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文秘写作选题“四求”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荷塘夜色    时间: 2013-1-17 08:53
标题: 文秘写作选题“四求”技巧
      文秘写作人员除了接受和完成领导安排的公文起草任务外,还要根据领导决策的需要,适时地自选题目,撰写各类信息调研文稿。因此,如何从调查掌握的大量情况中提取鲜活素材和选择写作角度,是文秘写作人员必须过好的第一关。文秘写作的实践表明,文稿质量要高,贵在选题准、角度新、内容精,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贵在对写作素材多角度的分析和对决策需求深层次的把握。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6 n6 ^% U' o# e2 T" r9 g

7 Q3 X7 b* N4 N一、大题小作要“求精”6 |! R9 K& T) F! L. p/ T3 i' j: x( E

: O& Y9 \( f) M/ z+ C/ F2 V    由于领导机关工作的宏观性和社会调查活动的广泛性,使得文秘写作人员经常会面对一些较大的写作题材和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这些题材是必要的,但不能以此来写“大文章”。如果文稿选题大而无当,内容包罗万象,其结果必然陷入一般化、表面化的境地,一些新的观点和好的做法就会被庞杂的素材所淹没,从而使文稿失去使用价值。因此,面对较大的题材和丰富的素材,文秘人员必须抑制贪大求多的欲望,放弃写大块文章的念头,而应设法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切入,从小处着手,实处着笔,这样写出的文稿才会有较高的含金量,才会给人以新鲜感和启示性。
7 X/ k& Y* l0 t! [$ {. d5 v8 D+ l' a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文稿,这个题目就比较大。如果从正面选题,全面地、综合地去写,写起来就容易一般化、表面化,面面俱到,面面不突出。但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农民中兴起的科技热去写,或者抓住几位农村妇女在自家院子里跳迪斯科舞的小事去写,就能够反映出富裕起来的当代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新观念和新趋向。这样写虽然题材单一,文稿短小,但由于文稿角度新,内容精,开掘深,文稿的份量就比较重,使用价值就比较大。
$ B' [- [; O% U# S" B
2 [) c' S- Y' O1 k) T二、小题大做要“求通”
3 B% j% t' M0 G5 c* t$ ]/ ^1 Q5 H* x1 P, Y1 s% b& m
    这里所说的“通”,是指对一种看似较小的选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些事情单独看并没有什么写头,写出来也价值不大。但是如能顺着“小”题材发挥联想, “由此及彼”向大处去想,“由表及里”向深处去想,就能够从对其外表和内在的认识中,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分析中,从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中得到新的认识;就能从对同类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分析比较中“发现新大陆”,冒出一些新的写作题材。
3 m7 u6 ?! f4 A* n- r6 j: A: b  ^) n9 E% y
    比如九十年代初我曾看到一份反映某村组织村民义务巡逻,使全村三年没有发生治安案件的简报材料。这件事内容比较简单,办法也不新奇,写成典型材料后可能失之单薄、肤浅。后来我想,此村使用此办法取得治理成效,是由于这种办法适应了该村的特点,如果将这种经验推广开来,肯定不能完全适应其它一些村庄的情况。因此,我带着了解掌握各类村庄综合治理情况的欲望,随政法委的同志重点调查了三类村庄的综合治理情况,一类是老先进村,一类是新富裕起来的村,一类是工矿企业相对集中的村。果然,各类村庄都有适应自己特点的综合治理“绝招”,于是我总结撰写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五种模式》一文,在省、地有关报刊发表,很快引起省、地、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i. ~( {7 ~' c) J& Z- ]/ ]0 B+ l
% |7 S4 V! T  k6 U9 n+ T- ~三、旧题重作要“求新”4 V6 r7 A, `1 j& w1 N7 q/ }$ s9 V
( y; t1 i( u3 t3 N1 e: H

作者: 云淡风清    时间: 2013-2-16 14:55
希望多多学习,多多指教
作者: 志刚    时间: 2013-2-17 16:26
学习了 讲得很有道理。
作者: 遍野朝阳    时间: 2013-2-19 11:16
{:soso_e100:} {:soso_e100:} {:soso_e100:} {:soso_e100:} {:soso_e100:}
作者: 湖南常宁秘书    时间: 2013-2-27 10:53
文章不错,值得好好学习。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4-5 16:42
{:soso_e100:}
作者: 无法接通    时间: 2013-4-5 2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laosan    时间: 2013-4-5 2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后会有期    时间: 2013-5-27 23:04
这里所说的“通”,是指对一种看似较小的选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 BOSS    时间: 2014-1-10 15:50
学习了 讲得很有道理。
作者: 喏喏    时间: 2016-10-12 19:48
多多学习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