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秘书处长的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惠州秘书 时间: 2012-12-30 20:09 标题: 秘书处长的抉择 许志强活了51岁,心情从未象今天这样好。今天早上,他照例提前半小时上班,不料自己的顶头上司,办公厅主任黄新却先到了,还站在秘书处门口等着他。许志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工作上出了什么意外。黄主任似乎看出了他的心理,亲切地拍了拍许志强的上臂,和善地笑着说:“没事,趁上班前这会儿,咱们进屋聊聊”。 $ i Q% C! c% X' n( V, e: a1 S% \9 D v- I
许志强是个内向人,虽说在京城长大,但并不会侃大山。无论是在中学时代还是插队期间,他赢得朋友的秘诀是乐于当听众。有时明明听出别人说错了,他也很少去更正,只是晚上躺在床上会冷不丁地冒一句,某某今天说的不对。弄得老婆莫名其妙。大概因为这样的性情,使许志强在机关十几年里落下了好人缘。他知道,黄主任找自己聊天并不是想听自己说什么,而是有重要的话对自己说。虽说黄主任比自己还小5岁呢,许志强仍以虔诚的心态洗耳恭听。黄主任对许志强十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好评,特别对他长期在秘书处核稿岗位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精神给予高度赞赏。许志强听到这里心里一沉,认定领导要将自己分流出机关——十几年来,他对此一直心存疑虑,因为自己没有学历,前些年好歹弄了一张电大文凭,如今又落伍了,再说年龄也偏大了。以他的人生经验,领导只在两种情况下才会满口赞扬下属:一是在下属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二是想抄下属鱿鱼的时候。可是今天许志强听着听着发现不对了。黄主任说:“当然,也有不少同志觉得你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工作缺乏魄力,但我不这么看。张部长已同意办公厅的意见,由你来负责秘书处的工作。今后,你把秘书处的工作好好抓起来,好吗?” 5 l! D& i* d& I$ c; u/ j# I, R
初冬日短。许志强骑着自己的那辆破永久,被源源不断的车流裹挟在回家的路上。黄主任早晨的谈话如此出乎意料,令他百感交集。他仿佛从一条漫长而危险的独木桥上一步跨入了康庄大道。长期自卑、猥锁的心情顷刻间烟消云散。这一天里,许志强发现所见到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笑脸相迎,特别是会议室那几位漂亮的女服务员为他献上的笑脸,使他产生异常甜蜜的感觉。就连办公室内的电脑、文件柜等静物似乎也向他张开了笑脸。无数往事与现实场景在他的脑海里闪回。许志强悠然自得地行进在桔黄色的路灯光里,这是一种极易让人产生幻觉的色调。以至当他醒过神来时,发现自己竟身处相当陌生的环境。他赶紧靠边停下,仔细观察过往公交车和标志性建筑,发现自己该拐弯的时候却一路直行,已随着车流多走了两个路口。 % z7 n4 ?) h$ b+ c& _4 h5 M+ ^1 |# l1 f7 [9 c4 i. B, S+ f; z
许志强急冲冲赶到家时,妻子正在厨房洗菜。妻子上班路远,需要挤公共汽车,平时总是比他晚到家。他看着妻子苍白消瘦的脸庞,心里涌起一股愧疚、怜爱之情。他抚摸着妻子的肩膀说:“今儿别忙了,我们出去吃吧。”“就你挣那两个钱,还下什么馆子!”许志强本想把今天的好消息告诉她,也被妻子呛得没了情绪,只好默默地帮着做晚饭。许志强的好脾气倒不是因为“惧内”,而是长期挥之不去的愧疚感使然。妻子是在自己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嫁给自己的,年轻的他虽然一无所有,但有一副好身骨和一颗并不笨的脑袋,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好起来。那时,他们爱用一部苏联电影的台词安慰自己:“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20多年来,命运也算对他们够关照的,他们双双回了城,他还幸运地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分到了福利房,儿子也争气,前两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面包”是有了,却没有拥有“一切”。21世纪家庭的“一切”是什么?许志强不敢想。房子倒是有了一套,却花光了他们多年的那点积蓄,孩子上大学又赶上学费暴涨。若不是妻子每天赶路三四个小时,挣来七八百元工资,家里就难以维持了。哪里还想什么小汽车、电脑,他连手机也刚刚配上,还不舍得使用。妻子时常为此而抱怨,而他再没有勇气和信心说:“一切都会有的”。俗话说“五十知天命”,许志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状况不大可能再有什么飞跃,能维持现状就算不错。这些年,每当妻子情绪不佳时,他就这么安慰她:“我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你想想,有几位至今还呆在兵团,比我们困难得多。再说,如果我还在你们厂里,连个车间主任也当不上,我们俩肯定有一个要回家歇着了,那是什么日子?”话虽这么说,许志强还是难免时时感到愧疚,因为他在年轻时充满自信地向她宣称“一切都会有的”时,还曾经临时发挥:“别人有的,我们都会有”。如果她当年是因为这个才决心嫁给自己的,那就算不是欺骗也是自食其言啊!. j/ g4 T& p; R( r+ q
, v& M' N) E {1 B! K
许志强洗了晚饭碗,象往日一样陪妻子坐在木制沙发上看电视。妻子以前喜欢看当代家庭剧,除了因为剧情贴近现实外,妻子还喜欢欣赏剧中家庭的豪华摆设。大约是不愿屡屡遭受感官刺激,妻子似乎一夜之间改变了自己的喜好,现在专门看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妻子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毛裤乃至帽子拖鞋,一年又一年,织得没个完。妻子晚上看电视是不让开灯的,她一向很关心每月电费多少。许志强不喜欢看电视剧,他年轻时酷爱文学,不仅读过大量中外文学名著,也发表过一批文学作品。那些质量一般的电视剧自然不能满足他的欣赏需要。尽管如此,他仍乐意陪着妻子看电视,有时难免心猿意马,完全没有进入剧情。一天24小时,只有这一段时光弥漫着浪漫情调,堪称夫妻生活的幸福时光。当他转眼看到妻子那沉静的面容时,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他们俩漫步在万籁俱静的黑土地上,他端详着星光下映衬出她那秀丽的脸庞,不由怦然心动。就是眼前这位女子——世上唯一的女性——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了,他怎能不万分珍惜呢?$ w0 ?0 b3 ?% K. G/ S+ n
- A0 P0 k. |6 y2 @+ k* b “今天黄主任找我谈话了。”许志强平静地说。# h6 _5 B# r2 s* n7 x
' V+ J, [; R* t1 E$ I2 K1 M4 S “他们想让你去哪儿?”妻子满脸愁云。% ~1 |8 i% a5 Z/ `( y
6 } u" K0 I' l) d) @5 O
“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当处长。” P& Y8 Z# i8 i! q: B$ C" \
4 R; g& v0 \- _ ]+ r/ h, @8 g6 D
“呀,真的?看样子那两瓶茅台没白送。”妻子倒先得意起来。5 x' c: ~9 B+ f
/ P1 W8 ~4 y$ b
“你呀,以为人家都是幼儿园的。如果两瓶茅台就能提拔,那我愿意下次送四瓶、10瓶都行。”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语调不对,于是以低姿态放缓语气说,“其实当不当处长关系不大,一个月就多几十块钱,还会多出来许多事来”。 0 R9 i' O2 E' ~3 v3 F : ~2 x+ L/ t: S, o/ r “那可不一样,”妻子真的来了精神,“你以前不是说过吗,秘书处处长是部机关最重要的处长,只有部长看上的人才能当的。”, j. x5 p6 ?6 K; j5 ?; S3 x8 k
) y4 V# B9 n* W( j& o' u# e" b
“这倒不假,黄主任今天也说了,我的任命已得到张部长同意。我们秘书处历任处长后来全部成了局级干部。”' H/ P& g# Y" M* j" h
1 u& F# H& D3 J# u* F. A! r" [ “你们办公厅那个副主任过两年不就退休了吗?看样子,你就要成为我们家祖祖辈辈最大的官了。这些年了,我还真没瞧出来。”妻子的眼神发出异样的光。1 N1 K6 H. u X& E& x `0 N$ m
# z( b# [. ]# S5 K* _
“嗨,我的同学朋友也数我职务最高了。”许志强仿佛受到妻子的感染,也兴奋起来。7 g! P! t5 m' v" x- C
5 K6 h1 a& `9 I. M, m
“这样的好事,应该请几个朋友聚一下,好好庆祝庆祝。” 6 s! m, m$ _- J9 j" d Y1 N ! X! _. k+ N/ [* h& M5 q, g0 B" ] “那,不得花钱吗?” $ c- S% E2 a& o( x. U! [7 l' ^# p g. p
“这样的钱该花!”妻子算是拍板了。 2 ]. y) Z: K {) ?1 F3 U" T% Y! ~) |# k8 z1 P: D' [
夫妻俩一致认为,这桌饭既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铺张,需要找一家不失体面而且价廉物美的餐馆,预算不超过1500元。这需要日后进行现场考察。夫妻俩随后又琢磨着该请哪些客人,直到后半夜才拟好名单,商定既不请领导也不请同事,只请与自己一道插队的几个同学。这样安排至少有三方面考虑:一是老朋友好久不见了,应该借此机会聚一下;二是这几位多数曾经请过他们,现在也算是回请;如果请了领导和同事,彼此说话不方便,还可能引起其他误会。2 ]/ w) T U5 p7 {5 B, A! q/ V
- x' `4 L, n! S8 w
其实,他们最想请的是“赵大”,“赵大”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因为个头矮小,插队时有人由“武大”给他衍生了这么个外号。“赵大”为此没少跟人家急过。许志强当年从不在外面叫这外号,这大约是“赵大”把许志强当成好友的重要因素。如今,“赵大”长得越来越象犯了死罪的胡长清,不同的是他的个人资产据说比胡长清贪污受贿所得还多10倍,当年笼罩在他心头的自卑感早已烟消云散。老朋友们出于尊敬,不再叫这外号。不料他自己倒似乎对这外号情有独钟,每次给许志强打电话时都自报家门“我是赵大”。商界的人不知道“赵大”的原意,以为是“赵大老板”的简称,所以也跟着这么叫。赵大既然成了大老板,自然是大忙人。许志强安排聚会得先看他哪天有空,于是他给赵大打了个电话,表示要请客。! D6 m7 F9 z5 }' {) B
; V- @! d2 x& u* u* k9 l “嗨,今儿太阳从那边出啊?”赵大弄清是许志强的电话,立马来了精神。当获悉许志强升任正处长时,他无比感慨地说,“这个消息早几年就该来了,你那么服服贴贴地效劳,从副处爬到正处居然花了8年时间,真不可思议。当年打败小鬼子不才花8年吗?人一辈子有几个8年?我真要为你大哭一场。哎,不管怎么说,还得恭喜你总算修来了正果。” ' w5 t- K( P: ?1 T $ L7 H5 _& Q, m 好几年以前,赵大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曾经郑重其事地邀许志强加盟。赵大对他说:“我身边没个精细的人,这两年从我手丫里漏掉的钱你两辈子也花不完。如果你觉着当幕僚委屈,也可以独当一面做项目。嗨,做成一个项目,就够吃一辈子。”让许志强扔掉铁饭碗?自然是毫无商量余地的。何况他总觉得象赵大这样迅速暴富,迟早要出问题。他甚至对赚钱有一种犯罪感。这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二是中国传统的均贫富理想。他认为,全社会的财富如同一个巨大的蛋糕,一部分人占有多了,另一部分人必然得到的就要少。穷人的苦难自然是富人造成的。他也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对占有财富的犯罪感却挥之不去。所以,许志强面对赵大巨大的诱惑一直不为所动。只是在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期间,他曾经想过,一旦获悉机关没有自己的位置,就提前退休,然后到赵大那儿帮帮忙。没想到,机关分流了那么多人,他的位子竟稳如泰山。原因很简单,在他担任核稿的10多年间,经手的文件数千份,谁也想不起来曾有过什么差错。如今,许志强前景看好,对赵大那一番话就更不以为然了。 : q3 L) p+ c7 _( v- V6 H1 m2 N2 ]6 O/ Q$ o; h! F" f z
宴席在一家海鲜酒楼举行。老朋友见面免不了热闹一番。许志强以东道主身份请大家点菜。他将菜谱先递给了赵大。赵大瞟了一眼菜谱说:“今儿咱们怎么吃啊?” & l! {% W; \/ E( e$ e8 h8 T. E- n( Q$ l5 }+ e W2 n3 v
大家赶紧说:“随便一点”、“不在于吃什么,关键是大家聚一下,为志强高兴”。, Q0 s9 l2 }, r7 d+ o0 C$ E& Z
: k! q' ^ s t4 ^* @* G
“既然真心为志强高兴,就得吃好喝足。”赵大不由分说点了4个菜,然后将菜谱往下传。 ! O. v( g" d+ M8 o& O * v: g4 X6 z1 F$ O$ ]% @5 K% v 妹照例将菜单当场念了一下,期望得到客人的确认。第一道菜就几乎把许志强吓晕过去:“鲍鱼10头”。许志强知道就这一道菜就得2800元,而他预算这桌饭花1500元。今天出来,他还特地让妻子多带了500元,以防意外,这样满打满算才2000元,连一道菜也不够。妻子也着急地向他使眼色,可是他又能做什么。他心里暗暗地骂赵大“烧包”,故意使自己陷于骑虎难下的窘境。 4 o, G% m9 q; V+ @/ `$ b+ F4 n: p @+ ~ B
“今天是志强请客,还是简单一点吧?”有人说,大家也附和。 $ B: K+ I; g3 d c0 i% E) ], E ( V- t+ z: z+ ~6 ]4 p: I “今天志强请客没错,”赵大乐了,“我买单呀”。 5 M* X9 Q# `+ P ?- h0 ~: R' u9 }/ U, w. i' U1 y7 H
许志强心里一阵轻松,却违心地说:“这哪行,这哪行啊。” ! @8 n& U7 }' i, _ 8 z/ ~: V! i G5 c7 t# [" E3 n 大家觥筹交错,而后大唱样板戏和当年流行的革命歌曲,直闹到后半夜。最后,赵大签了一张整数的支票,递给鸡尾虾似的餐馆老板,指着门口的妹对老板说:“她们今晚很辛苦,每人100元小费,都在里面了。” . C3 ~0 ^4 }3 _: h$ m4 s f/ J0 Z/ ~
餐馆老板和3位妹一边鞠躬,一边齐声说:“谢谢赵大,欢迎再次光临。”; @5 |4 |' R) f- X7 p
5 m' ^8 C9 M, @. R4 r 食客们一听“赵大”,不由轰笑一堂。9 o6 o: h/ _, R- ~
: _. Z1 w# u' g$ i( t5 H 许志强和妻子回到家,如释重负地倒在沙发上。妻子说:“我今天捡了一根金项链。”+ o! [# p7 v7 J# M ]
; c% E( w. B6 S2 @& Y
“什么,在哪儿捡的,我看看。” 6 i' s. v7 Z; K 0 ~5 j4 X7 j; i! n4 v* l( N4 `+ t 妻子美滋滋地将2000元钱仍在茶几上说:“喏,在这儿”。 8 P: t+ w, Q5 ]" ]( c" ~5 J9 h' ~. `- D8 p" ~
“噢,对对,明天就去买。不过这不能算捡的,应该算是赵大送的”。 & v3 h5 t# ?8 h# ?3 o& \1 p6 T6 R6 \9 n$ r D! V+ D& R2 W
秘书处是部机关最大的处,拥有十几名公务员,分别负责核稿、文书、接待、值班室、机要文件及5位部长的专职秘书。另外,还负责管理文印室和几位服务员。许志强年过半百,此前其实并没有管过人。他在中学时代虽然当过班干部,总是任学习委员或宣传委员;插队期间当过几年民办教师,靠讲故事吸引学生,从未当过班主任;在部机关虽然当了8年副处级干部,可那是非领导职务。长期以来,他就没有指使别人做事的习惯,惟恐那样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今当了一处之长,职责所在,他不得不给别人安排工作。他总是用商量的口气,好象是请求别人为自己办事一样,不管多急多重要的事,他也不会用命令式的语言支使别人。许志强上任两三个月,大家相安无事,工作有条不紊。大家都觉得这位老熟人、新处长为人谦和,年终考核时,他又被全处同志推荐为“优秀公务员”。说到许志强的不足之处,只是“工作还缺乏魄力”。许志强对自己的领导能力渐渐有了信心。他想起前文化部部长王蒙在一篇小说中写的话:什么叫能力,让他干,他就有能力。 : u. Z" n+ j) o8 p n( G, }% r" S6 f6 W; K7 c$ \# x6 P i
转眼临近春节,秘书处按惯例要安排处级干部值夜班。秘书处刚好7名处级干部,每人值一个夜班。许志强虽然年龄最大,还是主动选了除夕夜,其余6天,他通过一个个征求意见,最后顺利排好了值班表,报给了办公厅领导。自他到秘书处工作以来,这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从来也没有出过什么问题。正月初八那天,许志强满面春风地来到办公室,见黄主任已从东北探亲回来,就过去向顶头上司祝贺新年。黄主任勉强应答一声,随即问道:“初六那天你去哪儿了?” ) l' n8 h$ A0 M! h. E5 y : H7 Y. q$ D: X! ` “没去哪儿,在小孩他舅家玩玩,您找我了?”许志强脑袋有点发木。! [4 d, e( M0 N0 }4 q: @
. s. N! p: d# y1 G t( L “你也是秘书处的老同志了,应该知道秘书工作无小事。这么大的一个部委居然唱了一夜空城计,你能埋怨部长批评我们吗?你说说,为什么初六没人值班?”黄主任面带愠色。 . b, D6 T4 m8 P. u. b / t% R- R" p f; F+ w “安排啦,初六应该是周秘书值班呀。”许志强因不堪委屈,不由提高嗓门。3 J9 g; [% K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