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K' d, k' O6 I当然了,宏观调控不是说不重要,也很重要。我们要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还要加快财税体制的改革,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最近大家看了,上星期六我们有一个发言,提出一个观点,最近比较受到注意。既然要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是不是我们又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不是要干点实事?所以上星期六国际金融论坛开会的时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把个税的起征点提高到一万以上,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收入一万以上的人有多少?就是因为收入一万以上的人不多,所以我们提这个建议,多了就没意义了。为什么不多要提这个建议呢?当然北京数字我最后没找到,我找了一个辽宁的数字,辽宁全省2010年的时候就业人口2000多万,除了报个税的,月收入平均一万以上就有9万多人。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收入没有达到一万,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认为既然十八大提出来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是不是一万元以上的人都属于低收入的或者叫作中低收入的群体。既然低收入又是中低收入的群体是不是就不要收了,那你才省下来三瓜俩枣的。6 J' i/ o. N3 z5 s
: j! R$ ~* S& H2 Q$ m! x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我月薪一千我也要交税我有纳税的荣誉感。这话说着玩玩而已,不能当真。你仔细想想月收入不足一万的时候,我们不收个人所得税是不是能够汇集很多人?既然我们习总书记提出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不是少收点税,每个月让我们增加一点可支配收入也是属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提出来月收入万元以上的考虑征税,万元以下的不要征税。) B7 S0 C- P0 p3 T# O
8 S* o9 e5 y+ g7 V
虽说对不同的人来说增加的收入不是很多,但是有一个好处是明显的:你可以给我免一个月我可能还舍不得花,像80年代拿奖金,一个月拿5块钱很高兴,舍不得花,后来月月有5块钱,那5块钱就花了。这个东西也是,变成一个制度了,我一万元以下都不收税了,大家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就花,大家都花,很多人都花,是不是能够促进消费的增长?虽说不多,但是总比没有强。这么着一来至少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做一点点贡献。 ; H7 m2 |- ]$ P" R* R& X * k2 i( i3 R4 j6 g3 O& _ `7 R另外对于解决收入两极分化的问题,不能说能解决,至少能起一点点缓解的作用。大家说你这对国家影响可大了,这个账我们还真算过,这对国家影响也不是很大。我们查了一下从2008年到去年没有一年的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超过税收总量7%的,确实有一点高一点也只有6.8%。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税收收入的增长每年都增加,而且即使是最困难的那一年增长也超过了10%,去年增长了更高了,24.4%。 ' M0 G( _0 k4 o! ^5 f5 J. L* S, c) s! l' J) m( @ 作者: 湖南老秘 时间: 2012-12-3 14:36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8 @) [! U% u0 k+ U. m3 m" ]8 ^% B4 a
接下来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道路。 / v# T. C; V- r- K( n. k0 u Y/ g# l1 `7 @5 \2 Q# K" O, E
走这条道路有什么方法呢?一个叫做原始创新的方法,就是什么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来。大家说中国有原始创新,中国的原始创新太多了,原子弹上天,这个神六、神七、神八、神九上天,是不是都是原创?哪个老外卖技术给我们了?没有。 $ ?2 d# a; ?! U1 v3 B% N9 l/ t9 U5 v- U$ R3 Y
第二个,集成创新。什么叫集成创新呢?就是说这个技术你也会他也会,你会两条他会三条,另外一个人会一条,我把这六条加在一起整一个,就是新东西。还有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国家,我们还要吸收国外的经济,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的科技成果,那么当然了你还需要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要这个买进来了咱就不管了,咱会生产了就行。你一定要进行再创新,还有更加注重协同的创新。 * F8 E5 y5 \& `/ m: f2 i! [) r; |: z
那么大家说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呢?不创新行不行?不创新真的不行,不创新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就很难实现。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就是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产业链的高端,这是对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走向高端呢?大家发现没有,中国经济确实这二、三十年增长得很快很快,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美称叫做“世界工厂”,但是我们处在世界工厂产业链的低端,我们会做一点点简单的,然后把它装起来,这个我们最能干。咱转方式转什么呢?往两边转:一个得往创新研发上转;一个得往物流营销品牌转。只有这两方面都转好了,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4 M4 B7 u Q8 E/ r+ s8 j6 k! T9 ~- P: N8 X1 ?# m/ k; E- C/ x
中国人原来也不会生产汽车,后来把进口零件一搞搞进来,现在装得挺好,但是装得挺好是个好事情,挣钱少也是现实。网上有个消息说中国生产的手机几个亿,但是中国在手机生产上获得的利润是最低的。什么原因?就处在这个阶段能多挣钱吗?那剩下的钱给搞研究开发的挣走了。苹果公司搞研究开发的人员是不是要多挣点钱啊?我们挣几千,他就不是挣几万了,他得挣几十万、几百万了。然后研发完了,设计、生产、关键零件生产芯片的是不是也要多挣点钱?光装配当然挣不了多少钱了。我生产芯片工资就是比你高,比你高一倍,比你高二倍,比你高三倍,你还得买我的。至少关键性的零件中国人得自己生产。5 v# Q0 ?- ?4 x6 M7 W J
4 n+ |# ~* G5 P( k中国经济转型要是成功了,带来的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带来了就业的增加。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说某地某大学大学生毕业了,然后就业困难,为什么困难呢?不就是我们没有提供创新研发的岗位,或者说我们提供得不够多,我们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关键的设计行业、关键的零部件生产的行业,都搞装配了,大学生也行,大专生也行,高中生也行。 8 w+ }3 O; `% `" ^3 N' x" Q 3 _, L" ~) u8 d* v+ x. b, ]! L U大家说营销也很重要吗?营销也很重要,大家最近在看电视,《中国好声音》就是我们拿来的外国的品牌。我们买的外国的品牌,人家亲自来指导,说你坐该怎么坐,笑该怎么笑,大家说这我们不会吗?不是不会,他是品牌要求你这么干,你只好找他,你自己整的人家不认帐,你照他那个整,整出来人家认帐说你这个行,你这么搞出来的你就可以不仅在中国演出,你还能到世界去巡演,这是品牌,这是营销。我们要是把这两端全给占上了,是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结束了就转成功了?转成功了是不是就业也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否则你老在这儿算帐,你说我要跟人家讨论收入这个两极分化问题,你讨论得有意义吗?你讨论得有用吗?没用。你说我为啥这大学毕业以后我到富士康挣钱跟高中生一样?这不道理很简单吗?你干的活就是那个活,国民收入备份计划里头没你的份,你必须往两边走,这国民收入备份计划才有你的份,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就往这两边走,我们把这两边都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成功了,这个一成功就给我们缓解收入分配当中的矛盾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D- B$ J0 A2 U7 Z
X& G5 b1 A" c4 }
第二,在生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快建设国家的创新体系,还有要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体系。7 J$ c7 v. K6 A* H
' w' P; [& s; A6 Q: z( u
大家发现没有,中国这次十八大提出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新的计划。其实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早就提了,那么大家说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外很多国家也没有什么国家创新体系,就指着企业创新就行了,这是中国特殊的情况,因为中国确实是一个经济后发展的国家,得赶超人家,赶超人家的过程当中光靠我们现在的企业去追人家,确实也困难。那大家说那国家多给他点补贴,这个你光靠补贴也不行,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对基层工业补贴不少了,其中没有工业有是自主创新的,仅有的安徽的奇瑞现在跟路虎合资了,也就是说以后咱们买到的路虎是安徽生产的。- {. F f: B1 S* m
8 G5 Q& {& L7 Y
我们确实还指着企业创新,但是这当中确实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赶超的国家,你想赶人家你想追人家的过程当中,光靠现有的企业让它搞自主创新,确实也困难。它有自主创新的动力,但是它确实面临着资金的困难、社会的困难、人才短缺的问题。% Q3 x4 G: {2 r; u* y5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