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文字秘书的“六大苦衷” [打印本页]

作者: 南风    时间: 2012-11-30 14:52
标题: 文字秘书的“六大苦衷”
     这几天很烦。督查反馈、年度工作总结 、领导调研专报等材料一大堆,特别是传达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讲话,改了n次,领导还是不满意,令人头皮发麻,很自然就想起了去年写的这篇文字。现特张贴出来,也算是一种发泄,tnnd6 P, Y( l% `. a" w/ D3 t( [2 Z

$ t  Q6 P: r9 [" I! Z$ h& X       一苦空洞无物.从事公文写作的人,大多是在单位办公室搞内勤、打杂的,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工作,对本辖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只能凭领导的只言片语去生发,往往为了凑成一份完整的材料而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的材料缺乏典型,缺乏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显得空洞无物,领导不满,自己无奈。
8 f# R; }, y6 p$ t& W" Z& i2 j9 y# |1 o0 g% g& ^! g
        二苦形式主义。一是公文程式化强,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哪类文章必须是哪样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不得执笔者自己安排,自由发挥;二是文中各部分标题要整饬一致,不能自由松散。公文大多有几大块,每块之间的标题在结构、字数上要基本对应,就象是写作对联一般;每大点内的几小点的标题也是一样。这样,看起来整齐对称,念起来干脆利落,显得有气势,有文采。为了提炼标题,写作者不得不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搜索枯肠,所耗时间、心血比写作正文不知要多上几倍。  P, H+ ]# j( X7 J8 I

' ^% ^' B7 a6 H: b+ T      三苦篇幅冗长。一般的总结、经验交流、领导讲话之类材料,动辄三五千字甚至更多,写作前要大量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提炼概括,找出其中的关系,分类排队,便于组织成篇。相信老秘网秘书们一定和我一样,一篇材料写成,一坐就是一整天,写得腰酸背疼,手指发麻,久而久之,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 、痔疮等职业病就找上门来,让你防不胜防。( A# W; A" K; m- d+ I
& c# D- V1 ^  j% f3 g
     四苦反复修改。公文不是作者个人的文章,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代表单位立言,一般都要给领导过目审定。一份材料往往要经过几道关:处室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单位分管领导、单位主要领导。送审时,这个领导说几句,那个领导提几点,你都得按他们的意见一次一次来修改;重大材料还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后才算完事,让人不胜其烦。2 S6 Y- f/ B* ^6 L
3 i3 _  O2 e8 |) z

作者: 风阵子    时间: 2012-12-3 08:27
秘书特殊在于有权又没权,有权在于对下而上的公文,秘书有最后一次修改权,比如很多国企上行领导的文件先到综合处,综合处初步审查文件有没有错误,然后转到分管领导秘书那里,秘书再一次修改,然后由秘书转呈领导,领导批文也有秘书转呈综合处下发。这可能是权利来源,类似多了一道墙,西汉文书要经由领尚书事才能转到皇帝那儿,明朝文书上下都要经过司礼监,多的这道程序自然成了权利来源。再者,文书政治也是中国既有的政治传统,什么都要通过文书来实现,而秘书很大一部分职能就是给领导起草公文,这也可以看做权利来源。说秘书没权是因为这个职位很虚,一般在政府里归属办公厅,例如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在国企一般归属在总经理办公厅秘书处,务虚部门,很多时候要给领导办私事,工作以领导为中心。明清时类似于秘书的师爷,在政府体制里没有编制,属于官员私人聘请的。$ L/ ~% z; Z( K, A0 G: b* c
秘书是官又不是官,从领导身边再下去做实职确实是一条较快的路。
: o$ N1 m) q% A6 i' e+ l# W总的来说,我觉得秘书的特殊性来自于两点,一是集权制度,这使得很多问题需要领导来决定,二是文书政治,这使得需要领导决定的事情多半以文书实现,秘书正好发挥专长,这也给中文、历史、哲学这些不热门专业的人提供了一条特殊的入仕道路。- y$ U8 r+ S  ~$ D8 K8 l4 K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2-12-3 09:35
深有同感,悲催啊
作者: haox2003    时间: 2012-12-3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曲靖秘书    时间: 2012-12-3 10:31
道出心声呀,不能久干~
作者: 牵牛花    时间: 2012-12-3 11:30
深有同感,没有材料积累,没有接触直观信息,写起来很无厘头啊
作者: smhmilymzz    时间: 2012-12-3 11:50
o(︶︿︶)o 唉,而且很多材料都是从酒桌上来。。更悲催··
作者: ¤迷失茫茫    时间: 2012-12-4 10:44
{:soso_e181:}学习,再进一步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12-4 14:55
包大人身边还有一位公孙先生.{:soso_e127:}
作者: 广西小秘    时间: 2012-12-4 14:56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作者: 长沙秘书    时间: 2012-12-20 13:26
文不是作者个人的文章,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者: duyulong    时间: 2013-2-14 09:14
{:soso_e100:}   深有同感
作者: 阜康人    时间: 2013-2-17 11:28
公文不是作者个人的文章,可以随心所欲,
作者: 清啸    时间: 2013-5-8 18:44
smhmilymzz 发表于 2012-12-3 11:50
" H. _9 R/ n4 ?+ ho(︶︿︶)o 唉,而且很多材料都是从酒桌上来。。更悲催··

3 y$ c0 y/ R1 m+ o6 \从酒桌上来是如何说???????
作者: 盗草人    时间: 2014-10-16 17:04
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帮助非常有帮助
作者: 清水拂心    时间: 2014-11-2 20:40
好文章拜读了感谢老秘感谢作者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4-6 08:43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形象的提出了治学的三境界。公文写作也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一个伟大“生命”的孕育过程。从事这份工作是“苦差事”,“三境界”离不开以下“三苦”。

  吃 得 这 份 苦 

  公文写作,加班熬夜是常事。任务随时有,文本无定法,构思、布局、谋篇,写、赶、改稿子,不可能一蹴而就,过程“辛苦”。洋洋洒洒几页纸,考验平时积累,考查基本格式,考核思想认识,考究能力水平。“苦”体现在坐功上,要不怕冷板凳;“苦”体现在内心里,要不受外界所扰;“苦”体现在平时,要处处留心学习;“苦”体现在身体素质上,要经得起折腾煎熬。

 受 住 这 份 苦 

    公文写作,有时候吃苦了,也并不一定能有好收成,这可以谓之是一种无形之苦,苦的是心志。还有诸如:领导压“担子”、同事吹“凉风”、朋友不“理解”、家人扯“袖子”……这些“苦”,同样“伤人”。这个时候,要不气馁,不灰心,不自己首先打倒自己。坚持住,靠信念、毅力、斗志和不懈的潜心学习研究,冲破这黎明前的黑夜,勇敢迎接曙光。 

升 华 这 份 苦

   “苦差事”可以转化为“乐差事”,关键是心态,其次在收成。面对同样的素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样”,常怀“舍得”和“不自满”的意识,不怕“割爱”和“麻烦”,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着与求索精神,终究会推出“千古文章”。这份钻进来的“苦”,是苦尽甘来的甜。


作者: 万仓绝侠    时间: 2018-4-3 13:29
公文不是作者个人的文章,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代表单位立言,一般都要给领导过目审定。一份材料往往要经过几道关:处室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单位分管领导、单位主要领导。送审时,这个领导说几句,那个领导提几点,你都得按他们的意见一次一次来修改;重大材料还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后才算完事,让人不胜其烦。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