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漫谈领导讲话稿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材大用
时间:
2013-1-22 11:16
标题:
漫谈领导讲话稿写作
为文之道,历来不一而论。单就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而言,前贤大家之论述,浩瀚如烟,巍峨如岳,提笔遑论,深感惶恐。然静心凝思,仔细回味,也算是有所感悟。其中酸甜苦辣,皆人生本味,不必一一细述,而过往成败得失,实为来日之鉴,略作总结,必能裨补缺漏,自我提升,不可不察。遂以敝帚自珍之心、抛砖引玉之愿,我手写我心,小撰一文,贻笑大方而已。
# |/ |9 u$ x j9 ?* v
' \! O3 y" {8 K/ a2 t* m
一、针对性是领导讲话稿的全部生命力
1 m* {3 N. N- L& r
5 ?) v' n: {. j: t$ c
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有强烈的方向感。每次开会,每次讲话,必然是以某一件事或某一项工作为发端,不可能凭空而来。会议开法、参会人员、时间地点等往往都要几上几下、反复斟酌,就是要结合实际工作,提高会议的针对性、实效性。通常在讲话之初,主持人或讲话者也会首先言明“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等等,开宗明义,让与会者带着目的、带者责任、带着思考开会。讲话一旦出口,就要如开山利器,刀劈斧剁般开辟出一条道路,让大家人奔其道,举步可行,一无彷徨。以前有人把优秀文稿标准定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就一般而言,这不失是一种简洁明了、操作性很强的标准。但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目的出发,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要“言之有的”。有的放矢,讲话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你就是再“有物、有理、有序”,肯定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甚至会南辕北辙。所以说弄清楚为什么要讲、讲出去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应该是领导讲话稿起草前首先要明确、明白的问题。
& Y! v& L0 b4 p( |' e
) K; i5 s! H. X W9 {+ a
自由写作是表达自己意愿,可以率性而为。起草领导讲话稿却是一个“带着脚镣跳舞”的过程,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者说一篇稿子要综合许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是“半自主创作”。起草者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操作。它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既要符合范围要求,又要挥洒自如。大致而言,一篇讲话稿要体现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二是上级的具体要求,三是领导的执政理念,四是本地的实际情况,五是领导的语言风格,六是当时的具体情境。这六个方面不能割裂地去认识,它是通过起草者运用思维能力及文本内部规律在一篇稿子之中有机统一,同时,六个方面不是六等分,而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有的稿子侧重于贯彻上级方针,有的侧重于就某一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的是领导有区别以住的看法而作的创新之言,有的则兼而有之。正是这种侧重每一次都不同,造成了文稿的多样性,这次的讲话放在上次或下次肯定用不了。文稿的针对性强不强,就直接决定于你的侧重是否和要解决的问题、领导的意图刚好契合。
8 _! h% g( E' j3 U# @( a/ r( v
( v; E4 X7 x4 h8 T! @
从更广范围言,人类活动特别是可以称之为技术、艺术的活动,均有战略和战术层面,从事者亦有“匠人”和“大师”之别。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同样如此。文稿的思想内容就是战略问题,文字形式就是技术问题。提高领导讲话稿的针对性,战术问题很关键,战略问题则更为重要。领导讲话稿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和重要手段,它分析形势以统一思想、言明利害以激发斗志、阐明事理以启迪思维、部署任务以推动工作、讲明要求以夯实责任,是领导者理论素养、执政方略、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和公文等区别于其它文种的一个鲜明特征是:重质甚于重文、重义理甚于重辞章。简而言之,就是说领导讲话稿不是三千常用字简单排列,不仅仅是在安排部署工作,而要传递一种思想、表达一种境界、体现一种方略。至于以何种形式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讲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就我们的实际工作而言,具体的遣词造句、语言逻辑、句式转换大都不存在致命问题。文稿不达标、不符合要求,往往是认识的高度上不去,没有解决战略层面的问题。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真理从来都是最朴素的,语言的创新必然源于认识的提高、思想的创新。《毛泽东选集》通篇晓畅如话,却字字珠玑。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等,没有一个生辟晦涩之词,思想光芒却熠熠生辉。所以说,不解决战略层面的问题,只在文字的技术层面凑字数、讲对偶、用排比,只能陷入现代“党八股”的泥淖,实为舍本逐末之举,不足道哉。
2 f( q) w! O$ K e& L6 G& o4 n- u
$ Y$ y! l2 ^8 `- g7 S t
二、防止领导讲话稿写作中的舍本逐末
5 F5 t5 ~ J( ?1 H8 D
+ s# r* X/ i7 J% m8 P
一件事的成功,总有其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讲话稿写作的根本,是写作者自身的思考,自身的文字功底,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其余则均居次位。当下,有三个“末”经常会被作为“本”,隐藏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此类现象,不可轻视。
5 }% x7 N7 x$ [ g7 a
' y+ S+ M5 N5 X; e) {6 T! o6 h
一个是上级领导的讲话。一般而言,起草文稿,首先要学习贯彻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有人把上级领导的讲话生吞活剥,简单地改头换面,套用下来。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写出的文稿大而无当,满篇正确的废话,不能说到点子上,于工作不起半点作用。这是因为上一级文件、讲话的视野更加开阔,涵盖面更大,方向性、原则性的东西更多,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的差异和特殊性。所以学习上级领导讲话,必须学习领会精神实质,重点学写法、学工作方法、学思维方式,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在某一词句上,特别是从中找到其与本地区的契合点,然后对自身工作作出思考,最终把上级的精神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外化为自己的语言,提出富于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8 i! I5 z& Q2 g
% H! o) C) u; z
一个是下级部门的代拟稿。通常因为我们对某一项工作缺乏微观、具体、详细的了解,为了避免脱离实际,起草领导在专业性会议上的讲话时,会让部门先起草一份代拟稿。但代拟稿往往由于起草者的站位、角度的原因,稿子并不一定符合领导的身份、高度和工作要求。这是正常的,但现实是,我们往往把代拟稿作为依靠,只在上面改动个别词句,从表面上处理成“规范”的文稿。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对部门提出的东西再作消化和思考,只是从技术层面改变了稿子的模样而已,本质上是借上级领导的口说出了部门领导的话。
/ _5 ~' P. b& s( |
2 b: c$ {; M) B5 y/ B6 e7 x
一个是外地的相关资料。网络的普及和运用,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就像我们把镰刀换成收割机一样,这只是工具的变化,文稿写作是脑力劳动,这一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切不可让其变为一项费劲费腰、费手费肩的体力劳动。不容忽视的是,电脑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懒于思考,勤于剪贴的不良习气,而这已经成为影响写作者思维能力提升和文稿质量提升的最大弊端。
# k' J, x- w& c8 {1 M
1 S* u; ?, D6 V7 ]+ T
不可否认,无论是上级讲话,还是部门的代拟稿,或者是上老秘网找资料,对于我们的参考价值是巨大的。但任何直接或者完全依靠它的作法都不可取,是舍本逐末,是本末倒置,甚至是本末并失的错误行为。引用、参考、借鉴资料是一个思想碰撞、归纳整理的再创造、再创新过程。而这一过程的统帅和灵魂,便是我们自己的思考,这个“本”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c) `* m0 D9 X0 [- k
9 L9 l8 O& @, @. U
三、舍我其谁和自我否定
9 ~" A$ H7 b; d. W
4 A4 o# r; W; Y N" B _( R( j) x
事物都是矛盾的有机统一体。综合文字工作者既要有舍我其谁的亮剑精神,又要有敢于自我否定的无私态度。
' ^: t( w' _0 B. L) e3 |5 t' W
8 n( m) G1 |- k: X
舍我其谁是一种胆略、一股豪气。时下,许多“写材料的”在文字浸染、案牍劳形中,已经鲜有胆气,得过且过,拈轻怕重,成为通病。更有一部分人,接到文稿任务,头大目眩,压力倍增,状态全无。此类现象,对人对己都是折磨,工作质量更是无从谈起。从事综合文字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不怕事、敢担事、能任事,这是立足立本,取胜之道。一事当前,不能望之生畏,却步不前,不战而败。毛主席说要从战略上蔑视敌人,讲的就是一种大敌当前、气定神闲的气度。区区几页纸,三千常用字,岂奈我何!当然这不代表盲目自大,不是目空一切,有胆气、豪气,更要有底气。平时的学习积累,日常练笔,是文字综合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扎实的文字功底,独创的思想见解,对实际情况的透彻把握,丰富的知识学养,是文字综合工作者无所畏惧的坚强后盾。手有金刚钻,何惧瓷器活!
6 R3 i+ r' q2 k* `( n! J( b* m3 _
5 ~3 K: G% c* o X
敢于自我否定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当一份稿子完成后,万不可舍我其谁,自己的稿子不允许别人动一字。而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多请教多拜师,多拜一字师,让自己的文章放在大家讨论提高的熔炉去锻造,然后再百炼成钢,成为精品。人都说,文章就像是孩子,是自己的好。好多人对自己的文章多有偏爱,这不奇怪,也合情理。但就如同孩子长大成人,一味溺爱骄惯,必然难成大才。文稿不做打磨,不多做修改,显然是行之不远的。敢于否定自我实质上也是一种自信的体现,自己的文章不妨公之于众,任凭大家评说。对于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善如流,必能不拒细壤,成泰山之高。
0 O1 s% v6 r$ }3 b( w H
1 N3 E/ {5 P E: P( K& H
工作中,这两者的关系往往被我们反向处理。未写之前,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一副完全自我否定的“高姿态”,甚至以自身能力不足为由,推卸责任,实质是不愿下势、不愿出力。稿子刚一写成,立马就老子天下第一,改稿事小,失面子事大,别人意见一句也听不进去,就算勉强改了,也是委曲求全。如此这般,必成大患,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 A5 B# l, S1 H) W- p% J$ Y( i
4 k, O% f# W6 j0 P$ l+ q+ Q) y3 w
四、打破框框,出新出彩
1 I' `8 K6 @* E7 [, r H
5 H, \$ X/ g/ {( j% _( ?
作者:
jhf5945
时间:
2013-1-22 12:00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作者:
亳州秘书
时间:
2013-1-24 14:35
说的好,但是怎么样做到既自信又不自大呢?好难哦{:soso_e141:}
作者:
新洲秘书
时间:
2013-1-24 15:47
写得太好了,学习!!!!
作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
时间:
2013-1-24 16:07
写的都是肺腑之言,拜读,学习。
作者:
equnjian
时间:
2013-1-24 16:45
vvvvvvvvvvvvvv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作者:
秦淮-迷糊
时间:
2013-1-24 17:00
这个稿子写得很好,非常值得学习,谢谢了!!!!!!!!!!!!!
作者:
中华塔秘
时间:
2013-1-24 17:15
写得不错。有指导意义。
作者:
诺坎普球童
时间:
2013-1-24 2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扎拉图斯特拉
时间:
2013-2-27 09:28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学习
作者:
观其不语
时间:
2013-3-19 09:02
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3-28 16:05
{:soso_e179:}
作者:
爱美可人
时间:
2013-8-12 19:36
不错的老秘网,不错的文章,很好~~~
作者:
小番
时间:
2013-8-19 09:43
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共同提高。
% }# n T* ?( o1 ?
作者:
dyli959
时间:
2013-11-5 21:04
的确,不能起草一份满意的讲话稿的秘书,不可能得到领导认可!
作者:
彩虹
时间:
2014-1-6 09:43
虽然写过几次上级领导的讲话稿,但是就还需要不停学习
作者:
大局大势大事
时间:
2014-9-20 22:08
拜读大作,引人深思,受益匪浅。
作者:
四月天
时间:
2014-9-27 09:42
对工作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作者:
beijiguang
时间:
2014-9-27 11:45
讲话稿的写法多种多样,但本文阐述了核心注意事项,很有借鉴性。
作者:
亨舍尔保时捷
时间:
2014-9-27 20:16
当好文秘,写好稿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领会领导意图。
作者:
文秘小白
时间:
2014-10-2 15:38
工作中,这两者的关系往往被我们反向处理。未写之前,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一副完全自我否定的“高姿态”,甚至以自身能力不足为由,推卸责任,实质是不愿下势、不愿出力。稿子刚一写成,立马就老子天下第一,改稿事小,失面子事大,别人意见一句也听不进去,就算勉强改了,也是委曲求全。如此这般,必成大患,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作者:
BOSS
时间:
2016-2-19 17:02
#在这的关系往往被我们反向处理。未写之前,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一副完全自我否定的“高姿态”,甚至以自身能力不足为由,推卸责任,实质是不愿下势、不愿出力。里快速回复#
作者:
BOSS
时间:
2016-2-19 17:04
怀,一种境界。当一份稿子完成后,万不可舍我其谁,自己的稿子不允许别人动一字。而要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多请教多拜师,多拜一字师,让
作者:
李德军
时间:
2017-4-11 22:25
稿子刚一写成,立马就老子天下第一,改稿事小,失面子事大,别人意见一句也听不进去,就算勉强改了,也是委曲求全。如此这般,必成大患,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作者:
nbs-521
时间:
2020-5-8 16:48
说的好,但是怎么样做到既自信又不自大呢?好难哦
作者:
加强学习写作
时间:
2020-5-11 21:49
作者讲得十分到位,确实是作者肺腑之言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www.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