量“素材”。8 u, h) O  K, ?& H. ?* s  j0 j
9 N( S# I2 Z, }6 y1 s7 ~, V' C0 `3 ]
  三是要争取多搜集资料。在注意搜集各地资料的同时,对本地领导讲话、典型经验、专题发言等各类材料都要搜集并分类整理存档,以便查阅备用。有的文稿起草前,秘书人员还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和科室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2 ?6 T$ r% r' f+ |0 P: ~
( ?! S0 Q5 Q. X7 N4 t; e- |
+ t6 t# s8 q8 L$ Z$ c  四是要争取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要多参加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活动等。这样才能保证撰写的文稿贴近实际,言之有据,不离纲脱线。
, i8 _/ L$ Q+ `/ J6 s/ R9 m
# j1 B) {- ]! f+ V  四、协调各方动作,发挥集体智慧。综合文稿涉及范围广、面量大、材料要求高,必须协调各类秘书人员的动作,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保证撰成的文稿有较高的质量。因此,文秘人员在撰写过程中应把握以下三点:
, Q4 S! v; b- b9 f% T4 r% z' x# f3 z) L2 u
  其一、统分结合。许多文稿时间要求十分紧迫,遇此情况,在分管文字主任的配合下,与综合秘书一起拿路子、议提纲、构思文稿总体框架;再由综合秘书每人分工一段写作;初稿形成后,由分管主任统一把关扎口,进行装饰、修改润色,然后送领导审定。, H. j0 T1 y0 X* Q2 N
% r; t$ e3 g# v0 ~3 f& q1 T/ y; H2 B0 J" d  n
本帖隐藏的内容
2 D- w/ x! n' d7 r4 l# L
2 R2 c% P3 q2 L. |  其二,新老配合。就是新老秘书协作写稿,老秘书一般应完成文稿的主要部分,并帮助新秘书拎观点、搭架子、拿路子;新秘书应虚心学习、请教,为老秘网秘书书当好助手。
" o8 ?. G" |$ g9 y& m/ y: `1 m- l4 \7 r
9 n& z0 ~' ^2 H1 r: k0 }: t  其三,优势互补。办公室综合秘书与分线秘书各有优势,综合秘书文字基本功能相对扎实一点,而分线秘书对分工范围内的情况比较熟悉。撰写综合文稿时要注意发挥各自的长处,对涉及贸工农、科文卫、饮(食)建(筑)服(务)、种养加等内容的材料,首先应由分线秘书按要求提供基本情况和“素材”,然后由综合秘书整理加工完成。
) J/ A6 _' L+ ?' @3 w; \  Q, v- }7 t/ A1 P& X" Q, ~  B% @
  五、全面学习提高,不断研究创新。综合文稿内容全面广泛,因此,要写出高质量的综合文稿就必须全面学习,提高理论素质,扩大知识视野。既要学习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知识,又要掌握文秘规范常识、应用写作等专业知识;既要学习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掌握本地区各方面的情况;既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又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其学习方式是:- Y& w1 ]# X! _6 M9 A* z1 C+ |' F2 c* t+ Y4 y* G
, v; f9 V: w% b; U
  一是向书本学,多阅读一些政治、经济、文秘、领导科学等方面的书报杂志,提倡和鼓励秘书人员自学,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书、多读报、多写日记。
: z5 i' h* {+ G# i' d/ d% \4 Y
: U# H1 w( n: s1 B( B# f  H. b  二要向实践学。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工农群众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把学习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文秘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科技知识。: W* U2 G  O3 T2 E+ }
/ g! W8 m0 S# L, o% j
  三要向周围同事学。办公室人员因其阅历的不同,知识结构也就不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和优势。因此,秘书之间要密切团结、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要向领导干部学。现代领导大多是“专业文凭型知识智力型干部”,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情况熟。要写好综合文稿,就要经常不断地向领导学习请教,这样既可以摸清领导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又可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作者: 狼人波    时间: 2013-5-7 20:0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哈哈~
作者: 雷天大壮    时间: 2013-5-10 11:50
前辈大家的观点做法值得学习~!
作者: 自强不息    时间: 2013-7-1 12:45
犹如甘泉沁我心,学习!!
作者: 烧饼加凉粉    时间: 2013-7-2 13:59
支持一下。楼主不容易。加油!
作者: 黄海一栋    时间: 2013-7-21 10:45
修改文章是写好文章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 思维的睿    时间: 2013-7-31 10:39
方法是总结出来的,体味是思考出来的。值得学习
作者: 成权君    时间: 2013-10-14 15:40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要会改,还要舍得该!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13-10-15 14:33
学习中,很佩服大师的精神
作者: 三秦憨豆    时间: 2014-8-13 14:52
文章修改非常重要,必须经常学习学习,多学习!
作者: tzy815    时间: 2014-11-6 21:11
竟然修改如此重要,三分写,七分改
作者: 华中武汉    时间: 2015-6-17 15:32
4、叶圣陶念中修改法: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又在教育和出版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所以他写过很多有关如何写作的文章。其中,他的《和教师谈合作》一文共八篇中长篇说到文章修改。叶
作者: peilong226    时间: 2017-2-19 17:53
“但是我若能将稿件留两三天再看一回,往往也还有修改的地方。我觉得稿成后隔两三天复审一回是很有益处的。”
作者: 564184000    时间: 2017-2-21 09:15
我现在写诗,至少要念上三、五遍,不顺口的句子和字眼都要去掉.
作者: gouzhiyong    时间: 2018-5-23 10:48
1981年,他在回答《中国青年报》的记者问时说:“我现在写诗,至少要念上三、五遍,不顺口的句子和字眼都要去掉,直到念得比较顺口为止。我有时写诗,写好以后放上个别礼拜,待后来看看再改,改好再放上个把礼拜再看。”朱自清的修改习惯与此相近,他说:“但是我若能将稿件留两三天再看一回,往往也还有修改的地方。我觉得稿成后隔两三天复审一回是很有益处的。”
% `. S) E% K- z# d, v: d3 \8 W0 }1 [( b6 R
作者: 毛豆小丫    时间: 2020-2-16 18:56
非常好的文字,值得借鉴学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