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秘书必备技能之如何接打电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凡人凡事
时间:
2012-11-26 08:33
标题:
秘书必备技能之如何接打电话
1、使用电话应注意的基本礼
仪
. w. K1 }. Z6 H3 z0 b3 m, ?
+ h. x& c1 B4 p
现代人可能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使用电话了,在成为秘书之后还有必要学习打电话吗?当然有必要。
( e2 c+ @( C. b
! A8 p- o/ g7 _) k
在我们处理各项日常事务的过程中,电话无疑已成为我们最得力的助手。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纽约……只要电话一接通,距离就立刻消失了,与写信相比,它不知要方便多少。因此,可以说在今天,如果我们离开了电话就会寸步难行。
0 p/ S, I" }* ~) @& p) S
8 f/ t' a* b8 _. U
正是由于电话在我们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电话时要接一定的规矩办事。虽然对于挂电话的人和接电话的人来说,都没有看到对方,仅仅是靠电流在交换双方的声音,但是,在电话里也能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果在打电话时,随随便便,同样会影响你个人和公司的形象。
' [ `' |5 z" n. c2 b Q
8 x! G: z/ h. O( E4 y9 D& _8 K
人们在办公室打电话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很多的人在打电话时,以为对方不在眼前,所以则显得慢不经心,坐在椅子上,二郎腿不停地摆晃,为了舒适,把手臂靠在电话机上……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对方不在眼前,没有看见自己,那又何必一本正经呢?的确,正是因为对方不在眼前才打电话,但是,对方可以通过你说话的语气和声调,就能猜想出你说话时是一种什么模样,所以,在打电话时,要象对方坐在自己对面一样一丝不苟,规规矩矩。
6 h/ A) B2 r' y8 W
% u9 V/ I5 c. s4 W$ T; e
打电话同样要注意说话的节奏,必要时要一字一句,适当放慢速度。有些人在打电话时,不是怕对方听不清,就是怕对方听不明白,说话的声音又尖又快让人受不了。这样,不仅让对方难以听清楚,就是听清楚了也不一定反应得过来。还有些人在打电话时,为了贪图舒适,喜欢把臂肘压在电话机上,这样不仅被旁人看起来不雅,而且容易养成一种不良的工作习惯,使自己的发音变浊,从而给对方留下一个还没有睡醒的印象。说话的姿势影响着说话的效果,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一点在这里有必要提醒秘书,那就是说话既不能过于冷淡,也不能过于热情,分寸一定要掌握好。
l. u' D( ^4 ^& z: Z/ i
; B& ^5 y* y+ Y ]& N
秘书在使用电话时,应注意基本的礼仪:
' h) C S4 X3 L" g! t1 O# W
1 i% J; y" `3 \2 p4 o! i& w0 h
注意口齿清楚,而且不忘附和。如果是说英语,应不时附和这么几句:“I see. ”“I think so.”
! M4 z0 h3 B" u& x" n% c. E8 g
, w) X9 G7 W& }: j! B# B' j
不要随便岔开对方所说的话题,但也不要有什么问题就直楞楞地问对方;一定要在听对方讲完之后,自己才能开始发表意见。
+ ~& [# u- I7 V! y" b2 T2 h2 h6 s* P
& R+ u" A& W( D" e2 W3 ?" q: z
自己说话时,如果说得太长,就要不时停顿一会,听听对方的反映,总之要替对方考虑考虑;不要只顾着自己说话,也要给对方提问的机会;
) {& _" G, A7 B1 z+ a a" p/ u
8 h P; ~4 l/ } u
不管什么样的人打电话过来,都要认真接听;即使对方对本公司有成见,说话比较粗鲁,也应冷静而敬重的态度与人家说话。有时候,对方拔错了电话,如果你这么回答“这里是某某公司,您是否打错了电话?”这样反而会使公司的形象提升得到。
8 P5 V( P3 l, d# }' H
0 ~& T0 b3 }4 j, O
一般来说,谁拔电话谁先挂机,但是,如果对方比自己的地位高的话,就应该等对方挂机后自己才能放下电话。
5 F+ a$ h% ?7 l$ I
4 T) p ]! x6 H( K
如果自己上司的地位比对方的地位高的话(特别是在本公司内),应该是先拔通对方的电话,对方接听电话之后,自己才把电话转给自己的上司。如果对方的地位比自己上司的地位高或相同,则在拨通对方秘书电话请求转接之后,马上把电话转给自己的上司。
$ a2 o2 n% x2 {% d T# |
% S1 [+ `1 |: ?5 ^& b
2、怎样接电话
) w0 E5 [# {! Z" ?9 S; n' g% e
* @. n- h9 J i5 ?2 {/ W& m6 F
首先是准备好记录纸和笔。秘书作电话记录,最好用统一的电话专用记录纸,不要等电话铃响了才临时找纸张凑合。电话记录应包括以下凡项内容:什么时间(接电话的时间)、由谁打来的、打给谁、电话的内容、接电话人的姓名、处理结果(替他人传达、让对方再来一个电话或者给对方回个电话)等等;最后将对方的电话号码重复一遍后记录下来。
9 C( [4 J& `/ d$ o l
' M8 l$ v) e8 _, ~* d
a.电话铃一响
5 K1 C2 a% X4 c/ Y3 @4 o, s
2 g& \- t; T' L' y; i) j; q B0 N
秘书应随时在电话机旁预备电话记录纸和笔,养成作电话记录的习惯。有些秘书自恃年轻,记忆力强,所以不喜欢作电话记录。但是,秘书接触面宽,工作范围广,如果不作电话记录,在工作中随时有出现遗漏或张冠李戴的现象。
. W0 }0 h: Z8 e
, C: V2 v) E& q5 `8 _' o/ x
电话铃一响,就要赶紧拿起电话,最好不要让电话铃响过二遍。如果你一时忙得腾不出手来,让对方等了一会儿,那么,拿起话筒后就要赶紧向对方道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3 T1 j* r+ N: z1 G( u1 m
3 m) Z. _% e& k) j$ ]
如果是直线电话,拿起话筒后第一步就是自报家门:“东岩公司,我是秘书于雪。”如果对方电话拨通就直接找自己要找的人,在这种情况,你把自己所在公司、部门以及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对方并不会觉得你话多,相反他会感到很亲切。
0 J& v- ^3 b2 h R
4 b Y/ T- r4 E/ e r, i0 |6 V- g! I
b.不随便说“在”或“不在
”
2 ^' e2 Q! H1 A& @! D; O
U! Q5 b. V! t! F
铃响后拿起话筒,你自报家门:“这里是东岩公司,我是秘书于雪”
0 U X/ L( N1 X S' j7 m, q
+ q4 h- C4 l% S
“请问孙总在吗?”对方开门见山。
& J3 e! h9 o& k* [
: |0 y6 P- C& f! x* s5 r7 ^
碰到这种情况,不能随便这样回答对方:“在,请您稍等一下。”或者“对不起,他不在。”在没有弄清对方的身分和目的之前,这样回答对方,随时都有可能给自己惹出麻烦来,所以,在对方问“孙总在家吗?”之后,不要直接回答对方,而应这样反问对方:“
请问您是……”
你在弄清了对方的身分和目的之后再说:“
请你稍等一下,我去看看孙总是否在家
。”搁下话筒,去向上司请示如何答复。
* t" Y4 d N6 h1 X Z3 C% x
& V3 ^' q2 X7 B
c.灵活的“已经散会了
”
$ J0 c0 J4 T" _! c5 c
5 e3 d, f$ M) D- j. _# L3 r
许多公司都有这样的规定,领导在开会时原则上不得接电话,所以如果客人来电话找上司,只要不是很急的事,就不要让领导来接电话,散会之后再说。
% p3 J: F3 A* ~+ G% ~4 j! z
/ `4 k$ P! W8 V' l* p+ n! }: p. ~
电话铃响了,对方要找孙总。
( r/ o S+ L3 e" D, C4 g
V6 o& w* f6 A! |
“您是天地公司的李总吧?我孙总的秘书于雪。您要找孙总吗?实在不凑巧,孙总正在参加董事会,估计会议要到3点钟才结束。回头我们再给您来个电话,您看这样可以吗?”
' e& N0 a9 G& R8 Q3 D+ f
- u4 l3 c4 {) }% B
年轻的秘书往往这样回答。表面上看,这种回答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对于秘书的这种回答,对方又会怎么想呢?既然你们孙总在家,只不过是在开会,那为什么就不能抽几分钟来接个电话呢?你们不是经常高喊“用户就是上帝”的口号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你开会的事就一定比我的事重要呢?对方可能越想越生气。所以,尽管你回答的语气委婉,态度谦恭,但你这样的回答仍然是不礼貌的。同样,在接待外来的客人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回答。在这个时候,你最佳的回答方式应该是这样:“实在对不起,孙总刚散会,您有急事找他吗?”待对方说明他的意图之后,你便说:“请您稍等一下,我帮您去找一找。”这样,你可以去向孙总悄悄汇报,听取他的指示,如果孙总认为事情不急,不愿意去接电话,那么,你就要这样回答对方:“实在对不起,这会儿不知孙总上哪儿去了,回头见着孙总,我们就给您去个电话,您看这样可以吗?”这样做,滴水不漏,对方完全可以谅解。
# |8 F* W! q7 b$ B
& C+ ]0 v. z) F' x% C% O
d.要找的人不在
! V% Z! W1 I. n3 l
1 Y/ `' D4 E" P! s) d: k/ K7 f
“我是恒昌公司的马涛,请问孙总在吗?”
3 s$ o( {# n" q
# g( D6 E- [( ]8 O- i/ O
“孙总现在不在家,估计3点钟左右回来,请您到时候再来个电话吧。”
. l' X1 h( @* J
$ g* l# ?4 P9 }- L) G$ c4 n
有些秘书在对方要找的人不在的时候,往往就这样直通通地回答对方。也正是由于这种类似的原因,使很多人对秘书产生了偏见,认为秘书就是领导的传声筒。电话里,对方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本来就有些扫兴,再加上这么几句冷冰冰的答复,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昵?秘书是上司的助手,这种身分和责任都不允许秘书这样对待上司的客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这样回答对方:“实在抱歉,孙总现在不在办公室,估计3点钟左右能回来。我是孙总的秘书于雪,不知您是什么事,如果您认为方便的话,我可以转告他。”
! H9 G! f) r* p; ^) o1 B( T0 Y {
+ k' l8 k) X+ Z
“是吗?那就不麻烦你了。等孙总回来之后,请你转告他,说恒昌公司的马涛给他来过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87654321转1234分机。”
% ~; w. G' ]. R5 n+ `
) Y- U( |; l4 ^6 _/ a; @
对方打电话找上司,上司不在时,作为秘书,你接电话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向对方抱歉上司不在;第二、主动承担转达的责任;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职责;第四、将对方的意思(包括电话号码)复述一遍。
6 G- T' e: u) A! r
! H, U. h V+ ^, ~9 n) ^' W: v
e.不让对方久等
; t# m, L/ ~) G
: m I- p9 m/ v: _3 I9 f0 Z
电话铃响了。
6 W. C* D! k5 h
9 _! K5 y9 j7 R" t
“我是天地公司李强,请问高明在吗?”
1 J- [0 Z- E* x
! w& O9 {5 ~9 n, c0 h
你叫了两声高明。高明不在。有人说他下楼了,你在搁下话筒去找高明之前,应在电话里再向对方说明一下:“实在不好意思,几分钟之后再来个电话可以吗?”总而言之,你在接到找人的电话后,就必须积极迅速地去找人,但是,让对方等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 F- H Y9 A- i: d. r# { Z( t: T
# y) c6 Y$ [: l& t( I" i. r
f.推 销的电话
: U; q5 j0 M' t9 L& S, r
. G8 ?/ ~0 Y1 Z% P8 f
现在推 销的电话越来越多。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11-26 09:11
很实用啊,带头学习下。特别是推销电话,找领导的电话特多,真要巧妙应付。
作者:
花儿的荫香
时间:
2012-11-26 09:22
写的很好 ,现在正好用到。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11-26 09:58
接电话真是考验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里面有很多学问,学习了。
作者:
↑涤生
时间:
2012-11-26 21:30
这个还是有一定技巧性的
作者:
shilaosan
时间:
2012-11-27 0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ャ锋..﹖
时间:
2012-11-27 11:01
这确实是一门学问,要好好学习。
作者:
secondeye
时间:
2012-11-27 11:21
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OK!
作者:
jommy
时间:
2012-11-27 11:32
推销的电话要怎么处理呢?学习一下。
作者:
极大丰富
时间:
2012-11-27 22:53
很好!很有帮助!学习的榜样!谢谢!
作者:
大田秘书
时间:
2012-11-30 21:44
感谢分享~~顶起来~~
, E- h2 p+ z% _- F7 i, a
作者:
纵横居士
时间:
2014-3-18 09:58
由于个人的素质和经历不同,不同的领导就会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仔细揣摩每一位领导的不同性格,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区别对待,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会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 V: |5 Q/ K& w+ m
0 u$ h; Q+ u, |9 k. P7 b V
" s! f/ R) M2 U, u% @/ s7 P
(一)控制型的领导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8 w4 D r9 P- G* Q
7 O& V" X0 ?9 J, Q8 _# S
. x6 T. ]) C5 a+ u% j& [
1.性格特征 ( G1 c( @+ ^/ l* A
* u* @# v( u! V7 i) L
2 ^) R6 K4 z: [# |) z7 q1 w
5 X% a. K2 m) j/ ~" V+ \
◇强硬的态度; 2 Z: N, G) Y$ A" m
% b- V- N' W0 N$ r
" s# f7 v/ T* S
" R) S& D- C: ~" y6 u8 \9 x
◇充满竞争心态; 2 b' J) C& x, {& m
1 b4 ^$ z' o* n( c
" Z+ X. A* r& ~0 z% U
◇要求下属立即服从;
4 T* k& _3 o, I1 u# M0 S' J
0 ^2 B w/ y5 F% P& S
◇实际,果决,旨在求胜; * P& m1 e0 L7 H. f* \0 J/ B5 P9 z
% q9 x; `) T5 ~& D
, w. t, l* L1 {& ^) b
* M1 a/ N+ ^: S: u- S* q6 `% W
◇对琐事不感兴趣。 1 W* X" K! c6 W0 t- @) k" m
9 M: `' Q( [7 w8 {; w0 N% l2 |
( d. ]# l) B0 K1 j- J" I
2.与其沟通技巧 ( X& e) c# g. @, h* K. z
& l! I; P, q5 q
) Z! K& O& V* D" N3 c+ i- N
: ]( H& [6 N* o, D% r, k
对这类人而言,与他们相处,重在简明扼要,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面对这一类人时,无关紧要的话少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谈即可。 9 j. o/ K5 e8 C& p) P. G
+ r% X% S- Z; w" `
0 l& w9 q0 z4 b9 G8 W$ I8 D( X
此外,他们很重视自己的权威性,不喜欢部下违抗自己的命令。所以应该更加尊重他们的权威,认真对待他们的命令,在称赞他们时,也应该称赞他们的成就,而不是他们的个性或人品。 0 a; O0 t+ O. V% x
* {. s+ Z& J0 |4 k3 Y% N) Z
% [( ?7 A" f' K) X. g
; l& v! {5 a I5 j- j2 g
(二)互动型的领导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 R' _2 p# A. W% a" C3 [; V1 h; ~1 }
( x# m U b5 v7 g
1.性格特征
' V& \* e+ r7 |
/ e7 G0 Y" ?% F
◇善于交际,喜欢与他人互动交流; # d6 x- Y9 d4 t( L" W+ z. ]
4 s x" t0 z8 ?
' E/ r4 {! T) D2 K+ u& F! k
◇喜欢享受他人对他们的赞美; ' E6 Y: _' p0 C# H0 R
5 o& q5 e' R5 J0 Z. N0 M
5 g9 ~: U; [: A% {% @7 g0 f/ D& y
. q2 m1 `- e8 C8 q+ R
◇凡事喜欢参与。
0 Y4 q% X$ D' |) @1 Q8 y, ?
; b; m6 ?# U8 g; l1 J
5 ^' N6 u& g( n* ~
2.与其沟通技巧 & V# |* T: F; p# h, d+ p
8 k6 c W, X/ n }
2 t( U/ F9 ~ q- x3 U
7 V. r& J, V: V: v' I3 N/ k$ A+ \% K7 Q
面对这一类型领导,切记要公开赞美,而且赞美的话语一定要出自真心诚意,言之有物,否则虚情假意的赞美会被他们认为是阿谀奉承,从而影响他们对你个人能力的整体看法。
# p, m% [2 p3 t% ]+ y8 V4 n6 w5 Q
& j- |2 H- j) w- T R3 B% M
要亲近这一类人,应该和蔼友善,也不要忘记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因为他们对一举一动都会十分敏感。另外,他们还喜欢与部下当面沟通,喜欢部下能与自己开诚布公地谈问题,即使有对他的意见,也希望能够摆在桌面上交谈,而厌恶在私下里发泄不满情绪的部下。
( f$ W! k+ Q4 V4 T, N7 G% y$ W
/ }5 I2 v8 [; ]* g8 x! Z- }
" v- Z' d: ]; |. t$ \4 t; @0 f
(三)实事求是型的领导和与其沟通技巧 x: X/ y) A0 v0 ]
1 E6 i9 |. a( A7 |8 ~& `1 l0 A
, I3 g/ C" m# `0 g& Z
8 e# R k ], J1 |* X! V+ W
1.性格特征 7 L& x- k' Q" [; O$ j9 D
" S) n$ P) ]: a# y/ |1 d
7 e. @5 }1 R4 [ ^) z9 Q6 c
◇讲究逻辑而不喜欢感情用事;
) I7 o7 W- }, x) i& i
$ z X, z; q2 f2 e% b
◇为人处事自有一套标准;
8 z; n! ^- [7 q% g# P
6 P3 E o8 ^' H' B' d* ?8 q1 B* ]
本帖隐藏的内容
8 p' o6 C# O$ j( j/ o
8 h2 \9 j" f/ x; n
◇喜欢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 X" @, X4 k* ~2 E( g
/ I! C V+ c" o6 L) F
8 b, J y+ D' m- I
◇理性思考而缺乏想象力; 0 h. m$ Q) _; v5 |2 z u2 v; {
: ^" b* Q+ l0 I4 P2 {7 y
- z& \' P( q5 ^3 y( \- o
◇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者。 ( u7 ~# a# |4 \ t- V: m3 a
2 w; H8 p) Z( V, A/ C+ o3 G
! f% A* d' _# n' d
2.与其沟通技巧 8 X# S% `& H. i$ f
+ @/ \$ ? {3 h0 M3 L8 F9 u
; u g' l# i5 D! _# \. E
* ~4 J V9 x/ g5 A
与这一类领导沟通时,可以省掉话家常的时间,直接谈他们感兴趣而且实质性的东西。他们同样喜欢直截了当的方式,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最好直接作答。同时,在进行工作汇报时,多就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加以说明。
# I6 ?" E1 W. q
1 \: z. e5 R. M. h
3 @3 s8 J$ A$ c5 Y5 m" W o6 ~; U& Q
具有…领导风格的人 " k& V' D2 v4 s3 F$ L0 s7 o
: g: S# ~# t! ]+ B$ b- k
倾向于… ) n2 F0 A) F, C
* R& B3 T4 |' r' f t
' q& a, e% J( u. m2 @
控制型
* P. z% }7 c W! R# S
直接下命令,不允许部下违背自己的意志,关注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7 Z5 v2 v; @% G- X! ]; |" Y
: q8 j' U3 X& i$ ?5 V( G6 A+ _/ n
9 `) U) ^5 h1 s1 i5 v% F
8 J: h& Z/ B! ~& q+ ~
互动型
7 i# U1 ^8 V0 v% r
亲切友善的与部下相处,愿意聆听部下的困难和要求,努力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 4 f% b! T+ s! C) g+ C8 B0 K3 T8 W
: b/ t7 y7 A1 q2 \
: P. g( Z9 d* q
实事求是型
8 M/ |- f" H+ P3 Y; u! ^% f/ D
按照自己的行事标准要求部下,注重问题的细节,善于理性思考。
% D* J! _2 ` \: }8 k% f% x' i
' K2 i, `! V7 }& W2 w0 P- g
" E+ E- o' B# N( q9 k2 N
# M1 K( W3 t8 m9 B6 b) P# H# K6 k" R
你和你的领导已经共事了一段时间,请你判断你的各级领导都是具有何种领导风格的人,思考一下如何与他们更好的沟通?
作者:
纵横居士
时间:
2014-3-18 10:02
这是一项素养,应当好好学习!
作者:
甘孜秘书
时间:
2015-8-5 09:09
这些东西看着简单,但要把把做好,真的学问还不少呢
作者:
奋发有为
时间:
2015-11-10 09:36
希望学而不思则罔文章
作者:
suyazuo
时间:
2017-5-19 12:31
有些秘书在对方要找的人不在的时候,往往就这样直通通地回答对方。也正是由于这种类似的原因,使很多人对秘书产生了偏见,认为秘书就是领导的传声筒。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