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有感于周恩来的“斤斤计较” [打印本页]

作者: renhezj    时间: 2012-11-27 11:20
标题: 有感于周恩来的“斤斤计较”
  周恩来总理一生公私分明,身居高位,两袖清风,成为领导干部清廉为民的楷模,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仅仅计较”的故事。 & ~' [$ W3 ]! `" r5 X- p% w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繁忙,周总理很难像按时上下班回家吃饭,往往是工作到哪里,就在哪里简单用餐。而且,这种工作餐周恩来都是如数付钱。一次,周恩来在北京饭店接见完外宾后,晚饭的时间早已过了,周恩来觉得肚子有点饿,就在饭店吃了顿便饭,秘书在一旁早已算好了,一共是2.8元钱。上车后,周恩来问秘书饭钱结了没有,秘书这才发现临走时忘了。周恩来当即批评秘书说:“你赶快给我把钱送去。”还有一次,周恩来发现饭店少算了一份小菜钱,马上让秘书去补上。
: O( O" ^/ d4 u4 U& ~% @  周总理不仅在去公园、到饭店理发等纯粹的私事用车上坚持交费,而且把到民主人士家中拜访,去宾馆饭店看望外国朋友等这类在很大程度上应算是公事的用车,也都算作私人用车。每次在周恩来看来是私人用车后回来,他总不忘交待司机:“你给我记上账,花了多少汽油钱。从我的工资中扣。”
; A- I% B1 h+ J: o" R0 N, B0 c( Q  周总理这种在一些看似小事的事情上克己奉公、从不马虎的“斤斤计较”精神,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的领导人严以律己、大公无私、克勤克俭的宝贵品格。
( Y0 r% i, T' E8 M/ V5 k/ t  可惜的是,如今在一些“公仆”身上却看不到这种“斤斤计较”的精神。在这些人看来,“斤斤计较”精神早已过时了,共产党员不是“苦行僧”,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条件变好了,只要不去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点喝点不算啥,适当享受一下也无可厚非。一些人干脆换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斤斤计较”:处处计较自己的名利待遇,时时计较自己的荣辱得失。他们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改造,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容易进一步滑进腐化堕落的泥潭,直至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 y9 S1 s0 p7 ]% ~/ J8 w  我们今天迫切需要周总理的“斤斤计较”精神,这种精神所蕴含的深厚内容,实际上也是党对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保持革命本色,就更需要将这种“斤斤计较”的精神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
' B/ L5 L1 i& X" u; z+ d2 \+ l# H% O6 W
3 K+ S, n/ r9 c( c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